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6130U -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6130U
CN212386130U CN201922475337.9U CN201922475337U CN212386130U CN 212386130 U CN212386130 U CN 212386130U CN 201922475337 U CN201922475337 U CN 201922475337U CN 212386130 U CN212386130 U CN 212386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shed
finished product
material belt
ji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53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姿
杜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obai Zhiza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53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6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6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6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以及贴合治具,包括成品料带、通过胶面贴合于成品料带上的成品单元和贴合于所述成品单元上的盖膜;该成品单元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成品,该成品包括大小头状的成品本体,所述成品料带包括覆盖于成品单元中间的中间成品料带和覆盖于所述成品单元两侧的边部成品料带;所述中间成品料带的边缘和边部成品料带的边缘拼合接触连接,并且二者的拼合位置分别位于两个成品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产品剥离效果好、良品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自化动程度的应用正在加快进行,在模切行业中,产品材质为超薄型双面胶及超柔软型泡棉易分层,在模切产品本身形状为一头稍大一头稍小时,为节省材料在排版时采取大小头交错排版方式,当需要将成品膜从产品上剥离时,这种排版方式会出现一排产品从较小的一头开始剥离,另外一排产品从较大的一头开始剥离,然而在贴合机进行贴合的状态下,将成品料带剥离时,从较小的一头剥离时较容易剥离,但是从较大的一头剥离则不易剥离。所以对于这种排版方式的产品进行剥离时,总是有一排产品剥离不良,造成产品随料带被排废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剥离不良缺陷而提供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包括成品料带、通过胶面贴合于所述成品料带上的成品单元和贴合于所述成品单元上的盖膜;该成品单元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成品,该成品包括大小头状的成品本体,所述成品料带包括覆盖于成品单元中间的中间成品料带和覆盖于所述成品单元两侧的边部成品料带;所述中间成品料带的边缘和边部成品料带的边缘拼合接触连接,并且二者的拼合位置分别位于两个成品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成品料带分为三份,分别拼合黏贴于成品本体的表面,成品本体上具有双面胶,成品本体不止与一条成品料带接触,在剥离时,先排掉两侧的边部成品料带,最后再将中间的料带排掉,这样避免了完整料带在大小头排版方式时产生的剥离不良;因为产品在使用时,正常剥离时应为同一个方向容易剥离,所谓的剥离是垂直90度对料带物料反向弯折,弯折之后可以使产品与料带剥离,对于带有手柄的产品,该产品整体呈L型,因手柄区域较多,为了低成本考虑,手柄方向不能放在同一个方向,故也就产生不论从哪个方向剥离都是一大一小的产品出料的状态,在剥离时因为此材料为多孔低密度泡棉,相对硬度低,最终导致剥离产品时剥离不良。当使用治具后,所形成的中的两条边料带和一条中部料带,在进行剥离时,先将两条边料带弯折剥离,此时产品中约有部分底胶已经做出了先分离的状态。但整体产品还在中部料带上,当剥离中部料带时,整体产品因已有部分产品不在中部料带上,产品依据自身的相对硬度从料带上完全分离。
所述拼合位置与所述成品位于外侧的边缘的距离为所述成品的小头的宽度的1/2~1/5,优选为1/3。
所述中间成品料带的中轴线与两个成品的对称中心重合。
所述成品单元内的两个成品两边对齐放置。
所述成品还包括与所述成品本体贴合连接的手柄膜,该手柄膜包括与所述成品本体形状相同的承载部以及与所述承载部连接的把手部;所述成品本体包括泡棉和贴合于所述泡棉上下表面的双面胶;所述边部成品料带覆盖于所述把手部表面。
上述的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辅助料带上贴合产品料带,通过模切工艺在所述产品料带上冲切得到成品单元;
(b)在所述成品单元上贴合所述中间成品料带和边部成品料带;
(c)将所述辅助料带全部去除,然后在所述成品单元上贴合盖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辅助中间成品料带和边部成品料带贴合于产品单元上的贴合治具,并且步骤(b)中,所述中间成品料带和边部成品料带通过贴合治具同时贴合在所述成品单元上;所述贴合治具固定于贴合机的平台上,包括治具下板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治具下板上的治具上板,所述治具下板上设有放置辅助料带的凹槽,该辅助料带上贴合有所述的成品单元;所述治具上板位于所述成品料带的入口侧的一端设有三个卡料部,所述中间成品料带和两个边部成品料带分别匹配卡接于三个卡料部中。
所述拉料部为设于所述治具上板上的L型结构,包括沿料带给进方向依次错位连接的第一L型结构、第二L型结构和第三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与所述料带给进方向垂直的底边分别与卡接于该L型结构上的中间成品料带或边部成品料带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治具上板的L型结构的底边位于角部一侧的端部为封闭端,位于另一侧的与其他L型结构相连的端部为开放端,对应的尺寸匹配的中间成品料带或者边部成品料带对应放置到L型结构的底边上,并且应用过程中注意避免成品料带在L型结构的角部出现褶皱,即爬壁现象,可以保证三个分体的成品料带边缘对齐拼合连接。
所述治具上板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料部。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成品料带会与L型结构摩擦造成L型结构磨损,通过将治具上板两端均设置相同的卡料部,治具上板一端的卡料部收到磨损后,可以通过旋转治具上板的安装方向,利用另一端的卡料部,有利于提高治具上板的寿命。
