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6233U - 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6233U
CN212346233U CN202021305796.9U CN202021305796U CN212346233U CN 212346233 U CN212346233 U CN 212346233U CN 202021305796 U CN202021305796 U CN 202021305796U CN 212346233 U CN212346233 U CN 212346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heating assembly
water tank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57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海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057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6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6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6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一水箱、加热总成、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加热总成连通,所述加热总成设有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控制组件使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保持特定高度进而使所述加热总成内的静止水位同样保持特定高度,所述加热总成具有溢流面,所述溢流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特定高度并且所述加热总成内沸腾的水能够翻滚而溢过所述溢流面进而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加热总成。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用户饮用生水和千滚水。

Description

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用户饮用生水和千滚水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通过设置水箱并在水箱内设置电阻或者电磁加热水,温度传感器来监控水箱内的水的温度,当水加热沸腾后(标准大气压下为100℃),加热丝停止加热,开水存储在水箱内,当水温降低,则重复加热,将形成千滚水,会形成有害物质,对身体不利。而且,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会有误差,往往会在水未烧开的时候就使加热丝停止加热,这样水箱内存储的水将会是生水(未烧开的水),不能有效杀菌,食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必要提供一种饮水机,可避免用户饮用生水和千滚水,确保用户饮水安全、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一水箱、加热总成、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加热总成连通,所述加热总成设有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控制组件使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保持特定高度进而使所述加热总成内的静止水位同样保持特定高度,所述加热总成具有溢流面,所述溢流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特定高度并且所述加热总成内沸腾的水能够翻滚而溢过所述溢流面进而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加热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出水口,所述管道倾斜向下设置以使流出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水在自身重力下经所述管道而从所述第二出水口排出所述饮水机。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部和第二管道部,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部直接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部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管道部上设有冷却装置,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以控制水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或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部的进水端的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管道部的进水端的高度,在所述第一管道部上设有电磁阀,当所述电磁阀打开时,水仅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并且所述冷却装置停止工作,当所述电磁阀关闭时,水位抬升而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并且所述冷却装置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总成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特定高度,所述蒸汽出口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同时将水沸腾而产生的蒸汽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形成在一接头上,所述接头包括外管、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具有供蒸汽流通的空隙,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内管,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外管。
