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990U -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990U
CN212392990U CN202020912413.8U CN202020912413U CN212392990U CN 212392990 U CN212392990 U CN 212392990U CN 202020912413 U CN202020912413 U CN 202020912413U CN 212392990 U CN212392990 U CN 212392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astic connecting
voice coil
vibration unit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24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发
杨健斌
王建新
强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9124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发声装置包括支架,振动单元,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包括两组:具有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的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支架、振动单元连接;具有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连接件与支架、振动单元连接,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固定在音圈的高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定义音圈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第一弹性组件投影于第一端面形成第一投影区,第二弹性组件投影于第一端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第一投影区位于第二投影区外;或者,第一投影区与第二投影区重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旨在保证在振动单元较大位移时,弹性连接件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保证发声装置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为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传统的发声装置的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地求新、求变,既需要满足薄型化的发展趋势,还要越来越注重性能的优化,并兼顾工艺的简化和成本的控制。
现有的发声装置中,在音圈骨架上固定设置弹性连接件,以防止音圈在振动过程中发生非振动方向的偏振,随着行业内对扬声器性能要求的提高,音圈达到较大位移时,普通的弹性连接件可靠性较低,会出现断裂现象,导致发声装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旨在保证即使音圈较大位移时,弹性连接件仍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保证发声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支架,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
振动单元,定义所述振动单元具有高度方向;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包括两组:
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以及
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定义所述振动单元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或者,所述第一投影区与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之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三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投影区之外;
或者,所述第三投影区与所述第一投影区和/或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架连接;
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形变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形变部的至少部分为绕制而成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中心区域;
所述形变部由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中心区域,再由所述中心区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第二端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呈螺旋结构设置;
且/或,所述形变部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或者,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至少两股金属线平行并排连接为一体后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或者,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至少两股金属线互相缠绕交织为一体后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二线段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一线段的线径;
或者,所述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具有多个截面,多个所述截面的宽度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冲压成型结构;
且/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
且/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
且/或,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
至少两形变部,至少两所述形变部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至少两第二连接部,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一所述形变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至少两所述形变部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振膜和与所述振膜连接的音圈,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
或者,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振膜、音圈和拖杯,所述音圈和所述拖杯设于所述振膜的同一侧,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拖杯和所述支架;
且/或,所述支架为外壳或者磁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包括骨架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侧的音圈本体,在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时,所述音圈本体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骨架连接;
或者,所述音圈包括骨架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侧的音圈本体,在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时,所述音圈本体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骨架连接;
或者,所述音圈包括骨架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侧的音圈本体,在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时,所述音圈本体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均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输入电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材质和/ 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音圈本体电性连接,另一侧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弹性材料成型的结构,所述导电材料通过电镀方式成型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
或者,所述导电材料复合/蚀刻成型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表面上形成金属膜层;
