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7173U -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 Google Patents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7173U
CN212317173U CN202020336351.0U CN202020336351U CN212317173U CN 212317173 U CN212317173 U CN 212317173U CN 202020336351 U CN202020336351 U CN 202020336351U CN 212317173 U CN212317173 U CN 212317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ing
mating
locator
groov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63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志刚
吕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chuang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chuang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chuang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63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7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7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7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定位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第一定位器具有第一配合面、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第二定位器包括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体和第二配合体。其中,第一配合槽从第一配合面沿第一方向凹陷,第二配合槽从所述第一配合槽的表面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凹陷。第二配合面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配合面邻近且对置。第一配合体从所述第二配合面凸出延伸并被用于与第一配合槽嵌合匹配。第二配合体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配合体,并被用于与第二配合槽嵌合匹配。示例中基于上述定位装置的混凝土预制件具有方便对位连接的优点,从而可以高效、高质量地配对连接。

Description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件(Precast Concrete,简称PC),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
有别于原始的混凝土浇筑的建造方式,基于PC构件的建造方式是将外观设计好的PC构件搭建在一起。因此对PC构件之间的定位连接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影响建筑施工。
然而现有的PC构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PC构件之间的定位连接不方便,且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房屋内管道的连接,进而导致屋内水电无法输送。又因为管道的改造工程复杂,因此,由于PC构件定位的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建造过程耗费较多的劳动力,降低工作效率,延误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特提出一种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以降低PC构件之间的定位难度、提高定位精度。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示例给出了第一定位器,包括:
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配合面;
第一配合槽,从第一配合面沿第一方向呈凹陷状;
第二配合槽,从第一配合槽的表面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呈凹陷状。
可选地,第一配合槽、第一配合体均为楔形结构。
楔形结构具有方便进行对位操作的特点。在对位连接过程中,楔形结构可以引导第一配合体运动,提高对接的顺畅度。
可选地,第二配合槽的数量为多个、第二配合体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二配合体的数量不多于第二配合槽的数量。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示例给出了第二定位器,包括:
第二本体,具有第二配合面;
第一配合体,从第二配合面凸出;
第二配合体,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可选地,第二配合体包括: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与第一配合段对置;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将第二配合体以分段的形式构造,可降低其制作和安装难度。
可选地,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通过共用的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或者,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分别通过独立的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弹簧作为弹性连接实现方式具有方便调整弹力大小、便于更换的优点,且方便配合段的安装。
可选地,第二配合体通过弹簧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可选地,第一配合体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定位柱,且第二配合体连接于定位柱;与空腔连通的配合孔,配合孔被构造为供第二配合体穿越。
第二定位器中设置第一配合体以及定位柱,由此两者可以分别地起到不同的作用,有利于对位结构的稳定性。其中,第一配合体可以作为主要的定位和承受作用力的构件,而定位柱则主要用以操作第二配合体。
可选地,第一配合体具有与空腔连通的柱孔;定位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通过弹性体以可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空腔内底壁;
