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7518U -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7518U
CN212317518U CN202020507510.9U CN202020507510U CN212317518U CN 212317518 U CN212317518 U CN 212317518U CN 202020507510 U CN202020507510 U CN 202020507510U CN 212317518 U CN212317518 U CN 212317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support frame
suppor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75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军
徐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aishun Road And Bridge Prestresse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aishun Road And Bridge Prestresse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aishun Road And Bridge Prestresse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aishun Road And Bridge Prestresse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75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7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7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7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包括外支撑架和内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架包括上托板、下底板和支撑杆,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上托板;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上支板、下支板和支杆,所述下支板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所述支杆,所述支杆上另一端设置有上支板,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上托板之间设置千斤顶,所述内支撑架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通过设置内外支撑架,能够快速的把钢绞线穿梭在上下锚具上,通过设置支撑杆和上托板、下底板的组合安装,便于拆卸,运输方便,增加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劳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束穿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制铁品,而钢绞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绷紧状态,那个绷紧力就是预应力,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比较麻烦。
现有技术中,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工具一般都是临时搭建的焊接支撑架,而焊接式的支撑架不能够拆卸,体积较大,运送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在预应力钢绞线安装完成后,不能有效地对支撑架进行拆卸,依靠蛮力,容易使支撑架产生变形,不能多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支撑架,使用内外支撑架配合,能够实现对预应力钢绞线的快速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包括外支撑架和内支撑架,所述外支撑架包括上托板、下底板和支撑杆,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上托板;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上支板、下支板和支杆,所述下支板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下支板上设置有所述支杆,所述支杆上另一端设置有上支板,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上托板之间设置千斤顶,所述内支撑架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支撑杆穿过环形垫片固定在所述上托板上。
优选的,所述上支板侧面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杆、下杆和套筒,所述上杆和下杆均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上杆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上杆顶部和下杆底部设置有插头,所述上托板和下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相配合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支杆包括卡杆和卡套,所述卡套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杆可以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套底部设置有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在所述下支板上,所述卡杆顶部设置有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在所述上支板上。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与下底板之间设置三根所述支撑杆,所述三根支撑杆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托板圆周上。
优选的,所述下底板中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来放置下支板,所述第二凹槽用来放置上支板,所述第三凹槽用来放置环形垫片。
优选的,所述下底板上的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上托板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扣,所述下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与安装扣相配合的安装环,能够使上托板和下底板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通过设置内支撑架和外支撑架,能够快速的把预应力钢绞线穿到上锚具和下锚具内,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通过设置千斤顶,避免使用蛮力来对支撑架进行拆卸,减少支撑架的变形程度,增加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通过设置可变形的支撑杆和支杆,以及限位杆,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支撑架的体积大小,能使支撑架应用于多种情况下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通过把支撑杆与上托板、下底板组合安装,提高了支撑架的灵活性,便于拆卸,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环形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底板;2支撑杆;3环形垫片;4上托板;5千斤顶;6上支板;7限位杆;8支杆;9下支板;10上杆;11套筒;12下杆;13插头;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第三凹槽;17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意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包括外支撑架和内支撑架,所述外支撑架包括上托板4、下底板1和支撑杆2,所述下底板1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上托板4;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上支板6、下支板9和支杆8,所述下支板9设置在所述下底板1上,所述下支板9上设置有所述支杆8,所述支杆8上另一端设置有上支板6,所述上支板6和所述上托板4之间设置千斤顶5,所述内支撑架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
所述上托板4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垫片3,所述支撑杆2穿过所述环形垫片3固定在所述上托板4上;所述上支板6侧面设置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侧面上;所述支撑杆2包括上杆10、下杆12和套筒11,所述上杆10和下杆12均设置在所述套筒11内,所述限位杆7设置在所述上杆10的侧面。
