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2377U - 热管理部件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2377U
CN219612377U CN202223095295.4U CN202223095295U CN219612377U CN 219612377 U CN219612377 U CN 219612377U CN 202223095295 U CN202223095295 U CN 202223095295U CN 219612377 U CN219612377 U CN 219612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fins
management component
region
thermal management
extend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52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珂
任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wei Hengrun Tianj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52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2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2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2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部件,热管理部件用于包括发热器件的控制器,热管理部件包括相互盖合形成入口、出口以及联通入口与出口的流道的底板以及盖板,底板包括在流道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第二区域包括沿流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第一区域与发热器件在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热管理部件,能够对控制器的发热器件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热管理部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辆行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车辆逐渐有小型化的趋势。控制器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部件,为了满足新能源车辆对输出功率的要求,安装有多个大功率器件,同时又为了满足新能源车辆对轻量化需求,将各器件紧凑排布。在大功率器件集成度高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对控制器进行散热,将使得热量集聚、空间内温度上升,导致器件热损伤、甚至失效。
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对控制器进行散热,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部件,能够满足控制器的热管理需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部件,用于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发热器件,热管理部件包括:底板以及盖板,底板以及盖板相互盖合形成入口、出口以及连通入口与出口的流道;其中,底板包括在流道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第二区域包括沿流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第一区域与发热器件在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延伸方向上,第一区域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区域的尺寸且小于等于第二区域的尺寸的1.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翅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针翅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翅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对齐排布;相邻的针翅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分别小于等于针翅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和/或相邻的针翅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相邻的针翅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翅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交错排布;相邻的针翅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与相邻的针翅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tan30°且小于等于tan60°。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包括侧壁,盖板连接于侧壁;与第一区域相邻的侧壁包括朝向针翅的多个突出部,使得垂直延伸方向,侧壁与多个针翅的间距不大于针翅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延伸方向,翅板的端部与相邻的针翅对齐设置,翅板的端部与相邻的针翅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针翅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盖板的方向上,多个针翅与盖板间隔设置;或多个针翅连接于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包括分隔板,分隔板分隔流道,使得入口以及出口位于热管理部件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还包括多个第一子区以及一个第二子区,第二子区位于热管理部件远离入口以及出口的一侧,沿流道的延伸方向,第二子区位于多个第一子区之间,与两个第一区域相邻;第二子区的多个翅板由分隔板的一侧至另一侧弯回延伸,第二子区还包括多个辅助导流板,多个辅助导流板排布于翅板与侧壁之间,辅助导流板与翅板之间的间距与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热管理部件,底板与盖板之间相互盖合形成出口以及入口之间的流道,通过在流道的延伸方向上,在底板设置多个第一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交替分布,第一区域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第二区域包括沿流道延伸方向延伸且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对流道内的流阻进行平衡。