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4682U -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4682U
CN212314682U CN202022305534.9U CN202022305534U CN212314682U CN 212314682 U CN212314682 U CN 212314682U CN 202022305534 U CN202022305534 U CN 202022305534U CN 212314682 U CN212314682 U CN 212314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oil cylinder
state
self
belt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55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学军
刘若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Ruojia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ford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ford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ford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55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4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4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4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包括:机架(1)、履带行走装置(2)和调偏装置(3),所述调偏装置(3)包括支撑油缸(32)、滑移板(33)、水平油缸(34)和底座(35),所述滑移板(33)连接在所述底座(35)上方,且能够相对于底座(35)横向滑移,所述支撑油缸(32)竖直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33)和底座(35)相对于所述机架(1)升起或降下,所述水平油缸(34)用于驱使所述滑移板(35)相对于所述底座(35)横向滑移。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采用履带实现移动并采用水平油缸进行调偏,无需设置辅助支腿,也无需地面铺设道轨,并能够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Description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矿山开采等作业中,需要将开采出来的沙土、砂石、矿石等物料(例如煤块和矸石等)从工作面输送至指定位置,然后对物料进行处理或转运。从工作面至指定地点的输送,通常会采用连续运输方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运输设备也需不断延伸,以进行从前移的工作面至指定位置的物料输送。
皮带机(也称为胶带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连续运输设备。每次对胶带输送机进行延伸,都需要增加一段皮带机及机架。在延伸过程中或增加过程中,需要先将机尾从胶带输送机拆离,增加中间机架后再将机尾搬运就位,并将胶带重新连接。整个延伸工作,尤其是其中的搬运机尾工作,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大影响了工程施工等作业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来实现皮带机机尾的自行移动,从而,能够简单地实现机尾的快速移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包括:机架、履带行走装置和调偏装置,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实现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自移运动,
所述调偏装置的调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油缸、滑移板、水平油缸和底座,所述滑移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方,且能够相对于底座横向滑移,所述支撑油缸竖直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和底座相对于所述机架在升起状态和降下状态之间运动,
在降下状态下,所述底座支撑在地面上,使得履带行走装置脱离与地面的接触,
在升起状态下,所述底座脱离与地面的接触,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与地面接触;
所述水平油缸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滑移板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滑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横向滑移。
优选地,所述水平油缸为双出杆油缸,其两端杆头与滑移板连接,水平油缸的缸体与底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偏装置的调偏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个,且设置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横向中间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调偏装置的调偏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组,每组调偏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调偏支撑组件,且两个调偏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水平油缸为双出杆油缸,其两端杆头与滑移板通过杆头耳轴连接,水平油缸的中间耳轴与底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偏装置的调偏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立柱,支撑立柱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支撑油缸的杆头端与所述底座上的滑移板连接,所述支撑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调高托滚支架、前端架、中间架、后端架。
优选地,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底盘﹑行走履带和液压马达,所述履带底盘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行走履带和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底盘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采用双层箱式结构,包括内箱体和设置在内箱体外周的外箱体,其中,所述支撑油缸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具有行走状态、调偏状态和运行状态,
在行走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落地,底座升起,在此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处于升起状态;
在调偏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升起,底座落地,在此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处于降下状态;
