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5591U -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5591U
CN212355591U CN202020942947.5U CN202020942947U CN212355591U CN 212355591 U CN212355591 U CN 212355591U CN 202020942947 U CN202020942947 U CN 202020942947U CN 212355591 U CN212355591 U CN 212355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conveying
transmission wheel
transmission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2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松
陶新杨
龚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sedge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sedge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sedge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sedge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29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5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5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5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移载机构,属于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顶部架以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纵向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顶部架底部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通过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与基座转动连接;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包括第一平行杆、与第一平行杆平行的第二平行杆、与顶部架平行的水平传动杆、第一顶升装置、第二顶升装置、第一凸缘连接块以及第二凸缘连接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部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使两侧的第一顶升装置和第二顶升装置能统一升降,从而避免纵向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面发生倾斜。

Description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背景技术
顶升移载机构用于对板材进行垂直方向的输送传递,具有承载大,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现有的顶升移载机构多数采用四支点平衡顶升结构,该结构中的四个气缸分别连接输送机构的四个支点,并通过电控控制使四个气缸同时升降来满足整个机构的升降动作,从而将输送机构工作面上的物料输送至对应的接触面上。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气缸的气路中气流是否稳定、气流流量大小、气流中是否存在杂质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气缸动作时间不一样,从而无法保证顶升移载机构的四个气缸绝对同步,导致机构跟随气缸升降时,支撑输送机构的四个支点无法统一动作。若输送机构的四个支点无法统一动作,则导致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面发生倾斜,从而导致输送的物料出现摆动,进而影响生产线上的传感器等电气元件对物料的检测,甚至有可能导致物料掉落。
此外,现有的顶升移载机构的输送驱动机构单一,在顶升移载机构执行升降动作时,输送驱动机构无法补偿所需要的空间长度,从而导致顶升移载机构升降时输送驱动机构的传动带发生弹性变形;在多次使用后,传动带很容易失去弹性,导致传动带提前丧失传动功能,造成输送驱动机构无法稳定运作,提高设备的维护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能使顶升移载机构的输送面不发生倾斜,以及能避免传动带由于顶升移载机构的升降运动而发生变形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顶升移载机构,以解决现有顶升移载机构的输送机构的各支点升降动作不统一,以及传动带升降运动中发生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方的顶部架以及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架顶部的纵向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所述顶部架内沿垂直于所述纵向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垂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顶部架底部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两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的两端部连接,两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还分别通过第二转动轴的两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一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包括第一平行杆、与所述第一平行杆平行的第二平行杆、与所述顶部架平行的水平传动杆、第一顶升装置、第二顶升装置、第一凸缘连接块以及第二凸缘连接块;所述第一顶升装置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顶升装置的顶端部与所述顶部架连接,所述第一平行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装置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顶升装置的顶端部与所述顶部架连接,所述第二平行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的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一平行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的第二凸缘部与所述水平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的第三凸缘部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的第四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平行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的第五凸缘部与所述水平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的第六凸缘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连接;一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与另一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架底部的纵向输送驱动机构,所述纵向输送驱动机构包括纵向输送驱动电机、与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与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传动连接的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传动连接的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所述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与所述纵向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设置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设置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传动轮以及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包括第三传动轮以及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的电动轴与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摆臂以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摆臂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摆臂以其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摆臂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绕所述电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分别绕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摆臂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的外轮廓相同,所述第二摆臂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的外轮廓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纵向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纵向输送带轮组,所述纵向输送带轮组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顶部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的支架脚通过固定夹紧件夹紧固定在所述顶部架上,所述固定夹紧件与所述顶部架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所述设置在基座上的横向输送机构,所述横向输送机构包括多个横向输送辊,多个所述纵向输送带轮组彼此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横向输送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凸缘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六凸缘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设置有多个转轴支架,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多个所述转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多个所述转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行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平行杆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顶部架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使两侧的所述第一顶升装置和所述第二顶升装置能统一升降动作,保证所述纵向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面水平,从而避免所述纵向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面发生倾斜。