将热管理部件应用于包括发热器件的控制器,通过使得第一区域与发热器件在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对控制器的发热器件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底板的一个示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M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底板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N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Q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热管理部件;1、底板;11、第一区域;111、针翅;12、第二区域;1201、第一子区;1202、第二子区;121、翅板;122、辅助导流板;13、分隔板;14、侧壁;141、突出部;2、盖板;3、入口;4、出口;5、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区域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术语“平行”不仅包括绝对平行的情况,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的情况;同时,“垂直”也不仅包括绝对垂直的情况,还包括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控制器的热管理部件常采用针翅的结构。针翅结构能够增大换热面积,并加强对流道内的热调节介质的扰流效果,具有较好的换热功能。然而,申请人注意到,常见的针翅结构是在流道内部均匀布满针翅结构,虽然增强了热管理部件的整体换热效果,但导致流道内流阻较大,对换热用的流体泵的要求较高。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部件,底板与盖板之间相互盖合形成出口以及入口之间的流道,通过在流道的延伸方向上,在底板设置多个第一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交替分布,第一区域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第二区域包括沿流道延伸方向延伸且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对流道内的流阻进行平衡。并且,将热管理部件应用于包括发热器件的控制器,通过使得第一区域与发热器件在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对控制器的发热器件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热管理部件100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管理部件100包括底板1以及盖板2。底板1以及盖板2相互盖合形成入口3、出口4以及连通入口3与出口4的流道5。
底板1与盖板2相互盖合形成流道5,为使得流道5内部能够通有热调节介质以起到换热效果,热管理部件100的出口4以及入口3位于流道5的两端。也即是说,无论出口4以及入口3位于热管理部件100的任何位置,或流道5以何路径排布于底板1与盖板2之间,流道5皆联通出口4以及入口3,热调节介质由入口3流入而从出口4流出。可选地,出口4以及入口3可以连接有能够将热调节介质通入流道5的装置,例如流体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底板1的一个示例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底板1包括在流道5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区域11以及多个第二区域12,第一区域11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111,第二区域12包括沿流道5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121。
第一区域11包括多个针翅111,针翅111为排布于热管理部件100流道5内的阵列排布的凸起。在热调节介质通过针翅111之间时,针翅111能够在扩大传热面积的同时对其产生扰流效果,从而提高换热效果。第二区域12包括多个翅板121,多个翅板121沿流道5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间隔排布,能够沿流道5的延伸方向将热调节介质导向。第一区域11具有较强的换热效果,但是由于针翅111密集排布于流道5之中,导致第一区11内的流阻较大。第二区域12虽相较于第一区域11仅能实现一般换热效果,但是翅板121为热调节介质提供了足够的流动空间,第二区域12内流阻较小。
因此,将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在流道5延伸方向上交替排布,能够在平衡流道5内流阻的同时,对控制器实现良好的换热效果,尤其能够在第一区域11对控制器器件起到增强换热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翅板121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间隔排布于第二区域12,翅板121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以提高流道5内流量的均匀性。翅板121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彼此不等,翅板121之间的间距越大,换热效果也越低,这一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变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针翅111以及翅板121与底板1一体成型,可选地,针翅111以及翅板121可以采用与底板1共同压铸成型的工艺。针翅111、翅板121以及底板1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例如合金铝,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热调节介质可以选取水、防冻液等比热大、粘性小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广的液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延伸方向上,第一区域11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区域12的尺寸且小于等于第二区域12的尺寸的1.5倍。
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也即流道5内的热调节介质在换热过程中通过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的长度。也即是说,在流道5延伸方向上,使得热管理介质穿过的第一区域11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二区域12的面积,以保证换热效果,同时,使得第一区域11的面积小于等于第二区域12面积的1.5倍,以平衡流道5内的流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即延伸方向的垂线方向上,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的尺寸可以彼此相等。对第一区域11的尺寸以及第二区域12的尺寸进行规定,使得第一区域11的针翅111与第二区域12的翅板121能够较为均衡地分布于流道5内,从而平衡流道5内的流阻。
可选地,多个第一区域11彼此之间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多个第二区域12彼此之间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根据具体生产需要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针翅11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
