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0625U -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 Google Patents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0625U
CN212360625U CN202020570856.3U CN202020570856U CN212360625U CN 212360625 U CN212360625 U CN 212360625U CN 202020570856 U CN202020570856 U CN 202020570856U CN 212360625 U CN212360625 U CN 212360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ibration isolation
test platen
valve
isolation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08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军立
周谦
孙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chuang Micro Vib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chuang Micro Vib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chuang Micro Vib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chuang Micro Vib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08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0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0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0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包括下测试台板以及设于下测试台板上方的上测试台板,下测试台板和上测试台板间设有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升降单元,下测试台板上设有伸出其侧边沿的抬把,抬把呈左右对称设置在下测试台板上,上测试台板的下端面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间相互垂直;下测试台板的上端面设有抗形变衬板,抗形变衬板包括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横板、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纵板,加强纵板与加强横板相互交错连接。该隔振光学平台具有升降调节稳定,使用精度高的特点,并且下测试台板不易形变,测试误差小,使用可靠。

Description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背景技术
市面上对一些检测平台进行升降调节后,实现其在设定高度下的正常使用。但由于使用环境要求低,对平台的误差范围控制较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及使用次数的增加,其作升降运动平台会逐渐发生倾斜,发生原因也可以是工作位置偏心集中在一处所导致,使得无法被校正,需要更换升降单元,而对于该类升降平台而言,其主要成本集中在升降单元上,因此更换过程耗费的成本高,且匹配度有限;
其次,实现升降功能的单元模块多被设置在底托或底板的边缘位置,在转移及中央未支撑状态下,远离升降单元的中央位置易形变,导致用于检测的平台也随之产生误差,影响测试数据,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该隔振光学平台具有升降调节稳定,使用精度高的特点,并且下测试台板不易形变,测试误差小,使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包括下测试台板以及设于下测试台板上方的上测试台板,所述下测试台板和上测试台板间设有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升降单元,所述下测试台板上设有伸出其侧边沿的抬把,抬把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测试台板上,所述上测试台板的下端面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所述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间相互垂直;所述下测试台板的上端面设有抗形变衬板,抗形变衬板包括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横板、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纵板,加强纵板与所述加强横板相互交错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与下测试台板固接的固定底座、与上测试台板固接的活动平台,活动平台上设有自上而下垂直延伸的内套筒,内套筒上套设有设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且呈自下而上垂直延伸的外套筒,所述内套筒滑动连接在外套筒内,所述固定底座和活动平台间设有设在内套筒和外套筒内的气囊,所述固定底座内埋设有一端连接气囊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气泵的第一气道,所述外套筒上穿有一端连接气囊侧部、另一端连接有泄气阀的第二气道;所述外套筒上开设有平衡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座和活动平台间设有阻尼器;阻尼器包括设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固定筒、设在活动平台上的活动柱,活动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活动柱上套有一端连接活动平台、另一端连接固定筒的拉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气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将第二气道与阀腔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阀腔内滑动连接有阀芯,阀芯背向所述导气孔的一端设有伸出阀体的推拉杆、另一端堵住导气孔,所述阀腔内设有套在推拉杆上的压簧,压簧的一端抵接所述阀体、另一端抵接阀芯,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推拉把,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外部导通的泄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气孔与阀腔间具有呈圆台状的过渡腔,所述阀芯朝向导气孔的一端呈球面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朝向导气孔的一端设有橡胶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道上串有自气泵侧向气囊侧导通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呈自下而上垂直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气囊具有折叠囊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嵌有滑动连接在外套筒的内壁面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筒的外部设有防尘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四个升降单元配合横向和纵向上的水平尺,实现对上测试台板上端面的高度及水平调节;
