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4791U - 一种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4791U
CN212314791U CN202021945924.6U CN202021945924U CN212314791U CN 212314791 U CN212314791 U CN 212314791U CN 202021945924 U CN202021945924 U CN 202021945924U CN 212314791 U CN212314791 U CN 212314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row
product
plate
temporar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5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敏
何俊
张德其
沈群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59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4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4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4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onve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该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单排出料机构,设于机架上,用于将产品单排输出;推料机构,设于机架上且与单排出料机构连接,推料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推料板和挡料板,两者相对设置且挡料板能够沿推料板高度方向移动,推料板和挡料板间形成供产品进入的间隙,推料板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将产品向前推送;暂存机构,设于机架上,与推料机构连接,暂存机构被配置为在其上的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启动以将产品向前输送;输送机构,设于机架上,与暂存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实现产品自动上料,提高产品上料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有序输送,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磁芯主要工序有成型、烧结、磨削、清洗、检分等,检分工序由原来的完全人工目测发展到现在的自动检外观机检测,在生产效率上有了极大的提升。随着近些年技术的提升,自动检外观机以很高的效率取代了许多原先的检分工人,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动检外观机由三个部分组成——上料部分、检测部分、收料部分。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该设备由原先的人工上料、人工收料发展到现在的自动上料、自动收料,生产效率也在持续提升。而限制整机运行效率的瓶颈在于上料部分。目前小产品上料一般都采用气动滑台、推板、磁条、输送带等组件将产品整齐单排向前输送,该上料方式效率较高但只适用于前道工序来料整齐的,或者需要人工将散乱的产品先整理整齐,耗费人力物力。
基于此,亟需一种上料装置,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在实现产品自动化上料,提高产品上料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有序输送,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
单排出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产品单排输出;
推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单排出料机构连接,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推料板和挡料板,所述推料板和所述挡料板相对设置且所述挡料板能够沿所述推料板高度方向移动,所述推料板和所述挡料板间形成供所述产品进入的间隙,所述推料板被配置为在所述间隙内的所述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将所述产品向前推送;
暂存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暂存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连接,所述暂存机构被配置为在其上的所述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启动以将所述产品向前输送;
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暂存机构连接以承接所述暂存机构输送的所述产品。
可选地,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于所述推料板和所述挡料板之间,以对所述产品限位。
可选地,所述单排出料机构包括:
储料斗,设有出料端;
振动盘,与所述出料端连接;
单排输送轨道,所述单排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连接,所述单排输送轨道另一端与所述推料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单排输送带,所述单排输送带与所述单排输送轨道和所述暂存机构均连接,所述推料板和所述挡料板均位于所述单排输送带上方。
可选地,所述暂存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传送电机,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单排输送带和所述输送机构均连接。
可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传送电机,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
可选地,沿所述产品的传送方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第一侧边设有固定挡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第二侧边设有推料挡板,所述推料挡板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产品的传送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单排送出输送带,所述单排送出输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