为便于描述,可以以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为L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为H1,其中,L1≥H1。
针翅111可以选用较为平滑的形状,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在一些示例中,针翅111可以形成为椭圆形,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延伸方向的垂线方向上的尺寸,也即L1>H1。可以设想地,针翅111椭圆的曲率沿延伸方向的垂线方向至延伸方向逐渐增加,也即椭圆的长轴沿延伸方向,而短轴沿延伸方向的垂线延伸,以避免针翅111阻碍热调节介质在流道5内流动,增加流道5内的流阻。
在另一些示例中,针翅111也可以形成为圆形,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等于针翅111在延伸方向垂线方向上的尺寸,也即L1=H1。此时,针翅111也能够对热调节介质起到扰流效果。可选地,针翅111也可以形成为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图3为图2中M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对齐排布。
针翅111沿延伸方向以及延伸方向的垂线方向对齐排布,可视作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以及垂线方向上阵列排布,每个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以及垂线方向上的间距分别相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分别小于等于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和/或,相邻的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相邻的针翅11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
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以相邻的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为L2,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为H2,其中,L2≤L1,H2≤H1,H2≤L2。
在使得针翅111之间的间距L2、H2小于针翅111的尺寸L1、H1的情况下,针翅111能够对热调节介质起到更好的扰流效果,以增强热管理部件100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为了配合针翅111的设置,避免针翅111阻碍热调节介质的流动,针翅111在延伸方向的尺寸L1以及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即垂线方向上的尺寸H1之间的关系为L1≥H1。因此,相邻的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L2与在垂线方向上的间距H2之间也可以具有关系为H2≤L2。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底板1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交错排布。
针翅111沿延伸方向以及延伸方向的垂线方向交错排布,可视作针翅111在延伸方向成行而垂线方向上成列,相邻的针翅111的行在垂线方向上间隔排布而在延伸方向上错位排布,相邻的针翅111的列在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而在垂线方向上错位排布。
在多个针翅111交错排布的情况下,热调节介质需要蜿蜒穿过针翅111,相较于穿过对齐排布的针翅111具有更高的湍流度。其中,湍流度是度量流体速度脉动程度的一种标准,通常为脉动速度均方和与时均速度之比。也即是说,交错排布的针翅111的扰流效果更好,能够对控制器器件起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图5为图4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针翅111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与相邻的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tan30°且小于等于tan60°。
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以相邻的针翅111在延伸方向上的间距为L2’,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即垂线方向上的间距为H2’,其中,tan30°≤H2’/L2’≤tan60°。
以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针翅111的连线与延伸方向的夹角为α,在延伸方向的垂线方向上相邻的针翅111之间的间距H2’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针翅111之间的间距L2’的比值,也即为tanα的值,其中,30°≤α≤60°。可以设想地,随着α的增加,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针翅111之间距离减小,在垂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针翅111之间距离增大,从而为热调节介质提供更大的流动空间。因此,在30°至60°的范围内,α可以相对取值较大,使得针翅111对热调节介质起到更好的扰流效果。
再次参考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包括侧壁14,盖板2连接于侧壁14。
可选地,侧壁14可以与底板1一体成型,盖板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与侧壁14固定连接,使得底板1与盖板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以作为流道5。盖板2以及侧壁14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以避免热调节介质从中泄露。本申请实施例对任何可行的设置皆不做限制。
图6为图2中N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中Q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与第一区域11相邻的侧壁14包括朝向针翅111的多个突出部141,使得垂直于延伸方向,侧壁14与多个针翅111的间距不大于针翅111之间的间距。
侧壁14包括突出部141,可以使得侧壁14与针翅111之间的间距与多个针翅111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从而使得通过侧壁14与针翅111之间的热调节介质与通过多个针翅111之间的热调节介质的流量相仿,减少流道5内流量不均的情况发生,提高热调节介质的流通效率。
可选地,配合多个针翅111的排布方式,突出部141可以与侧壁14的其它部分圆滑过渡,以避免对热调节介质起到阻碍作用。可选的,突出部141可以是由针翅111的部分形状形成的,也即是说,靠近侧壁14的针翅111形为具有不完整的形状的针翅111,与侧壁14共同压铸成型。既能够保证与侧壁14一体的针翅111与其它针翅111之间的间距,又能够节省使得侧壁14形成突出部141的工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沿延伸方向,翅板121的端部与相邻的针翅111对齐设置,翅板121的端部与相邻的针翅11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针翅111之间的间距。
