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3194U - 动中通天线 - Google Patents
动中通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23194U CN212323194U CN202022379086.7U CN202022379086U CN212323194U CN 212323194 U CN212323194 U CN 212323194U CN 202022379086 U CN202022379086 U CN 202022379086U CN 212323194 U CN212323194 U CN 212323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arc
- cold drawing
- antenna
- col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中通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该动中通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弧形冷板、顶板和冷板封盖,天线本体设置在弧形冷板的上侧表面,顶板盖设在天线本体上,冷板封盖设置在弧形冷板的下侧,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呈弧形曲面结构并向下凸起,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与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弧形冷板两端的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连通,且冷板封盖上开设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导流通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设置成弧形曲面结构,并且在散热通孔底部设置导流通孔,使得冷空气从导流通孔流入,热空气由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流出,散热效率高,且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中通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动中通相控阵天线散热通常采用自带风机进行主动强迫对流散热,一般可在动中通相控阵天线下方或侧面背负两三个离心或轴流风机,其优点是不论汽车处于移动或静止状态,动中通相控阵天线总能保证有足够的换热风量进行散热,而不至引起动中通相控阵天线中的电子器件过热,甚至烧毁。而其缺点也较为明显,第一,动中通相控阵天线上的风机作为有寿件,可能在复杂环境中损坏或性能降低;第二,风机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对用户会造成一定的不适;第三,风机会增加额外功耗,增加油耗;最后,在汽车高速运行时,如遇到灰尘道路或大雨天气,灰尘或雨滴可能随空气进入散热风道,造成积尘和积水,降低散热冷板三防性能,甚至对风机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风机换热带来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自然散热和被动强迫散热。自然散热指的是动中通相控阵天线不采用任何主动转动设备来驱动空气流动换热,仅依靠空气受热上浮流动进行散热。此散热方式受制于其流动物理机制的限制,对流换热非常小,通常仅有3~10W/m2℃(强迫风冷的对流换热系数通常可高出一个量级),而且低剖面的动中通相控阵天线底部发热较为集中且热源较多,即使动中通相控阵天线下方设计翅片,水平的底部构型以及狭小的空气流动空间,仍导致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非常低,因此其散热效率更加低下,且动中通相控阵天线的发射量一般相对较大,散热翅片设计过多,影响产品外观、重量及用户体验,因此传统的通过增加散热翅片的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动中通相控阵天线的散热需求及应用环境使用。
故现有技术中优选采用被动强迫风冷散热,被动强迫风冷散热指的是在动中通相控阵天线的架底部发热集中区设计平直散热翅片,形成空气流道,此通道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在汽车移动时,空气被动灌入散热翅片内进行强迫对流换热。此种散热方式在汽车移动时散热效果很好,但在汽车停止时,平直翅片冷板仅在汽车行驶方向的前后有较小的开口,自然对流空气无法在冷板内部形成流动,散热效率大大降低,无法满足在汽车长时间停止情况下的汽车动中通相控阵天线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动中通天线,其散热效果好,并能够满足在汽车长时间停止情况下的汽车动中通相控阵天线散热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中通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弧形冷板、顶板和冷板封盖,所述天线本体设置在所述弧形冷板的上侧表面,所述顶板盖设在所述天线本体上,所述冷板封盖设置在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呈弧形曲面结构并向下凸起,所述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弧形冷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连通,且所述冷板封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导流通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也呈弧形曲面结构,以使所述散热通道呈弧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的曲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的曲率,以使所述散热通道的中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的宽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板封盖的中部开设有排液孔,所述导流通孔开设在所述排液孔的至少一侧,且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通孔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冷板封盖贴装在多个散热翅片外,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将所述散热通道分隔成多个流道,每个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流道在由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散热翅片上开设有横向扰流口,所述横向扰流口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扰流口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扰流口之间的距离在由所述散热翅片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扰流口的开口面积在由所述散热翅片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散热翅片的中部均开设有导槽开口,多个所述导槽开口共同形成导流开槽,所述导流开槽位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将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设置呈弧形并向下凸起,从而起到导流作用,且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与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弧形冷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连通,且冷板封盖上开设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导流通孔。