所述金属镀层/金属膜层形成连接外部电路与所述音圈本体的导电通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材质包括非导磁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圈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音圈连接至少一第一弹性组件和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
或者,每个所述音圈连接一组所述弹性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背离所述音圈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支架,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
振动单元,定义所述振动单元具有高度方向;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包括两组:
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以及
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定义所述音圈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或者,所述第一投影区与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通过设置支架、振动单元和弹性部件,并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连接件的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振动单元和支架,以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振动单元和支架,其中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进一步的,定义所述振动单元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第一弹性组件投影于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第二弹性组件投影于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第一投影区位于第二投影区外,由于设置了多个弹性连接件同时对振动单元进行定心支撑,增加了弹性连接件与振动单元的连接位置,即使在振动单元具有较大的位移时,仍然可以对振动单元进行较好的固定,并且由于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在振动单元的长度方向上呈完全重叠、部分重叠、完全错位设置,使得弹性连接件结合在振动单元不同高度的不同位置均得到良好的固定,提高了振动单元的定心效果,并且重叠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振动单元与弹性连接件的连接位置集中,便于保证振动单元振动的均匀性;错位的设置方式,使得不同层的弹性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避让,更便于弹性连接件与振动单元连接的部分加工固定,提高连接效果。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即使振动单元较大位移时,弹性连接件仍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保证发声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第一弹性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第一弹性连接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第一弹性连接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第一弹性连接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第一弹性连接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发声装置 331 第一端面
10 第一弹性连接件 40 第一弹性组件
1 第一连接部 50 第二弹性组件
2 第二连接部 60 弹性部件
3 形变部 70 第三弹性组件
5 第一形变段 71 第三弹性连接件
6 第二形变段 80 支架
7 第一线段 90 振动单元
8 第二线段 91 振膜
20 第二弹性连接件 92 拖杯
30 音圈 101 磁路系统
31 骨架 1011 磁间隙
33 音圈本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组件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装置100,所述发声装置100包括支架80,所述发声装置100还包括:
振动单元90,定义所述振动单元90具有高度方向;以及弹性部件60,所述弹性部件60至少包括两组:
第一弹性组件40,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10,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9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 80连接;以及
第二弹性组件50,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20,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9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 8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 90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定义所述振动单元90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331,所述第一弹性组件 4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或者,所述第一投影区与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100包括振动单元90,磁路系统101,和安装固定振动单元90和磁路系统101的外壳;其中,振动单元90包括振膜91和结合于振膜91下方的音圈30;磁路系统101包括上导磁板、磁铁和下导磁板,其中上导磁板和下导磁板为导磁结构,用于修正磁铁产生的磁力线,磁路系统101形成磁间隙1011,音圈30设置于该磁路系统101的磁间隙1011中。本实用新型下导磁板可以为U型结构,包括底壁和侧壁,上导磁板、磁铁和下导磁板的侧壁之间形成磁间隙1011,磁间隙1011中形成相对均匀的磁场,音圈30设置于该具有相对均匀磁场的磁间隙1011中。音圈30通常是由金属线缠绕而成的,当音圈30接通电信号之后,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的作用上下振动,音圈30的振动方向用竖直方向或上下方向表示,垂直于音圈30振动的方向用水平方向表示;由于振膜91与音圈30是通过粘结等方式固定结合为一体的,因此,音圈30根据电信号上下振动时也会带动振膜91振动,产生声波。
但是,由于磁间隙1011中的磁场只是相对均匀的并不是绝对的,音圈30 振动过程中音圈30的位置也会变化,且位于磁间隙1011上侧的磁力线为弧形线,因此,音圈30受到的安培力并不仅仅是竖直方向的,也包含其他方向的安培力,这就造成音圈30在振动过程中容易发生非竖直方向的偏振,进一步会影响振膜91的振动。
为了防止发生上述情况的偏振,设置连接音圈30和支架80的弹性部件 60可以对音圈30的偏振进行定心支撑,即,保证音圈30在磁间隙1011内沿振动方向振动。在一实施例中,弹性部件60为定心支片或者平面弹簧。
参照图15,在一实施例中,振动单元90还包括设置在振膜91的拖杯92,该拖杯92与音圈30设置在振膜91的同一侧,当具有磁间隙1011时,该拖杯92位于磁间隙1011外侧,设置连接拖杯92和支架80的弹性部件60同样可以对音圈30的偏振进行定心支撑,即,保证音圈30在磁间隙1011内沿振动方向振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80为外壳或者磁轭,由于外壳可以用于对扬声器单体进行承载,将支架80设置为外壳,可以便于弹性部件60背离振动单元90的一侧进行固定,提高弹性部件60的定心支撑效果。由于振动单元90 的大部分都靠近磁间隙1011,其与磁轭的距离较近,将弹性部件60背离振动单元90的一侧连接至磁轭,一方面可以节省弹性部件60的设置距离,并且便于提高弹性部件60的定心支撑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60固定方式包括多种的组合:弹性部件60连接音圈30和外壳、弹性部件 60连接音圈30和磁轭、弹性部件60连接拖杯92和外壳、弹性部件60连接拖杯92和磁轭,均能较好的保证弹性部件60的定心支撑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拖杯92可以沿音圈30的周向设置,具体可以为环绕音圈30设置,或者为拖杯92为具有多个不连续的拖杯段形成,多个拖杯段相互间隔设置,并沿音圈30的周向均匀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振动单元90在高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331和第二端面,本实施例中仅选取其中的一个端面进行说明,即第一端面331。