进一步的,所述饮水机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正下方是否存在盛水器,若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盛水器时,控制发光灯发出第一色光,若所述感应装置未感应到盛水器时,控制发光灯发出第二色光,所述第一色光与所述第二色光为不同色的光。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水箱以及动力泵,所述第二水箱用于储存水源,通过所述动力泵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一水箱内以使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保持所述特定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被分隔为第一水槽、第二水槽以及第三水槽,所述第一水槽连接所述动力泵,所述第二水槽连通所述加热总成,所述第三水槽连通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水槽、所述第三水槽相互连通,通过所述动力泵持续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一水槽,使所述第二水槽的水位达到所述特定高度,并且当超过所述特定高度时溢流至所述第三水槽以回流至所述第二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水箱分隔为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水槽以及所述第三水槽,所述第一隔板上具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隔板上具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以及所述第二溢流口的高度相同且为所述特定高度。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加热总成连通,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水箱的水位保持特定高度使所述加热总成内的静止水位同样保持特定高度,水未在烧开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溢流面高出所述特定高度,水无法流出所述加热总成,必须当所述加热总成内的水烧开沸腾,翻滚的水才能越过所述溢流面而流出所述加热总成,同时也避免了水在所述加热总成内反复烧开,因此可以避免用户饮用生水和千滚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箱2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箱60与加热总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位控制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水箱6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水箱60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溢流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排出系统的管路图。
图11为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饮水机100,所述饮水机100包括底座10、水箱20、立柱30、横头40。所述水箱20与所述立柱30间隔开而形成放置盛水器的空间101,所述立柱30用于连接而支撑所述横头40,所述横头40位于所述空间101的上方,所述横头40上设有触控屏41以及电控组件等,所述触控屏41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触摸操作执行相应的指令。
所述底座10上设有废水盒11,所述废水盒11上设有过滤板12,所述过滤板12上具有众多过滤孔,溢流出所述盛水器的水能够流经所述过滤板12后由所述废水盒11内收集。
所述水箱20为大水箱,用于预先储存水源。所述水箱20通过坐插的方式置于所述底座10上,从而便于所述水箱20的换水或清洗。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水箱20包括箱体21、设于所述箱体21上的过滤盒22、以及水箱盖24,所述水箱盖24设有注水口241,所述注水口241处设有盖体242以盖住所述注水口241,所述盖体242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水箱盖24上,以翻转所述盖体242。
所述过滤盒22的底面设有多个过滤口223,所述过滤口223可阵列排布。所述过滤口223内设有过滤芯224,通过所述过滤芯224实现过滤效果。
所述水箱20还包括提手23,所述箱体21的侧面设有竖直滑槽211,所述提手23的两端设有滑块231,所述滑块231设于所述滑槽211内,以拉高或放低所述提手23。相较于转动式的提手而言,采用竖直拉升式提手更加实用。
所述过滤盒22的顶面于所述提手23相应位置处凹陷形成有收容槽225,当放低所述提手23时,所述提手23被收容而隐藏在所述收容槽225内。所述收容槽225的一侧设有异槽226,以便于提拉所述提手23。当使所述提手23被提拉到最高处后,可以使所述水箱20从所述底座10上分离。
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10基本为空腔结构,可用于布置管道等。在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动力泵50,所述动力泵50用于为所述水箱20内的水提供外流的动力,其连接有管道51。所述水箱20以及所述动力泵50形成用于控制水位高低的控制组件。
所述立柱30内设有另一水箱60。如图5所示,所述水箱60通过所述管道51连接所述水箱20,以所述动力泵50的动力,使所述水箱20内的水泵入至所述水箱60内。所述立柱30内还设有加热总成70,所述水箱60与所述加热总成70通过管道52连通,形成U形器,所述加热总成70用于将水加热烧开。
在图5示中,所述加热总成70为纳米加热管,三根纳米加热管并列竖直设置,三根纳米加热管的底端连通有管道52,管道52连通所述水箱60。
所述水箱60与所述加热总成70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53,所述单向阀53使得仅允许所述水箱60内的水流入所述加热总成70而所述加热总成70内的水无法反流至所述水箱60,可以避免后续加热过程中热水反流,因此,先进入所述加热总成70内水将优先被消耗,可有效避免水反复烧开而成千滚水。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的原理示意图。所述动力泵50将所述水箱20内的水泵入至所述水箱60内,使得所述水箱60内的水位S1保持特定高度h1,由于所述水箱60与所述加热总成70是连通在一起的,两者形成U形器,所述加热总成70内的静止水位S2将同样保持特定高度h1。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7,所述水箱60被分隔为第一水槽61A、第二水槽62A以及第三水槽63A,所述第一水槽61A、所述第二水槽62A以及所述第三水槽63A并排设置。可以通过第一隔板64A和第二隔板65A将所述水箱60分隔为所述第一水槽61A、所述第二水槽62A以及所述第三水槽63A。所述第一水槽61A连接所述动力泵50,所述第二水槽62A连通所述加热总成70,所述第三水槽63A连通所述水箱20。所述水箱20内的水优先注入所述第一水槽61A内,使得所述第二水槽62A内水位的平稳上升到一定高度,平稳地溢流至所述第二水槽62A内,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水位逐渐平稳地上升,当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特定高度h1时,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水溢流至所述第三水槽63A内。所述第三水槽63A内水位的高度若高于所述水箱20内的水位高度,则其能够通过管道54自然流入所述水箱20内,或者还可以设置一泵体以将所述第三水槽63A内的水泵入至所述水箱20内。
为了使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水流动更加稳定以使所述加热总成70内的水位更平稳、少波动,所述第一水槽61A内的水溢流至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第一溢流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水溢流至所述第三水槽63A内的第二溢流高度,使得所述第一水槽61A和所述第二水槽62A注满的水位高度相同,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溢流高度与所述第二溢流高度相等,并且与所述特定高度h1相等,当所述第二水槽62A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特定高度h1时,水将溢流至所述第三水槽63A内。所述溢流高度优选为所述隔板64A、65A顶端的高度或者所述隔板64A、65A的顶端开设的溢流口66A的高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水箱60还通过隔板64A可以被分隔为第一水槽61B和第二水槽62B,所述第一水槽61B连接所述动力泵50,并且所述第一水槽61B连通所述加热总成70,而所述第二水槽62B则连通所述水箱20。设置溢流口66B的高度为所述特定高度h1,当所述第一水槽61B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特定高度h1时,则会溢流至所述第二水槽62B内。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水箱60内设置水位传感器并时刻监测所述水箱内的水位,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的高度为特定高度h1,使得所述水箱60内的水位基本保持特定高度h1。