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和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使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进行上升动作或下降动作时,所述输送机构上的输送面只会沿所述第一顶升装置和所述第二顶升装置的顶升方向上升或者下降,从而简化了物料的输送路线,并减少了所述输送机构与其他运输设备碰撞的现象。而且,将所述第一顶升装置以及所述第二顶升装置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优化了顶升装置的受力,使其大部分的承载力为垂直方向的力,能减少顶升装置由于进行升降工作时的损伤,提高了顶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上升状态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下降状态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d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e区域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f区域的放大图。
图11为图8中g区域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输送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3的侧视图。
图中:
1-基座;
2-顶部架;21-固定支架;211-支架脚;22-固定夹紧件;
3-输送机构;31-纵向输送机构;311-纵向输送带轮组;32-横向输送机构;321-横向输送辊;
4-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1-第一转动轴;42-第二转动轴;43-第一平行杆;44-第二平行杆;45-水平传动杆;46-第一顶升装置;47-第二顶升装置;48-第一凸缘连接块;481-第一凸缘部;482-第二凸缘部;483-第三凸缘部;49-第二凸缘连接块;491-第四凸缘部;492-第五凸缘部;493-第六凸缘部;
5-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1-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1-电动轴;52-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1-第一摆臂;522-第一传动轴;53-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1-第二摆臂;532-第二传动轴;54-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
6-横向输送驱动机构;61-横向输送驱动电机;62-横向输送传动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15所示,一种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方的顶部架2以及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在顶部架2顶部的纵向输送机构31,本实施例还包括以顶部架2内沿垂直于纵向输送机构31输送方向的垂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顶部架2底部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41的两端部连接,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还分别通过第二转动轴42的两端部连接,第一转动轴41和第二转动轴42可转动地分别设置在基座1上;一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包括第一平行杆43、与第一平行杆43平行的第二平行杆44、与顶部架2平行的水平传动杆45、第一顶升装置46、第二顶升装置47、第一凸缘连接块48以及第二凸缘连接块49;第一顶升装置46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顶升装置46的顶端部与顶部架2连接,第一平行杆43的一端与顶部架2转动连接;第二顶升装置47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基座1上,第二顶升装置47的顶端部与顶部架2连接,第二平行杆44的一端与顶部架2转动连接;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一凸缘部481与第一平行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二凸缘部482与水平传动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三凸缘部483与第一转动轴41的端部连接;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四凸缘部491与第二平行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五凸缘部492与水平传动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六凸缘部493与第二转动轴42的端部连接;一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与另一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结构相同,第一顶升装置46为伸缩式气缸或伸缩式液压缸,第二顶升装置47为伸缩式气缸或伸缩式液压缸。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本实施例进行上升动作时,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中的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同时进行顶升动作;由于第一顶升装置46的顶端部与顶部架2连接,第一平行杆43的一端与顶部架2转动连接,且第二顶升装置47的顶端部与顶部架2连接,第二平行杆44的一端与顶部架2转动连接,因此两侧的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在推动输送机构3上升的同时,会带动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行上升运动。当本实施例进行下降动作时,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中的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同时进行下降动作,两侧的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在拉动输送机构3下降的同时,会带动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行下降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动轴41和第二转动轴42将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连接,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形成了各对应面相互面平行的特殊立方体结构,从而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的各点动作同步,并且使纵向输送机构31的输送面与两侧水平传动杆45形成的水平面相互平行,最终实现了纵向输送机构31的输送面各点保持水平而不倾斜。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一凸缘部481与第一平行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二凸缘部482与水平传动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三凸缘部483与第一转动轴41的一端连接,第一转动轴41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第三凸缘部483连接,使第一凸缘部481和第二凸缘部482绕所第三凸缘部483旋转,而第三凸缘部483与第一转动轴41一同旋转,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四凸缘部491与第二平行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五凸缘部492与水平传动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六凸缘部493与第二转动轴42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轴42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第六凸缘部493连接,使第四凸缘部491和第五凸缘部492绕所第六凸缘部493旋转,而第六凸缘部493与第二转动轴42一同旋转。通过上述设置,由于第一平行杆43的一端与顶部架2转动连接,第一平行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凸缘部481转动连接,所以第一平行杆43能在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内进行摆动;由于第二平行杆44的一端与顶部架2转动连接,第二平行杆44的另一端与第二凸缘部482转动连接,所以第二平行杆44能在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内进行摆动;由于水平传动杆45的一端与第二凸缘部482转动连接,水平传动杆45的另一端与第五凸缘部492转动连接,所以水平传动杆45能在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内进行摆动;因此,当第一顶升装置46进行顶升或者下降动作时,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通过第一平行杆43、第二平行杆44和水平传动杆45的摆动能进行沿纵向输送机构31输送方向的倾斜补偿,使纵向输送机构31上的输送面只会沿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的顶升方向上升或者下降,而不会出现倾斜上升的情况。
