CN212394558U -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4558U
CN212394558U CN202020635198.1U CN202020635198U CN212394558U CN 212394558 U CN212394558 U CN 212394558U CN 202020635198 U CN202020635198 U CN 202020635198U CN 212394558 U CN212394558 U CN 212394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reservation
seat plate
heating
hea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5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韦铭
刘化勇
罗飞龙
曾东
羊小亮
何信融
黄廷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5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4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riority to PCT/CN2021/073699 priority patent/WO2021212947A1/zh
Priority to JP2022525327A priority patent/JP2023500109A/ja
Publication of CN212394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4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组件及具有该保温组件的烹饪器具,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盖合于锅体上,保温组件连接在锅盖上,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座板、安装口和发热件,其中安装口开设于保温座板上;发热件设置在保温座板上,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件,第一发热件靠近安装口设置,第二发热件与第一发热件的一端相连接并沿保温座板周向弯曲,第三发热件与第一发热件的另一端相连并连续折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靠近安装口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发热件,第一发热件能够对安装口区域进行有效加热,提升安装口区域的温度,避免保温座板上出线较大的低温区域,使得发热件整体在保温座板上的布局较为均匀,进而减少锅盖上冷凝水的形成。

Description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在盖体上安装发热组件的方式来减少开盖时产生的冷凝水,然而,该种方式减少产生冷凝水的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保温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温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盖合于锅体上,保温组件连接在锅盖上,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座板、安装口和发热件,其中安装口开设于保温座板上;发热件设置在保温座板上,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件,第一发热件靠近安装口设置,第二发热件与第一发热件的一端相连并沿保温座板周向弯曲设置,第三发热件与第一发热件的另一端相连并连续折弯设置在保温座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该设在锅体上并与锅体围成烹饪空间。保温组件连接在锅盖上,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座板、安装口和发热件,其中安装口开设于保温座板上,安装口用于装配烹饪器具中的蒸汽阀等部件,发热件设置在保温座板上,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保温座板上,进而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加热蒸发,避免冷凝水低落而对烹饪效果产生影响。其中,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件,第一发热件靠近安装口设置,第一发热件能够对安装口区域进行有效加热,提升安装口区域的温度,避免保温座板上出线较大的低温区域,通过第一发热件、沿保温座板周向弯曲设置的第二发热件,位于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之间的连续折弯的第三发热件,进而使得发热件整体在保温座板上的布局较为均匀,从而减少锅盖上冷凝水的形成。
具体地,第二发热件与第一发热件的一端相连接并沿保温座板的周向弯曲设置,通过第二发热件可以确保保温座板周向边缘的加热效果,第三发热件与第一发热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连续折弯设置在保温座板上,通过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及第三发热件的相互配合,确保发热件对保温座板的均匀加热,避免出现较大区域的冷区而影响对冷凝水的加热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保温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热件围设在安装口外,第二发热件围设在第一发热件外,第三发热件位于第一发热件与第二发热件之间。
在该设计中,第一发热件围绕安装口设置在保温座板上,第一发热件主要用于对安装口区域进行加热,第二发热件围设在第一发热件外,具体地,第二发热件沿保温座板的周向弯曲设置。第二发热件设置在保温座板的周缘上,第二发热件主要用于对保温座板的边缘进行加热。第三发热件位于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之间,第三发热件连续折弯设置,即第三发热件主要用于对保温座板的中部进行加热。通过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和第三发热件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保温座板的均匀加热,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锅盖上冷凝水的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温座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任一条安装口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发热件相交并形成多个交点,多个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60%。
在该设计中,任一条安装口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发热件相交并形成多个交点,且多个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60%,即在第一发热件、第二发热件和第三发热件设置在保温座板上后,通过限定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确保相对的发热件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空白区域(即无发热件区域),也就是确保了保温座板的均匀加热效果,避免出现较大区域的冷区而影响对冷凝水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口的面积小于等于保温座板的面积的50%。
在该设计中,通过限定安装口的面积小于等于保温座板的面积的50%,进而确保靠近安装口设置的第一发热件可以对安装口区域有效加热。如果安装口面积较大时,则第一发热件仅能对安装口周边部分实现加热效果,而无法对安装口的中心区域有效加热,那么位于安装口内的蒸汽阀等部件的温度较低,仍然会形成一定的冷区,使得发热件无法有效加热蒸发冷凝水,因此,限定安装口的面积可以有效确保发热件对保温座板的加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口偏心设置在保温座板上。