可选地,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推料气缸和挡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挡料气缸安装于所述推料板上且所述挡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挡料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单排出料机构和所述推料机构分别设有两个,一个所述单排出料机构和一个所述推料机构设于所述暂存机构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单排出料机构和另一个所述推料机构设于所述暂存机构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单排出料机构、推料机构、暂存机构和输送机构,将产品单排输出后,产品在达到第一预设量时经推料机构整排推送至暂存机构,产品在暂存机构上有序呈矩阵排列,在暂存机构上的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将产品输送至输送机构,产品经输送机构成排输出进行检测,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上料,对产品的上料过程进行有序规整,无需人工对散乱产品预先整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2、推料机构具体包括相连接的推料板和挡料板,推料板和挡料板相对设置且挡料板能够沿推料板高度方向来回移动,推料板和挡料板之间形成供产品进入的间隙,推料板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将产品向前推送;产品输送时,间隙能够对产品限位,使产品有序沿间隙输送排列,当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此时挡料板沿推料板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从而将间隙内的产品暴露以便于推料板将产品推送至暂存机构,从而实现了产品的有序输送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单排出料机构;21、储料斗;22、振动盘;23、单排输送轨道;3、推料机构;31、推料板;32、挡料板;321、安装部;33、推料气缸;34、挡料气缸;35、限位挡块;36、单排输送带;4、连接板;41、限位板;42、限位槽;5、暂存机构;51、第一传送带;52、第一传送电机;6、输送机构;61、第二传送带;611、固定挡板;612、推料挡板;62、单排送出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如图1-图3所示,该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单排出料机构2、推料机构3、暂存机构5和输送机构6,单排出料机构2、推料机构3、暂存机构5和输送机构6均设于机架1上。具体地,单排出料机构2用于将产品单排输出。推料机构3与单排出料机构2连接,推料机构3包括连接的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相对设置且挡料板32能够沿推料板31高度方向移动,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间形成供产品进入的间隙,推料板31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将产品向前推送。暂存机构5与推料机构3连接,暂存机构5被配置为在其上的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启动以将产品向前输送。输送机构6与暂存机构5连接以承接暂存机构5输送的产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排出料机构2、推料机构3、暂存机构5和输送机构6,既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上料,确保产品上料效率;又对产品的上料过程进行有序规整,无需人工对散乱产品预先整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本实施例中,产品为软磁铁氧体磁芯,其在加工完成后需进行外观核检,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核检的上料效率。
可选地,机架1对整个上料装置起支撑固定作用。示例性地,机架1上设有支撑平台。
可选地,单排出料机构2包括储料斗21、振动盘22和单排输送轨道23,储料斗21设有出料端,振动盘22与出料端连接,单排输送轨道23的一端与振动盘22连接,单排输送轨道23另一端与推料机构3连接,以将产品单排输出至推料机构3。
示例性地,储料斗21用于盛放散乱的产品,出料端设有阀门,储料斗21下端设有振动器,当振动盘22中缺料时打开阀门,启动振动器向振动盘22中振动供料,通过调整振动器的振动频率可控制产品的下料速度,实现物料准确添加,十分便捷。
进一步地,振动盘22通过电机和变频器等实现按一定频率振动,以将出料端的产品按一定振动频率有序输出,无需人工对散乱的产品预先整理,既提高效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由于振动盘22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单排输送轨道23用于承接振动盘22输出的产品,通过单排输送轨道23能实现将产品呈单排远距离有序输出。
推料板31安装于支撑平台上,推料板31的长度满足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的长度,确保位于推料板31前方(间隙内)的产品都能够被推送。推料板31为倒置的T型板。
挡料板32与推料板31连接,挡料板32的长度也应满足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的长度,确保位于挡料板32后方(间隙内)的产品都能够被挡料板32限位,确保产品在间隙内的有序排列。挡料板32上设有安装部321。
可选地,推料机构3还包括推料气缸33,推料气缸33安装于机架1上且推料气缸33的输出端与推料板31连接,以实现推料板31对产品的推送。示例性地,推料气缸33固定安装于支撑平台上,通过设置推料气缸33的间歇运动时间,即可对达到第一预设量的产品进行推送,十分方便。优选地,推料气缸33的输出端与推料板31中部连接,以使推料板31受力均匀,确保产品推送的平稳性。
推料机构3还包括挡料气缸34,挡料气缸34安装于推料板31上且挡料气缸34的输出端与挡料板32连接,以推动挡料板32沿推料板31高度方向来回移动。具体地,挡料气缸34固定安装于倒置T型的推料板31上,挡料气缸34的输出端与挡料板32上的安装部32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挡料气缸34的间歇运动时间,即可在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挡料板32沿推料板31的高度方向向上运动,以便将产品推送出去;当推料板31推送完产品复位后,挡料板32沿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对下一轮产品的进入进行限位,十分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挡料气缸34的间歇运动时间的不同,挡料气缸34还可在推料板31推送完产品复位的过程中沿高度方向向下移动,以减少挡料板32的复位时间。
优选地,推料机构3还包括限位挡块35,限位挡块35设于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之间,以对产品限位。示例性地,沿产品输送方向,限位挡块35位于传输末端,既对产品在间隙内的输送提供更大的空间,又避免了产品沿间隙末端漏出。
