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8034U -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8034U
CN212318034U CN202021153243.6U CN202021153243U CN212318034U CN 212318034 U CN212318034 U CN 212318034U CN 202021153243 U CN202021153243 U CN 202021153243U CN 212318034 U CN212318034 U CN 212318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ase
fixedly connected
do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32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532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8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8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80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包括底座、基座和穹顶,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穹顶,所述基座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穹顶与移动结构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基座底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底座、升降结构、支撑外柱、支撑内柱、安装螺栓和安装孔,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使支撑内柱从支撑外柱中上升到合适高度,当支撑外柱和支撑内柱的安装孔对齐时,拧紧安装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翻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使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与穹顶相贴合,将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在穹顶上,通过穹顶对隧道进行支撑,这样实现了调节支撑的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交通设施越来越发达,在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愈加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工程建筑物便是隧道,隧道建造自蒸汽时代始,技术不断地革新,出现了许多著名隧道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法国罗沃海峡隧道、日本六甲隧道,中国大瑶山隧道等,在隧道建造时,搭建支撑构件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搭建作业需考虑安全、稳固、耐久等原则。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不便于调节支撑的高度;
(2)传统的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不便于调节支撑的水平位置;
(3)传统的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不便于防震缓冲,无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调节支撑的高度、不便于调节支撑的水平位置和不便于防震缓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包括底座、基座和穹顶,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穹顶,所述基座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穹顶与移动结构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基座底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升降结构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穹顶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外柱、支撑内柱、安装螺栓和安装孔,所述支撑外柱的内部插接有支撑内柱,所述支撑内柱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内柱与支撑外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套筒、支撑杆、锁定孔和锁定螺栓,所述支撑杆外部的基座之间套接有套筒,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锁定孔,所述套筒、支撑杆与基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锁定螺栓,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缓冲顶板、第一铰接座、缓冲臂、第二铰接座、移动块和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均套接在支撑杆的外部,所述强力弹簧的一侧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强力弹簧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均套接在支撑杆的外部,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缓冲顶板固定连接在穹顶底端的中间位置处,且缓冲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之间均活动铰接有缓冲臂。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在基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关于穹顶均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不仅实现了调节支撑的高度,实现了调节支撑的水平位置,而且实现了防震缓冲的防护作用;
(1)通过设置有底座、升降结构、支撑外柱、支撑内柱、安装螺栓和安装孔,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使支撑内柱从支撑外柱中上升到合适高度,当支撑外柱和支撑内柱的安装孔对齐时,拧紧安装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翻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使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与穹顶相贴合,将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在穹顶上,通过穹顶对隧道进行支撑,这样实现了调节支撑的高度;
(2)通过设置有套筒、支撑杆、锁定孔和锁定螺栓,向外拉动基座,带动基座上的移动结构向外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基座、套筒、支撑杆的锁定孔均对齐时,拧紧锁定螺栓进行锁定,这样调节了支撑的水平位置;
(3)通过设置有缓冲顶板、第一铰接座、缓冲臂、第二铰接座、移动块和强力弹簧,当移动结构调节到合适的水平位置时,因穹顶与缓冲顶板固定连接,而缓冲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当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之间活动铰接的两组缓冲臂张开到合适角度,第二铰接座受到力的作用水平移动,带动固定连接在第二铰接座底端的移动块在支撑杆上水平移动,受到移动块的推力,强力弹簧分别向两侧收缩,此时弹簧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缓冲顶板受到垂直方向的支撑力,通过穹顶对整个支撑构件实现了防震缓冲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连接方式俯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铰接座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升降结构;201、支撑外柱;202、支撑内柱;203、安装螺栓;204、安装孔;3、基座;4、移动结构;401、套筒;402、支撑杆; 403、锁定孔;404、锁定螺栓;5、缓冲结构;501、缓冲顶板;502、第一铰接座;503、缓冲臂;504、第二铰接座;505、移动块;506、强力弹簧;6、第一支撑臂;7、第二支撑臂;8、穹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包括底座1、基座3和穹顶8,基座3的上方设置有穹顶8,基座3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移动结构4;
移动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套筒401、支撑杆402、锁定孔403和锁定螺栓404,支撑杆402外部的基座3之间套接有套筒401,支撑杆4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锁定孔403,套筒401、支撑杆402与基座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锁定螺栓404,支撑杆4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基座3的内部;
支撑杆402在基座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杆402的长度相同;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向外拉动基座3,带动基座3上的移动结构4向外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基座3、套筒401、支撑杆402的锁定孔403均对齐时,拧紧锁定螺栓404进行锁定,这样调节了支撑的水平位置;
穹顶8与移动结构4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5;
缓冲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缓冲顶板501、第一铰接座502、缓冲臂503、第二铰接座504、移动块505和强力弹簧506,强力弹簧506均套接在支撑杆 402的外部,强力弹簧506的一侧均固定在基座3上,强力弹簧506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505,且移动块505均套接在支撑杆402的外部,移动块 50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504,缓冲顶板501固定连接在穹顶8底端的中间位置处,且缓冲顶板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502,第一铰接座502与第二铰接座504之间均活动铰接有缓冲臂503;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当移动结构4 调节到合适的水平位置时,因穹顶8与缓冲顶板501固定连接,而缓冲顶板 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502,当第一铰接座502与第二铰接座504 之间活动铰接的两组缓冲臂503张开到合适角度,第二铰接座504受到力的作用水平移动,带动固定连接在第二铰接座504底端的移动块505在支撑杆 402上水平移动,受到移动块505的推力,强力弹簧506分别向两侧收缩,此时弹簧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缓冲顶板501受到垂直方向的支撑力,通过穹顶8对整个支撑构件实现了防震缓冲的防护作用;