在该设计中,根据烹饪器具中蒸汽阀等部件的装配需求,可以将安装口偏心设置在保温座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口距离保温座板的外边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mm。
在该设计中,安装口距离保温座板的外边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mm,一方面可以确保保温座板的结构强度,防止保温座板开裂;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发热件安装在保温座板与安装口之间。进一步地,发热件粘贴在保温座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热件到安装口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
在该设计中,第一发热件到安装口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热件到安装口边缘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对安装口区域的有效较热,如果第一发热件与安装口的距离较远时,那么第一发热件无法对安装口的中心区域进行有效加热,直接影响保温座板的整体加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热件到安装口的距离是指第一发热件到安装口的最小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温座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安装口的最大口径大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25%,第一发热件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口周长的70%。
在该设计中,若安装口的口径大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25%,此时安装口的内直径较大,此时需要令第一发热件绕设在安装口外的长度较长,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对较大的安装口的有效加热。具体地,第一发热件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口周长的70%,令第一发热件绕设在安装口外的长度较长,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对较大的安装口的有效加热。进一步地,第一发热件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口周长的80%,令第一发热件绕设在安装口外的长度较长,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对较大的安装口的有效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温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口,至少一个装开设于保温座板上并位于安装口外,至少一个装配口和安装口中任意两个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
在该设计中,保温组件还包括装配口,装配口避开安装口开设在保温座板上,装配口用于装配烹饪器具中其他的部件,例如真空泵等。装配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装配口的数量为一个时,则装配口的边缘与安装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这样可以将发热件设置在装配口和安装口之间,进而对安装口和装配口区域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座板的均匀加热效果。当装配口的数量为多个时,则多个装配口中任意两个装配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大于等于6mm,这样可以将发热件设置在装配口和与其相邻的装配口之间,进而可以对多个装配口区域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座板的均匀加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口与安装口或两个装配口之间的距离是指两个边缘之间的最小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位于至少一个装配口和安装口中任意两个之间的保温座板上设有发热件。
在该设计中,在位于至少一个装配口和安装口中任意两个之间的保温座板上设有发热件,也就是说,装配口和安装口之间设置有发热件,两个装配口之间也设置有发热件,进而对安装口和装配口区域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座板的均匀加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盖合于锅体上;如上述任一设计中的保温组件,保温组件连接在锅盖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上述任一设计中的保温组件,且保温组件连接在锅盖上,由于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设计中的保温组件,因此具有该保温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锅盖包括上盖和盖板,盖板朝向锅体连接在上盖上,保温座板设置在上盖与盖板围成的腔体中;保温座板靠近盖板连接在上盖上。
在该设计中,锅盖还包括上盖和盖板,且盖板朝向内锅连接在上盖上,保温座板设置在盖板与上盖围成的腔体中。保温座板靠近盖板连接在上盖上,这样可以确保发热件通过保温座板有效将热量传递至盖板上,提升传热效率和传热量,有效避免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板朝向内锅可拆卸地连接在上盖上,进而可以便于用户对烹饪过程中附着在盖板上的食物残渣进行清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温座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80%。
在该设计中,保温座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80%,进而可以增加保温座板传递到盖板的热量,进一步提升发热件对盖板的加热效果,使得盖板上的冷凝水可以快速被加热蒸发。进一步地,保温座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9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温座板包括板体和翻边,翻边连接在板体的外边沿并背离盖板弯折或弯曲,翻边的外侧壁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3mm。
在该设计中,保温座板包括板体和翻边,翻边连接在板体的外边沿并且背离盖板弯折或弯曲,翻边可以增加保温座板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传热面积,其中翻边的外侧壁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3mm,当翻边与盖板之间的距离满足该关系时,则在保温座板与盖板之间可以形成空气层,进而可以将保温座板的热量通过该空气层传递给盖板,使得盖板得到的热量更加均衡。进一步地,翻边的外侧壁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2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沿A-A截面的剖视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3保温组件,131保温座板,131a板体,131b翻边,132安装口,133发热件,133a第一发热件,133b第二发热件,133c第三发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保温组件13和烹饪器具。