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7122U -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7122U
CN212317122U CN202022010888.0U CN202022010888U CN212317122U CN 212317122 U CN212317122 U CN 212317122U CN 202022010888 U CN202022010888 U CN 202022010888U CN 212317122 U CN212317122 U CN 212317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itch
longitudinal
drainage
lin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108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少友
刘生平
雷振宇
郭洋洋
刘堂辉
祝朋玮
蒲东均
张冀
杨海洋
杜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108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7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7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7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可不在V坡线路最低点(A处)设置废水池,不设抽水泵,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节约了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地铁工程地下水丰富,为了保证轨行区的无积水,需在线路最低点设置废水池,并利用排水沟将积水排到废水池,废水池内的废水由水泵抽走。废水池以及水泵的设置占用了使用面积并增加了造价。
因此,为了减少使用面积的占用、降低建设成本,需要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节约了轨行区内废水池的设置,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降低了建设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所述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另一条为单坡线路,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A处的高程高于或等于所述B处的高程。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在所述A处并靠近所述单坡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水坑,在所述B处并靠近所述V坡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水坑。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第二集水坑由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优选地,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设置有多条;优选地,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的坡度不小于0.2%。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V坡线路与所述单坡线路之间具有地铁结构,所述地铁结构预留有结构开孔,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穿过所述结构开孔。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第一集水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重合,所述第一集水坑的宽度不小于300mm、所述第一集水坑的底端位于所述V坡线路的轨面以下500mm~700mm处;所述第二集水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重合,所述第二集水坑的宽度不小于300mm、所述第二集水坑的底端位于所述单坡线路的轨面以下500mm~700mm处。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V坡线路上铺设有若干第一轨枕,两条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之间由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连通,所述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轨枕之间;所述单坡线路上铺设有若干第二轨枕,两条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间由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连通,所述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轨枕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所述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所述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第一集水坑和所述第二集水坑的上方均设置有格栅或钢盖板。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中,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所述第二集水坑与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铁篦子;所述第二集水坑与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铁篦子。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另一条为单坡线路。设置线路间横向排水沟将积水从V坡线路的最低点(A处)排向单坡线路(B处),通过单坡线路的第二纵向排水沟排走。可不在V坡线路最低点(A处)设置废水池,不设抽水泵,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节约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铁结构;21第一集水坑;22第二集水坑;3线路间横向排水沟;41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2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51第一纵向排水沟;52第二纵向排水沟;6铁篦子;7结构开孔;8素混凝土;9钢轨;10第一轨枕;11第二轨枕;12V坡线路;13单坡线路;
→箭头所示方向为废水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实用新型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和“第二”、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12、另一条为单坡线路13。V坡线路12两端的高程(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高于V坡线路12中部的高程,单坡线路13一端的高程高于单坡线路13另一端的高程。V坡线路12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单坡线路13上与V坡线路12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在V坡线路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51,在单坡线路1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52,在单坡线路13内的水由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出,在A处的第一纵向排水沟51与在B处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连通,在V坡线路12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一纵向排水沟51、A处、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B处、第二纵向排水沟52之后排出。
设置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将积水从V坡线路12的最低点(A处)排向单坡线路13(B处),通过单坡线路13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走。可不在V坡线路12最低点(A处)设置废水池,不设抽水泵,节约了工程造价。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纵向排水沟51的废水能够通过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出,需要A处的高程高于或等于B处的高程。
进一步地,在A处并靠近单坡线路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水坑21,在B处并靠近V坡线路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水坑22。第一集水坑21和第二集水坑22用于沉淀废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淤积,影响排水。
第一集水坑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纵向排水沟51的长度方向重合,即第一集水坑21设置在A处并靠近单坡线路13的一侧的第一纵向排水沟51上,第一集水坑21的宽度不小于300mm、第一集水坑21的底端位于V坡线路12的轨面(钢轨9的顶面)以下500mm~700mm处;
第二集水坑2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纵向排水沟52的长度方向重合,即第二集水坑22设置在B处并靠近V坡线路12的一侧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上,第二集水坑22的宽度不小于300mm、第二集水坑22的底端位于单坡线路13的轨面(钢轨9的顶面)以下500mm~700mm处。
进一步地,第一集水坑21与第二集水坑22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连通。优选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设置有多条,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的数量根据排水要求确定。优选地,为了顺利排水,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的坡度不小于0.2%。
进一步地,V坡线路12与单坡线路13之间具有地铁结构1,地铁结构1预留有结构开孔7,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穿过结构开孔7。结构开孔7的开孔数量和大小需满足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的设置要求。
进一步地,V坡线路12上铺设有若干第一轨枕10,两条第一纵向排水沟51之间由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连通,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第一轨枕10之间;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的数量根据排水要求确定。
单坡线路13上铺设有若干第二轨枕11,两条第二纵向排水沟52之间由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连通,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设置在相邻的两条第二轨枕11之间。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的数量根据排水要求确定。