返回参阅图6,所述加热总成70具有溢流面S3,所述溢流面S3的高度h2高于所述特定高度h1,其高度不能过高,不然沸腾翻滚的水无法溢过溢流面S3,因此在设计时,所述溢流面S3的高度略微高于所述特定高度h1最佳。当水未沸腾时,所述加热总成70内的水位基本无波动,因此水位无法溢过所述溢流面S3,只有当水烧开沸腾后,其翻滚后才能溢过所述溢流面S3,保证了用户所接到的水必定是熟水,而且烧开后的水会逐渐溢出所述加热总成70,因此水不会在所述加热总成70内反复烧开而成千滚水。
如图9所示,可以在所述加热总成7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收集盒71,所述收集盒71的内底面711作为所述溢流面S3,并且在所述收集盒71的侧边设有第一出水口72,所述第一出水口72的高度h3最好小于所述溢流面S3的高度h2,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口72与所述溢流面S3之间形成一个向下倾斜的斜坡712,当水翻滚并溢过所述溢流面S3后,其能够通过斜坡712流入所述第一出水口72,从而自动地将烧开后的水流出所述加热总成70。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看出,在水未烧开的情况下,水无法流出所述加热总成70,也即用户不会喝到未烧开的生水,只有当水烧开沸腾后才能够流出所述加热总成70,用户喝到的水一定是熟水,更加卫生、安全,无需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测水温,避免了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不准确的问题,而且在高温环境下,温度传感器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释放有害物质,对身体也不利,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以上问题。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出水口72通过管道80连通第二出水口84,该管道80倾斜向下设置,烧开后的水进入所述管道80内并自然地通过所述管道流至所述第二出水口84排出饮水机100。所述第二出水口84位于所述横头40的下表面处,水从所述第二出水口84流出饮水机100并流入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盛水器。
由于所述加热总成70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蒸汽,蒸汽中会夹杂有微量的氯气,需要将其排出。若单独设置一个裸露的蒸汽排出口,不仅外形不美观,而且若用户未注意到蒸汽排出口的存在,则可能会烫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收集盒71的上设有蒸汽出口74,所述蒸汽出口74的高度高于所述特定高度h1,所述蒸汽出口74通过气管83连接至所述第二出水口84,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84同时将水沸腾而产生的蒸汽排出,这样就无需在所述饮水机100上单独设置一个裸露的蒸汽排出口,外形更加美观,用户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更加注意所述第二出水口84排出的高温水,这样也可以避免烫伤。
具体的,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出水口84形成在一接头810上,所述接头810包括外管811、设于所述外管811内的内管812,所述内管812与所述外管811之间具有供蒸汽流通的空隙813,所述管道80连通所述内管812,所述气管83连通所述外管811,蒸汽将流入至所述空隙813而排出饮水机100,而水将从流入至所述内管812而排出所述饮水机100。
所述饮水机100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可装于所述立柱30的靠近所述空间101处或者可装于所述横头40的下表面处。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第二出水口84的正下方是否存在盛水器,若是,控制发光灯发出第一色光,若否,控制发光灯发出第二色光,所述第一色光与所述第二色光为不同色的光,所述第一色光可以是红光,所述第二色光可以是绿光。若所述感应装置未感应到盛水器,则控制所述加热总成70不工作,防止沸水流出。
继续参阅图10,所述管道80包括第一管道部81和第二管道部82,所述第一出水口72通过所述第一管道部81直接与所述第二出水口84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72通过所述第二管道部82与所述第二出水口84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管道部82上设有冷却装置85,通过控制电磁阀86的开闭以控制水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81或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82,所述冷却装置85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
若需要饮用开水,可以控制水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81从而直接从所述第二出水口84排出所述饮水机100,若需要喝热水,则可以控制水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82从而经所述冷却装置85冷却后从所述第二出水口84排出所述饮水机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部81的进水端801的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管道部82的进水端802的高度,在所述第一管道部81上设有电磁阀86,当所述电磁阀86打开时,水仅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81并且所述冷却装置85停止工作,当所述电磁阀86关闭时,水位抬升而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82并且所述冷却装置85进行工作,以对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82内的水进行降温。