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100通过设置支架80、振动单元90和弹性部件60,并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第一弹性组件40,该第一弹性连接件10连接振动单元90和支架80,以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 的第二弹性组件50,该第二弹性连接件20连接振动单元90和支架80,其中第一弹性组件40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进一步的,定义所述振动单元90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 331,第一弹性组件40投影于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第二弹性组件50投影于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第一投影区位于第二投影区外,由于设置了多个弹性连接件同时对振动单元90 进行定心支撑,增加了弹性部件60与振动单元90的连接位置,即使在振动单元90具有较大的位移时,仍然可以对振动单元90进行较好的固定,并且由于第一弹性组件40与第二弹性组件50在振动单元90的长度方向上呈部分重叠或者完全错位设置,使得弹性连接件结合在振动单元90不同高度的不同位置均得到良好的固定,提高了振动单元90的定心效果,并且重叠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振动单元90与弹性部件60的连接位置集中,便于保证振动单元 90振动的均匀性;错位的设置方式,使得不同层的弹性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避让,更便于弹性连接件与振动单元90连接的部分加工固定,提高连接效果。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即使振动单元90较大位移时,弹性连接件仍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保证发声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参照图1、图2、图4、图5、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 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设置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增加第一弹性组件40与振动单元90 的结合面积,进而提高第一弹性组件40对振动单元90地固定效果,以及,将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设置在同一平面,可以保证对振动单元90的定心效果,保证振动单元90工作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在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相对第二弹性组件50为错位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弹性连接件10在振动单元90分布的均匀性更高,使得第一弹性组件40与第二弹性组件50形成的定心支撑系统相对振动单元90的周向分布更均匀,一方面便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与振动单元 90连接的部分加工的固定,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振动单元90的振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形成的投影区域之外。设置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增加第二弹性组件50与振动单元90的结合面积,进而提高第二弹性组件50对振动单元90地固定效果,以及,将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设置在同一平面,可以保证对振动单元90的定心效果,保证振动单元90工作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弹性连接件 10在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相对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错位设置,如此设置,进一步使得第二弹性连接件20在振动单元90分布的均匀性更高,第一弹性组件40与第二弹性组件50形成的定心支撑系统相对振动单元90的周向分布更均匀,一方面便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与振动单元90 连接的部分加工的固定,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振动单元90的振动稳定性。
参照图7、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装置100还包括第三弹性组件70,所述第三弹性组件7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连接件7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和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71 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三弹性组件7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三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投影区之外;或者,所述第三投影区与所述第一投影区和/或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一第三弹性连接件71的第三弹性组件70,并且由于第一弹性组件40、第二弹性组件50、第三弹性组件70在振动单元 90的长度方向上呈完全重叠、部分重叠、完全错位设置,使得弹性连接件结合在振动单元90不同高度的不同位置均得到良好的固定,提高了振动单元90 的定心效果,并且重叠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振动单元90与弹性部件60的连接位置集中,便于保证振动单元90振动的均匀性;错位的设置方式,使得不同层的弹性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避让,更便于弹性连接件与振动单元90连接的部分加工固定,提高连接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高度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与第一弹性组件40、第二弹性组件50、第三弹性组件70在振动单元90的长度方向上呈部分重叠或者完全错位设置的第四弹性组件或者更多的弹性组件,随着弹性组件设置数量的增加,错位设置的方式更能保证每一组弹性连接件与振动单元90以及外壳的连接效果更好,大大提高提高振动单元 90的定心效果。
参照图7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 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 20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90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重叠。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20,使得第一弹性连接件10组与第二弹性连接件20组相对振动单元90的结合面积增加,进而提高弹性连接件对振动单元90的固定效果,并且重叠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振动单元90与弹性部件60的连接位置集中,便于保证振动单元90 振动的均匀性。
参照图10至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 1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包括:
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一连接部1与所述振动单元90连接;
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二连接部2与所述支架80连接;
形变部3,所述形变部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且所述形变部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至少部分为绕制而成的结构。
该弹性连接件通过其第一连接部1与振动单元90连接配合;此外,该弹性连接件还通过其形变部3的弹性形变作用来根据振动单元90的振动偏移状态对振动单元90的往复振动进行约束,使所述振动单元90稳定在预设的中心区域,防止了振动单元90的偏振,使得振动单元90的往复振动更加稳定。在一实施例中,该弹性连接件可以兼具导电及定心的作用,可以同时实现对内外部电路的导通作用及对振动单元90振动的定心作用,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发声装置100腔体内的空间,并且有效地简化了发声装置100的装配工艺。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至少部分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绕制的线状部分具有更好的弹性形变度,易于制作,可在振动单元90振动位移较大时提供良好的顺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可以为线状结构与板状结构的组合,或者整体为线状设置,或者为线状结构与带状结构的组合。
一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可以采用非导磁材料制作,一般可以为有色金属,具体可以为磷青铜、铁、钢或者合金材质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此类材料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不易变形,硬度也不会发生变化,耐疲劳性良好,使得发声装置100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优化产品性能,提高发声装置100的应用广泛性。