在运行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和底座都落地,所述支撑油缸处于升起状态与降下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优选地,在运行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的支撑力为F1,在调偏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的支撑力为F2;
其中,20%*F2<F1<35%*F2。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采用履带实现移动并采用水平油缸进行调偏,无需设置辅助支腿,也无需地面铺设道轨,并能够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皮带机自移机尾左部的放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皮带机自移机尾右部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皮带机自移机尾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皮带机自移机尾俯视示意图。
图6是履带行走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履带行走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机架 24 引导轮
2 履带行走装置 25 驱动轮
3 调偏装置 26 张紧单元
11 液压调高托滚加 27 液压马达
12 前端架 31 支撑立柱
13 中间架 32 支撑油缸
14 后端架 33 滑移板
20 履带底盘 34 水平油缸
21 行走履带 35 底座
22 支重轮 311 内箱体
23 托链轮总成 312 外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机例如是胶带输送机。更具体地,可以是伸缩皮带机,可以自行调节皮带的长度,只需要调整了机尾的位置,并在中间增加上一段皮带支撑架即可。或者胶带输送机并非是伸缩皮带机,这样,在调整了机尾的位置之后,除了增加一段皮带支撑架之外,还需要增加一段皮带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包括:机架1;履带行走装置2和调偏装置3,其中,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调偏装置3连接至所述行机架1。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采用履带式移行走动方式,油缸式调偏,通过履带行走装置2和调偏装置各自动作时互为离地的方式,执行各自的动作,无需在地面铺设道轨。
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液力源既可以是自带泵站,也可以共用工作面的其它液力源,其控制手动和电控或手电一体均可以。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液压控制既可以为手动操作,也可以是智能化控制,实行电控远程操作或遥控操作。
为了同时迁移工作面随行设备和/或物料,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还能够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设备平台。设备平台位于机架上,与机尾一起移动,用于放置设备及材料和专用装备等。所述设备平台安装在机尾上与机尾同步移动。设备平台的位置、形状、数量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为落地式的,道轨行程长度可达10米以上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整个机尾或机架为超长的,整体可长达17m。
机架1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形状与结构,而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与结构。例如,所述机架可以多节连接而成,各节间连接为刚性接头。
在机架1上可以设置各种设备;以及可以在机架1上设置平台来放置物料。备选的是,采用长机架,例如可以长度达到17米以上或甚至更长。机架1上还可以搭接转载机支撑小车,上下托滚、机尾滚筒、清扫器等皮带机的常规部件。这有利于减少机尾的调整频次。例如,参见图1,所述机架1包括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调高托滚支架11、前端架12、中间架13、后端架14。用于连接皮带机。皮带机上、下托滚和机尾滚筒、清扫器等辅件均安装在机架上,液压浮动托滚架的升降是高了机架和机尾之间高度的过渡调整。
二运转载机搭接小车位于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小车之下设置皮带运输线。二运转载小车在机架道轨上行走,上下托滚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托滚支架上支撑皮带的运行。
二运设备可以是转载机,也可能是皮带,与机尾之间有重叠,这个重叠长度是机尾移动的重要功能,二运设备的搭接,一端是搭在这个移动的二运转载小车上,前后移动,实现搭接的伸缩。
机尾前后行走是由履带机尾装置在液力的作用完成的,无需利用转载机的拖拽,因此减少了因机尾移动时的不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求保护的行走装置为履带式,可为一组,也可为多组。具体地,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实现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自移运动。履带行走装置2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形状与结构,而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与结构。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仅仅采用了一组左右设置的履带(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中部处);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包括采用两组甚至更多组左右设置的履带的技术方案。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的液压驱动控制方式既可以为手动操作,也可以是智能化电控操作。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包括履带底盘20﹑行走履带21和液压马达27,履带底盘20连接至机架1,行走履带21和液压马达安装在底盘20上。其中,行走履带21为两个,左右各设置一个,相应地配备两个液压马达27,分别驱动相应的行走履带。液压马达27例如可以采用行星减速液压马达。
自移机尾的行走以下述方式实现:在液压马达27的作用下,驱动行走履带21向前向后移动,由此带动履带底盘20移动,进而带动安装在底盘20上的机架及与机架上的设备和与之联接的其它部件一起向前或后而移动。
参见图6,履带行走装置2还可以包括其他零部件,例如支重轮22、托链轮总成23、引导轮24、驱动轮25、张紧单元26等,由此来更好地实现履带行走功能。各部分的具体形状、结构等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的调偏,是用油缸推动滑移板在底座上的水平移动,来调整机架的中心与皮带运行中心的偏转角度。具体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油缸32、滑移板33、水平油缸34和底座35。
所述滑移板33连接在所述底座35上方,且能够相对于底座35横向滑移。也就是说,在所述底座35上设置有滑移板33,所述滑移板33设置在所述底座35之上,且支撑在所述底座35之上。所述滑移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35 35左右横向滑移。
所述支撑油缸32竖直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33和底座35相对于所述机架1在升起状态和降下状态之间运动。
在降下状态下,所述底座35支撑在地面上,使得履带行走装置2脱离与地面的接触,
在升起状态下,所述底座35脱离与地面的接触,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与地面接触;