V坡线路12上远离单坡线路13的一侧的第一纵向排水沟51内的废水在A处通过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流入第一集水坑21,V坡线路12上靠近单坡线路13的一侧的第一纵向排水沟51内的废水直接流入第一集水坑21。第一集水坑21内的废水通过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流入第二集水坑22。一部分来自单坡线路13高程更高的一端的废水通过远离V坡线路12一侧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直接排走,另一部分来自单坡线路13高程更高的一端的废水通过靠近V坡线路12的一侧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流入第二集水坑22。一部分第二集水坑22内的废水再通过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以及远离V坡线路12一侧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走,另一部分第二集水坑22内的废水直接通过靠近离V坡线路12一侧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走。
进一步地,为了顺利排水,第一纵向排水沟51、第二纵向排水沟52、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和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应具有一定的坡度,第一纵向排水沟51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第一纵向排水沟51的坡度可以和V坡线路12的坡度相同;第二纵向排水沟52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第二纵向排水沟52的坡度可以和单坡线路13的坡度相同;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
进一步地,第一集水坑21和第二集水坑22的上方均设置有格栅或钢盖板。格栅或钢盖板能够防止杂物由上方掉进第一集水坑21或第二集水坑22内。
进一步地,第一集水坑21与第一纵向排水沟5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6,第一集水坑21与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6;第二集水坑22与第二纵向排水沟52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6,第二集水坑22与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6。铁篦子6能够过滤废水中的杂物,使杂物沉淀在第一集水坑21或第二集水坑22内,定期对第一集水坑21或第二集水坑22内的杂物进行清理,能够防止杂物淤积堵塞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和第二纵向排水沟52。
实施例1
本实例中,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12,另一条为单坡线路13;且V坡线路12最低点高程高于等于横向对应点单坡线路13高程。设置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将积水从V坡线路12的最低点(A处)排向单坡线路13,通过单坡线路13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走。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纵向排水沟51上设置第一集水坑21,第二纵向排水沟52上设置第二集水坑22,第一集水坑21的宽为300mm、长为2000mm、深550mm,第二集水坑22的宽为300mm、长为2000mm、深550mm。
设置两条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的宽为300mm、深为轨面以下530mm、排水坡度0.48%。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A处的两条第一纵向排水沟51之间设置两条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41的宽为200mm、深为轨面以下500mm、排水坡度0.2%。
在B处的两条第二纵向排水沟52之间设置两条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42的宽为200mm、深为轨面以下500mm、排水坡度0.2%。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纵向排水沟51和第二纵向排水沟52的宽均为200mm、深为轨面以下430mm。
在上述实施例中,两条轨道线路中间结构预留结构开孔7,开孔数量为2个、开孔宽度300mm、孔顶与钢轨9的轨面平齐、孔底与轨枕的底部齐平。
在上述实施例中,轨枕的下方填充有素混凝土8,素混凝土8的标号为C30以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12,另一条为单坡线路13。设置线路间横向排水沟3将积水从V坡线路12的最低点(A处)排向单坡线路13(B处),通过单坡线路13的第二纵向排水沟52排走。可不在V坡线路12最低点(A处)设置废水池和抽水泵,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节约了工程造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行区内包括有两条轨道线路,其中一条为具有最低点的V坡线路、另一条为单坡线路,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
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
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
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
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
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处的高程高于或等于所述B处的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处并靠近所述单坡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水坑,
在所述B处并靠近所述V坡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水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第二集水坑由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
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设置有多条;
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的坡度不小于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V坡线路与所述单坡线路之间具有地铁结构,所述地铁结构预留有结构开孔,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穿过所述结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水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重合,所述第一集水坑的宽度不小于300mm、所述第一集水坑的底端位于所述V坡线路的轨面以下500mm~700mm处;
所述第二集水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的长度方向重合,所述第二集水坑的宽度不小于300mm、所述第二集水坑的底端位于所述单坡线路的轨面以下500mm~700mm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V坡线路上铺设有若干第一轨枕,
两条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之间由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连通,
所述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轨枕之间;
所述单坡线路上铺设有若干第二轨枕,
两条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间由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连通,
所述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轨枕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
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
所述第一道床横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
所述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的宽度不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水坑和所述第二集水坑的上方均设置有格栅或钢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铁篦子;
所述第二集水坑与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铁篦子;所述第二集水坑与第二道床横向排水沟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铁篦子。
CN202022010888.0U 2020-09-14 2020-09-14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Active CN212317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0888.0U CN212317122U (zh) 2020-09-14 2020-09-14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0888.0U CN212317122U (zh) 2020-09-14 2020-09-14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7122U true CN212317122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10888.0U Active CN212317122U (zh) 2020-09-14 2020-09-14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7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6876A (zh)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CN202402076U (zh) 轨道交通地下线路区间排水泵站
CN109611148B (zh) 一种单线铁路横洞的隧道施工废水的清污分流方法
CN215329049U (zh) 一种整体道床内设排水泵站的轨道结构
CN212317122U (zh)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CN205134481U (zh)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CN207315440U (zh) 一种地铁隧道的快速排水装置
CN112049227A (zh) 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
CN108361065A (zh) 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
CN108533317A (zh) 一种隧道底部排水结构
CN212359860U (zh) 一种城市隧道清污分流排水系统
US20190161954A1 (en) Super Drain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od Control
CN113250748A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排水系统结构
CN210151515U (zh) 一种挖方边坡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系统
CN209742032U (zh) 一种防渗排水沟
CN219260591U (zh) 一种类矩形隧道线间泵房地段道床结构
CN107354840B (zh) 拼接式路面系统的排水结构
CN217029010U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排水系统结构
CN215829602U (zh) 一种兼做栈桥的洗车系统
CN216008590U (zh) 一种轨道交通隧道洞口处排水系统
CN217999654U (zh) 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内置式区间泵房
CN211922088U (zh) 一种道床排水装置
CN219605337U (zh) 一种斜坡道施工阻水结构
CN217439119U (zh) 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装置
CN214657558U (zh) 用于矿山生态恢复的渗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