本实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通过在顶部架2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使两侧的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能统一升降动作,保证纵向输送机构31上的输送面水平,从而避免纵向输送机构31上的输送面发生倾斜。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凸缘连接块48和第二凸缘连接块49,使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进行上升动作或下降动作时,纵向输送机构31上的输送面只会沿第一顶升装置46和第二顶升装置47的顶升方向上升或者下降,从而简化了物料的输送路线,并减少了纵向输送机构31与其他运输设备碰撞的现象。而且,将第一顶升装置46以及第二顶升装置47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基座1上,优化了顶升装置的受力,使其大部分的承载力为垂直方向的力,能减少顶升装置由于进行升降工作时的损伤,提高了顶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顶部架2底部的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包括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与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传动连接的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与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传动连接的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以及与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传动连接的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与纵向输送机构31传动连接;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设置有第一摆臂521,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设置有第二摆臂531,第一摆臂521的一端与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转动连接,第一摆臂521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53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臂531的另一端与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转动连接,第一摆臂521能带动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摆动,第二摆臂531能带动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摆动。通过将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分段设置为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和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使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能随着顶升移载机构的上升或下降调节自身的高度。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摆臂521和第二摆臂531,能分担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和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的负载,提高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和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包括第一传动轮以及通过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包括第三传动轮以及通过传动带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四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的电动轴511与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522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532与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传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通过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的传动对纵向输送机构31进行驱动。
优选地,第一摆臂521以其一端与第一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第一摆臂521以其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第二摆臂531以其一端与第三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第二摆臂531以其另一端与第四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第一摆臂521的一端绕电动轴511转动连接,第一摆臂52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摆臂531的一端分别绕第一传动轴522转动连接,第二摆臂531的另一端绕第二传动轴532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一摆臂521可带动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摆动,使第二摆臂531可带动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摆动。通过上述设置,在顶升移载机构进行上升或下降动作时,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的高度会发生变化,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通过第一摆臂521和第二摆臂531的摆动,可补偿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内部传动带形变所需要的弹性形变长度,从而使传动带不会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提高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优选地,第一摆臂521的外轮廓与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的外轮廓相同,第二摆臂531的外轮廓与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的外轮廓相同。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摆臂521和第二摆臂531还具有保护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和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的功能,同时使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更加美观。
优选地,纵向输送机构31包括多个纵向输送带轮组311,纵向输送带轮组311通过固定支架21设置在顶部架2上,固定支架21底部的支架脚211通过固定夹紧件22夹紧固定在顶部架2上,固定夹紧件22与顶部架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拧紧固定夹紧件22上的螺钉,使固定夹紧件22对支架脚211夹紧施压,从而使支架脚211紧贴着顶部架2,使纵向输送带轮组311的输送面始终与顶部架2的上表面平行,最终保证多个纵向输送带轮组311的输送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保证纵向输送机构31上的输送面水平。
优选地,输送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横向输送机构32,横向输送机构32包括多个横向输送辊321,多个纵向输送带轮组311彼此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输送辊321,纵向输送带轮组311和横向输送辊321平行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使输送机构3同时具有纵向输送功能和横向输送功能,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避免纵向输送带轮组311在升降过程中与横向输送辊321发生碰撞。横向输送机构32通过横向输送驱动机构6驱动,横向输送驱动机构6包括横向输送驱动电机61和横向输送传动轮组62,横向输送驱动电机61与横向输送传动轮组62传动连接,横向输送传动轮组62与横向输送机构32的横向输送辊321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三凸缘部483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六凸缘部493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一转动轴4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两侧的第一连接轴连接,第二转动轴4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两侧的第二连接轴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转动轴41的两端与两侧的第三凸缘部483连接更加牢固;使第二转动轴42的两端与两侧的第六凸缘部493连接更加牢固。
优选地,基座1设置有多个转轴支架,第一转动轴41通过多个转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第二转动轴42通过多个转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通过上述设置,转轴支架可用于支撑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
优选地,第一平行杆43的长度和第二平行杆44的长度相等。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的动作精确度和同步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基座(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方的顶部架(2)以及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架(2)顶部的纵向输送机构(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所述顶部架(2)内沿垂直于所述纵向输送机构(31)输送方向的垂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顶部架(2)底部两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两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41)的两端部连接,两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还分别通过第二转动轴(42)的两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1)和所述第二转动轴(42)可转动地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