在多个针翅111交错排布的情况下,翅板121的端部与相邻的针翅111对齐设置,能够使从翅板121两侧流过的热调节介质顺利进入多个针翅111之间,提高流道5内热调节介质的流通效率。
与侧壁14相类似的,使得翅板121与针翅111之间的间距与多个针翅111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从而使得通过翅板121与针翅111之间的热调节介质与通过多个针翅111之间的热调节介质的流量相仿,能够减少流道5内流量不均的情况发生。
再次参考图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包括分隔板13,分隔板13分隔流道5,使得入口3以及出口4位于热管理部件100的同一侧。
在入口3以及出口4位于热管理部件100的同侧的情况下,联通入口3以及出口4的流道5可能彼此相邻,因此,设置分隔板13以将流道5彼此分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道5形成为类似U型的结构,因此,流道5包括直线延伸的区域以及弯回延伸的区域。
可选地,可以将第一区域11,也即包括针翅111的区域布置在流道5沿直线延伸的区域,以避免针翅111位于弯回区域使得热调节介质流动不均,对热管理部件100的换热功能产生影响。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排布于分隔板13两侧,也即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彼此对应。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区域11可以与第二区域12在分隔板13的两侧交错排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2还包括多个第一子区1201以及一个第二子区1202,第二子区1202位于热管理部件100远离入口3以及出口4的一侧,沿流道5的延伸方向,第二子区1202位于多个第一子区1201之间,与两个第一区域11相邻。其中,第二子区1202的多个翅板121由分隔板13的一侧至另一侧弯回延伸。
在入口3以及出口4位于热管理部件100的同一侧的情况下,流道5需要包括弯回延伸的区域以进行过渡。多个第一子区1201在流道5直线延伸的区域排布,第二子区1202则设置于多个第一子区1201之间,与第一区域11相邻,位于与入口3以及出口4相对的一侧。也即是说,可以将第二子区1202视作流道5内弯回延伸的区域,第二子区1202位于分隔板分隔入口3以及出口4的另一端,连接位于分隔板13两侧、设置于直线延伸的区域的第一区域11。
与第一子区1201相类似地,第二子区1202也排布有沿流道5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121。在流道5在第二子区1202内沿弯回形状延伸的情况下,第二子区1202的翅板121也沿弯回形状延伸且彼此间隔,而在流道5由分隔板13的一侧至另一侧延伸的情况下,第二子区1202翅板121也由分隔板13的一侧至另一侧延伸。可选地,与第一子区1201的翅板121相类似地,第二子区1202的翅板121的端部与也相邻的第一区域11的针翅111对齐设置。
第二子区1202沿流道5延伸方向延伸的翅板121能够减少流道5弯回延伸部分热调节介质流动不均的情况,能够减少流道5内产生旋涡的概率,提高热调节介质的流通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子区1202还包括多个辅助导流板122,多个辅助导流板122排布于翅板121与侧壁14之间,辅助导流板122与翅板121之间的间距与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121之间的间距相等。
第二子区1202还包括两个辅助导流板122,两个辅助导流板122相对设置于翅板121与侧壁14之间。使得辅助导流板122设置于翅板121与侧壁14之间,能够对通过第二子区1202的热调节介质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可选地,与侧板14的突出部141与针翅111之间间距的设置、以及翅板121的端部与针翅111之间间距的设置相类似地,辅助导流板122与翅板121之间的间距与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121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能够使得通过侧壁14与翅板121之间的热调节介质与通过多个翅板121之间的热调节介质的流量相仿,以减少流道5内发生流量不均的情况。
再次参考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盖板2的方向上,多个针翅111与盖板2间隔设置,或多个针翅111连接于盖板2。
为便于描述,可以将垂直于盖板2的方向,也即盖板2的垂线方向,视作热管理部件100的高度方向。在热管理部件100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情况下,垂直于盖板2的方向,也即高度方向沿垂直方向延伸。
热管理部件100可以单面使用,也可以双面使用。在单面使用时,针翅111在盖板2的垂线方向上与盖板2间隔设置,此时,热调节介质可以从针翅111的上方通过,能够减少流道5内的流阻。可选地,在盖板2的垂线方向上,针翅111与盖板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针翅111尺寸的1/3。而在双面使用时,在盖板2的垂线方向上,针翅111的尺寸与底板1以及盖板2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即是针翅111连接于底板1以及盖板2之间,从而对位于底板1以及盖板2两侧的热调节介质皆起到扰流效果,从而对位于底板1以及盖板2两侧的器件进行换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翅板121在第三方向上也可以连接于盖板2,以对盖板2产生支撑效果,增强热管理部件100的结构刚度。在盖板2上放置有控制器器件的情况下,翅板121可以对器件产生支撑作用,降低热管理部件100受器件压损的概率。
基于以上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热管理部件100应用于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发热器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与发热器件在底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可选地,可以根据发热器件的位置设置第一区域11的在流道5内的位置,以适应控制器的散热需求。可以设想地,可以根据需要将针翅111只需布置在具有大换热需求的区域,例如与控制器的发热器件对应的位置,既能够对发热器件起到增强换热的效果,还能够增强热管理部件100的局部结构强度,避免受到发热器件压损。
可选地,控制器可通过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与热管理部件100表面彼此接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热管理部件100,底板1与盖板2之间相互盖合形成出口4以及入口3之间的流道5,通过在流道5的延伸方向上,在底板1设置多个第一区域11以及多个第二区域12交替分布,第一区域11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111,第二区域12包括沿流道5延伸方向延伸且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121,对流道5内的流阻进行平衡。并且,将热管理部件100应用于包括发热器件的控制器,通过使得第一区域11与发热器件在底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能够在第一区域11局部增强换热,以对控制器的发热器件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区域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部件,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发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底板以及盖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盖板相互盖合形成入口、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的流道;