定位柱被构造为能够在弹性体的推动下以第二端穿过柱孔。
可选地,空腔的内侧壁为楔形结构。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示例给出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用于将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进行定位。该混凝土预制件包括:上述第一定位器和/或上述的第二定位器。
可选地,混凝土预制件包括下述任意一项之限定:
第一限定、混凝土预制件为包括前述第一定位器的第一预制件;
第二限定、混凝土预制件为包括前述第二定位器的第二预制件;
第三限定、混凝土预制件为定位组件,包括被分别独立地配置的: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其中,第一配合体与第一配合槽嵌合匹配,第二配合体与第二配合槽嵌合匹配。
第四限定、混凝土预制件为混凝土预制组件,包括被分别独立配置的:具有第一定位器的第一预制件和具有第二定位器的第二预制件。
由于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构成的定位组件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从而可以降低使用难度。另外,定位组件也易于维护、更换,从而可以降低使用成本。由于定位组件主要由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构成,因此,可以被独立地配置在不同的部件上,从而便于对不同的部件之间进行对位。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通过嵌套的相互插接的方式,该连接配合方式便于操作,且通过第二配合体与第二配合槽配合,使两个定位体之间配合稳定、牢固。
本申请示例中提供的混凝土预制组件,通过设置在两个预制件上分别设置构成上述定位组件的组成部件,从而可以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并且定位后通过锁定结构使连接物体之间型形成稳定、牢固的配合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中的第一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示例中的定位组件中的第二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第二定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种混凝土预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种混凝土预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第一定位器;1011-第一配合面;1012-第一配合槽;1013-第二配合槽;102-第二定位器;1021-第二配合面;1022-第一配合体;1023-第二配合体;1024-空腔;1026-弹性体;1027-螺栓;1028-定位柱;1029-立柱;1031-内柱孔;1032-弹簧;200-混凝土预制组件;201-第一预制件;202-第二预制件;100-定位组件;1030-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申请中,为了突出本申请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PC构件能够替代现浇混凝土,以更快的方式实现各种建筑物的建造。从而明显地缩短工期。然而,由于PC构件是预先制作的“标准件”,因此其使用时的装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然而,现有技术中,PC构件的装配却是一个难题。
显然地,为了提高PC构件的装配精度,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对PC构件进行创新设计以解决定位精度的问题,同时如能够提高定位的速度也将是显著有益的。
为了提高PC构件的定位准确性和精度,本申请示例中提出了一种定位组件。应当指出的是,虽然本申请中以PC构件为列进行说明。但是,这并非意味着示例中的定位组件只能应用于PC构件。
在其它的结构件或者机械工件、建筑物中,上述定位组件均可被应用。并且,在不同的应用示例中,定位组件的制作材料可以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申请示例中的定位组件的结构被精确地预先设计和制作,因此,两者具有预期理想的定位精度。由此,当将两者设置于需要进行定位的装置(如PC构件)时,即可通过该定位组件实现精确定位。
总体上而言,定位组件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者为具有槽或孔结构的外部结构,而另一者为具有与该槽或孔结构配合的实体的内部结构。该两者通过嵌套(或者称为插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配对。
并且有益的是,可以通过对其结构进行设计使两者相互配对插接后即处于锁定状态或锁止状态。换言之,定位组件一旦经过定位配对连接,即处于功能设计上的非可拆卸状态,从而保持连接的稳定性,而这对于将其应用于PC构件时将是显著有利的(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对定位组件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使其具有在对位插接后进行拆卸的功能。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定位组件的锁定状态更易于实现,而拆卸状态则相对于锁定操作不那么易于实施。换言之,定位组件可以方便地插接,而稳定地处于锁定状态且不能轻易地拆卸(即非人为操作较难将锁定的定位组件拆开)。这可以在后续描述中被公开。例如,前述外部结构设置拆卸孔(图未绘示),用于通过推杆将锁定结构解锁。
以下将结合附图,就示例中的定位组件100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定位组件100用于将第一元件(图未绘示)与第二元件(图未绘示)进行定位且能够将该两个元件锁定为一体,以确保两者稳定和牢靠地连接。其中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各种所需要的形状设计,例如在PC构件的领域中,两个元件可以平面板状结构被实现。
定位组件100包括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相互匹配时,两者可以相对地配合。未工作状态时,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是相互独立的构件。需要使用进行定位时,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结合为一体。
第一定位器101