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温组件13,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盖合于锅体上,保温组件13连接在锅盖上,保温组件13包括保温座板131、安装口132和发热件133,其中安装口132开设于保温座板131上;发热件133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发热件133包括第一发热件133a,第一发热件133a靠近安装口132设置,第二发热件133b与第一发热件133a的一端相连并沿保温座板131周向弯曲设置,第三发热件133c与第一发热件133a的另一端相连并连续折弯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组件13,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该设在锅体上并与锅体围成烹饪空间。保温组件13连接在锅盖上,保温组件13包括保温座板131、安装口132和发热件133,其中安装口132开设于保温座板131上,安装口132用于装配烹饪器具中的蒸汽阀等部件,发热件133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发热件133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保温座板131上,进而对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加热蒸发,避免冷凝水低落而对烹饪效果产生影响。其中,发热件133包括第一发热件133a,第一发热件133a靠近安装口132设置,第一发热件133a能够对安装口132区域进行有效加热,提升安装口132区域的温度,避免保温座板131上出线较大的低温区域,通过第一发热件133a、沿保温座板131周向弯曲设置的第二发热件133b,位于第一发热件133a和第二发热件133b之间的连续折弯的第三发热件133c,进而使得发热件133整体在保温座板131上的布局较为均匀,从而减少锅盖上冷凝水的形成。
具体地,第二发热件133b与第一发热件133a的一端相连接并沿保温座板131的周向弯曲设置,通过第二发热件133b可以确保保温座板131周向边缘的加热效果,第三发热件133c与第一发热件133a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连续折弯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通过第一发热件133a、第二发热件133b及第三发热件133c的相互配合,确保发热件133对保温座板131的均匀加热,避免出现较大区域的冷区而影响对冷凝水的加热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发热件133a围设在安装口132外,第二发热件133b围设在第一发热件133a外,第三发热件133c位于第一发热件133a与第二发热件133b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33a围绕安装口132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第一发热件133a主要用于对安装口132区域进行加热,第二发热件133b围设在第一发热件133a外,具体地,第二发热件133b沿保温座板131的周向弯曲设置。第二发热件133b设置在保温座板131的周缘上,第二发热件133b主要用于对保温座板131的边缘进行加热。第三发热件133c位于第一发热件133a和第二发热件133b之间,第三发热件133c连续折弯设置,即第三发热件133c主要用于对保温座板131的中部进行加热。通过第一发热件133a、第二发热件133b和第三发热件133c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保温座板131的均匀加热,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锅盖上冷凝水的形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温座板131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任一条安装口132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发热件133相交并形成多个交点,多个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60%。
在该实施例中,任一条安装口132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发热件133相交并形成多个交点,且多个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60%,即在第一发热件133a、第二发热件133b和第三发热件133c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后,通过限定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确保相对的发热件133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空白区域(即无发热件133区域),也就是确保了保温座板131的均匀加热效果,避免出现较大区域的冷区而影响对冷凝水的加热效果。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口132的面积小于等于保温座板131的面积的5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安装口132的面积小于等于保温座板131的面积的50%,进而确保靠近安装口132设置的第一发热件133a可以对安装口132区域有效加热。如果安装口132面积较大时,则第一发热件133a仅能对安装口132周边部分实现加热效果,而无法对安装口132的中心区域有效加热,那么位于安装口132内的蒸汽阀等部件的温度较低,仍然会形成一定的冷区,使得发热件133无法有效加热蒸发冷凝水,因此,限定安装口132的面积可以有效确保发热件133对保温座板131的加热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安装口132的面积小于等于保温座板131的面积的3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口132偏心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烹饪器具中蒸汽阀等部件的装配需求,可以将安装口132偏心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安装口132距离保温座板131的外边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mm。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口132距离保温座板131的外边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mm,一方面可以确保保温座板131的结构强度,防止保温座板131开裂;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发热件133安装在保温座板131与安装口132之间。进一步地,发热件133粘贴在保温座板131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33a到安装口132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133a到安装口132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热件133a到安装口132边缘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133a对安装口132区域的有效较热,如果第一发热件133a与安装口132的距离较远时,那么第一发热件133a无法对安装口132的中心区域进行有效加热,直接影响保温座板131的整体加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热件133a到安装口132的距离是指第一发热件133a到安装口132的最小距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温座板131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安装口132的最大口径大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25%,第一发热件133a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口132周长的70%。
