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523U - 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523U
CN212362523U CN202020573521.7U CN202020573521U CN212362523U CN 212362523 U CN212362523 U CN 212362523U CN 202020573521 U CN202020573521 U CN 202020573521U CN 212362523 U CN212362523 U CN 212362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
liquid separator
suction pipe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35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郦飞达
田鹏
钟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35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结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结构内具有分离腔室,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筒体结构上,并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室内,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通,且所述吸气管的进口设于所述出气管上回油孔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吸气管从筒体结构的底部位置抽取液态制冷剂并气化,以此起到提高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率,使得润滑油能够快速地从出气管的回油孔回流,具有提高应用于该气液分离器的压缩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的润滑效果,进而具有提高该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通常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其中气液分离器工作时,饱和气液混合制冷剂经进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内,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使得主流体在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的液滴被进气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气体由上部出气管入口收集而液相由容器下部收集,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工作时对液态制冷剂与气态制冷剂的分离,只能利用饱和气液混合制冷剂经进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内时所产生的气液分离,其对液态制冷剂与气态制冷剂的分离效果差,液态制冷剂容易在气液分离器的罐体内过多滞留;而液态制冷剂的比重大于润滑油的比重,使得掺杂于饱和气液混合制冷剂的润滑油无法快速地回流至出气管内,使得应用于该气液分离器的压缩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润滑油润滑作用,从而影响了该压缩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
具体地,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结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结构内具有分离腔室,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筒体结构上,并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室内,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通,且所述吸气管的进口设于所述出气管上回油孔的下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出气管连接的接口邻近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气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出气管的管径,以使由所述吸气管排向所述出气管的液态制冷剂能够在所述出气管内转变为气态制冷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气管的进口位置接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开口朝向所述筒体结构的底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器包括套接于所述吸气管的铜套,所述铜套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气管设为弯折管状结构,所述吸气管的进口朝向所述筒体结构的底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气管包括与所述出气管连接并连通的连接部、以及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以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结构包括中筒体,及设于中筒体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接于所述上端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下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及/或,所述出气管上伸入所述筒体结构内的部分呈U形,且U形的开口朝向上设置,所述回油孔开设于所述出气管的底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利用吸气管从筒体结构的底部位置抽取液态制冷剂并气化,以此起到提高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率,使得润滑油能够快速地从出气管的回油孔回流,具有提高应用于该气液分离器的压缩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的润滑效果,进而具有提高该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筒体结构;11、中筒体;12、上端盖;13、下端盖;14、安装板;20、进气管;30、出气管;31、回油孔;40、吸气管;41、过滤器;101、过滤网;301、进气口;302、出气口;401、连接部;402、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部件。当一个组件/部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部件。当一个组件/部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部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结构10、进气管20和出气管30。其中,筒体结构10内具有分离腔室,进气管20和出气管30分别安装于筒体结构10上,并与分离腔室连通。
其中,出气管30上伸入至筒体结构10内的部分呈U形且开口向上,出气管30的底部开设有回油孔31,并具体可在回油孔31所在的位置设置过滤网101,使得由进气管20导入的气液混合制冷剂及润滑油在筒体结构10内分离,并得到的润滑油能够途经回油孔31导入至出气管30内,而回油孔31设于出气管30的底部,以便于润滑油的回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吸气管40,吸气管40设于分离腔室内,吸气管40的一端与出气管30连通,且吸气管40的进口设于出气管30上回油孔31的下方位置,使得该气液分离器应用于压缩制冷系统使用时,压缩机工作时能够对出气管30及与出气管30连通的吸气管40产生压差,并利用压差将吸气管40进口位置的液态制冷剂抽取,而抽取的液态制冷剂排至出气管30时能够转变为气态制冷剂,以此达到提高该气液分离器工作时对气液混合制冷剂的分离效率。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具体利用毛细作用实现从筒体结构10的底部位置抽气液态制冷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出气管30上回油孔31的下方位置,具体为出气管30上回油孔31与筒体结构10的底壁之间的位置。