在实际散热时,当该动中通天线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无相对运动,空气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天线本体在工作模式下产生热量,并传导至弧形冷板,弧形冷板升温,与散热通道中的空气产生温差,而散热通道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热空气向上运动,形成自然对流。且热空气沿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向着两侧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并在浮力作用下对流活动更加强烈,即在浮力作用下热空气能延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迅速向两侧流动,并由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流出,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外部的冷空气由散热通道底部的导流通孔进入散热通道,从而补充散热通道内部的冷空气,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设置成弧形曲面结构,并且在散热通孔底部设置导流通孔,使得冷空气从导流通孔流入,热空气由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流出,散热效率高,且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标:100-动中通天线;110-弧形冷板;120-天线本体;111-散热翅片;113-第一翅片组;115-第二翅片组;117-横向扰流口;119-导槽开口;130-顶板;150-冷板封盖;151-导流通孔;153-排液孔;170-散热通道;171-第一流通口;173-第二流通口;200-车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的动中通天线100,在采取被动强迫风冷散热手段时,通常采用平直翅片冷板进行换热,在汽车移动时,空气被动灌入平直翅片冷板内进行强迫对流换热,能够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但是当汽车停止时,平直翅片冷板仅仅在汽车行驶方向的前后开有开口,且冷板内部为平直结构,难以形成空气流动,造成散热效率大大降低,无法满足在汽车长时间停止情况下的汽车动中通相控阵天线散热需求。此外,现有的平直翅片冷板在汽车运动时,外部的灰尘或者雨滴会随空气进入平直翅片冷板内部,造成积尘和积水,影响散热冷板的三防性能,导致散热冷板的散热效率下降,甚至会由于雨滴积存内部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中通天线10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中通天线100,其能够保证在静止状态下的散热效果满足需求,同时能够解决积水积尘问题,保证散热效率,避免雨滴积存内部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本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包括天线本体120、弧形冷板110、顶板130和冷板封盖150,天线本体120设置在弧形冷板110的上侧表面,顶板130盖设在天线本体120上,冷板封盖150设置在弧形冷板110的下侧,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呈弧形曲面结构并向下凸起,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与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之间形成散热通道170,弧形冷板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散热通道17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连通,且冷板封盖150上开设有与散热通道170连通的导流通孔151。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冷板110采用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天线本体120贴设在弧形冷板110的上侧表面,同时弧形冷板110的上侧表面还贴装有其他电子元器件,天线本体120和电子元器件共同作为热源,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大量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动中通天线100设置在汽车的车顶200,并通过安装架进行固定,其中天线本体120的有效荷载位于弧形冷板110的上部,且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沿汽车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汽车运动时,空气由第一流通口171进入散热通道170,再由第二流通口173流出,实现强迫对流换热,迅速带走弧形冷板110传递的热量,完成换热过程,保证散热效果。在汽车静止时,由于无相对运动,空气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天线本体120在工作模式下产生热量,并传导至弧形冷板110,弧形冷板110升温,与散热通道170中的空气产生温差,而散热通道170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热空气向上运动,形成自然对流。且热空气沿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向着两侧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并在浮力作用下对流活动更加强烈,即在浮力作用下热空气能延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迅速向两侧流动,并由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流出,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外部的冷空气由散热通道170底部的导流通孔151进入散热通道170,从而补充散热通道170内部的冷空气,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将汽车的运动方向定义为第一水平方向,将垂直于汽车运动的水平方向定义为第二水平方向,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分别设置在弧形冷板110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两端。