2.抬把结合抗形变衬板的设置,使得较大面积的下测试台板在转移过程中,中央悬空或无支撑位置不易形变,测试误差小,使用可靠;
3.气泵运作给予气囊供气,实现活动平台逐渐远离固定底座,致使达到高度调节,并且增设起导向作用的阻尼器,使得活动平台升降平稳且误差小,水平度高,致使上测试台板调节精准,测试精度高;
4.阻尼器上结合拉簧的设置,还使活动平台具有向下牵引力,致使整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缓冲性能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抗形变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验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包括下测试台板100以及设于下测试台板100上方的上测试台板101,所述下测试台板100和上测试台板101间设有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升降单元103,所述下测试台板100上设有伸出其侧边沿的抬把104,抬把104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测试台板100上,所述上测试台板101的下端面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尺105和第二水平尺106,所述第一水平尺105和第二水平尺106间相互垂直;所述下测试台板100的上端面设有抗形变衬板107,抗形变衬板107包括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横板1071、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纵板1072,加强纵板1072与所述加强横板1071相互交错连接。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分别调节控制升降单元103,并结合观测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尺105和第二水平尺106,实现对上测试台板101的高度以及其上端面的水平度的调整。并且通过抗形变衬板107的设置,使得较大面积的下测试台板100在转移过程中,中央悬空或无支撑位置不易形变,测试误差小,使用可靠。
采用相互交错连接的加强横板1071和加强纵板1072制成抗形变衬板107,致使下测试台板100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良好的抗折弯性能,给予下测试台板100局部加强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103包括与下测试台板100固接的固定底座1、与上测试台板101固接的活动平台2,活动平台2上设有自上而下垂直延伸的内套筒3,内套筒3上套设有设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且呈自下而上垂直延伸的外套筒4,所述内套筒3滑动连接在外套筒4内,所述固定底座1和活动平台2间设有设在内套筒3和外套筒4内的气囊5,所述固定底座1内埋设有一端连接气囊5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气泵(图中未示出)的第一气道6,所述外套筒4上穿有一端连接气囊5侧部、另一端连接有泄气阀7的第二气道8;所述外套筒4上开设有平衡孔9。
其中,气泵为静音气泵,自身产生的振动小,且对环境产生的噪声小,适用各种实验室场合。
其中,平衡孔9的设置,有效补偿外套筒4的内外气压差。
上测试台板101高度升降运动原理如下:通过运作气泵,实现对第一气道6供气,将处于塌瘪状态的各气囊5充气,致使气囊5鼓起,上下顶推固定底座1和活动平台2,达到内套筒3相对外套筒4作滑动,实现活动平台2作抬升,完成对上测试台板101高度的抬升。并且泄气阀7可实现对气囊5内气量的排放,实现活动平台2高度的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1和活动平台2间设有阻尼器10;阻尼器10包括设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的固定筒11、设在活动平台2上的活动柱12,活动柱12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筒11内,所述活动柱12上套有一端连接活动平台2、另一端连接固定筒11的拉簧13。阻尼器10的设置,实现对活动平台2相对固定底座1作上下运动的导向功能,且伴随设置拉簧13后,对活动平台2施加一持续的向下牵引力,致使活动平台2不易晃动,抗振及隔振效果佳。
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阀7包括阀体71,阀体71内设有阀腔72,所述阀体71上开设有将第二气道8与阀腔72相连通的导气孔73,所述阀腔72内滑动连接有阀芯74,阀芯74背向所述导气孔73的一端设有伸出阀体71的推拉杆75、另一端堵住导气孔73,所述阀腔72内设有套在推拉杆75上的压簧76,压簧76的一端抵接所述阀体71、另一端抵接阀芯74,所述推拉杆75上设有推拉把77,所述阀体71上还开设有与外部导通的泄气孔78。通过背向导气孔73方向抽拉推拉把77,使得阀芯74逐渐远离导气孔73,被堵住的导气孔73暴露,继续抽拉,至导气孔73与泄气孔78相导通,期间压簧76被压缩,致使气囊5内的气体被缓慢释放,再集合活动平台2有持续的向下牵引力,致使活动平台2高度下降,待下降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推拉把77,压簧76形变复位,将阀芯74推向导气孔73,堵住导气孔73,活动平台2停止下降,完成对活动平台2以及其上的上测试台板101降低高度的调节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孔73与阀腔72间具有呈圆台状的过渡腔79,所述阀芯74朝向导气孔73的一端呈球面状,使得阀芯74在接触并抵接过渡腔79时,由面接触转变为圆形状的线接触,致使达到良好的封面效果。倘若导气孔73与阀腔72间无圆台状的过渡腔79设置,则配合使用的阀芯74为平面端面,则需要使该平面具有较高的平整度,才能有效达到对导气孔73的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74朝向导气孔73的一端设有橡胶缓冲层80,橡胶缓冲层80具有适度缓冲及形变效果,致使呈圆形状的线接触变换为呈圆环状的面接触,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道6上串有自气泵侧向气囊5侧导通的单向阀14,避免充入气囊5内的气体因活动平台2处的压力导致回流,起到了防气体回流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5呈自下而上垂直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气囊5具有折叠囊壁51,使得气囊5在作向上展开或向下收拢的过程中,侧向偏移小,能够沿预设折叠路径运动,达到气囊5对活动平台2承托面的各处施力更加均衡。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3的外壁面嵌有滑动连接在外套筒4的内壁面的密封圈15,避免内套筒3和外套筒4间产生泄气的缝隙,使得升降过程不平稳,导致平台水平度不高。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3的外部设有防尘套16,遮挡外部灰尘沾染内套筒3的外壁面,起到了防尘的作用,避免积累的异物嵌卡到内套筒3和外套筒4间。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通过由四个升降单元配合横向和纵向上的水平尺,实现对上测试台板上端面的高度及水平调节;通过抬把结合抗形变衬板的设置,使得较大面积的下测试台板在转移过程中,中央悬空或无支撑位置不易形变,测试误差小,使用可靠;通过气泵运作给予气囊供气,实现活动平台逐渐远离固定底座,致使达到高度调节,并且增设起导向作用的阻尼器,使得活动平台升降平稳且误差小,水平度高,致使上测试台板调节精准,测试精度高;通过阻尼器上结合拉簧的设置,还使活动平台具有向下牵引力,致使整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缓冲性能佳。