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3712U -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3712U
CN212333712U CN202021832086.1U CN202021832086U CN212333712U CN 212333712 U CN212333712 U CN 212333712U CN 202021832086 U CN202021832086 U CN 202021832086U CN 212333712 U CN212333712 U CN 212333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rc
limiting
assembly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20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媛
周满山
刘见坤
常欣
贾祥辉
孙长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bo Heavy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bo Heavy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bo Heavy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bo Heavy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20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3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3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3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纠偏装置。该纠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组件;固定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位于滚轮组件的下方,并与滚轮组件接触,滚轮组件能够沿弧形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少两个设置于弧形轨道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滚轮组件在弧形轨道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当输送带将要跑偏时,输送带对托辊产生一个趋向跑偏方向的作用力,托辊在该作用力和滚轮组件的作用下向输送带趋向跑偏的方向运动;托辊运动时,输送带与托辊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输送带对托辊产生一个与托辊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输送带与托辊达到自动平衡,实现对输送带的自动纠偏,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

Description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纠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大宗的散料运输方式中,带式输送机因具有运输能力强、运距长、效率高、维护方便、易于实现集中控制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现有的带式输送机主要由托辊、托辊支架和输送带等组成,在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托辊支架的安装偏差、输送带的质量和物料的不均等因素导致输送带跑偏,严重的跑偏将导致输送带损坏,降低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在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巡检。当工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输送带跑偏时,由工作人员对输送带进行人工调整,防止输送带损坏,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若在巡检时间间隔内输送带发生跑偏,工作人员并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的对输送带进行纠偏,使输送带损坏或者报废,降低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如何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偏装置,以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纠偏装置,用于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托辊、用于固定所述托辊的托辊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托辊的上方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托辊支架的下方的滚轮组件;
固定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位于所述滚轮组件的下方,并与所述滚轮组件接触,所述滚轮组件能够沿所述弧形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弧形轨道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滚轮组件在所述弧形轨道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个滚轮组,分别为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和所述第二滚轮组沿所述弧形轨道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滚轮组和所述第二滚轮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支架和与所述第一滚轮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弧形轨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滚轮支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托辊支架。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弧形轨道包括顶部和垂直设置在所述顶部的底面的中部的连接部,所述顶部和所述连接部均沿所述弧形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侧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顶部的顶面宽度;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组,分别为第一限位组和第二限位组,所述第一限位组始终与所述弧形轨道的第一侧面接触,所述第二限位组始终与所述弧形轨道的第二侧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一限位组和所述第二限位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限位组包括始终与所述弧形轨道的第一侧面接触的第一限位滚轮、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滚轮的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导向螺钉;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托辊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通过第一导向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限位滚轮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组还包括能够贯穿所述第一导向螺钉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滚轮支架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弹簧。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弧形轨道由角钢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弧形轨道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滚轮组件的移动距离的限位部件。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弧形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弧形轨道的支撑件。
