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3006U - 一种登机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登机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3006U
CN212333006U CN202020968767.4U CN202020968767U CN212333006U CN 212333006 U CN212333006 U CN 212333006U CN 202020968767 U CN202020968767 U CN 202020968767U CN 212333006 U CN212333006 U CN 212333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ing
room
double
layer
boarding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87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致荣
陈俊
赵祎
史永涛
刘迪
王康
潘峰
丁翔宇
徐可
涂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Airport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vil Aviation Airport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vil Aviation Airport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Civil Aviation Airport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87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3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3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3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登机厅,其包括:筏板;搭建在筏板上的双层登机室,双层登机室包括下层登机室和上层登机室;连接梯,连接梯用于连接所述下层登机室和上层登机室;设置于双层登机室外部的遮雨篷,且遮雨篷的遮雨空间连通所述下层登机室的至少一个入口。应用该登机厅时,旅客从摆渡车下车后,全程不必直接暴露在天空下,双层登机室形成舒适的上下机空间,避免因不良天气带来的极差的出行体验,并且,遮雨篷以及双层登机室提供了充足的排队场地,避免旅客上下机拥挤。另外,筏板可以直接放置在原有机坪上,如此无需地下基础工程,现有机坪无需开挖,避免了破坏原有机坪,对现有机坪以及下方管线均无影响,降低了机坪管理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登机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登机厅。
背景技术
目前远机位登机时,旅客一般乘摆渡车至机舱处,再通过客梯车上下飞机,导致旅客体验较差,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如遇雨雪大风天气则糟糕的体验更加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机厅,该登机厅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远机位登机的旅客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登机厅,包括:
筏板;
搭建在所述筏板上的双层登机室,所述双层登机室包括下层登机室和上层登机室,所述上层登机室开设有至少一个登机口,所述下层登机室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口;
连接梯,所述连接梯用于连接所述下层登机室和上层登机室;
设置于所述双层登机室外部的遮雨篷,且所述遮雨篷的遮雨空间连通所述下层登机室的至少一个入口。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双层登机室内部和/或外部设置有所述连接梯,所述连接梯为步梯、扶梯或直梯。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双层登机室内部设置的所述连接梯为内连接梯,所述内连接梯的下梯口与所述下层登机室的入口之间具有爬坡距离,且所述下层登机室的入口低于所述内连接梯的下梯口。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双层登机室外部设置的所述连接梯为外连接梯,所述外连接梯为钢梯。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双层登机室的墙壁为夹芯板;所述双层登机室的墙壁内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双层登机室的外墙包括内层铝板、外层铝板以及设置于内层铝板和外层铝板之间的岩棉;
所述双层登机室的内墙为轻钢龙骨水泥加压板。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遮雨篷包括钢柱和与所述钢柱顶端固定连接的遮雨板,所述钢柱的底端与所述筏板固定连接;
所述钢柱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钢柱沿着所述遮雨板的延伸方向单排设置。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所述双层登机室内部和外部还设置有连通无障碍通道。
优选地,上述登机厅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层登机室内部和/或外部的多个广告位;
所述多个广告位中的至少一个为多媒体展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机厅主要用于远机位登机,上述登机厅包括筏板、双层登机室、连接梯以及遮雨篷。
其中,双层登机室搭建在筏板上。双层登机室包括下层登机室和上层登机室,上层登机室开设有至少一个登机口,下层登机室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口。连接梯用于连接下层登机室和上层登机室。即下层登机室的人们可以经连接梯移动至上层登机室。
遮雨篷设置在双层登机室外部,遮雨篷的遮雨空间连通下层登机室的至少一个入口。即人们从遮雨篷内可以直接移动至下层登机室。遮雨篷也搭建在筏板上。
当旅客进行远机位登机时,可以乘坐摆渡车至登机厅,摆渡车的下车侧可以直接停靠在遮雨篷下方。旅客从摆渡车下车后经遮雨篷进入下层登机室,再通过连接梯移动至上层登机室登机即可。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机厅时,旅客从摆渡车下车后,全程不必直接暴露在天空下,双层登机室形成舒适的上下机空间,避免因不良天气带来的极差的出行体验。并且,遮雨篷以及双层登机室提供了充足的排队场地,避免旅客上下机拥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的局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的内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内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内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外部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登机厅外部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道的剖视图。