第一定位器101被用于定位,当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中时,第一定位器可以被制作为标准件——预制件,示例中以第一预制件表示。利用这样的标准件(第一预制件)进行建筑物的建造可以有效提高效率、缩短建筑工期。第一预制件可以是各种建筑构造体,例如楼板、墙板等等。以下就第一定位器101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和图4,第一定位器101大体为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其具有第一本体(图未绘示)第一配合面1011、第一配合槽1012以及第二配合槽1013。第一配合槽1012从第一配合面1011沿第一方向(如板状结构的厚度方向)凹陷,即第一配合槽1012是从第一配合面1011向第一定位器101内部凹陷而成。第二配合槽1013则从第一配合槽1012的表面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凹陷。换言之,第二配合槽1013从第一配合槽1012的向外延伸。作为一种具体的图示实例,第一配合体1022在竖向布置,而第二配合体1023在横向布置,即两者的延伸方向是相互交叉的。并且为了使用便利性考虑,第二配合体1023的尺寸(如宽度或孔径)相对于第一配合体1022的尺寸(如宽度或孔径)更小。
第一配合槽1012可以是柱形结构,例如圆柱体结构,或者也可以是棱柱同体结构或者也可以锥形或楔形结构。本申请结构中,第一配合槽1012被选择设计为楔形结构,并且第一配合槽1012在第一定位器101的第一配合面1011的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一配合槽1012在第一定位器101内部远离第一配合面1011的部分的尺寸。即,在竖向上,第一配合槽1012由大尺寸逐渐过渡为小尺寸。此外,第一配合槽1012可以选择设置于第一定位器101的任意位置,例如其边缘或者中部(图示结构)。
配合于第一配合槽1012的第二配合槽1013的数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置,本申请中对其并无特别的限定。图示结构中,第二配合槽1013基于四个,且两两相对构成两组(对位地布置有利于平衡作用力,防止扭转),并且该两组槽结构在竖向沿第一配合槽1012的延伸方向布置。第二配合槽1013可以布置在第一配合槽1012的大尺寸部分(如邻近第一配合面1011的部分),或者也可以布置在第一配合槽1012的小尺寸部分(如远离第一配合面1011的部分)。
第二定位器102
与第一定位器相似地,第二定位器102被用于定位,且通常是与第一定位器配合使用的。在建筑领域中,第二定位器可以被制作为标准件——预制件,示例中以第二预制件表示。通过将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配合使用,进行建筑物的建造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构造体的安装精度,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建筑工期。以下就第二定位器102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二定位器102包括第二本体(图未绘示)、第二配合面1021、第一配合体1022以及第二配合体1023。第一配合体1022设置(例如一体成型或焊接、栓接等)在第二配合面1021,而第二配合体1023则设置在第一配合体1022。
其中,第二配合面1021被构造为与第一配合面1011邻近且对置。即,当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相互配合定位锁定时,第一配合面1011和第二配合面1021相对正对。根据该两个定位体的配对关系,第一配合面1011和第二配合面1021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例如,第一配合面1011和第二配合面1021相互贴合。或者,在另一些示例中,两个配合面之间相互间隔,则通过在将两者配置为间隔状态,可以在两者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如减振材料、隔热材料、粘结材料或导电材料等。
第一配合体1022从第二配合面1021凸出延伸适当选择的高度。且第一配合体1022用于与第一配合槽1012嵌合匹配。第一配合体1022相对于第二配合面1021的设置位置是任意的,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而不必进行必要的限定。本申请示例中,第一配合体1022大致从第二配合面1021的断面的中间部分凸起。第二配合体1023则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配合体1022,并被用于与第二配合槽1013嵌合匹配。对应于上述锁止结构,第一配合体1022与第一配合槽1012嵌入,并通过第二配合体1023与第二配合槽1013的嵌入而实现锁定。
基于调整便利性的考虑,第二配合体1023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在第一配合体1022。由此,在将该第二配合体1023插入到第二配合槽1013中之前,可以通过操作弹性件使第二配合体1023处于收缩状态,可以与第一配合体1022一同插入到第一配合槽1012中。当两者一并移动到适当位置使第二配合体1023与第二配合槽1013相对,第二配合体1023能够被弹性件弹出而插入到第二配合槽1013中。
通常地,配合体的数量与配合槽相对应,其中第一配合体1022和第一配合槽1012的数量一般可以分别为一个。而第二配合体1023与第二配合槽1013的数量则可以是任意给定数量,通常是一个第二配合体1023与一个第二配合槽1013对应。当然,第二配合槽1013的数目也可以大于第二配合体1023。
基于上述内容,不同的第二配合槽1013和第二配合体1023的数量配比方式,可以相应地对第二配合体1023的结构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一个第二配合体1023可以包括两个单体,如对置的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由此,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1022。例如,第一配合段通过弹簧与第二配合段连接,而弹簧则可以连接于第一配合体1022。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可以通过共用的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1022。则,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分别分属第一配合体1022的两侧。或者,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分别通过独立的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1022。或者,一个第二配合体1023为整体结构而非上述分拆为两段结构。因此,整体式的第二配合体1023可以通过一端部与固定在第一配合体1022的弹簧连接。
第一配合体1022的结构可以是圆柱形结构或者棱柱形结构。相应地,第一配合槽1012的结构也是与第一配合体1022相匹配的圆柱形结构或棱柱形结构。当第一配合体1022和第一配合槽1012均被设计为柱形结构的情况下,当两者对位后进行相互插接时需要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以避免发生扭转或轻微晃动引起的磕碰等损坏。
有鉴于此,在一些可替代的方案中,第一配合槽1012、第一配合体1022均为楔形结构。其中,第一配合槽1012是由下至上逐渐收缩;相应地,第一配合体1022则也是由下至上逐渐收缩。在这样的结构中,当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相互对位时,由于第一配合槽1012和第一配合体1022都是楔形结构,因此,两者的接触面具有相互适当的倾斜角度,可以起到彼此规范、引导的作用,从而能够加速插接过程。