基座3底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结构2;
升降结构2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外柱201、支撑内柱202、安装螺栓203 和安装孔204,支撑外柱201的内部插接有支撑内柱202,支撑内柱2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安装孔204,支撑内柱202与支撑外柱20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栓203;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将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使支撑内柱202从支撑外柱201中上升到合适高度,当支撑外柱201 和支撑内柱202的安装孔204对齐时,拧紧安装螺栓203进行安装固定,翻转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使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均与穹顶8 相贴合,将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固定连接在穹顶8上,通过穹顶8 对隧道进行支撑,这样实现了调节支撑的高度;
升降结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升降结构2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穹顶8上;
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均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关于穹顶8均对称。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使支撑内柱202从支撑外柱201中上升到合适高度,当支撑外柱201和支撑内柱202的安装孔204对齐时,拧紧安装螺栓203进行安装固定,翻转第一支撑臂 6和第二支撑臂7,使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均与穹顶8相贴合,将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固定连接在穹顶8上,通过穹顶8对隧道进行支撑,这样实现了调节支撑的高度。
之后,向外拉动基座3,带动基座3上的移动结构4向外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基座3、套筒401、支撑杆402的锁定孔403均对齐时,拧紧锁定螺栓404进行锁定,这样调节了支撑的水平位置。
最后,当移动结构4调节到合适的水平位置时,因穹顶8与缓冲顶板501 固定连接,而缓冲顶板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502,当第一铰接座 502与第二铰接座504之间活动铰接的两组缓冲臂503张开到合适角度,第二铰接座504受到力的作用水平移动,带动固定连接在第二铰接座504底端的移动块505在支撑杆402上水平移动,受到移动块505的推力,强力弹簧506 分别向两侧收缩,此时弹簧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缓冲顶板501受到垂直方向的支撑力,通过穹顶8对整个支撑构件实现了防震缓冲的防护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包括底座(1)、基座(3)和穹顶(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上方设置有穹顶(8),所述基座(3)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移动结构(4),所述穹顶(8)与移动结构(4)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5),所述基座(3)底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结构(2),所述升降结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所述升降结构(2)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所述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穹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外柱(201)、支撑内柱(202)、安装螺栓(203)和安装孔(204),所述支撑外柱(201)的内部插接有支撑内柱(202),所述支撑内柱(2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安装孔(204),所述支撑内柱(202)与支撑外柱(20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栓(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套筒(401)、支撑杆(402)、锁定孔(403)和锁定螺栓(404),所述支撑杆(402)外部的基座(3)之间套接有套筒(401),所述支撑杆(4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锁定孔(403),所述套筒(401)、支撑杆(402)与基座(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锁定螺栓(404),所述支撑杆(4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基座(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缓冲顶板(501)、第一铰接座(502)、缓冲臂(503)、第二铰接座(504)、移动块(505)和强力弹簧(506),所述强力弹簧(506)均套接在支撑杆(402)的外部,所述强力弹簧(506)的一侧均固定在基座(3)上,所述强力弹簧(506)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505),且移动块(505)均套接在支撑杆(402)的外部,所述移动块(50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504),所述缓冲顶板(501)固定连接在穹顶(8)底端的中间位置处,且缓冲顶板(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502),所述第一铰接座(502)与第二铰接座(504)之间均活动铰接有缓冲臂(5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02)在基座(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杆(402)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关于穹顶(8)均对称。
CN202021153243.6U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18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3243.6U CN212318034U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3243.6U CN212318034U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8034U true CN212318034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32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18034U (zh) 2020-06-20 2020-06-20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8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3409U (zh) 一种具有双重减震效果的通讯机柜
CN210947150U (zh) 一种钢结构抗震支架
CN108092606A (zh) 一种防震动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
CN212318034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构件
CN214271680U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
CN215563373U (zh) 一种拼接式幕墙的连接结构
CN111384700A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装用固定装置
CN207442740U (zh) 一种防震动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
CN112509451A (zh) 一种教学用建筑实体模型及教学方法
CN218352447U (zh) 一种抗风高稳定性光伏发电设备
CN217812272U (zh) 建筑用电动吊篮
CN21651999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管道安装减震座
CN21735632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抗震支架
CN211597167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
CN211114952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设备
CN213174957U (zh) 一种移动式钢结构工业厂房
CN220166701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CN220908691U (zh)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固定的支架
CN212428049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1948375U (zh) 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加固装置
CN212000645U (zh)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213897629U (zh)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CN213329530U (zh) 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CN22074948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安全抗震装置
CN214046312U (zh) 一种电子通讯工程专用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