同时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呈弧形曲面结构,指的是弧形冷板110沿第一方向的垂直截面呈弓形,且弧形冷板110截面的下边缘呈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也呈弧形曲面结构,以使散热通道170呈弧形。具体地,冷板封盖150沿第一方向的垂直截面也呈弧形,并向下凸起,使得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和下侧表面均呈弧形曲面结构,并使得散热通道170呈弧形。此处散热通道170呈弧形,指的是散热通道170在沿第一方向的垂直截面形状为弧形,且散热通道17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冷板110和冷板封盖150均为对称结构,二者对称面相重叠,其中对称面为沿第二方向的垂直面,且对称面位于弧形冷板110和冷板封盖150的中部,本实施例中的中部,指的是沿第一方向所指代实体或面上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的曲率小于或等于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的曲率,以使散热通道170的中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散热通道170的两端的宽度。具体地,冷板封盖150的曲率更小,使得散热通道170的宽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或保持不变。优选地,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的曲率小于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的曲率,使得散热通道170呈现“中间窄,两头大”的结构,更有利于静止状态下空气流动,也更有利于运动状态下空气强制对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冷板封盖150的曲率越大,冷板封盖150就越向下凸起,对于外形的影响程度就越大,而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的曲率越大,则静止状态下的对流就越强烈。故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产品热负荷、气流换热特性来综合设计冷板封盖150和弧形冷板110的曲率,以期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冷板封盖150的中部开设有排液孔153,导流通孔151开设在排液孔153的至少一侧,且排液孔153与顶板130之间的距离大于导流通孔151与顶板130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导流通孔151为多个,多个导流通孔151对称分布在排液孔153的两侧,导流通孔151用于在静止状态下向散热通道170中通入外部冷空气,排液孔153设置在冷板封盖150的中部,并位于冷板封盖150的最低处,使得散热通道170中存在的水滴或灰尘等在重力作用下会下落至排液孔153处,并由排液孔153处向外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通孔151和排液孔153均呈长条形,排液孔15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并位于冷板封盖150的中部。优选地,导流通孔151为6个,6个导流通孔151对称分布在排液孔153的两侧,排液孔153的每侧均设置有三个导流通孔151。多个导流通孔151相互平行,且与排液孔153相平行,从而在冷板封盖150底部形成导流通道和排液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冷板封盖150的下侧表面也呈弧形曲面结构,且冷板封盖150设置在车顶200上方,一般的车顶200表面呈弧面结构,冷板封盖150的下侧表面与弧形车顶200形成具有两端宽、中部窄的喉部区域,在运动状态下,冷板封盖150下部的喉部区域空气流速增大,导致其静压下降,能够对排液孔153产生额外的抽吸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排液孔153的排液除尘效果。
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111,冷板封盖150贴装在多个散热翅片111外,多个散热翅片111将散热通道170分隔成多个流道,每个流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通口171和第二流通口173连通。具体地,多个散热翅片111的下部与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相抵持,多个流道均沿第一方向设置,在运动状态下流道方向与运动方向大部分重合,实现空气强制对流。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翅片111的结构尺寸与散热通道170相适配,使得多个散热翅片111分别与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和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相接触,构成流道,且散热翅片111一体设置在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而冷板封盖150压合在多个散热翅片1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流道在由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具体地,每个散热翅片111为双曲线构型,散热翅片111与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的连接线呈弧形,同时散热翅片111在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水平截面呈弧形。且每个散热翅片111均为对称结构,对称面与弧形冷板110的对称面相重叠。多个散热翅片111在水平方向上的圆心沿第一方向分布,且多个散热翅片111在水平方向上的曲率递增或递减,从而使得每个流道的宽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即每个流道具有两端较大、中间较小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保证空气在受热流动时,流道能够更好地适应气体受热膨胀的物理规律,从而减小流动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散热翅片111分为多个第一翅片单元和多个第二翅片单元,多个第一翅片单元构成第一翅片组113,多个第二翅片单元构成第二翅片组115,第一翅片组113和第二翅片组115对称设置,其对称面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并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且对称面位于弧形冷板110沿第二方向的中心位置,且多个第一翅片单元的曲率由对称面向着远离第二翅片组115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第二翅片单元的曲率由对称面向着远离第一翅片组113的方向组件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翅片111上开设有横向扰流口117,横向扰流口117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流道。