推料机构3还包括单排输送带36,单排输送带36与单排输送轨道23和暂存机构5均连接,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均位于单排输送带36上方。示例性地,单排输送带36两端通过辊轴张紧,由第三传送电机连接辊轴驱动单排输送带36转动,以将产品沿单排输送带36直线传输。由于电机驱动带轮转动的具体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单排输送带36和单排输送轨道23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与单排输送带36和单排输送轨道23平齐,以便于产品从单排输送轨道23顺利传输至单排输送带36上。
优选地,连接板4上设有两个限位板41,两个限位板41相对设置且两限位板41之间形成供产品通过的限位槽42,从而确保产品沿限位槽42顺承地通过单排输送带36和单排输送轨道23的连接处。进一步地,限位板41两端分别与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形成的间隙以及单排输送轨道23对应,以此确保自单排输送轨道23输出的产品经限位槽42能够准确地传输至间隙内,实现精准输送。
可选地,暂存机构5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送带51和第一传送电机52,第一传送带51与单排输送带36和输送机构6连接。第一传送带51由第一传送电机52驱动转动,第一传送带51设置与单排输送带36的设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第一传送电机52的间歇工作时间,就能在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启动,将产品输送至输送机构6。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6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传送带61和第二传送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传送带61与第一传送带51连接,以将第一传送带51输送的产品持续输出,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核检工作。相类似地,第二传送带61由第二传送电机驱动转动,第二传送带61的具体设置与单排输送带36的设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第二传送电机的间歇工作时间,就能在第二传送带61上的产品达到第三预设量时启动,将产品持续输送进行核检。优选地,第三预设量不小于第二预设量,即第一传送带51上的产品能够一次性全部传输至第二传送带61上,无需分多次传输,提高产品传输效率。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预设量、第二预设量和第三预设量的具体值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设定。
优选地,沿产品传送方向,第二传送带61的第一侧边设有固定挡板611,第二传送带61的第二侧边设有推料挡板612,推料挡板612能够沿垂直于产品传送方向移动。以此设置,既能对第二传送带61的两侧进行阻挡,防止产品掉落,推料挡板612又能通过对产品的推动使第二传送带61上的产品进一步排列整齐,进一步确保产品有序传输。推料挡板612与推料板31设置类似,其由推料挡板气缸(图中未示出)驱动来回移动。
可选地,输送机构6还包括单排送出输送带62,单排送出输送带62与第二传送带61连接,以将第二传送带61输送的产品单排有序输出至检分处。单排送出输送带62与单排输送带36的设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该上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终端,单排出料机构2、推料机构3、暂存机构5和输送机构6均与控制终端连接,以控制其启闭,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
优选地,为提高整个上料装置的上料效率,单排出料机构2和推料机构3均分别设有两个,一个单排出料机构2和一个推料机构3设于暂存机构5的一侧,另一个单排出料机构2和另一个推料机构3设于暂存机构5的另一侧,以对暂存机构5两侧同时进料,缩短产品上料间歇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上料效率。
进一步地,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对该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做如下表述:
1、启动单排出料机构2,产品自储料斗21进入振动盘22,经振动盘22输送至单排输送轨道23;
2、开启推料机构3,自单排输送轨道23输出的产品经单排输送带36传输至推料板31与挡料板32间的间隙内,此时,限位挡块35对间隙内放入产品限位;
3、当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关闭单排出料机构2,挡料板32向上移动,推料板31将产品成排推送至暂存机构5上;
4、推料板31、挡料板32复位后,启动单排出料机构2,以此循环,产品持续被推料板31推送至暂存机构5上;
5、当暂存机构5上的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关闭单排出料机构2和推料机构3,开启暂存机构5,产品被第一传送带51成矩阵型传输至输送机构6;
6、当输送机构6上的产品达到第三预设量(设第三预设量等于第二预设量)时,启动输送机构6,产品被第二传送带61传输至单排送出输送带62输出,同时,关闭暂存机构5,启动单排出料机构2和推料机构3,开启下一轮产品的上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过程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例如:步骤1和步骤2中,启动单排出料机构2时也可将推料机构3同时开启;单排出料机构2的启动也可在挡料板32复位过程中,只要不影响产品的输送即可。
进一步地,为提高整个产品流水线的工作效率,可将上料装置设有多个,多个上料装置串联并排设置,以同时多条流水线对产品进行上料,提高整个产品的上料、检分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排出料机构2、推料机构3、暂存机构5和输送机构6,将产品单排输出后,产品在达到第一预设量时经推料机构3整排推送至暂存机构5,产品在暂存机构5上有序呈矩阵排列,在暂存机构5上的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将产品输送至输送机构6,产品经输送机构6成排输出进行检测,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上料,对产品的上料过程进行有序规整,无需人工对散乱产品预先整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进一步地,推料机构3具体包括相连接的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相对设置且挡料板32能够沿推料板31高度方向移动,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之间形成供产品进入的间隙,推料板31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将产品向前推送;产品输送时,间隙能够对产品限位,使产品有序沿间隙输送排列,当间隙内的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此时挡料板32沿推料板31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从而将间隙内的产品暴露以便于推料板31将产品推送至暂存机构5,从而实现了产品的有序输送排列。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
