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4917U -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4917U
CN212314917U CN202020526883.0U CN202020526883U CN212314917U CN 212314917 U CN212314917 U CN 212314917U CN 202020526883 U CN202020526883 U CN 202020526883U CN 212314917 U CN212314917 U CN 212314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ir
fan
conveying pipeline
powdery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68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利炜
黄海林
姜树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20205268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4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4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4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包括输送管道、复合透气层、输送风机、悬浮风机和喂料装置;所述复合透气层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内,由此通过所述复合透气层将所述输送管道分隔为物料输送部和气体供应部;所述输送风机通过推力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的进料端;所述悬浮风机通过浮力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气体供应部。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依据空气动力学,以及悬浮重物没有摩擦阻力、移动时所需推力最小等原理,完全有别于传统气力输送系统;克服了传统的空气斜槽只能向下倾斜输送;以及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电耗过高等缺点。

Description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设备中的气力输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粉状物料的节能型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力输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空气输送斜槽和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
其中:
空气输送斜槽:制造成本与输送电耗均极低,但只能在向下倾斜的状态下完成对物料的输送,尤其是输送距离较长时,需要预先将卸料起点提高,致使上游设备或结构必须被抬高,进而造成总体工程量的增大,限制了这类设备的广泛应用。
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虽然可以规避空气斜槽的、只能向下倾斜输送的缺陷,但其电力消耗极大,同样无法得到大范围应用。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在水平输送物料或者向上输送物料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能够降低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不但可以实现物料的水平或向上倾斜输送,而且电耗远低于传统的、可以向上输送的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包括输送管道、复合透气层、输送风机、悬浮风机和喂料装置;
所述复合透气层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内,并且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由此通过所述复合透气层将所述输送管道分隔为物料输送部和气体供应部;
所述输送风机通过推力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的进料端;所述物料输送部的出料端连接有受料仓;
所述悬浮风机通过浮力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气体供应部;
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的进料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喂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包括喂料仓和锁风阀,所述喂料仓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连通,并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上方;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锁风阀;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部位于所述气体供应部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物料输送部的截面面积为输送管道截面面积的70%-80%。
可选的,所述气体供应部的截面面积为输送管道截面面积的20%-30%。
可选的,所述受料仓上设置有收尘器,所述收尘器对粉状物料进行气料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分离输送至受料仓;收尘器风机连接于收尘器,从而将收尘器内分离的气体排出。
可选的,所述气体供应部的两端封闭,在所述气体供应部的管壁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悬浮风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悬浮风机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两个进气口之间的间隔设置为4m。