具体地,横向扰流口117开设在散热翅片111靠近冷板封盖150的一侧边缘,并朝着弧形冷板110延伸,使得流道内的气流通过横向扰流口117进入更加靠近中心位置的相邻的流道而产生气流扰动,增强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扰流口117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横向扰流口117之间的距离在由散热翅片111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具体地,在同一散热翅片111上,横向扰流口117的设置密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使得中部的密度较小,两端的密度较大,在两端气流速度较大处设置更密集的横向扰流口117,以增强扰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扰流口117的开口面积在由散热翅片111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具体地,横向扰流口117相对于冷板封盖150的上侧表面的高度由散热翅片111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从而使得两端的横向扰流口117的开口面积更大,以增强两端气流速度较大处的扰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翅片111的中部均开设有导槽开口119,多个导槽开口119共同形成导流开槽,导流开槽位于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的中部。具体地,导流开槽与冷板封盖150上的排液孔153相对应,从而在排液孔153上方形成排液腔室,增强排液除尘效果。此外,弧形冷板110的中心位置形成喉部区域,为排泄液滴或砂石灰尘的主要通道。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的功能原理进行介绍,主要从静止状态下的强化散热方式、运动状态下的散热方式以及排液除尘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在汽车静止状态下的强化散热主要是针对强化自然对流换热进行的。其理论基础在于,一方面,自然对流换热强度与重力沿流动方向上的分量成正比;另一方面,随着冷却空气沿换热壁面流动过程中,热边界层不断增加,直到足够长的距离后流态才由层流转变为湍流,而一般电子设备尺度无法达到湍流转变长度,因此,一般设备散热仅考虑自然对流层流换热强化。在热边界层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抑制自然对流换热强度的热阻随之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因素的优化和改进来,以提升散热器自然对流换热能力。
对于静止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主要是针对强化自然对流换热来保证散热效果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动中通天线100处于静止状态,由于无相对运动,初始状态下空气亦处于静止状态,随着弧形冷板110上侧表面的天线本体120等热源处于工作状态后,随即产生大量热量并传递至弧形冷板110,此时,弧形冷板110受热升温,并加热流道内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在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产生浮力,并驱动热空气上升,形成自然对流,传统平板型冷板底部受热而产生的自然对流完全是靠底部中心冷空气补位,热空气受到挤压向两侧流出冷板区域并升浮,这种平板型的自然对流换热往往强度不高,难以满足较大功率的动中通相控阵天线散热。与传统平板型冷板不同的是,本结构中,由于弧形冷板110的下侧表面呈弧形曲面结构,空气沿弧形冷板110向两侧流动过程中有上升的高度,从而产生额外的重力分量gcosα,其中α为弧线切线与重力的夹角,此夹角越小,重力分量越大,对流升浮力越大,对流就越强烈,从而增加了自然对流换热系数,提升了散热效率,同时外部的冷空气由散热通道170底部的导流通孔151进入散热通道170,从而补充散热通道170内部的冷空气,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其次,将散热翅片111涉及成双曲线构型,使得流道宽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加,同时流道的高度(即弧形冷板110和冷板封盖150之间的距离)由中部向两端也逐渐增加,因此空气流道始终适应自然对流空气的体积流量增大的物理规律,减小了自然对流流动阻力,增强了对流换热强度。并且由于弧形散热翅片111为双曲线构型,空气在流道内流动过程中,气流方向被不断改变,从而产生向心运动。空气由于受到少许的离心力(惯性)而被挤压,当运动至横向扰流口117部位时,少量空气被挤压进横向扰流口117,进入更加靠近中心的一侧相邻流道内。此过程产生了两个地方的扰动,第一,流道内的空气在流经横向扰流口117时,速度边界层受到一定地扰动,增加了边界层内的空气混流强度,减小了热边界层厚度,从而对局部换热有一定增强;第二,流入横向扰流口117的少量空气,对相邻流道内的空气产生扰动,速度边界层地扰动导致此流道内的局部换热强度增加。同时,横向扰流口117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加密,也解决了前文表述中所指出的,自然对流中空气沿流道向两侧流动时的速度和热边界层不断增加,阻碍了对流换热强度的问题。
以上措施,可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的自然散热强度较同等尺寸规模下的传统散热器提高将近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在汽车运动状态时,与空气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的空气流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驱动力,属于强迫对流换热,换热强度本身已提高了一个量级。因此,同一工作模式下的动中通阵天线在自然散热情况下(即静止状态)无器件过热或失效事故,则在强迫对流换热(即运动状态)情况下一般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当动中通天线100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工作模式,导致设备功率热耗增大,则运动状态下的散热同样值得强化。
在汽车运动时,动中通天线100的第一流通口171处的空气静压增大,空气被“强迫灌入”流道内部,进行强迫对流换热。而高速空气在流进弧形流道时改变流动方向,产生较强烈的离心运动,导致离心侧空气受到明显挤压而压力增大,向心侧空气压力减小。离心侧的空气一部分通过横向扰流口117进入相邻靠近中心的流道内而产生气流扰动,增强了换热,离心侧的另一部分空气则因压力明显增大而有朝向心一侧流动的趋势,从而形成了二次环流。二次环流与空气主流动合成,强化了对流换热。
以上措施,可使动中通天线100强迫对流换热强度较同等尺寸和材料规模下的传统散热器提高将近15%。