可以理解,气液分离器使用时,液态制冷剂及润滑油积聚在筒体结构10的底部位置,而气态制冷剂则位于筒体结构10的顶部位置并被出气管30的进气口301吸收;其中润滑油的比重小于液态制冷剂的比重,使得置于筒体结构10底部位置的液态制冷剂位于润滑油的下方;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上进口位于出气管30上回油孔31的下方位置,使得吸气管40抽取液态制冷剂时,能够时润滑油所在的液面下降,润滑油可通过出气管30上回油孔31回流至出气管30内,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吸气管40合理的结构设置,能够起到加快润滑油回流的作用,以此确保润滑油能够快速地进入压缩机的内循环,并起到润滑的作用。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气液分离器应用于压缩制冷系统中,具有提高对压缩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的润滑效果,进而具有提高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的管径小于出气管30的管径,以使由吸气管40排向出气管30的液态制冷剂能够在出气管30内转变为气态制冷剂。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利用将供液态制冷剂流通的通道孔径瞬间变化的方式,实现将液态制冷剂转变为气态制冷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管40设为毛细管,亦即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的孔径足够小,以此满足制冷剂由该吸气管40排向出气管30内,能够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要求。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与出气管30连接并连通的接口设于筒体结构10内,并邻近出气管30的出气口302设置,使得由吸气管40抽取的液态制冷剂导入至出气管30内并转变的气态制冷剂能够快速地从出气管30的出气口302向外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管40与出气管30连接并连通的接口优选地设于出气管30的中上部,且吸气管40与出气管30之间优选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吸气管40不局限于设于筒体结构10的内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吸气管40能够部分伸出筒体结构10,并与出气管30位于筒体结构10外部的部分连接并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的进口位置接装有过滤器41,过滤器41的开口朝向筒体结构10的腔底设置,使得该气液分离器工作时用吸气管40从筒体结构10的底部位置抽取液态制冷剂时,能够用过滤器41对导入至吸气管40内的液态制冷剂进行杂质过滤;而过滤器41的开口朝向筒体结构10的腔底设置,以此避免吸气管40用过滤器41从筒体结构10的底部位置抽取液态制冷剂时,润滑油所在的液面发生波动。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41包括套接于吸气管40的铜套(图未示),铜套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滤网(图未示),使得该过滤器41工作时利用滤网进行过滤,而铜套套接于吸气管40,具有便于过滤器41在吸气管40上装配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设为弯折管状结构,吸气管40的进口朝向筒体结构10的腔底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40包括与出气管30连接并连通的连接部401、以及垂直于连接部401的弯折部402,弯折部402与连接部401以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以此确保液态制冷剂能够在该吸气管40内顺畅地流动。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吸气管40的结构不局限于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吸气管40也可设为其它结构,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筒体结构10包括中筒体11,及设于中筒体11两端的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上端盖12、中筒体11及下端盖13依次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其中,进气管20和出气管30连接于上端盖12,以便于该气液分离器应用于压缩制冷系统中,该气液分离器上进气管20和出气管30与外置管路之间的装配连接。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安装板14,所述下端盖13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优选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以此便于该气液分离器整体的运输及安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利用吸气管从筒体结构的底部位置抽取液态制冷剂并气化,以此起到提高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率,使得润滑油能够快速地从出气管的回油孔回流,具有提高应用于该气液分离器的压缩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的润滑效果,进而具有提高该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结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结构内具有分离腔室,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筒体结构上,并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设于所述分离腔室内,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通,且所述吸气管的进口设于所述出气管上回油孔的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出气管连接的接口邻近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出气管的管径,以使由所述吸气管排向所述出气管的液态制冷剂能够在所述出气管内转变为气态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进口位置接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开口朝向所述筒体结构的底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套接于所述吸气管的铜套,所述铜套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设为弯折管状结构,所述吸气管的进口朝向所述筒体结构的底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包括与所述出气管连接并连通的连接部、以及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以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结构包括中筒体,及设于中筒体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接于所述上端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下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及/或,所述出气管上伸入所述筒体结构内的部分呈U形,且U形的开口朝向上设置,所述回油孔开设于所述出气管的底部。
CN202020573521.7U 2020-04-16 2020-04-16 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12362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3521.7U CN212362523U (zh) 2020-04-16 2020-04-16 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3521.7U CN212362523U (zh) 2020-04-16 2020-04-16 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523U true CN212362523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3521.7U Active CN212362523U (zh) 2020-04-16 2020-04-16 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7779U (zh) 新型高效离心式立式油分离器
CN210399600U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9469599B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2914105B (zh) 油分离器
US20080190122A1 (en) Accumulator Integration with Heat Exchanger Header
CN201407863Y (zh) 一种油分离器
US6389842B1 (en) Accumulator-dehydrator assembly with anti-bump expansion chamber “J”-tube
CN110822777A (zh) 一种多级油气分离器
CN106440574A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CN212362523U (zh) 气液分离器
CN106642847B (zh) 气液分离器
WO2023109505A1 (zh) 储液器及制冷设备
CN107677018A (zh) 空调气液分离器
CN2844800Y (zh) 压缩机的环绕型贮液结构
CN206488521U (zh) 一种兼容过冷回热功能的气液分离器
CN115450916A (zh) 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
CN209415852U (zh) 一种分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9278127U (zh) 压缩机
CN115111820A (zh) 一种储液器
CN207035595U (zh)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733273Y (zh) 空调器贮液筒
CN211601221U (zh) 气液分离器及压缩制冷系统
CN211625792U (zh) 油分离器
CN205536683U (zh) 压缩组件以及空调系统
CN110594159A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方法、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