在该实施例中,若安装口132的口径大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25%,此时安装口132的内直径较大,此时需要令第一发热件133a绕设在安装口132外的长度较长,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133a对较大的安装口132的有效加热。
进一步地,第一发热件133a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口132周长的70%,令第一发热件133a绕设在安装口132外的长度较长,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133a对较大的安装口132的有效加热。
进一步地,第一发热件133a的长度大于等于安装口132周长的80%,通过将第一发热件133a绕设在安装口132外的长度增加,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发热件133a对较大的安装口132的有效加热。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保温组件13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口,至少一个装配口开设于保温座板131上并位于安装口132外,至少一个装配口和安装口132中任意两个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
在该实施例中,保温组件13还包括装配口,装配口避开安装口132开设在保温座板131上,装配口用于装配烹饪器具中其他的部件,例如真空泵等。装配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装配口的数量为一个时,则装配口的边缘与安装口13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这样可以将发热件133设置在装配口和安装口132之间,进而对安装口132和装配口区域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座板131的均匀加热效果。当装配口的数量为多个时,则多个装配口中任意两个装配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大于等于6mm,这样可以将发热件133设置在装配口和与其相邻的装配口之间,进而可以对多个装配口区域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座板131的均匀加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口与安装口132或两个装配口之间的距离是指两个边缘之间的最小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位于至少一个装配口和安装口132中任意两个之间的保温座板131上设有发热件133。
在该实施例中,在位于至少一个装配口和安装口132中任意两个之间的保温座板131上设有发热件133,也就是说,装配口和安装口132之间设置有发热件133,两个装配口之间也设置有发热件133,进而对安装口132和装配口区域进行加热,提升保温座板131的均匀加热效果。
实施例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能够盖合于锅体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保温组件13,保温组件13连接在锅盖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上述任一设计中的保温组件13,且保温组件13连接在锅盖上,由于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设计中的保温组件13,因此具有该保温组件13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锅盖包括上盖和盖板,盖板朝向锅体连接在上盖上,保温座板131设置在上盖与盖板围成的腔体中;保温座板131靠近盖板连接在上盖上。
在该实施例中,锅盖还包括上盖和盖板,且盖板朝向内锅连接在上盖上,保温座板131设置在盖板与上盖围成的腔体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保温座板131靠近盖板连接在上盖上,这样可以确保发热件133通过保温座板131有效将热量传递至盖板上,提升传热效率和传热量,有效避免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盖板朝向内锅可拆卸地连接在上盖上,进而可以便于用户对烹饪过程中附着在盖板上的食物残渣进行清洗。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保温座板131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80%。
在该实施例中,保温座板131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80%,进而可以增加保温座板131传递到盖板的热量,进一步提升发热件133对盖板的加热效果,使得盖板上的冷凝水可以快速被加热蒸发。
进一步地,保温座板131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9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保温座板131包括板体131a和翻边131b,翻边131b连接在板体131a的外边沿并背离盖板弯折或弯曲,翻边131b的外侧壁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3mm。
在该实施例中,保温座板131包括板体131a和翻边131b,翻边131b连接在板体131a的外边沿并且背离盖板弯折或弯曲,翻边131b可以增加保温座板13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传热面积,其中翻边131b的外侧壁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3mm,当翻边131b与盖板之间的距离满足该关系时,则在保温座板131与盖板之间可以形成空气层,进而可以将保温座板131的热量通过该空气层传递给盖板,使得盖板得到的热量更加均衡。
进一步地,翻边131b的外侧壁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2mm。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座板131的面积为S,不含发热件133的安装口132的面积为S1,且安装口132的面积为保温座板131上未设置发热件133的最大空白面积,且满足S1≤0.5S。进一步地,S1≤0.3S。
当保温座板131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时,L的最大值为Lmax,通过安装口132的中心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将与发热件133相交形成多个交点,而两个交点之间最大距离为D1,则D1≤0.6Lmax。
进一步地,D1≦0.5Lmax。
进一步地,D1≦0.3Lmax。
进一步地,安装口132与装配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
进一步地,安装口132或装配口距离保温座板131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6mm。
进一步地,安装口132与装配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
进一步地,安装口132或装配口距离保温座板131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这样可以便于发热件133环绕设置在保温座板131上,使得发热件133在保温座板131上贴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发热件133到安装口132的边缘或装配口的边缘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这样可以确保发热件133对安装口132区域或装配口区域的有效加热。
当安装口132的口径超过0.25Lmax时,则第一发热件133a的长度要超过安装口132的周长的70%。进一步地,第一发热件133a的长度超过安装口132的周长的80%。