所述水平油缸34分别与所述底座35和滑移板33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滑移板33相对于所述底座35横向滑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动作均由液压源提供,液压源的供应既可以共用外部液力,也可以由自带泵站提供。自带泵站例如设置在机架1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行走和油缸调偏的组合工作方式。行走时,履带行走装置在液力作用下,支撑油缸32将底座抬起,即脱离与地面的接触,仅由履带行走装置前后移动。调偏时,支撑油缸32在液力作用下,将与机架连成一体的履带行走装置提离地面,水平油缸34在液力有作用下,拉动滑移板33及其上的支撑油缸32和与之连接的机架1整体左右移动。完成这一工作后,支撑油缸32回缩,机架下落至履带落地,一个调偏工作完成。
水平油缸34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形式与结构。参见图4,所述水平油缸34为双出杆油缸。双出杆油缸左右水平延伸,在两端设置有活塞杆,且一体地运动。双出杆油缸的两端杆头与滑移板33连接(例如为采用耳轴进行铰接),水平油缸34的缸体与底座35连接(例如为采用耳轴进行铰接)。也就是说,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油缸34为双出杆油缸,其两端杆头与滑移板33通过杆头耳轴连接,水平油缸34的中间耳轴与底座35连接。此种方式有利于提高调偏时的稳定性与均衡性。
为了提供液力,优选地,可选用共用外部源力源,也可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对所述行走装置驱动马达和调偏装置的支撑油缸和双出杆油缸提供液压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整个机尾或机架为超长的,整体可长达17m以上,且超长的道轨行程,可减少机尾移动的频次,提高皮带的运行时间。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采用履带行走和液压油缸调偏的工作方式,无需在地面铺设道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其机架和机架上的道轨的长度远长于普通机尾,其设备平台也可扩展为材料平台,将材料运送列车的功能与机尾合一,在实现机尾的自动行走的同时还兼顾材料的运输。
具体地,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以及所述调偏装置可以均为液压驱动式装置,且所述胶带输送机机尾装置进一步包括外部液力源箅自带液压泵站,用于对所述可履带行走装置以及所述调偏装置提供液压动力。从而实现所述行走装置的行走和机尾的调偏。
具体地,所述设备平台安放在机架上,平台上放置的工作面用小型移动设备可随工作面的推进同步前移。从而便于实现工作面的设备搬家工作量。
参见图1-3,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个,且设置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横向中间位置处。
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组,每组调偏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调偏支撑组件,且两个调偏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
如图1-4所示,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立柱31。支撑立柱31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1,所述支撑油缸32的杆头端与所述底座35上的滑移板33连接,所述支撑油缸32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31连接。滑移板33能够在底座35上左右滑移,但是在其他方向上,滑移板33和底座35不能相对运动。
为了提高强度,所述支撑立柱31采用双层箱式结构,包括内箱体11和设置在内箱体外周的外箱体12。箱式结构是指大体上为箱型的结构,通常包括围合的四个竖直侧壁,根据具体结构与要求,还可以包括上壁和/或下壁。所述支撑油缸3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内箱体11和外箱体12之间。支撑油缸32的缸体或活塞杆例如固定连接至内箱体11。从而,充分利用空间,并对支撑油缸32提供一定的保护。参见图4,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在一个调偏支撑组件中设置有两个支撑油缸32。有利的是,两个支撑油缸32的进油口并联设置,出油口也并联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支撑立柱31也可以视为机架1的安装调偏装置3的部位,或者与机架1设置为一体的。
为了在行走工况和调偏工况之外,对自移机尾提供更好的支撑,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具有行走状态、调偏状态和运行状态。
在行走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2落地,底座35升起,在此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处于升起状态。在此状态下,通过履带行走装置的运行,实现自移机尾的移动,包括前进、后退、转弯等。
在调偏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2升起,底座35落地,在此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处于降下状态。在此状态下,整个自移机尾由支撑油缸32支撑。能够通过水平油缸的动作,来实现机架相对于底座35的左右移动(横向移动)。由此来实现调偏。例如,前端的水平油缸不动,机架前端不动,后端的水平油缸带动机架后端右移,由此,调节机架的角度,实现调偏。
在运行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2和底座35都落地,所述支撑油缸32处于升起状态与降下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在此状态下,自移机尾不能够移动,也不能进行调偏。履带行走装置2和底座35共同支撑自移机尾,从而,自移机尾能够很好地固定并支撑设置在其上的皮带输送装置的相应部分。而不会在整个皮带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移位。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在运行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的支撑力为F1,在调偏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的支撑力为F2;
其中,20%*F2<F1<35%*F2。通常通过调整支撑油缸32内的液压或液压差来调节所述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自移机尾采用履带实现移动并采用水平油缸进行调偏,无需设置辅助支腿,也无需地面铺设道轨,并能够提供较大的支撑力。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还包括履带行走执行机构与油缸形式的调偏装置及辅助支撑的组合形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包括:机架(1)、履带行走装置(2)和调偏装置(3),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实现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自移运动,
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油缸(32)、滑移板(33)、水平油缸(34)和底座(35),所述滑移板(33)连接在所述底座(35)上方,且能够相对于底座(35)横向滑移,所述支撑油缸(32)竖直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33)和底座(35)相对于所述机架(1)在升起状态和降下状态之间运动,
在降下状态下,所述底座(35)支撑在地面上,使得履带行走装置(2)脱离与地面的接触,
在升起状态下,所述底座(35)脱离与地面的接触,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与地面接触;