单排出料机构(2),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将产品单排输出;
推料机构(3),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推料机构(3)与所述单排出料机构(2)连接,所述推料机构(3)包括相连接的推料板(31)和挡料板(32),所述推料板(31)和所述挡料板(32)相对设置且所述挡料板(32)能够沿所述推料板(31)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推料板(31)和所述挡料板(32)间形成供所述产品进入的间隙,所述推料板(31)被配置为在所述间隙内的所述产品达到第一预设量时将所述产品向前推送;
暂存机构(5),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暂存机构(5)与所述推料机构(3)连接,所述暂存机构(5)被配置为在其上的所述产品达到第二预设量时启动以将所述产品向前输送;
输送机构(6),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机构(6)与所述暂存机构(5)连接以承接所述暂存机构(5)输送的所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3)还包括限位挡块(35),所述限位挡块(35)设于所述推料板(31)和所述挡料板(32)之间,以对所述产品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排出料机构(2)包括:
储料斗(21),设有出料端;
振动盘(22),与所述出料端连接;
单排输送轨道(23),所述单排输送轨道(23)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22)连接,所述单排输送轨道(23)另一端与所述推料机构(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3)还包括单排输送带(36),所述单排输送带(36)与所述单排输送轨道(23)和所述暂存机构(5)均连接,所述推料板(31)和所述挡料板(32)均位于所述单排输送带(36)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机构(5)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送带(51)和第一传送电机(52),所述第一传送带(51)与所述单排输送带(36)和所述输送机构(6)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6)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传送带(61)和第二传送电机,所述第二传送带(61)与所述第一传送带(5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产品的传送方向,所述第二传送带(61)的第一侧边设有固定挡板(611),所述第二传送带(61)的第二侧边设有推料挡板(612),所述推料挡板(612)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产品的传送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6)还包括单排送出输送带(62),所述单排送出输送带(62)与所述第二传送带(6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3)还包括推料气缸(33)和挡料气缸(34),所述推料气缸(33)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推料气缸(33)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料板(31)连接,所述挡料气缸(34)安装于所述推料板(31)上且所述挡料气缸(34)的输出端与所述挡料板(3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排出料机构(2)和所述推料机构(3)分别设有两个,一个所述单排出料机构(2)和一个所述推料机构(3)设于所述暂存机构(5)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单排出料机构(2)和另一个所述推料机构(3)设于所述暂存机构(5)的另一侧。
CN202021945924.6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上料装置 Active CN212314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5924.6U CN21231479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5924.6U CN21231479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4791U true CN212314791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5924.6U Active CN21231479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4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4007B (zh) 蛋黄上料分选系统
CN215100198U (zh) 一种自动送料分拣装置
CN111453061A (zh) 一种餐具装箱生产线
CN111924468A (zh) 一种上料装置
JPH08254A (ja) ローラボトル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
CN212314791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3435752U (zh) 来料外观自动检测、分料装置
CN210011970U (zh) 自动检测包装装置
WO2022142597A1 (zh) 一种接料装置、接驳装置及分拣系统
CN213678734U (zh) 一种快速上下料机构
CN212267949U (zh) 一种餐具装箱生产线的自动装箱装置
CN208856480U (zh)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210156706U (zh) 一种插座l级、n级与底壳自动组装机
CN210063469U (zh) 一种点数分装机
JPS6031421A (ja) 物体移載装置
US7278814B2 (en) Apparatus for emptying container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e
CN219616162U (zh) 一种电池片分选机构
CN220096701U (zh) 一种称重分装设备
CN217919987U (zh) 基于果杯循环的水果传输机构及水果清洗设备
CN217779871U (zh) 一种自动充磁镭雕设备
CN214526437U (zh) 一种磁芯上料装置
CN216470821U (zh) 一种立式自动供料设备
CN212607895U (zh) 传输装置及分拣设备
CN210794580U (zh) 一种产品检测装置的托盘送料机构
CN216862630U (zh) 一种上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