将预设程序植入所述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功能控制所述电磁阀86的开闭以控制水的流向和/或控制所述冷却装置85的工作效率以控制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82的开水降温后的水温(例如降温至特定温度以泡特定饮品,例如85℃泡红茶,90℃泡咖啡)和/或控制所述加热总成70的加热时间、加热效率等来控制出水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一水箱、加热总成、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加热总成连通,所述加热总成设有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控制组件使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保持特定高度进而使所述加热总成内的静止水位同样保持特定高度,所述加热总成具有溢流面,所述溢流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特定高度并且所述加热总成内沸腾的水能够翻滚而溢过所述溢流面进而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加热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出水口,所述管道倾斜向下设置以使流出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水在自身重力下经所述管道而从所述第二出水口排出所述饮水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部和第二管道部,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部直接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部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管道部上设有冷却装置,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以控制水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或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部的进水端的高度略低于所述第二管道部的进水端的高度,在所述第一管道部上设有电磁阀,当所述电磁阀打开时,水仅进入所述第一管道部并且所述冷却装置停止工作,当所述电磁阀关闭时,水位抬升而进入所述第二管道部并且所述冷却装置进行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总成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特定高度,所述蒸汽出口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同时将水沸腾而产生的蒸汽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形成在一接头上,所述接头包括外管、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具有供蒸汽流通的空隙,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内管,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外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正下方是否存在盛水器,若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盛水器时,控制发光灯发出第一色光,若所述感应装置未感应到盛水器时,控制发光灯发出第二色光,所述第一色光与所述第二色光为不同色的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水箱以及动力泵,所述第二水箱用于储存水源,通过所述动力泵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一水箱内以使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保持所述特定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被分隔为第一水槽、第二水槽以及第三水槽,所述第一水槽连接所述动力泵,所述第二水槽连通所述加热总成,所述第三水槽连通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水槽、所述第三水槽相互连通,通过所述动力泵持续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一水槽,使所述第二水槽的水位达到所述特定高度,并且当超过所述特定高度时溢流至所述第三水槽以回流至所述第二水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水箱分隔为所述第一水槽、所述第二水槽以及所述第三水槽,所述第一隔板上具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隔板上具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以及所述第二溢流口的高度相同且为所述特定高度。
CN202021305796.9U 2020-07-04 2020-07-04 饮水机 Active CN212346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5796.9U CN212346233U (zh) 2020-07-04 2020-07-04 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5796.9U CN212346233U (zh) 2020-07-04 2020-07-04 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6233U true CN212346233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5796.9U Active CN212346233U (zh) 2020-07-04 2020-07-04 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6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4143B (zh) 一种便携式胶囊咖啡机
US20160213193A1 (en) Beverage preparation apparatus with central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supply
JPH10314029A (ja) 保温ポットの転倒時の漏水防止構造
EP2162676A2 (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GB2452981A (en) Flow-through liquid heating apparatus
CN212346233U (zh) 饮水机
CN111616592A (zh) 饮水机
CN210727535U (zh) 一种净水茶吧机
TWM477854U (zh) 中央定溫供水飲料製備裝置
CN202636625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CN212912853U (zh) 一种饮水机
CN201085479Y (zh) 无泵即热式电热水壶
US20070017377A1 (en) Beverage maker
JPH0340602B2 (zh)
TWI527550B (zh) Central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beverage preparation device
KR20160142477A (ko) 음료추출 기능이 있는 얼음 정수기
CN218279046U (zh) 一种茶吧机
CN213721274U (zh) 一种新型茶盘
CN205234292U (zh) 一种分段式饮水机
CN218572019U (zh) 一种双层咖啡桶
CN206443586U (zh) 一种饮水机
CN116548814A (zh) 一种打汤机
CN113243752B (zh) 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捞面锅
CN220256299U (zh) 一种滴漏式咖啡机酿造机构
CN215190943U (zh) 即热式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