在图1-8中:
1-停靠位、2-广告位、3-无障碍通道、4-遮雨篷、4a-遮雨板、4b-钢柱、 5-登机桥、6-外连接梯、7-内连接梯、8-井道、9-侧遮雨篷、10-设备间、11- 双层登机室、11a-上层登机室、11b-下层登机室、12-摆渡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机厅,该登机厅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远机位登机的旅客体验。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机厅主要用于远机位登机,上述登机厅包括筏板、双层登机室11、连接梯以及遮雨篷。
其中,双层登机室11搭建在筏板上。双层登机室11包括下层登机室11b和上层登机室11a,上层登机室11a开设有至少一个登机口,下层登机室11b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口。连接梯用于连接下层登机室11b和上层登机室11a。即下层登机室11b的人们可以经连接梯移动至上层登机室11a。
遮雨篷设置在双层登机室11外部,遮雨篷4的遮雨空间连通下层登机室 11b的至少一个入口。即人们从遮雨篷4内可以直接移动至下层登机室11b。遮雨篷4也搭建在筏板上。
当旅客进行远机位登机时,可以乘坐摆渡车12至登机厅,摆渡车12的下车侧可以直接停靠在遮雨篷4下方。旅客从摆渡车12下车后经遮雨篷4进入下层登机室11b,再通过连接梯移动至上层登机室11a登机即可。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机厅时,旅客从摆渡车12下车后,全程不必直接暴露在天空下,双层登机室11形成舒适的上下机空间,避免因不良天气带来的极差的出行体验。并且,遮雨篷4以及双层登机室11提供了充足的排队场地,避免旅客上下机拥挤。
上层登机的登机口可以与登机桥5的活动端连接,旅客可以经登机口、登机桥5顺利登机。
另外,双层登机室11和遮雨篷4均搭建在筏板上,筏板可以直接放置在原有机坪上,如此无需地下基础工程,现有机坪无需开挖,避免了破坏原有机坪,对现有机坪以及下方管线均无影响,降低了机坪管理的风险,降低了施工难度,使机场远机位流程服务品质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上述筏板可以为混凝土筏板或其它材质的筏板,在此不作限定。上述混凝土筏板可以为上翻式筏板,如此可以解决了连接梯基坑所需的空间高度。
其中,上层登机室11a的高度及下层登机室11b的高度可以根据适配的机型自行设计,以保证上层登机室11a的登机口能够与登机桥5连接,实现顺利登机。
如图1和图2所示,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或外部设置有连接梯。换言之,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外部可以均设置有连接梯,或者,双层登机室11内部或外部设置有连接梯。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当然,优选地,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外部可以均设置有连接梯,其中,外部的连接梯为疏散梯,紧急疏散情况下可使用室外的连接梯,内部的连接梯供正常登机使用。该双层登机室11的流程设计,提供了充足的排队空间与排队长度,旅客之间有足够的透气间距,有助于避免新冠肺炎的传播。
上述连接梯为步梯、扶梯或直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设计。
其中,双层登机室11内部设置的连接梯为内连接梯7,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与下层登机室11b的入口之间具有爬坡距离,即下层登机室11b的入口与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之间的距离为爬坡距离,并且下层登机室11b的入口低于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如此设置,不但拉长了旅客的排队距离,而且解决了连接梯基坑所需的空间高度。
其中,下层登机室11b的地面由下层登机室11b的入口至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可以逐渐升高,或者,下层登机室11b的地面为平面且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处设置有台阶,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双层登机室11外部设置的连接梯为外连接梯6。外连接梯6为钢梯,即外连接梯6为楼梯,且为钢梯。如此设置,当遇断电火灾等情况时,外连接梯6仍可以正常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旅客的舒适体验,外连接梯6的上方可以设置侧遮雨篷9,如此保证了乘坐外连接梯6的乘客也不会被雨淋。
另一方面,双层登机室11的墙壁可以为夹芯板,夹芯板可以在工厂加工完成后,再在机场装配形成双层登机室11,如此实现了不停航施工,而且90%实现了装配式施工,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安装周期,降低不停航施工的运行风险,解决了机场现场施工难、管理难、运行难的问题。
双层登机室11的墙壁内设置有排水管,藏入式排水管的设置,更加美观简洁。
进一步地,双层登机室11的外墙包括内层铝板、外层铝板以及设置于内层铝板和外层铝板之间的岩棉。双层登机室11的外墙的一侧朝向双层登机室11外部,双层登机室11的外墙的另一侧朝向双层登机室11内部。外层铝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幕墙设计。
双层登机室11的内墙为轻钢龙骨水泥加压板。双层登机室11的内墙的两侧均朝向双层登机室11内部。当然,双层登机室11的外墙和内墙还可以其它类型的板材,在此不作限定。
双层登机室11还包括钢柱4b和钢梁,双层登机室11的所有构件均可在工厂加工并进行分节预拼装,钢梁与钢柱4b之间采用环板式连接,钢柱4b柱脚采用杯口式刚接柱脚;外墙采用带肋式花纹钢板,并与钢梁之间断续焊,外墙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玻璃幕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该结构体系为轻质钢结构,其安装速度快,便于在机场现实不停航施工。
该登机厅的造型可以任意设计,如图7所示,图7中的登机厅造型简洁流畅,更加便于装配。
另一实施例中,遮雨篷4包括钢柱4b和与钢柱4b顶端固定连接的遮雨板 4a,钢柱4b的底端与筏板固定连接。遮雨板4a可以为钢化玻璃、彩钢、铝板等。钢柱4b的柱脚采用杯口式刚接柱脚,实现遮雨篷4的整体稳定性。
遮雨篷4背离双层登机室11的一侧设置有停靠位1。摆渡车12可以直接停至停靠位1上。
为了保证摆渡车12的下车侧能够停靠至遮雨板4a下方,钢柱4b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钢柱4b沿着遮雨板4a的延伸方向单排设置。如此,多个钢柱4b与遮雨板4a的中部固定连接,摆渡车12的下车侧能够停靠至遮雨板4a的边缘与钢柱4b之间的下方。
当然,钢柱4b的数量也可以为多排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外部均设置有无障碍通道3,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可以通过无障碍通道3进入登机厅。双层登机室11内部的无障碍通道3和外部的无障碍通道3将机场的无障碍体系延伸至登机口,进一步提高了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的舒适体验,充分体现了机场的人文关怀。