在汽车运动时,空气由第一流通口171进入流道,且流道的流通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在弧形冷板110中心位置的流通面积达到最小,这使得空气流速先增大,后减小,在弧形冷板110通流面积最小处形成速度最高点。同时,由于流道改变了气流运动方向,从而导致进入流道的气流形成离心运动,密度较大的水滴或砂砾惯性也较大,随着空气流动至底部排液孔153时,被“甩出”冷板,达到排液除尘目的。另外,汽车顶200部通常为弧形曲面,与弧形导流封盖(动中通相控阵天线底部区)形成两侧大,中间小的散热器外流动区域。在这个流动区域内,高速空气在喉部区域速度增大,根据伯努利原理,空气速度增大导致其静压下降,此现象带来的效果是对散热器排液口的水滴或砂砾产生了额外地抽吸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散热器排液除尘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动中通天线100,能够保证在静止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的散热效果满足需求,同时能够解决积水积尘问题,保证散热效率,避免雨滴积存内部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弧形冷板、顶板和冷板封盖,所述天线本体设置在所述弧形冷板的上侧表面,所述顶板盖设在所述天线本体上,所述冷板封盖设置在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呈弧形曲面结构并向下凸起,所述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弧形冷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连通,且所述冷板封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导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也呈弧形曲面结构,以使所述散热通道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封盖的上侧表面的曲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的曲率,以使所述散热通道的中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封盖的中部开设有排液孔,所述导流通孔开设在所述排液孔的至少一侧,且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通孔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冷板封盖贴装在多个散热翅片外,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将所述散热通道分隔成多个流道,每个所述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道在由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翅片上开设有横向扰流口,所述横向扰流口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扰流口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扰流口之间的距离在由所述散热翅片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扰流口的开口面积在由所述散热翅片的中部向两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中通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翅片的中部均开设有导槽开口,多个所述导槽开口共同形成导流开槽,所述导流开槽位于所述弧形冷板的下侧表面的中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79086.7U CN212323194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动中通天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79086.7U CN212323194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动中通天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23194U true CN212323194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1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79086.7U Active CN212323194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动中通天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231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5604A (zh) * | 2021-08-12 | 2021-11-19 | 安特微智能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外置鲨鱼鳍式5g组合天线 |
-
2020
- 2020-10-22 CN CN202022379086.7U patent/CN21232319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5604A (zh) * | 2021-08-12 | 2021-11-19 | 安特微智能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外置鲨鱼鳍式5g组合天线 |
CN113675604B (zh) * | 2021-08-12 | 2024-01-09 | 安特微智能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外置鲨鱼鳍式5g组合天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377652B1 (ko) | 방열판 | |
CN112038747A (zh) | 动中通天线 | |
CN212323194U (zh) | 动中通天线 | |
CN101516713A (zh) | 移动体用冷却装置 | |
CN214537533U (zh) | 高效板翅式水冷却器 | |
CN201662187U (zh) | 一种置换通风用上置贴壁低扩散梯形流送风装置 | |
CN116937009B (zh) | 一种环流散热型新能源电池箱 | |
CN203814109U (zh) | 导风罩 | |
CN112103612A (zh) | 动中通天线 | |
CN208767438U (zh) | 一种液冷换热器 | |
CN201000295Y (zh) | 一种具有增强吸热性能的换热片 | |
CN214228719U (zh) | 高效散热模组 | |
CN205027188U (zh) | 一种散热器高效散热管 | |
CN110850939B (zh) | 一种加固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 |
CN208636785U (zh) | 用于游戏本的高效散热模组 | |
CN2715345Y (zh) | 散热器 | |
CN212962974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铝型材散热器 | |
CN204902626U (zh) | 一种具有较高换热效率的节能暖气片 | |
CN104269970B (zh) | 一种可用于电动机冷却的气液双介质冷却器 | |
CN219544927U (zh) | 车辆的扰流板和车辆 | |
CN219612377U (zh) | 热管理部件 | |
CN218602540U (zh) | 动力电池包总成和车辆 | |
CN215109138U (zh) | 一种汽车散热水箱 | |
CN216058092U (zh) | 一种用于控制器的壳体内散热水道结构 | |
CN216532364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石墨烯散热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