一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包括第一平行杆(43)、与所述第一平行杆(43)平行的第二平行杆(44)、与所述顶部架(2)平行的水平传动杆(45)、第一顶升装置(46)、第二顶升装置(47)、第一凸缘连接块(48)以及第二凸缘连接块(49);
所述第一顶升装置(46)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顶升装置(46)的顶端部与所述顶部架(2)连接,所述第一平行杆(43)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架(2)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顶升装置(47)的底端部垂直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顶升装置(47)的顶端部与所述顶部架(2)连接,所述第二平行杆(44)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架(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一凸缘部(481)与所述第一平行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二凸缘部(482)与所述水平传动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块(48)的第三凸缘部(483)与所述第一转动轴(41)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四凸缘部(491)与所述第二平行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五凸缘部(492)与所述水平传动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块(49)的第六凸缘部(493)与所述第二转动轴(42)的端部连接;
一侧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与另一侧的平行四边形顶升机构(4)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架(2)底部的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所述纵向输送驱动机构(5)包括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与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传动连接的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与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传动连接的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以及与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传动连接的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所述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与所述纵向输送机构(31)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设置有第一摆臂(521),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设置有第二摆臂(531),所述第一摆臂(521)的一端与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5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53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5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包括第一传动轮以及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包括第三传动轮以及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四传动轮;
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的电动轴(511)与所述纵向输送驱动电机(5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522)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532)与所述第三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4)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521)以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摆臂(521)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摆臂(531)以其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摆臂(531)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轮同轴转动地设置;
所述第一摆臂(521)的一端绕所述电动轴(5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52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摆臂(531)的一端分别绕所述第一传动轴(5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531)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二传动轴(53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521)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2)的外轮廓相同,所述第二摆臂(531)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纵向输送传动轮组(53)的外轮廓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输送机构(31)包括多个纵向输送带轮组(311),所述纵向输送带轮组(311)通过固定支架(21)设置在所述顶部架(2)上,所述固定支架(21)底部的支架脚(211)通过固定夹紧件(22)夹紧固定在所述顶部架(2)上,所述固定夹紧件(22)与所述顶部架(2)通过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横向输送机构(32),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2)包括多个横向输送辊(321),多个所述纵向输送带轮组(311)彼此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横向输送辊(3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缘部(483)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六凸缘部(493)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轴(4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多个转轴支架,所述第一转动轴(41)通过多个所述转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转动轴(42)通过多个所述转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杆(43)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平行杆(44)的长度相等。
CN202020942947.5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Active CN212355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2947.5U CN212355591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2947.5U CN212355591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5591U true CN212355591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2947.5U Active CN212355591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55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9009A (zh) * 2021-09-16 2022-01-14 无锡金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顶升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9009A (zh) * 2021-09-16 2022-01-14 无锡金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顶升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3754B (zh) 顶升托盘对中方法
CN212355591U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CN113233160A (zh) 一种顶升移载托盘输送线
CN206813838U (zh) 一种移动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
CN110155687B (zh) 一种换向机及其换向方法
CN114803423A (zh) 一种输送机
CN113734756A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构
CN206552850U (zh) 一种砖的运转装置
CN212197261U (zh) 阳极炭块组装卸站及其行走小车
CN211687058U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211770049U (zh) 板材棒材输送平台
CN211225151U (zh) 一种储气筒转运装置
CN106586575A (zh) 一种砖的运转装置
CN110980184A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215666945U (zh) 一种轮对搬运装置
CN105668454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自动分拣装置
CN2615087Y (zh) 升降移行机
CN217125973U (zh) 一种举升传送装置
CN220945321U (zh) 一种具备翻转功能的引导轮放置架
CN217044005U (zh) 精轧机接轴托架
CN214191666U (zh) 一种玻璃交互运输装置
CN218370302U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
CN220642301U (zh) 一种带搬运系统的立体仓库
CN216911545U (zh) 一种可调辊距式移动辊道
CN220844106U (zh) 一种重载链条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