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3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中心区域;所述形变部3由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中心区域,再由所述中心区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第二端形成。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中心区域,形成第一形变段5;位于所述中心区域的第一形变段5,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第二端,形成第二形变段6,所述第一形变段5与所述第二形变段6连接形成所述形变部3。如此设置使得形变部3在占据较小空间的前提下,第一形变段5和第二形变段6均具有较长的长度,从而获得较好的弹性形变度。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的形变部3可以为平面结构,且形变部3与第一连接部1及第二连接部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得弹性连接件整体为平面结构,相较于现有片形弹波状的弹性连接件相比,本实施例提高了弹性连接件的整体平面度,进一步降低发声装置100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实现产品薄型化的设计理念。
该第一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形变部3的形状可以呈多边形的螺旋状结构,具体可以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或者为圆形、椭圆形的结构,或者为直线与曲线形状结合的结构,例如第一形变段5的部分为直线,另一部分为弧线,其具体可以为弧线与直线交替连接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交替并不限于一一交替,还可以是一与多、多与多的交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变部3呈螺旋结构设置;螺旋结构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形变部3通过螺旋延伸形成具有良好弹性形变度的结构,进而形变部3一方面可以保证对振动单元90的良好定心支撑,另一方面节省设置空间。
且/或,所述形变部3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具有更好的弹性形变度,易于制作,可在振动单元90振动位移较大时提供良好的顺性。
参照图10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由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或者,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由至少两股金属线平行并排连接为一体后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或者,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由至少两股金属线互相缠绕交织为一体后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金属线绕制的线状结构,单股金属线的弹性连接件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功能;两股金属线平行绕制的弹性连接件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功能;多股金属线缠绕交织的弹性连接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前述的弹性连接件可以根据振动单元90形状、扬声器的类型等进行选取,只要能较好的适应振动单元90的振动即可。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组件40包括三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一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采用单股金属线制作,一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采用平行绕制的金属线制作,另一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采用多股金属线缠绕交织,三个第一弹性连接件10设置在振动单元90的同一平面,如此,可以较好地为振动单元90定心支撑,提高振动单元90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包括第一线段7和第二线段8,所述第二线段8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一线段7的线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线段可以根据折弯的方向区分,例如,绕制的线状结构具有直线型线段,以及具有弯曲的线段,可以认为该直线段即为一段线段,曲线段为一段线段;以及,在曲线段里,沿顺指针弯曲的线段为一段线段,沿逆时针弯曲的线段为一端线段;以及,沿一方向延伸的直线段为一段线段,沿另一方向延伸的直线段为一段线段,或者通过定义一定的长度区分线段,具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限定,例如0.1um-1mm之间的任意数值。通过设置不同的线径可以使得弹性连接件的某些位置结构强度较高,并且由于第二线段8与第一线段7的线径不同,第一线段7和第二线段8需要产生相同频率的振动时需要的能量不同,如此,进一步可以改变弹性连接件的共振频率,大大降低弹性连接件共振的概率。
或者,所述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具有多个截面,多个所述截面的宽度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的弹性连接件可以呈具有多个不同截面宽度的线状结构。例如,靠近振动单元90的一侧的截面宽度较小,而远离振动单元90的截面宽度较大,如此,可以使弹性连接件在靠近振动单元90处具有较大的弹性形变度,在远离振动单元90处具有较大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冲压成型结构;本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为一体冲压成型的窄长形结构,制作简单方便,简化了制作工艺,制作效率高,降低了制作成本,且冲压成型的弹性连接件的平面度及尺寸公差更容易管控,产品良率高。并且,本实施例弹性连接件不会使发声装置100沿竖直方向上高度增加,占用空间小,利于产品的薄型化。另外,弹性连接件跟随振动单元90在竖直方向位移的过程中,窄长形的形变部3发生弹性形变足够大,即使在振动单元90振动位移较大的情况下,弹性连接件的顺性保持良好,可提供足够的位移,不影响振动单元90的振动,优化产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横截面宽度;且/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横截面宽度。通过设置不同截面宽度的第一弹性连接件10,使得第一弹性组件40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弹性形变度,从而适应不同形状的振动单元90以及不同类型的扬声器,提高对振动单元90的定心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具有更好的弹性形变度,易于制作,可在振动单元90振动位移较大时提供良好的顺性。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类型可以任意选取于第一弹性组件40,例如,第一弹性组件40可以包括冲压成型结构的第一弹性连接件 10、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的第一弹性连接件10、不同截面的第一弹性连接件 10等等。从而实现对音圈30不同处的不同定心支撑,提高弹性部件60的固定效果。
参照图3、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连接件10包括:
至少两形变部3,至少两所述形变部3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1;
至少两第二连接部2,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于一所述形变部3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一侧,至少两所述形变部3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 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的长度较长,两个形变部3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部1的两端,或者可以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的中部。设置多个形变部3可以使第一弹性连接件10可以承受更大振动单元90位移,提高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固定效果。第一连接部1在两个形变部3之间可以呈弧形设置。弧形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部1可以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提高第一弹性连接件 10的弹性形变度。可以理解的是,当振动单元90呈长方形设置或者其他形状时,第一连接部1也可以呈直线型设置。以及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2可以保证第一弹性连接件10与壳体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2可以与形变部3一一对应设置,或者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2对应一个形变部3。
以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两个形变部3需要用第一连接部1 连接,第一连接部1还用于与振动单元90连接,当设置第二弹性连接件20 时,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第一连接部1可以与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部1重叠,此时只要保证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形变部3与第二弹性连接件 20的形变部3相互错位,同样可以使得弹性连接件结合在振动单元90不同高度的不同位置均得到良好的固定,提高了振动单元90的定心效果,并且错位的设置方式,使得不同层的弹性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避让,更便于弹性连接件与振动单元90连接的部分加工固定,提高连接效果。