如图8所示,双层登机室11还设置有井道8,井道8由上至下贯通上层登机室11a和下层登机室11b。井道8的侧壁为轻钢龙骨水泥加压板。
双层登机室11内还设置有设备间10和/或设备平台,以便于安装各种设备及系统。
上述登机厅还包括设置于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或外部的多个广告位2。其中,多个广告位2中的至少一个为多媒体展示系统,以提高宣传效果。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该适用于远机位的登机厅可视为机场上若干个独立设置的空间,可对疫情航班实现有效的隔离,登机室内可以为复诊人员设置临时检测,工作空间,可有效分担疫情期间航站楼的处理压力,简单高效的开展相关工作。上述多个休息室可以相互独立,即休息室设置有门,关门后,休息室形成独立的空间。或者休息室的一侧开放形成通道,人们经通道进出休息室。当然,休息室还可以为其它形式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进一步提高旅客体验,休息室内可以设置床、饮水机、电视等,在此不作限定。
该处需要说明的是,该登机厅配备有完善的照明系统及饮水系统,以保证登机厅的正常使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9)

1.一种登机厅,其特征在于,包括:
筏板;
搭建在所述筏板上的双层登机室(11),所述双层登机室(11)包括下层登机室(11b)和上层登机室(11a),所述上层登机室(11a)开设有至少一个登机口,所述下层登机室(11b)开设有至少一个入口;
连接梯,所述连接梯用于连接所述下层登机室(11b)和上层登机室(11a);
设置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外部的遮雨篷,且所述遮雨篷(4)的遮雨空间连通所述下层登机室(11b)的至少一个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或外部设置有所述连接梯,所述连接梯为步梯、扶梯或直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内部设置的所述连接梯为内连接梯(7),所述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与所述下层登机室(11b)的入口之间具有爬坡距离,且所述下层登机室(11b)的入口低于所述内连接梯(7)的下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外部设置的所述连接梯为外连接梯(6),所述外连接梯(6)为钢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的墙壁为夹芯板;所述双层登机室(11)的墙壁内设置有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的外墙包括内层铝板、外层铝板以及设置于内层铝板和外层铝板之间的岩棉;
所述双层登机室(11)的内墙为轻钢龙骨水泥加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篷(4)包括钢柱(4b)和与所述钢柱(4b)顶端固定连接的遮雨板(4a),所述钢柱(4b)的底端与所述筏板固定连接;
所述钢柱(4b)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钢柱(4b)沿着所述遮雨板(4a)的延伸方向单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外部还设置有连通无障碍通道(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层登机室(11)内部和/或外部的多个广告位(2);
所述多个广告位(2)中的至少一个为多媒体展示系统。
CN202020968767.4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登机厅 Active CN212333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8767.4U CN212333006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登机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8767.4U CN212333006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登机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3006U true CN212333006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8767.4U Active CN212333006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登机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3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9982A1 (en)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a building using a lift system and component kit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GB2110603A (en) Passenger ship
CN111470062A (zh) 一种登机厅
CN212333006U (zh) 一种登机厅
CN213569411U (zh) 登机厅
CN112096131A (zh) 一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人员疏散设施
CN211108058U (zh) 登机桥及登机桥固定端
DE102017202543A1 (de) Hochhaus mit Kern
CN110435913B (zh) 登机桥、登机桥固定端及登机桥固定端的控制方法
CN109809276A (zh) 一种适用于半地下储藏室老旧小区平层入户加装电梯
CN219770164U (zh) 模块化登机舱
CN103628640A (zh) 楼梯模块、复合式楼梯模块及组合式楼梯
CN214462991U (zh) 一种模块化远端航站楼
CN205857563U (zh) 装配式建筑电梯间工具式交通楼梯
CN210288473U (zh) 一种地铁地下车站风井和消防疏散楼梯间合建结构
CN210822816U (zh) 登机桥固定端、登机桥及登机系统
Nikandrov Upward spiral: the story of the evolution tower
CN208981815U (zh) 一种加建电梯的建筑结构
CN210738179U (zh) 一种模数化层级结构数字化变电站
CN211622837U (zh) 一种二层模块化消防站
CN212556842U (zh) 一种模块式登机岛
CN220747757U (zh) 一种用于楼梯斜坡紧靠窗口的旧楼增设加装电梯的井道结构
CN214824242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集中登机舱
CN217105962U (zh) 加装型电梯及改造型电梯楼道
CN111075251A (zh) 一种三层模块化消防站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