可选的,所述锁风阀为电动双翻板锁风阀或者回转卸料锁风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依据空气动力学,以及悬浮重物没有摩擦阻力、移动时所需推力最小等原理,完全有别于传统气力输送系统;克服了传统的空气斜槽只能向下倾斜输送;以及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电耗过高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5和图6为透气孔的倾斜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物料输送部;2-气体供应部;3-复合透气层;4-推力进气管;5-浮力进气管;6-输送风机;7-悬浮风机;8-锁风阀;9-喂料仓;10-环流自吸式舌型喂料装置;11-收尘器;12-收尘器风机;13-受料仓;14-独立供气室;15-泄压阀;16-自动流量平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不但可以实现物料的水平或向上倾斜输送,而且电耗远低于传统的、可以向上输送的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该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复合透气层、输送风机、悬浮风机和喂料装置;
所述输送管道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管、方管等,所述复合透气层3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内,并且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由此通过所述复合透气层3将所述输送管道分隔为物料输送部1和气体供应部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物料输送部1的截面面积为输送管道截面面积的70%-80%,所述气体供应部2的截面面积为输送管道截面面积的20%-30%。
当制造所述输送管道时,可以选择合适的上部管道和下部管道,所述上部管道和下部管道的周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复合透气层3被设置于所述上部管道和下部管道的法兰之间,并且通过将上部管道的法兰和下部管道的法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输送管道,此时上部管道和复合透气层围合的区域即所述物料输送部1,所述下部管道和复合透气层围合的区域即所述气体供应部2。
所述复合透气层3的包括陶瓷质透气层和设置于所述陶瓷质透气层上的化纤质透气层,其中,所述陶瓷质透气层的透气度:≥4m2.h.mmH2O,其气孔率:28~36%,表面阻力:0.01~0.02MPa。所述化纤质透气层的透气量:≥8m3/m2.min,其抗拉强度:>50Pa,表面阻力:0.02~0.04MPa。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透气层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悬浮效果。
优选地,参考图5,所述陶瓷透气层上所形成的透气孔在所述陶瓷质上均匀分布,并且当所述输送管道的总长度小于50m时,所述透气孔呈现6-13°的倾斜,由此使得所述透气孔喷出的气体运动方向与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77-84°,即,此时所述透气孔向输送方向倾斜,以保证悬浮风对物料的输送也产生一定的推力作用,此时可以适当地降低输送风机6的消耗功率,降低能耗。
另一方面,当所述输送管道的总长度大于等于50m时,需要考虑物料不能在输送管道内部沉降,此时所述透气孔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方向形成为多列,其中,当多列透气孔沿输送方向排序时,奇数列的透气孔呈现6-13°的倾斜,由此使得所述透气孔喷出的气体运动方向与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7-84°;偶数列的透气孔呈现6-13°的倾斜,由此使得所述透气孔喷出的气体运动方向与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B为96-103°,由此在输送管道内形成紊流,提高物料在输送管道内的悬浮效果,更适宜进行长距离输送。
所述输送风机6通过推力进气管4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1的进料端,用于向输送管道提供物粉状物料输送过程中的动力,并使得粉状物料在物料输送部1内被输送;所述物料输送部1的出料端连接有受料仓13,所述受料仓13上设置有收尘器11,所述收尘器11对粉状物料进行气料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粉状物料输送至受料仓13,所述收尘器风机12连接于收尘器,从而将收尘器11内分离的气体排出。
所述悬浮风机7通过浮力进气管5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气体供应部2,以使得气体通过复合透气层3进入物料输送部1,使得粉状物料在物料输送部1内悬浮,即使得处于复合透气层3上部的物料处于悬浮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输送部1位于所述气体供应部2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供应部2的两端封闭,在所述气体供应部2的管壁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进气口,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个进气口之间的间隔设置为3m-4m;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多个悬浮风机7,以使得每个悬浮风机7仅向气体供应部2的部分供高压气体。
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1的进料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喂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为环流自吸式舌型喂料装置,由此在所述环流自吸式舌型喂料装置的外侧(即输送管道内部)形成环形快速流动的气流,进而在环流自吸式舌型喂料装置的内部形成局部负压,自动将物料吸入管道内部,避免由于运行管道内的存在的正压,造成物料下料不畅或堵塞,其可以包括喂料仓9和锁风阀8,所述喂料仓9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1连通,并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上方;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锁风阀8;优选地,所述锁风阀8可以是电动双翻板锁风阀或者回转卸料锁风阀,从而保证喂料均匀稳定。
优选地,环流自吸式舌型喂料装置的出料口占据输送管道截面积的40%,且位于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的中心位置,确保其外侧空间的大小、形式完全一致。
所述输送风机6可以选择为罗茨风机,当粉料物料的输送距离小于20m时,也可以选择离心风机,并且使得物料输送部内的初始风速为2~3m/s,末端风速约5~10m/s,由此使得输送风机6能够形成正压;所述悬浮风机7选择为离心风机,当输送距离小于50m或复合透气层宽度不大于500mm时,压力为60mbar;输送距离大于50m或复合透气层宽度大于500mm时,压力为80mbar;而且悬浮风机选型时,处理风量需要考虑10%的富余。