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圈30包括骨架 31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31外侧的音圈本体33,在所述弹性部件60连接所述音圈30和所述支架80时,所述音圈本体33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33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33 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与所述骨架31连接;
或者,所述音圈30包括骨架31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31外侧的音圈本体 33,在所述弹性部件60连接所述音圈30和所述支架80时,所述音圈本体33 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33 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33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与所述骨架31连接;
或者,所述音圈30包括骨架31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31外侧的音圈本体 33,在所述弹性部件60连接所述音圈30和所述支架80时,所述音圈本体33 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均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33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33输入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一弹性组件40单独对音圈本体33供电,或者采用第二弹性组件50单独对音圈本体33供电,或者采用第一弹性组件40和第二弹性组件50同时对音圈本体33供电,如此,增加了对音圈本体33供电的设置适配性,其具体的供电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材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一侧与音圈本体33 电性连接,另一侧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部分可以用于对音圈本体33上电,其他不用于上电的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可以设置为其他材料,使得第一弹性组件40与第二弹性组件50的弹性形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提高第一弹性组件40与第二弹性组件50对音圈30的定心支撑,并且便于上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由弹性材料成型的结构,所述导电材料通过电镀方式成型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
或者,所述导电材料复合/蚀刻成型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表面上形成金属膜层;所述金属镀层/金属膜层形成连接外部电路与所述音圈本体33的导电通路。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金属镀层或者金属膜层实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导电功能,金属镀层或者金属膜层的设置形式一方面可以实现良好的上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以及弹性形变度。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可以采用非导磁材料制作,一般可以为有色金属,具体可以为磷青铜、铁、钢或者合金材质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此类材料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不易变形,硬度也不会发生变化,耐疲劳性良好,使得发声装置100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优化产品性能,提高发声装置100的应用广泛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单元90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振动单元90连接至少一第一弹性组件40和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50。本实施例中,发声装置100可以为多振动单元90发声装置100,多振动单元90发声装置100具有更优异的发声效果。当采用多振动单元90结构时,对每个振动单元90均设置至少一第一弹性组件40和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50,或者设置一组弹性部件60,使得每个振动单元90在具有较大位移时均能达到良好的定心支撑,具体的效果参照前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背离所述振动单元90的一侧。该固定件即为接电端子,该接电端子用于固定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第二连接部2,当固定件采用导电材料制作时,且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也具有导电功能时,可以通过对固定件上电,从而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10/第二弹性连接件20为音圈本体33上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发声装置100,所述发声装置100 包括支架80,所述发声装置100还包括:振动单元90,定义所述振动单元90 具有高度方向;以及弹性部件60,所述弹性部件60至少包括两组:第一弹性组件40,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10,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9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80连接;以及第二弹性组件50,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20,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0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9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 8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 90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定义所述振动单元90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331,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50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331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或者,所述第一投影区与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
振动单元,定义所述振动单元具有高度方向;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包括两组:
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以及
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定义所述振动单元在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一投影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或者,所述第一投影区与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之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三投影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投影区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和所述第二投影区之外;
或者,所述第三投影区与所述第一投影区和/或所述第二投影区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
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多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高度方向的相同高度位置,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重叠。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振动单元连接;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架连接;