优选地,在上述纠偏装置中,所述滚轮组件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和第三滚轮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纠偏装置时,该纠偏装置具有固定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弧形轨道,并且设置于托辊支架下方的滚轮组件能够沿沿弧形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弧形轨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滚轮组件在弧形轨道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限位组件,因此当输送带将要发生跑偏时,输送带会对托辊产生一个趋向跑偏方向的作用力;当该作用力达到能使托辊运动的阈值时,托辊在该作用力和滚轮组件的作用下沿着弧形轨道的长度方向向输送带趋向跑偏的方向运动;托辊运动时,输送带与托辊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输送带对托辊产生一个与托辊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输送带与托辊达到自动平衡,从而实现对输送带的自动纠偏,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至少一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纠偏装置,因此兼具上述纠偏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纠偏装置沿弧形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中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为托辊,102为托辊支架,200为弧形轨道,201为限位部件,202为顶部,203为连接部,2031为第一侧面,2032为第二侧面,2033为加宽结构,300为滚轮组件,301为第一滚轮组,3011为第一滚轮,3012为第一滚轮支架,302为第二滚轮组,400为限位组件,401为第一限位组,402为第二限位组,4011为第一限位滚轮,4012为第一安装支架,4013为第一导向螺钉,4014为第一弹簧,4015为第一安装板,500为支撑件,600为输送带,a为长度方向,b为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偏装置,以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纠偏装置,用于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包括托辊101、用于固定托辊101的托辊支架102和设置于托辊101的上方的输送带600,纠偏装置包括弧形轨道200和至少两个滚轮组件300、至少两个限位组件400;
滚轮组件300设置于托辊支架102的下方;
弧形轨道200固定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弧形轨道200位于滚轮组件300的下方,并与滚轮组件300接触,滚轮组件300能够沿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移动;
限位组件400设置于弧形轨道200上,限位组件400用于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纠偏装置具有固定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弧形轨道200,并且设置于托辊支架102下方的滚轮组件300能够沿沿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移动,并且弧形轨道20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移动的限位组件400,因此当输送带600将要发生跑偏时,输送带600会对托辊101产生一个趋向跑偏方向的作用力;当该作用力达到能使托辊101运动的阈值时,托辊101在该作用力和滚轮组件300的双重作用下沿着长度方向a向输送带600趋向跑偏的方向运动;托辊101运动时,输送带600与托辊101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输送带600对托辊101产生一个与托辊101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托辊101在该作用力下逐渐停止运动,托辊101对输送带600产生一个与输送带600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输送带600在该作用力下逐渐停止跑偏,实现对输送带600的自动纠偏,延长了输送带60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弧形轨道200的曲率半径、长度和宽度均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弧形轨道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方便后续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对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和图2所示,弧形轨道200的上表面中长度最大的方向为长度方向a,弧形轨道200的上表面中垂直于长度方向a的方向为宽度方向b。
长度方向a宽度方向b长度方向a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滚轮组件300包括两个滚轮组,分别为第一滚轮组301和第二滚轮组302,第一滚轮组301和第二滚轮组302沿弧形轨道200在长度方向a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以便于使得滚轮组件300受力平衡,并且第一滚轮组301和第二滚轮组302结构相同。
第一滚轮组301包括第一滚轮支架3012和与第一滚轮支架3012转动连接的第一滚轮3011,第一滚轮3011与弧形轨道200的上表面接触,以便于使得输送带600将要发生跑偏时,输送带600对托辊101产生一个趋向跑偏方向的作用力,托辊101在该作用力作用下,通过托辊支架102和第一滚轮支架3012带动第一滚轮3011沿弧形轨道200向输送带600趋向跑偏的方向移动;托辊101沿弧形轨道200运动时,输送带600与托辊101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输送带600对托辊101产生一个与托辊101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托辊101在该作用力下,通过托辊支架102和第一滚轮支架3012带动第一滚轮3011沿弧形轨道200向与托辊101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输送带600与托辊101达到自动平衡,实现对输送带600跑偏的自动校正和快速校正,提高了对输送带600跑偏现象的快速响应,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第一滚轮支架3012与托辊支架102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只要是能将第一滚轮支架3012固定于托辊支架102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滚轮组件300进行维修和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滚轮支架3012与托辊支架102之间可以是螺栓连接、键连接或者卡箍连接等,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滚轮支架3012与托辊支架102的可拆卸连接即可。
另外,第一滚轮支架3012与托辊支架102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另设其他零部件连接,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滚轮支架3012与托辊支架102的连接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直接连接,能够节省零部件,降低成本。
由于第二滚轮组302与第一滚轮组301的结构相同,因此兼具第一滚轮组301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滚轮组件300包括两个滚轮组但不局限于两个滚轮组,还可以包括三个滚轮组、四个滚轮组或者五个滚轮组等,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滚轮组件300的数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弧形轨道200在垂直于长度方向a上的截面是T型、工字型或者十字型的结构等,只要是与限位组件400配合能够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T型截面。
具体地,弧形轨道200包括顶部202和垂直设置在顶部202的底面的中部的连接部203,顶部202和连接部203均沿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延伸,连接部203的第一侧面2031与第二侧面2032间的距离小于顶部202的顶面宽度,以便于使下文所述的第一限位组401与第一侧面2031接触,第二限位组402与第二侧面2032接触,即所述限位组件400通过第一限位组401和第二限位组402能够卡在所述弧形轨道200的第一侧面2031和第二侧面2032,防止与限位组件400连接的托辊支架102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晃动,从而限制与托辊支架102连接的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
并且,如图2所示,由于连接部203的第一侧面2031与第二侧面2032间的距离小于顶部202的顶面宽度,使得当输送带6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发生跑偏并且对该纠偏装置产生沿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的冲击力时,限位组件400会与弧形轨道200的顶部202的下表面接触,防止该纠偏装置在弧形轨道200上倾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组件400包括两个限位组,分别为第一限位组401和第二限位组402,第一限位组401始终与弧形轨道200的第一侧面2031接触,第二限位组402始终与弧形轨道200的第二侧面2032接触,以便于卡住弧形轨道200的两侧,防止限位组件4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移动,从而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组401和第二限位组40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是第一限位组401和第二限位组402相互配合后能够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相同结构的第一限位组401和第二限位组402,便于实现零部件结构的通用化,便于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第一限位组401包括第一限位滚轮4011、第一安装支架4012、第一安装板4015和第一导向螺钉4013;第一限位滚轮4011始终与弧形轨道200的第一侧面2031接触,以便于限制第一限位组401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第一安装支架4012用于固定第一限位滚轮4011;第一安装板4015用于固定第一安装支架4012;第一导向螺钉4013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板4015和第一安装支架4012。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4015与托辊支架102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只要是能将第一安装板4015固定于托辊支架102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限位组件400进行维修和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板4015与托辊支架102之间可以是螺栓连接、键连接或者卡箍连接等,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安装板4015与托辊支架102的可拆卸连接即可。
