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9690U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9690U
CN212379690U CN202020869202.0U CN202020869202U CN212379690U CN 212379690 U CN212379690 U CN 212379690U CN 202020869202 U CN202020869202 U CN 202020869202U CN 212379690 U CN212379690 U CN 212379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light sourc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92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文昌
常伟
毛林山
高国峰
郭向茹
袁新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worth LCD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692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9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9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9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铁框、胶框、光源、导光板、遮光胶以及双面胶;胶框围绕铁框设置,胶框和铁框形成第一凹槽;导光板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光源设置于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个边缘,且光源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的侧壁面;遮光胶设置于光源背离铁框的一侧,用于固定光源;双面胶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第一胶面的粘度大于第二胶面的粘度,第一胶面贴附于遮光胶背离光源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或机械性实验中背光模组形变导致漏光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液晶显示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液晶模组行业也在蓬勃壮大。
现在随着人们对全面屏、窄边框、轻薄化需求,对模组的设计要求越来越薄,例如现有背光模组中的铁框达到了0.1mm厚度,尺寸也相对原来的3.5~5英寸发展到现在的5.5~6.5英寸甚至更大。0.1mm厚度的大尺寸铁框比原来的0.2mm厚度的铁框以及小尺寸铁框就更容易变形,变形后进而会影响到背光源在灯槽的位置以及相对于导光板平面的位置,从而发生漏光,因此超薄易变形的背光设计,漏光问题还需要不断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通过在遮光胶上加贴强弱双面胶,既可以整形背光铁框使其平整,又不至于把光源从背光模组拉分离,从而减少和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在制程中形变和受力导致漏光的可能性,使用环境和温度上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减少使用过程中或机械性实验中背光模组形变导致漏光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铁框、胶框、光源、导光板、遮光胶以及双面胶;
所述胶框围绕所述铁框设置,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形成第一凹槽;
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个边缘,且所述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面;
所述遮光胶设置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铁框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光源;
所述双面胶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所述第一胶面的粘度大于所述第二胶面的粘度,所述第一胶面贴附于所述遮光胶背离所述光源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双面胶的第二胶面的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面的粘度的1/4,所述第一胶面的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遮光胶的粘度的1/10。
可选的,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0.098mm~0.12mm。
可选的,所述铁框包括一层不锈钢层。
可选的,所述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mm。
可选的,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铁框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扩散膜和增光片;
所述扩散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铁框的一侧,所述增光片设置于所述扩散膜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液晶层、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背光模组指向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方向;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积,所述双面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双面胶的第二胶面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导电胶贴附于所述铁框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铁框、胶框、光源、导光板、遮光胶以及双面胶;胶框围绕铁框设置,胶框和铁框形成第一凹槽;导光板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光源设置于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个边缘,且光源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的侧壁面;遮光胶设置于光源背离铁框的一侧,用于固定光源;双面胶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第一胶面的粘度大于第二胶面的粘度,第一胶面贴附于遮光胶背离光源的表面。通过胶框和铁框形成容纳导光板和光源的第一凹槽,通过光源提供显示所需的背光,通过导光板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匀光输出,通过遮光胶将光源固定,通过在遮光胶上加贴强弱双面胶,强胶面与遮光胶粘接,若胶面与液晶显示模组粘接,既可以整形背光铁框使其平整,又不至于把光源从背光模组拉分离,从而减少和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在制程中形变和受力导致漏光的可能性,使用环境和温度上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减少使用过程中或机械性实验中背光模组形变导致漏光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剖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剖线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剖线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模组的下偏光片厚度一般0.1mm左右,下偏光片一般相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玻璃基板内缩一段距离,背光模组边缘的遮光胶和玻璃基板之间设置0.05mm厚的单面带胶PET,这就导致玻璃基板与背光模组之间存在0.05mm左右的段差悬空,导致显示面板整体结构强度以及玻璃与背光模组的一体性较差;而且由于背光模组的铁框一般为0.1mm,在5.5英寸甚至6.5英寸这么大的面积下本身就容易变形和翘曲,加上使用过程中也会有局部内应力的情况,铁框的翘曲变形会导致光源离开灯槽或改变光源与导光板的平面,进而影响模组的显示效果,产生漏光等缺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沿图1中剖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铁框10、胶框20、光源30、导光板40、遮光胶50以及双面胶60;胶框20围绕铁框10设置,胶框20和铁框10形成第一凹槽11;导光板40设置于第一凹槽11内;光源30设置于第一凹槽11的至少一个边缘,且光源30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40的侧壁面;遮光胶50设置于光源30背离铁框10的一侧,用于固定光源30;双面胶60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第一胶面的粘度大于第二胶面的粘度,第一胶面贴附于遮光胶50背离光源30的表面。
其中,铁框10形成背光模组的底面,胶框20形成背光模组的侧壁,为了实现背光模组的轻薄化,可选的,铁框可以包括一层0.1mm厚的不锈钢层。在其他实施例中,铁框也可以为其他厚度,例如0.15mm或者0.2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光源30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导光板40用于接收光源30出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向各个角度发散,实现匀光输出。遮光胶50一方面用于固定光源,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光源30出射的没有被导光板40接收的部分光线,避免边缘漏光。双面胶60采用第一胶面的粘度大于第二胶面粘度的强弱胶,强胶面(第一胶面)和遮光胶50粘接在一起,弱胶面和液晶显示模组的玻璃基板粘接,双面胶60起到对背光模组可能出现的变形和翘曲的整形作用,防止背光模组漏光,且避免和液晶显示模组粘接的一面粘性过大导致光源30被拉离第一凹槽11。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胶框和铁框形成容纳导光板和光源的第一凹槽,通过光源提供显示所需的背光,通过导光板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匀光输出,通过遮光胶将光源固定,通过在遮光胶上加贴强弱双面胶,强胶面与遮光胶粘接,若胶面与液晶显示模组粘接,既可以整形背光铁框使其平整,又不至于把光源从背光模组拉分离,从而减少和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在制程中形变和受力导致漏光的可能性,使用环境和温度上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减少使用过程中或机械性实验中背光模组形变导致漏光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双面胶的第二胶面的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胶面的粘度的1/4,第一胶面的粘度小于或等于遮光胶的粘度的1/10。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遮光胶可以选用3808BWH-D2,双面胶可以选用兴亚洲LK100SR或同等系列,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可选的,双面胶的厚度为0.098mm~0.12mm。