所述水平油缸(34)分别与所述底座(35)和滑移板(33)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滑移板(33)相对于所述底座(35)横向滑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油缸(34)为双出杆油缸,其两端杆头与滑移板(33)连接,水平油缸(34)的缸体与底座(35)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个,且设置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横向中间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在所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组,每组调偏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调偏支撑组件,且两个调偏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油缸(34)为双出杆油缸,其两端杆头与滑移板(33)通过杆头耳轴连接,水平油缸(34)的中间耳轴与底座(35)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偏装置(3)的调偏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立柱(31),所述支撑立柱(31)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1),所述支撑油缸(32)的杆头端与所述底座(35)上的滑移板(33)连接,所述支撑油缸(3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3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31)采用双层箱式结构,包括内箱体(311)和设置在内箱体外周的外箱体(312),其中,所述支撑油缸(32)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内箱体(311)和外箱体(312)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包括履带底盘(20)﹑行走履带(21)和液压马达(27),所述履带底盘(20)连接至所述机架(1),所述行走履带(21)和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底盘(20)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具有行走状态、调偏状态和运行状态,
在行走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2)落地,底座(35)升起,在此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处于升起状态;
在调偏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2)升起,底座(35)落地,在此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处于降下状态;
在运行状态下,履带行走装置(2)和底座(35)都落地,所述支撑油缸(32)处于升起状态与降下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
在运行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的支撑力为F1,在调偏状态下,所述支撑油缸(32)的支撑力为F2;
其中,20%*F2<F1<35%*F2。
CN202022305534.9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Active CN212314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5534.9U CN212314682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5534.9U CN212314682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4682U true CN212314682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5534.9U Active CN212314682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46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6112A (zh) * 2021-09-01 2021-12-21 西安重装澄合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快掘转运一体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6112A (zh) * 2021-09-01 2021-12-21 西安重装澄合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快掘转运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0195B (zh) 一种矿用叉装式单元支架搬运车
CN211469708U (zh) 一种皮带机延伸装置
CN112607309A (zh) 一种矿用履带式可伸缩自移机尾
CN212314682U (zh)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CN112281557A (zh) 铺轨机以及轨道施工方法
CN111927535A (zh) 一种煤矿顺槽用超前支架搬运车及无反复支护工艺
US20050279616A1 (en) Extendible conveyor system
US3782536A (en) Mobile transfer carrier
CN211077368U (zh)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CN112576301B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单元支架搬运系统
CN214459645U (zh) 一种过隧运梁车
CN115626449A (zh) 一种综掘面用新型自移机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54541U (zh) 一种煤矿顺槽用超前支架搬运车
CN112356759B (zh) 一种低位运梁车
CN112278754B (zh) 矸石卸载轨道专用架子头
CN113775362A (zh) 一种自由度高的隧道工程管片运输结构
CN113247568A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的横向大范围移动装置
CN112983505A (zh) 一种拱锚施工台车
CN215363206U (zh) 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
CN214459646U (zh) 一种用于过隧运梁车中的后驮梁小车
CN216043779U (zh) 一种隧道掘进机
CN218624237U (zh) 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机泥浆延伸系统用泥浆管路运输装置
CN217203403U (zh) 轨道安装运输装置
CN217599594U (zh) 一种可自动行走运输机机头
CN214616592U (zh) 一种一体化隧洞拱锚施工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8

Address after: 100083 room 701, block A2, Baoyuan building, 16 Qinghua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iu Ruojiang

Address before: 100083 room 0703, building 3, No.16 Qinghua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FORD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