所述上杆10顶部和下杆12底部设置有插头13,所述上托板4和下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13相配合的插槽17;所述支杆8包括卡杆和卡套,所述卡套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杆可以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套底部设置有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在所述下支板9上,所述卡杆顶部设置有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在所述上支板6上。
所述上托板4与下底板1之间设置三根所述支撑杆2,所述三根支撑杆2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托板4圆周上。
在使用过程中,钢绞线一般都需要上下两个锚具来固定钢绞线,把上锚具放在上托板4上,然后把钢绞线一根一根地插入锚具中,等到钢绞线全部插入上锚具中后,利用千斤顶5,把上托板4顶起来,使锚具与支撑架脱离。
然后拆除外支撑架,把下锚具放在千斤顶5上,等到钢绞线全部插入下锚具后,利用千斤顶5使锚具与内支撑架脱离,完成钢绞线的穿梭。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包括外支撑架和内支撑架,所述外支撑架包括上托板4、下底板1和支撑杆2,所述下底板1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上托板4;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上支板6、下支板9和支杆8,所述下支板9设置在所述下底板1上,所述下支板9上设置有所述支杆8,所述支杆8上另一端设置有上支板6,所述上支板6和所述上托板4之间设置千斤顶5,所述内支撑架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
所述上托板4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垫片3,所述支撑杆2穿过所述环形垫片3固定在所述上托板4上;所述上支板6侧面设置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侧面上;所述支撑杆2包括上杆10、下杆12和套筒11,所述上杆10和下杆12均设置在所述套筒11内,所述限位杆7设置在所述上杆10的侧面。
所述上杆10顶部和下杆12底部设置有插头13,所述上托板4和下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13相配合的插槽17;所述支杆8包括卡杆和卡套,所述卡套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杆可以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套底部设置有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在所述下支板9上,所述卡杆顶部设置有固定结构,能够固定在所述上支板6上。
所述上托板4与下底板1之间设置三根所述支撑杆2,所述三根支撑杆2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托板4圆周上。
所述下底板1中开设有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和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4用来放置下支板9,所述第二凹槽15用来放置上支板6,所述第三凹槽16用来放置环形垫片3;所述下底板1上的插槽17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16内。
所述上托板4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扣,所述下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与安装扣相配合的安装环,能够使上托板4和下底板1固定在一起。
施工结束后,把下支板9、上支板6和环形垫片3放入下底板1中,然后把上托板4的安装扣和下底板1的安装环安装在一起,这样,就把支撑架拆卸完成了,便于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包括外支撑架和内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架包括上托板(4)、下底板(1)和支撑杆(2),所述下底板(1)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上托板(4);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上支板(6)、下支板(9)和支杆(8),所述下支板(9)设置在所述下底板(1)上,所述下支板(9)上设置有所述支杆(8),所述支杆(8)上另一端设置有上支板(6),所述上支板(6)和所述上托板(4)之间设置千斤顶(5),所述内支撑架在所述外支撑架内部;所述上托板(4)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垫片(3),所述支撑杆(2)穿过环形垫片(3)固定在所述上托板(4)上;所述支撑杆(2)包括上杆(10)、下杆(12)和套筒(11),所述上杆(10)和下杆(12)均设置在所述套筒(11)内;所述上杆(10)顶部和下杆(12)底部设置有插头(13),所述上托板(4)和下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13)相配合的插槽(17);所述下底板(1)中开设有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和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4)用来放置所述下支板(9),所述第二凹槽(15)用来放置所述上支板(6),所述第三凹槽(16)用来放置所述环形垫片(3);所述下底板(1)上的插槽(17)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1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板(6)侧面设置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8)包括卡杆和卡套,所述卡套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杆可以固定在所述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4)与下底板(1)之间设置三根所述支撑杆(2),所述三根支撑杆(2)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托板(4)圆周上。
CN202020507510.9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Active CN212317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7510.9U CN21231751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7510.9U CN21231751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7518U true CN212317518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7510.9U Active CN212317518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7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7518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整束穿梭施工装置
CN204112335U (zh) 一种可减少基坑围檩水平分力的拉力装置
CN204570686U (zh)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分单元张拉系统
CN218968613U (zh) 一种钢圆筒振动锤组吊装用装配式吊具
CN20700405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板材的预应力张拉装置
CN204584151U (zh) 一种预应力电杆钢筋笼绑扎装置
CN211948486U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装置
CN219771503U (zh) 钢绞线紧固锚具
CN212200483U (zh) 一种风电机组基础锚索连接装置
CN215889542U (zh) 一种无拉线混凝土电杆
CN217026686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平台
CN215888983U (zh) 一种上层钢筋网支撑定位装置
CN21950917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承板悬挑边免支撑节点
CN211848864U (zh) 一种磁悬浮轨道梁预应力夹片便捷式推送装置
CN220843501U (zh) 一种桩头钢筋定位工装
CN204109139U (zh) 钢绞线穿束器
CN213477219U (zh) 一种双节柱钢架连接节点结构
CN21993141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预应力锚具
CN217461191U (zh) 一种锚索结构
CN214079969U (zh)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辅助焊接装置
CN216739333U (zh) 一种组合式体外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
CN218027713U (zh) 一种箱型预应力混凝土腰梁传力构件
CN218668196U (zh) 一种用于锚下垫板止口结构
CN214460689U (zh) 抗浮锚杆张拉端用张力维持装置及抗浮锚杆
CN210238554U (zh) 一种用于塔机标准节安装的可拆装定位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