可以理解的是,液晶显示模组的下偏光片(靠近背光模组一侧的偏光片)的厚度一般为0.1mm,工艺误差大约为±0.02mm,通过设置双面胶的厚度为0.098mm~0.12mm,双面胶的厚度与下偏光片的厚度相同,具体实施时,设计双面胶的宽度使其不与下偏光片交叠。
图3所示为沿图1中剖线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70,反射膜70设置于导光板40与铁框10之间。通过设置反射膜70,反射膜70可以将导光板40散射到铁框10一侧的光反射,从而提高光源30出射光线的利用率。
图4所示为沿图1中剖线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膜80和增光片90;扩散膜80设置于导光板40背离铁框10的一侧,增光片90设置于扩散膜80背离导光板40的一侧。
其中,扩散膜80可以使光线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线扩散的效果,增光片90可以将分散光向正方向聚集,以提高背光亮度,通过设置扩散膜80和增光片90,可以提升背光亮度,提升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可以包括反射膜、扩散膜以及增光片,以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效率和出光均匀性,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的背光模组100以及液晶显示模组200;液晶显示模组200设置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液晶显示模组200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层叠的第一偏光片210、第一基板220、液晶层230、第二基板240以及第二偏光片250,第一方向x为沿背光模组100指向液晶显示模组200的方向;第一偏光片210的面积小于第一基板220的面积,双面胶16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偏光片210的厚度,双面胶160的第二胶面贴附于第一基板200靠近背光模组10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所示的背光模组100未示出铁框、胶框、光源、导光板等结构,其中液晶显示模组200中的第一基板220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40可以为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都可以选用玻璃基板。第一偏光片210的长度相对于第一基板220有一定的回缩,回缩部分用于设置双面胶160。由于液晶显示模组200本身的平整度好于背光模组100,且液晶显示模组玻璃相对背光不易变形,遮光胶在LED灯位置加贴双面胶可以使背光被双面胶拉住贴往玻璃,此过程可以对的翘曲和变形的进行整形,从而使得原本变形翘曲的背光被整形为与玻璃一致的平整性。使一排LED相对导光板都是同一个平面内,避免了背光变形翘曲进而漏光。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该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300,柔性电路板300通过导电胶(图6中未示出)贴附于铁框背离导光板的一侧。
其中,柔性电路板(FPC)300与液晶显示模组200上的接线端子连接,示例性的,对于手机来说,由于手机对射频的要求,背光铁框上会设计导电胶粘住FPC,FPC本身会通过导电胶粘力拉动背光使其变形或翘曲进而发生漏光的可能,本实施例中设计的双面胶可以减少漏光的可能性。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2。该显示装置1具体可以为手机、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框、胶框、光源、导光板、遮光胶以及双面胶;
所述胶框围绕所述铁框设置,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形成第一凹槽;
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至少一个边缘,且所述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面;
所述遮光胶设置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铁框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光源;
所述双面胶包括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所述第一胶面的粘度大于所述第二胶面的粘度,所述第一胶面贴附于所述遮光胶背离所述光源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的第二胶面的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面的粘度的1/4,所述第一胶面的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遮光胶的粘度的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0.098mm~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包括一层不锈钢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铁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膜和增光片;
所述扩散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铁框的一侧,所述增光片设置于所述扩散膜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液晶层、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背光模组指向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方向;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积,所述双面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双面胶的第二胶面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导电胶贴附于所述铁框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20869202.0U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379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9202.0U CN212379690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9202.0U CN212379690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9690U true CN212379690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9202.0U Active CN212379690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9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362A (zh) * 2021-07-06 2022-05-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362A (zh) * 2021-07-06 2022-05-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442362B (zh) * 2021-07-06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662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957855B (zh) 显示装置
CN102043276B (zh) 液晶显示器
WO2016078124A1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US10976850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3210668U (zh)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1112356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1746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500246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52619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7024756A1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WO2016206146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97048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1713947B1 (ko) 평판표시장치용 차광테이프 및 그의 부착방법
KR101950567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212379690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02386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US95352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minimized bezel
JP2017157467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8604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470323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CN112612074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363351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