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实际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实施例,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包括下测试台板以及设于下测试台板上方的上测试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测试台板和上测试台板间设有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升降单元,所述下测试台板上设有伸出其侧边沿的抬把,抬把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测试台板上,所述上测试台板的下端面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所述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间相互垂直;所述下测试台板的上端面设有抗形变衬板,抗形变衬板包括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横板、若干等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加强纵板,加强纵板与所述加强横板相互交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与下测试台板固接的固定底座、与上测试台板固接的活动平台,活动平台上设有自上而下垂直延伸的内套筒,内套筒上套设有设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且呈自下而上垂直延伸的外套筒,所述内套筒滑动连接在外套筒内,所述固定底座和活动平台间设有设在内套筒和外套筒内的气囊,所述固定底座内埋设有一端连接气囊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气泵的第一气道,所述外套筒上穿有一端连接气囊侧部、另一端连接有泄气阀的第二气道;所述外套筒上开设有平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和活动平台间设有阻尼器;阻尼器包括设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固定筒、设在活动平台上的活动柱,活动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活动柱上套有一端连接活动平台、另一端连接固定筒的拉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将第二气道与阀腔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阀腔内滑动连接有阀芯,阀芯背向所述导气孔的一端设有伸出阀体的推拉杆、另一端堵住导气孔,所述阀腔内设有套在推拉杆上的压簧,压簧的一端抵接所述阀体、另一端抵接阀芯,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推拉把,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外部导通的泄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与阀腔间具有呈圆台状的过渡腔,所述阀芯朝向导气孔的一端呈球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朝向导气孔的一端设有橡胶缓冲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上串有自气泵侧向气囊侧导通的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呈自下而上垂直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气囊具有折叠囊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嵌有滑动连接在外套筒的内壁面的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外部设有防尘套。
CN202020570856.3U 2020-04-17 2020-04-17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Active CN212360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856.3U CN212360625U (zh) 2020-04-17 2020-04-17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856.3U CN212360625U (zh) 2020-04-17 2020-04-17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0625U true CN212360625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0856.3U Active CN212360625U (zh) 2020-04-17 2020-04-17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0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4411A (zh) * 2021-11-25 2022-04-12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气囊柔性升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4411A (zh) * 2021-11-25 2022-04-12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气囊柔性升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0625U (zh) 桌面式隔振光学平台
CN212356413U (zh) 独立隔振单元
EP1568650A3 (en) Motorcycle lift
CN208759398U (zh) 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固定治具
CN114500715B (zh) 一种手机检测用测试治具平台
KR100933672B1 (ko) 제진장치
CN106082014A (zh) 自浮式顶升机构
CN210309701U (zh) 一种画线器
CN208293444U (zh) 一种快速调换普通板梁的顶升装置
CN212150174U (zh) 一种双层油罐快速调平装置
CN210390455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印刷机
CN210337006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液压机
CN211582024U (zh) 一种单脚升降绘图桌
CN21073366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多功能性写字板
CN211331503U (zh) 一种铝板表面凹槽加工装置
CN217765793U (zh) 一种房屋墙壁检测用硬度测量装置
CN217701106U (zh) 一种压敏电阻生产用引脚折角装置
CN210383157U (zh) 面积可调的学习桌
CN201844944U (zh) 混凝土徐变加载仪中的持荷装置
CN207876092U (zh) 手机摄像头保护膜专用贴合治具
CN213515924U (zh) 缓冲式钢材秤
CN210702087U (zh) 一种用于局部区域的校平模
CN219978478U (zh) 马达耐久度检测装置
CN215470860U (zh) 一种智能手机组装用保压设备
JP2005297021A (ja) ダイクッショ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