其中,所述底板包括在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上交替分布的多个第一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针翅,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沿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排布的多个翅板;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发热器件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针翅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对齐排布;
相邻的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分别小于等于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和/或
相邻的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相邻的所述针翅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交错排布;
相邻的所述针翅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间距,与相邻的所述针翅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tan30°且小于等于tan6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侧壁,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侧壁;
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侧壁包括朝向所述针翅的多个突出部,使得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所述侧壁与多个所述针翅的间距不大于所述针翅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延伸方向,所述翅板的端部与相邻的所述针翅对齐设置,所述翅板的端部与相邻的所述针翅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针翅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上,多个所述针翅与所述盖板间隔设置;或
多个所述针翅连接于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分隔所述流道,使得所述入口以及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热管理部件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多个第一子区以及一个第二子区,所述第二子区位于所述热管理部件远离所述入口以及所述出口的一侧,沿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子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子区之间,与两个所述第一区域相邻;
所述第二子区中,多个所述翅板由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至另一侧弯回延伸,所述第二子区还包括多个辅助导流板,多个所述辅助导流板排布于所述翅板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辅助导流板与所述翅板之间的间距与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翅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CN202223095295.4U 2022-11-15 2022-11-15 热管理部件 Active CN219612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5295.4U CN219612377U (zh) 2022-11-15 2022-11-15 热管理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5295.4U CN219612377U (zh) 2022-11-15 2022-11-15 热管理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2377U true CN219612377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5295.4U Active CN219612377U (zh) 2022-11-15 2022-11-15 热管理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2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6021B (zh) 冷板及用于雷达的散热装置
JP5488599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1945814A (zh) 散热片、循环热管散热器
CN217037749U (zh) 热虹吸散热器
CN210110991U (zh) 电池换热结构、具有其的供电装置及车辆
CN202836266U (zh) 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片
CN219612377U (zh) 热管理部件
CN209312971U (zh) 一种基于扰流的分流装置
WO2011114616A1 (ja) 沸騰冷却装置
JP2020024080A (ja)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タンク
CN213694641U (zh) 一种变频器的水冷板散热器
CN214848770U (zh) 液冷板及散热装置
CN209978658U (zh) 壳管换热器和空调机组
CN113871359A (zh) 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离心微通道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JP7002410B2 (ja) 部品冷却装置
CN214676301U (zh) 具有独立多孔并列减缩入水孔设计的均温板散热器
KR20080107024A (ko) 열교환기
CN216982416U (zh) 带立体水道结构的控制器及新能源车
CN216873648U (zh) 热虹吸散热器
CN220359605U (zh) 一种散热翅片、热虹吸散热器及多维度散热装置
KR101253240B1 (ko) 방열용 핫 플레이트
CN211429871U (zh) 散热器及散热结构
CN217088463U (zh) 新型分流均流液冷板结构
CN214676302U (zh) 具有渐缩入水孔设计的均温板散热器
CN214111507U (zh) 3d打印机及其喷头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