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形变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形变部的至少部分为绕制而成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中心区域;
所述形变部由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中心区域,再由所述中心区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呈直线和/或曲线延伸至第二端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呈螺旋结构设置;
且/或,所述形变部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或者,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至少两股金属线平行并排连接为一体后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或者,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至少两股金属线互相缠绕交织为一体后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二线段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一线段的线径;
或者,所述单根金属线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具有多个截面,多个所述截面的宽度不同。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冲压成型结构;
且/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他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
且/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横截面宽度;
且/或,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绕制而成的线状结构。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
至少两形变部,至少两所述形变部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至少两第二连接部,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一所述形变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至少两所述形变部投影于所述第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形成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外。
13.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振膜和与所述振膜连接的音圈,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
或者,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振膜、音圈和拖杯,所述音圈和所述拖杯设于所述振膜的同一侧,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拖杯和所述支架;
且/或,所述支架为外壳或者磁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骨架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侧的音圈本体,在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时,所述音圈本体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骨架连接;
或者,所述音圈包括骨架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侧的音圈本体,在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时,所述音圈本体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骨架连接;
或者,所述音圈包括骨架以及绕制在所述骨架外侧的音圈本体,在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支架时,所述音圈本体被配置为能够通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均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本体电连通,以向所述音圈本体输入电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材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至少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与音圈本体电性连接,另一侧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由弹性材料成型的结构,所述导电材料通过电镀方式成型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
或者,所述导电材料复合/蚀刻成型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表面上形成金属膜层;
所述金属镀层/金属膜层形成连接外部电路与所述音圈本体的导电通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材质包括非导磁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振动单元连接至少一第一弹性组件和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
或者,每个所述振动单元连接一组所述弹性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背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发声装置。
CN202020912413.8U 2020-05-25 2020-05-25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392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2413.8U CN212392990U (zh) 2020-05-25 2020-05-25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2413.8U CN212392990U (zh) 2020-05-25 2020-05-25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990U true CN212392990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2413.8U Active CN212392990U (zh) 2020-05-25 2020-05-25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2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686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支片、电子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686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支片、电子装置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5661U (zh) 应用装置
WO2021238074A1 (zh) 应用装置
CN212086477U (zh) 应用装置
CN212392990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60684A1 (zh) 弹性支片、电子装置及终端
US20230030236A1 (en) Exciter and electronic product
CN211930861U (zh) 弹性部件及应用装置
JP2003284187A (ja) 平面スピーカ
CN113727251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089948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212486775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912217U (zh) 发声装置、电子装置及终端
CN214675644U (zh) 弹性部件、发声装置和终端
WO2021238075A1 (zh) 应用装置
CN214381364U (zh) 电子装置及终端
JP3510094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13079445B (zh) 一种弹性部件及发声装置
WO2021238076A1 (zh) 应用装置
CN113596685B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4827851B (zh) 弹性支片、电子装置及终端
CN113727250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381365U (zh) 弹性支片、电子装置及终端
CN114827852B (zh) 电子装置及终端
CN214675645U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
CN111641315B (zh) 振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