本实施例通过对发热件133在保温座板131上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进而实现发热件133的均匀布局,使得保温座板131上不存在较大的低温区域,使得位于保温座板131下方的盖板发热相对均匀,进而减少盖板上的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保温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能够盖合于所述锅体上,所述保温组件连接在所述锅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
保温座板;
安装口,开设于所述保温座板上;
发热件,设置在所述保温座板上,所述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件,所述第一发热件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
第二发热件,与所述第一发热件的一端相连接并沿所述保温座板的周向弯曲设置;
第三发热件,与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连续折弯设置在所述保温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热件围设在所述安装口外,所述第二发热件围设在所述第一发热件外,所述第三发热件位于所述第一发热件和所述第二发热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座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任一条所述安装口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发热件相交并形成多个交点,所述多个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口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保温座板的面积的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口偏心设置在所述保温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口距离所述保温座板的外边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热件到所述安装口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座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所述安装口的最大口径大于等于L的最大值的25%,所述第一发热件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安装口周长的7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装配口,开设于所述保温座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口外,所述至少一个装配口和所述安装口中任意两个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装配口和所述安装口中任意两个之间的所述保温座板上设有所述发热件。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锅盖,所述锅盖能够盖合于所述锅体上;及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连接在所述锅盖上;
所述锅盖包括:
上盖;
盖板,所述盖板朝向所述锅体连接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保温座板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盖板围成的腔体中;
所述保温座板靠近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上盖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座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盖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8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座板包括板体和翻边,所述翻边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外边沿并背离所述盖板弯折或弯曲,所述翻边的外侧壁到所述盖板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3mm。
CN202020635198.1U 2020-04-24 2020-04-24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2394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5198.1U CN212394558U (zh) 2020-04-24 2020-04-24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PCT/CN2021/073699 WO2021212947A1 (zh) 2020-04-24 2021-01-26 保温组件、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JP2022525327A JP2023500109A (ja) 2020-04-24 2021-01-26 保温アセンブリ、鍋蓋アセンブリ及び調理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5198.1U CN212394558U (zh) 2020-04-24 2020-04-24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4558U true CN212394558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0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5198.1U Active CN212394558U (zh) 2020-04-24 2020-04-24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4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3521A (zh) 一种集成灶和蒸烤箱或蒸箱一体机
CN212394558U (zh) 保温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2346251U (zh) 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124569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微波烹饪器具
CN212394557U (zh) 烹饪器具
CN211961709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18791834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108065771A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217161726U (zh) 蒸烤一体机
CN208286899U (zh) 一种应用于蒸汽烤箱的腔体及蒸汽烤箱
CN21701362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2346191U (zh) 烹饪器具
CN212465741U (zh) 密封环和烹饪器具
CN214433636U (zh) 一种u形板结构及使用其的微蒸烤一体机
CN218338250U (zh) 锅具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465698U (zh) 烹饪器具
CN218355688U (zh) 一种蒸箅及烹饪容器
CN213248533U (zh) 烹饪器具
CN212066511U (zh) 烹饪器具
CN217013667U (zh) 烹饪器具
CN217488270U (zh) 蒸烤一体机
CN210979937U (zh) 一种设有聚热板的燃气煮面炉
CN21071768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陶炉
CN216020559U (zh) 一种电烧烤炉
CN212930117U (zh) 一种设置电陶炉和电磁炉的组合电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