所述治具上板的两侧设有定位槽,所述治具下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匹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槽中。
所述治具上板和治具下板在定位后需要固定,可以通过胶带将治具上板和治具下板固定,或者通过其他的夹具等将治具上板和治具下板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完整的成品料带改为三个拼合连接的成品料带,从而使成品与不止一条料带接触。首先排掉两边的料带,最后再将中间的料带排掉,这样就避免了完整料带在大小头排版方式时产生的剥离不良。
(2)通过设计配套治具,将三条料带使用治具同时贴合在成品的胶面上,加工工艺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的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中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中治具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中治具下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中治具上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中治具上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中贴合治具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为成品料带,11为中间成品料带,12为边部成品料带,2为成品单元,21为成品,211为成品本体,212为手柄膜,213为泡棉,214为双面胶,215为承载部,216为把手部,3为盖膜,4为辅助料带,5为贴合治具,51治具下板,511为凹槽,512为定位柱,52为治具上板,521为第一L型结构,522为第二L型结构,523为第三L型结构,524为定位槽,6为成品料带放卷轴,7为盖膜放卷轴,8为辅助料带收卷轴,9为产品收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整体的层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成品料带1、通过胶面贴合于成品料带1上的成品单元2;从层状关系看,成品单元2包括泡棉213和贴合于泡棉213上下表面的双面胶214,以及贴合与一侧双面胶214上的手柄膜212,另外一层双面胶贴合于成品料带1上;泡棉213和双面胶214构成大小头状的成品本体211。如图2所示,成品单元2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成品21,并且两个成品21两边对齐放置。如图3所示,手柄膜212包括与成品本体211形状相同的承载部215以及与承载部215连接的把手部216。
如图2所示,成品料带1包括覆盖于成品单元2中间的中间成品料带11和覆盖于成品单元2两侧的边部成品料带12,并且边部成品料带12覆盖于把手部216的表面;中间成品料带11的边缘和边部成品料带12的边缘拼合接触连接,并且二者的拼合位置分别位于两个成品本体211上,拼合位置与成品21位于外侧的边缘的距离为成品21的小头的宽度的1/3,并且中间成品料带11的中轴线与两个成品21的对称中心重合。
该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在使用中的剥离方法为:
首选排出两边的边部成品料带12,然后再将中间的中间成品料带11排掉,这样就避免了完整料带在大小头排版方式时产生的剥离不良。
上述的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辅助料带4的离型面上贴合产品料带,通过模切工艺在产品料带上冲切得到成品单元2,该步骤属于现有工艺,只要能够获得大小头交错排版方式的产品单元2即可。
(b)将贴合治具5固定于贴合机的平台上,成品料带放卷轴6放卷中间成品料带11和边部成品料带12,将中间成品料带11和边部成品料带12的离型面通过贴合治具5同时贴合在成品单元2上,辅助料带4进入贴合机;
(c)采用辅助料带收卷轴8收卷辅助料带,将辅助料带4全部去除,盖膜放卷轴7放卷盖膜3,产品收卷轴9收卷产品料带,并且使盖膜3贴合在产品料带上。
如图5所示,步骤(b)中采用的贴合治具5包括治具下板51和固定安装于治具下板51上的治具上板52,治具下板51上设有放置辅助料带4的凹槽511,治具上板52的两端均设有三个卡料部,中间成品料带11和两个边部成品料带12分别匹配卡接于三个卡料部中。拉料部为设于治具上板52上的L型结构,包括沿料带给进方向依次错位连接的第一L型结构521、第二L型结构522和第三L型结构523;L型结构与料带给进方向垂直的底边分别与卡接于该L型结构上的中间成品料带11或边部成品料带12尺寸相同。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治具上板52的两侧设有定位槽,治具下板51的两侧设有与定位槽位置匹配的定位柱512,定位柱512伸入定位槽中。使用过程中,走直的辅助料带4进入治具下板51的凹槽511内,注意辅助料带4不可在凹槽511内出现爬壁现象,即辅助料带4的边缘不可与凹槽511的内壁发生挤压出现褶皱,先将一条中间成品料带11和两条边部成品料带12的离型面分别贴合到对应的成品的胶面上,然后将成品料带手工拉到治具下板51的位置,治具上板52在上,依次在第一L型结构521、第二L型结构522和第三L型结构523三个卡料位置卡住三条成品料带,如图10所示,然后治具上板52再依定位孔卡在治具下板51上,使用硅胶带绕一圈固定治具上板52和治具下板51上,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三条成品料带均不可与L型结构的侧壁发生挤压,即出现爬壁现象。
本实施例将三条料带使用治具同时贴合在成品的胶面上,在贴合机贴合时首先排掉两边的料带,最后再将中间的料带排掉,这样就避免了完整料带在大小头排版方式时产生的剥离不良。
产品在使用时,正常剥离时应为同一个方向容易剥离,所谓的剥离是垂直90度对料带物料反向弯折,弯折之后可以使产品与料带剥离,即将成品料带进行90°弯折,使产品分离;对于图3中的整体呈L型的产品,因手柄区域较多,为了低成本考虑,手柄方向不能放在同一个方向,故也就产生不论从哪个方向剥离都是一大一小的产品出料的状态,在剥离时因为此材料为多孔低密度泡棉,相对硬度低,最终导致剥离产品时剥离不良。当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和贴合治具后,如图2所示,形成两条边料带和一条中部料带,在剥离机器上,先将两条边料带弯折剥离,此时产品中约有部分底胶已经做出了先分离的状态。但整体产品还在中部料带上,当客户机器剥离中部料带时,整体产品因已有部分产品不在中部料带上,产品依据自身的相对硬度从料带上完全分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9)