进一步地,除了如上述对第一配合槽1012和第一配合体1022的外型结构进行调整之外,还可以选择对第一配合体1022和第二配合体1023之间的相对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一种可替代的示例中,第二配合体1023通过与第一配合体1022套接的结构件与第一配合体1022进行组合匹配。其中,示例性地,柱状或者楔形或其它构造形式的第一配合体1022内部具有空腔1024。同时,该空腔1024内还设置定位柱1028,并且第一配合体1022还设置有能够供定位柱1028穿过的配合孔1030(换言之,该配合孔1030与前述的空腔1024是连通的)。基于此,第二配合体1023连接于定位柱1028。通过设置定位柱1028,有利于第二配合体1023的安装,方便结构设计和制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功能化的要求进行结构调整,以调整定位组件100的使用便利性。例如,第一配合体1022具有与空腔1024连通的柱孔(显然该柱孔也是与前述的配合孔1030连通的,柱孔在图3中被公开但未标出)。对应于此,定位柱1028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通过弹性体1026(可以弹簧、橡胶块等形式实现)以可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空腔1024内底壁,定位柱1028被构造为在弹性体1026的推动下能够以第二端穿过柱孔。对于该结构而言,由于定位柱1028的运动能够联动地影响第二配合体1023的运动。因此,通过连接定位柱1028的弹性体1026的设计,在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定位和插接之后,定位柱1028可以起到进一步的锁定作用。即当第二配合体1023插接入第二配合槽1013之后,定位柱1028可以限制第二配合体1023,使其不能轻易地从第二配合槽1013中脱离。
作为一些适应性可选调整方案,第一配合体1022的空腔1024的内侧壁也可以对形状进行调整。例如,空腔1024由圆柱形结构或棱柱形结构的外型调整为与第一配合体1022的外表面相同的楔形结构。同样地,对于定位柱1028也可以进行结构调整。示例性地,定位柱1028是中空结构。定位柱1028的中空内部还设置有立柱1029,第二配合体1023一端通过弹簧1032连接在该立柱1029,其另一端穿过定位柱1028且能够自由地伸缩。对应于此,立柱1029设置如图3所示的内柱孔1031。由此,第二配合体1023伸缩过程中,能够贯穿内柱孔1031、配合孔1030并沿孔长度方向伸缩运动。
鉴于本申请是在PC构件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因此,基于前述提出的定位组件100,本申请中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预制组件200,如图4和图5所示。
混凝土预制组件200包括第一预制件201和第二预制件202。第一预制件201和第二预制件202作为被两位的两个元件,且通过前述的定位组件100予以能够方便、快捷地定位、连接的特性。
其中的第一预制件201设置定位组件100中的第一定位器101。相应地,第一预制件201从表面凹陷,并形成第一定位器101的结构;或者,在制作第一预制件201时,将第一定位器101一同浇筑。第二预制件202设置(如通过螺栓1027固定)定位组件100中的第二定位器102。第二预制件202可以开设一个平坦的凹槽,第二定位器102的第二表面结合在该平坦的凹槽内,且第二定位器102的第一配合体1022、第二配合体1023向第二定位器102的外部凸出。此外,在混凝土预制组件200中,设置在第一预制件201中的第一定位器101的数量和设置在第二预制件202中的第二定位器10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而不必做出具体的限定。图4中,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的数量均分别为一个,且在位置一一对应。其中,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处于对位,未插接状态。图5中,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的数量均分别为二个,且在位置一一对应。其中,第一定位器101和第二定位器102处于对位且已经完全插接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第一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配合面;
第一配合槽,从第一配合面沿第一方向呈凹陷状;
第二配合槽,从所述第一配合槽的表面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呈凹陷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第一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槽、第一配合体均为楔形结构。
3.一种第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本体,具有第二配合面;
第一配合体,从所述第二配合面凸出;
第二配合体,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配合体包括:
第一配合段;
第二配合段,与第一配合段对置;
所述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通过共用的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或者,所述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分别通过独立的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或者,第二配合体通过弹簧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配合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体包括:
设置于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定位柱,且所述第二配合体连接于所述定位柱;
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被构造为供第二配合体穿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体具有与空腔连通的柱孔;
所述定位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通过弹性体以可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空腔内底壁;
所述定位柱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弹性体的推动下以第二端穿过所述柱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为楔形结构。
9.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用于将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定位器和/或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定位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件包括下述任意一项之限定:
第一限定、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为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定位器的第一预制件;
第二限定、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为包括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定位器的第二预制件;
第三限定、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为定位组件,包括被分别独立地配置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定位器和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定位器;其中,第一配合体与第一配合槽嵌合匹配,第二配合体与第二配合槽嵌合匹配;
第四限定、所述混凝土预制件为混凝土预制组件,且包括被分别独立配置的:具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一定位器的第一预制件和具有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定位器的第二预制件。
CN202020336351.0U 2020-03-17 2020-03-17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Active CN212317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351.0U CN212317173U (zh) 2020-03-17 2020-03-17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351.0U CN212317173U (zh) 2020-03-17 2020-03-17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7173U true CN21231717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6351.0U Active CN212317173U (zh) 2020-03-17 2020-03-17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71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325A (zh) * 2021-06-21 2021-08-1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装配式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38448A (zh) * 2021-06-22 2021-09-03 厦门穗卉泽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快速连接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325A (zh) * 2021-06-21 2021-08-1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装配式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38448A (zh) * 2021-06-22 2021-09-03 厦门穗卉泽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快速连接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7173U (zh) 第一定位器、第二定位器及混凝土预制件
JP6193347B2 (ja) 建築用ブロックおよびかかる建築用ブロックに適用される挿入部品
KR101905805B1 (ko) 비정형 거푸집 모듈
CN102383526A (zh) 防震式预制结构外墙板及其定位方法
CN201455605U (zh) 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
US11071422B2 (en)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base
CN214604996U (zh) 组装式楼梯模具
CN212193592U (zh) 制作装配式剪力墙构件的可分离式对口梳子型墙板模具
CN210758333U (zh) 一种混凝土环形互锁式立柱组合基础预制构件浇筑模具
CN209851196U (zh)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构件成组立模生产系统
KR102476903B1 (ko) 조립식 헌치 성형장치
CN21924130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CN219006430U (zh) 一种制作顶砖斜砌预制块的辅助装置
CN110847602A (zh) 一种预埋套管装置
CN215150176U (zh) 简支梁全钢内模斜截面连接结构
CN106284817B (zh) 一种平面自锁模块体系及制作方法和装置
CN211362771U (zh) 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及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
CN219909446U (zh) 一种移动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19840057U (zh) 一种可定位卡紧的快装式墙体砖
CN219451492U (zh) 一种建筑承重柱用浇筑模具
CN215926720U (zh) 一种多面体阴角转角构件
CN215760409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模板
CN115370900A (zh) 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的三维微定位平台
CN21975394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组装模板
JP3163361U (ja) 面取り用コーナー型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9

Address after: 528000 East Office Building 201-11, No. 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201-33, 2nd floor, East office, No.11 Junye East Road, Beijiao Industrial Park, Shunji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ochuang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