另外,第一安装板4015与托辊支架102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另设其他零部件连接,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安装板4015与托辊支架102的连接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直接连接,能够节省零部件,降低成本。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安装支架4012和第一安装板4015之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另设其他连接件连接,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安装支架4012和第一安装板4015之间的连接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直接连接,便于节省零部件,降低成本。
另外,第一安装支架4012和第一安装板4015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箍连接或者卡环连接等,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安装支架4012和第一安装板4015之间的连接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一导向螺钉401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螺钉4013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该纠偏装置的力学性能要求的数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导向螺钉4013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第一安装支架4012之间为转动连接,以便于当滚轮组件300沿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移动时,第一限位滚轮4011能够沿弧形轨道200的第一侧面2031滚动,防止第一限位组件400与弧形轨道200之间发生滑动摩擦,损坏弧形轨道2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第一安装支架4012之间可以通过销轴连接、铰链连接或者旋转接头连接等,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第一安装支架4012之间的转动连接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销轴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安装支架4012上设有凹槽,并且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第一限位滚轮401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滚轮4011同心的安装孔,将第一限位滚轮4011安装于第一安装支架4012的凹槽内,通过销轴连接第一限位滚轮4011的安装孔和第一安装支架4012的连接孔,并使用螺母对销轴两端紧固,从而实现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第一安装支架4012的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支架4012可以是设有凹槽的方形、圆形或者异形结构等,只要是能够实现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第一安装支架4012的转动连接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安装支架4012为方形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组401还包括能够贯穿第一导向螺钉4013的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位于第一安装板4015与第一限位滚轮4011支架之间,以便于当托辊101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发生倾斜并且第一限位组401的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弧形轨道200的顶部202的下表面接触时,第一弹性元件被第一安装板4015压缩并产生压缩力,该压缩力推动第一安装板4015复位,从而使得与第一安装板4015连接的托辊支架4012复位,使得与托辊支架4012连接的托辊101复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弹性元件可以是橡胶、弹簧或者泡棉等,只要是压缩后能产生压缩力并使第一安装板4015复位的弹性元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一弹簧4014作为第一弹性元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另外,由于第二限位组402和第一限位组401的结构相同,因此兼具第一限位组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限位组件400可以设置于所述滚轮组件300的正下方,也可以不设置于所述滚轮组件300的正下方,只要是设置于托辊支架102的限位组件400能够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组件400设置于滚轮组件300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弧形轨道200可以由钢板、角钢或者工字钢等制造而成,只要是能够满足该纠偏装置使用强度的制造材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弧形角钢。
具体地,可以直接将两个弧形角钢的侧壁焊接在一起,形成截面为T型的弧形轨道200,也可以在两个弧形角钢之间增加能够对弧形轨道200进行加宽的加宽结构2033,只要是与限位组件400配合能够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即可;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弧形轨道200的两个弧形角钢之间焊接有能够增加弧形轨道200宽度的加宽结构2033。
两个弧形角钢之间的加宽结构2033可以是呈一定排列的板状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结构的方管或者其他特别设计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将弧形轨道200加宽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弧形轨道200的两端设有限位部件201,用于限制滚轮组件300的移动距离,防止滚轮组件300从弧形轨道200的两端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件201可以是限位板、限位块或者其他特殊设计的限位结构等,只要是能防止滚轮组件300从弧形轨道200的两端脱落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限位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弧形轨道20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500,用于固定弧形轨道200,将弧形轨道200安装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
支撑部件500可以是多个支撑腿结构、支撑板结构或者支撑块结构等,只要是能够将弧形轨道200安装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多个支撑腿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支撑部件5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铆接或者法兰连接等方式设置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只要是能将支撑部件500设置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连接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腿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异形等,只要是能够将弧形轨道200稳定地设置于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结构的支撑腿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对支撑腿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该纠偏装置的力学性能要求的数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支撑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腿分别设置于弧形轨道200的底部的两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纠偏装置的滚轮组件30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和第三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设置于弧形轨道200的中部,第二滚轮组件和第三滚轮组件沿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上的中线对称设置,并且第二滚轮组件与第一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和第三滚轮组件与第一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便于使托辊支架102受力平衡。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400的数量与滚轮组件300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只要是能够限制所有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移动的数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组件400与滚轮组件300的数量相等。