1.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包括成品料带(1)和通过胶面贴合于所述成品料带(1)上的成品单元(2);该成品单元(2)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成品(21),该成品(21)包括大小头状的成品本体(2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品料带(1)包括覆盖于成品单元(2)中间的中间成品料带(11)和覆盖于所述成品单元(2)两侧的边部成品料带(12);所述中间成品料带(11)的边缘和边部成品料带(12)的边缘拼合接触连接,并且二者的拼合位置分别位于两个成品本体(2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合位置与所述成品(21)位于外侧的边缘的距离为所述成品(21)的小头的宽度的1/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成品料带(11)的中轴线与两个成品(21)的对称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单元(2)内的两个成品(21)两边对齐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21)还包括与所述成品本体(211)贴合连接的手柄膜(212),该手柄膜(212)包括与所述成品本体(211)形状相同的承载部(215)以及与所述承载部(215)连接的把手部(216);所述成品本体(211)包括泡棉(213)和贴合于所述泡棉(213)上下表面的双面胶(214);所述边部成品料带(12)覆盖于所述把手部(216)的表面。
6.一种用于加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成品料带(11)和边部成品料带(12)通过贴合治具(5)同时贴合在所述成品单元(2)上;所述贴合治具(5)固定于贴合机的平台上,包括治具下板(51)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治具下板(51)上的治具上板(52),所述治具下板(51)上设有放置辅助料带(4)的凹槽(511),该辅助料带(4)上贴合有所述的成品单元(2);所述治具上板(52)位于所述成品料带的入口侧的一端设有三个卡料部,所述中间成品料带(11)和两个边部成品料带(12)分别匹配卡接于三个卡料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治具上板(52)上的L型结构为拉料部,包括沿料带给进方向依次错位连接的第一L型结构(521)、第二L型结构(522)和第三L型结构(523);所述L型结构与所述料带给进方向垂直的底边分别与卡接于该L型结构上的中间成品料带(11)或边部成品料带(12)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上板(52)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料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上板(52)的两侧设有定位槽,所述治具下板(5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匹配的定位柱(512),所述定位柱(512)伸入所述定位槽中。
CN201922475337.9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Active CN212386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5337.9U CN21238613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5337.9U CN21238613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6130U true CN212386130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4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5337.9U Active CN21238613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61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957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957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13119574B (zh) * 2019-12-31 2023-06-20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271B (zh) 挠性印刷电路板单面贴合补强方法
CN113580262B (zh) 含有多块双面胶元件的双面胶产品的模切方法及模切系统
CN212386130U (zh)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贴合治具
CN212948202U (zh) 含有多块双面胶元件的双面胶产品的模切系统
JPH07192962A (ja) 支持フィルム付き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4122484B (zh) 极片贴片系统、叠片机及极片贴片方法
CN113119574B (zh) 一种大小头状模切卷料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12040630A (zh) 一种柔性电路的超厚异形补强片的加工方法
JPH1024504A (ja) 段ボール板の加工方法
JP3727454B2 (ja) アモルファス鉄心変圧器の製造方法
JP6388325B2 (ja) シートの接続方法
CN112743631B (zh) 一种利用圆刀生产加工双面胶产品的工艺
JP2002210845A (ja) ラベル連続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S6125134B2 (zh)
JP2008095383A (ja) 養生ボード
CN217514561U (zh) 用于钢片料带贴胶的蚀刻开窗装置
CN215618600U (zh) 一种用于柔性材料的贴合模切设备
CN214705718U (zh) 易撕贴组装治具
CN109969851B (zh) 应用于显示屏胶壳的双面胶组件及其生产工艺和贴胶工艺
CN211222430U (zh) 一种转移纸pet基膜回用装置
CN117690723B (zh) 一种多层次纳米晶磁片的叠加模切工艺
CN112809806B (zh) 一种无刀印双面胶料带的排废装置及其排废方法
JPS5943750B2 (ja) ラベルの製造法
JP2886506B2 (ja) 厚手紙と薄葉紙の貼合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5674354A (zh) 一种小孔套位折叠模切方法及其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108 the 1 story 1F101 room 2, 2059 metropolit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obai Zhiza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the 1 story 1F101 room 2, 2059 metropolit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