尤其是,所述输送管道的气体供应部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分隔板,从而通过这些分隔板将所述气体供应部分隔为多个独立供气室14,所述浮力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悬浮风机,另一端设置有自动泄压阀15;且所述浮力进气管通过进气支管连接于独立供气室14,并且在进气支管和浮力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自动流量平衡阀16,以通过这种结构确保悬浮风机能够提供均匀的风量与压力,降低复合透气层与物料均匀性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依据空气动力学,以及悬浮重物没有摩擦阻力、移动时所需推力最小等原理,完全有别于传统气力输送系统;克服了传统的空气斜槽只能向下倾斜输送(喂料点需要设置有一定的高度);以及螺旋泵气力输送系统(可以向上倾斜或垂直输送)电耗过高等缺点;以螺旋输送泵系统水平输送为例,该输送技术的实际电耗,同等条件下,仅为传统的螺旋输送泵输送方案的20%左右,在设计与能源消耗,以及工艺布置等方面,均有着极大的优势。
本实施例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不但使用的设备少,而且占据的空间小。不但适合新建项目,也同样适合原有输送系统的更新改造。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道、复合透气层、输送风机、悬浮风机和喂料装置;
所述复合透气层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内,并且沿所述输送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由此通过所述复合透气层将所述输送管道分隔为物料输送部和气体供应部;
所述输送风机通过推力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的进料端;所述物料输送部的出料端连接有受料仓;
所述悬浮风机通过浮力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的气体供应部;
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的进料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喂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包括喂料仓和锁风阀,所述喂料仓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输送管道的物料输送部连通,并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上方;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锁风阀;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部位于所述气体供应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部的截面面积为输送管道截面面积的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部的截面面积为输送管道截面面积的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仓上设置有收尘器,所述收尘器对粉状物料进行气料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分离输送至受料仓;收尘器风机连接于收尘器,从而将收尘器内分离的气体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部的两端封闭,在所述气体供应部的管壁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悬浮风机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风机的数量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进气口之间的间隔设置为3-4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风阀为电动双翻板锁风阀或者回转卸料锁风阀。
CN202020526883.0U 2020-04-10 2020-04-10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Active CN212314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6883.0U CN212314917U (zh) 2020-04-10 2020-04-10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6883.0U CN212314917U (zh) 2020-04-10 2020-04-10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4917U true CN212314917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6883.0U Active CN212314917U (zh) 2020-04-10 2020-04-10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4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4917U (zh)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CN112439625A (zh) 一种粉末涂装系统及涂装工艺
CN203820052U (zh) 新型切片气力输送系统
CN106516753A (zh) 仓泵输灰装置
CN111517119A (zh)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8226A (zh) 粉体及小颗粒物料气力输送装置及方法
CN204823259U (zh) 一种环保型气力输送装置
CN208979882U (zh) 一种高效气力输送装置
CN102009854B (zh) 粉体物气力输送气料分离减压装置和工艺
CN109027690A (zh) 一种姿轨控动力系统流水线作业预包装自动加注装置
CN101652163B (zh) 用于泵送含有气体的悬浮液的装置
CN102491093B (zh) 正压气力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02167200B (zh) 一种石灰石粉仓
CN211254434U (zh) 输送电极前驱体粉料的系统
CN214515529U (zh) 一种粉末涂装系统
CN206985094U (zh) 一种分类下料装置
CN214692144U (zh) 一种给料机综合柜
CN211713196U (zh) 一种分流式cvd沉积室
CN209291530U (zh) 一种固体制剂输送系统
CN219116685U (zh)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N114160419B (zh) 一种应用于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的筛分系统
CN207271421U (zh) 空气磁性分离制氧装置
CN112774586A (zh) 高压气溶胶发生系统及方法
CN103644736A (zh) 物料输送设备和物料输送方法
CN110775644A (zh) 输送电极前驱体粉料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