具体地,限位组件40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一滚轮组件的下部,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二滚轮组件的下部,第三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三滚轮组件的下部,用于限制滚轮组件300在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位移。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纠偏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纠偏装置可以直接设置于带式输送机上,也可以通过另设零部件将该纠偏装置设置于带式输送机上,只要是能够使该纠偏装置设置于带式输送机,对输送带600跑偏进行自动纠正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纠偏装置,用于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托辊(101)、用于固定所述托辊(101)的托辊支架(102)和设置于所述托辊(101)的上方的输送带(6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托辊支架(102)的下方的滚轮组件(300);
固定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预设位置的弧形轨道(200),所述弧形轨道(200)位于所述滚轮组件(300)的下方,并与所述滚轮组件(300)接触,所述滚轮组件(300)能够沿所述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移动;
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弧形轨道(200)上的限位组件(400),所述限位组件(400)用于限制所述滚轮组件(300)在所述弧形轨道(200)的宽度方向(b)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300)包括两个滚轮组,分别为第一滚轮组(301)和第二滚轮组(302),所述第一滚轮组(301)和所述第二滚轮组(302)沿所述弧形轨道(200)在长度方向(a)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滚轮组(301)和所述第二滚轮组(302)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滚轮组(301)包括第一滚轮支架(3012)和与所述第一滚轮支架(3012)转动连接的第一滚轮(3011),所述第一滚轮(3011)与所述弧形轨道(20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滚轮支架(301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托辊支架(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200)包括顶部(202)和垂直设置在所述顶部(202)的底面的中部的连接部(203),所述顶部(202)和所述连接部(203)均沿所述弧形轨道(200)的长度方向(a)延伸,所述连接部(203)的第一侧面(2031)与所述连接部(203)的第二侧面(2032)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顶部(202)的顶面宽度;
所述限位组件(400)包括两个限位组,分别为第一限位组(401)和第二限位组(402),所述第一限位组(401)始终与所述弧形轨道(200)的第一侧面(2031)接触,所述第二限位组(402)始终与所述弧形轨道(200)的第二侧面(2032)接触,并且所述第一限位组(401)和所述第二限位组(402)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限位组(401)包括始终与所述弧形轨道(200)的第一侧面(2031)接触的第一限位滚轮(4011)、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滚轮(4011)的第一安装支架(4012)、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012)的第一安装板(4015)和第一导向螺钉(4013);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401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托辊支架(102),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012)通过第一导向螺钉(4013)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015),所述第一限位滚轮(4011)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01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401)还包括能够贯穿所述第一导向螺钉(4013)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015)与所述第一限位滚轮(4011)支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弹簧(40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200)由角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200)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滚轮组件(300)的移动距离的限位部件(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2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弧形轨道(200)的支撑件(5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30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和第三滚轮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40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
10.一种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纠偏装置。
CN202021832086.1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Active CN212333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2086.1U CN21233371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2086.1U CN21233371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3712U true CN212333712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2086.1U Active CN21233371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3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2766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994563A (zh)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CN212333712U (zh) 一种纠偏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US8210344B2 (en) Frame adapter assembly for repair of a belt conveyor assembly
CN210479998U (zh) 一种紧凑型防跑偏托辊装置
CN218950255U (zh) 一种具有输送带调偏功能的缓冲托辊装置
CN213768553U (zh) 一种防止啃轨的新型车轮组
CN217554839U (zh) 一种支撑结构及物流线
CN109823791B (zh) 柔性压带组件和带式输送系统
CN210456342U (zh) 柔性压带组件和带式输送系统
CN209988601U (zh) 一种皮带跑偏自动调节装置
CN220702470U (zh) 一种板材承载设备
CN217417038U (zh) 一种调偏托辊架固定装置
CN102718041B (zh)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调扭转装置
CN111532696A (zh) 室内水平传输机构及医院物流系统
CN2330623Y (zh) 托辊调心吊架
CN218230491U (zh) 皮带校正装置、皮带在线校正设备和皮带机在线校正系统
CN201144096Y (zh) 胶带输送机自动纠偏装置
CN214140118U (zh) 一种皮带机新型复式托辊装置
CN108482947A (zh) 一种输送带调偏装置
CN110980124A (zh) 一种托辊安装结构、托辊组件及输送装置
CN220563493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皮带机
CN217837084U (zh) 一种无立辊皮带输送机的抬升纠偏装置
CN219340640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自动调心托辊
CN212402498U (zh) 室内水平传输机构及医院物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