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3057U -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3057U
CN212313057U CN202021367958.1U CN202021367958U CN212313057U CN 212313057 U CN212313057 U CN 212313057U CN 202021367958 U CN202021367958 U CN 202021367958U CN 212313057 U CN212313057 U CN 212313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ying
cavity
material convey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79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鹏
陈慧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Oud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679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3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3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3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包括物料输送辊、印花辊、烘干总成和卷收筒,通过在印染设备上加装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使得叶轮空气输出端输出面积以及数量得以对应增加,保证了烘干箱内沿物料输送方向实现均匀的烘干热风输送,提高空气的均匀程度,并提高物料的烘干效率,烘干箱将通入的空气均匀由烘干风口向烘干腔内输送,并实现了对周边散射的热辐射和光源进行反射处理,进而重叠在自身散发的热量上,对物料的加热效果进行了提高,配合烘干腔上设置的出风管道,将散热后附着在气体内的印染材料抽离,提高了的烘干效率使得印刷机得以适配水墨印染材料对全生物降解基材的印刷,且使得物料的生产更加安全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生物降解基材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是指使用全生物降解原料(如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聚碳酸亚丙酯、淀粉)经过改性而生产出来的全生物降解颗粒,再使用该颗粒经过吹膜、注塑、拉片加工而成的制品,具备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能力,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长期以来,购物袋表面的印花颜料采用的是油墨印刷,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经过印花辊后印染上颜料,随后进入带有热风的箱体内进行烘干处理,虽然油墨具备快干的效果,但其较强的挥发性以及油墨内带有的大量毒性物质却造成了工作环境的恶化,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然而,由于已有的烘干设备存在烘干区域的风量大小及冷热不均,热风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进行水墨印刷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烘干设备存在烘干区域的风量大小及冷热不均,热风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进行水墨印刷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包括物料输送辊、印花辊和烘干总成;
所述物料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物料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物料在物料输送辊上的输送方向形成物料输送通道;
所述印花辊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上;
所述烘干总成设置于物料通过印花辊后的物料输送通道上,印花辊和烘干总成一一对应,包括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包括叶轮腔、输入风道、叶轮、马达和输出风道,烘干箱包括匀风腔、烘干腔、加热模块和烘干输送辊,叶轮腔的一侧设有进风端,输入风道于叶轮腔一侧的进风端相连通,叶轮装配于叶轮腔内,马达与叶轮传动连接,输出风道与叶轮腔相连通,输出风道的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上,烘干箱包括匀风腔、烘干腔和加热装置,匀风腔设有多个烘干风口,烘干风口均匀布设于烘干箱内,匀风腔和烘干腔通过烘干风口相连通,输出风道出风端通过管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相连通,且输出风道出风端的管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连通处均匀布设于烘干箱上,烘干腔与输入风道通过管道相连通,加热装置设置于匀风腔或烘干腔内,包括加热灯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为弧形结构,内弧面朝向物料输送通道,加热灯设置于反射板的内弧方向;
所述卷收筒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风道为圆台状中空腔体结构,输出风道的圆台顶面与叶轮腔相连通,输出风道设有出风端,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圆台状结构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选用保温送风软管,所述保温送风软连通叶轮腔的进风端与烘干箱的烘干腔、以及连通输出风道的输出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马达定位台,马达定位台设置于叶轮腔的一侧,并与马达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拉伸输送辊,所述烘干输送辊位于烘干腔内的数量为两个,烘干输送辊分别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位于烘干腔内的输送方向两端,拉伸输送辊设置于烘干输送辊之间,用于使烘干腔内的物料输送通道的物料输送方向呈折线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匀风腔包括第一匀风腔和第二匀风腔,第一匀风腔和第二匀风腔相对设置,加热模块设置于第一匀风腔及第二匀风腔连通烘干腔一侧的外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阻隔网,所述阻隔网设置于烘干腔内,并设置于加热模块与物料输送通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腔上设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铰接于烘干腔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物料卷筒架,所述物料卷筒架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的起始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吹膜机,所述吹膜机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的起始端。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印染设备上加装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使得叶轮空气输出端输出面积以及数量得以对应增加,并依靠多组布设的出风端,均布并连通烘干箱,对应匀风腔的多个烘干风口,保证了烘干箱内沿物料输送方向实现均匀的烘干热风输送,提高烘干空气的输送均匀程度,并提高物料的烘干效率,烘干箱将通入的空气均匀由烘干风口向烘干腔内输送,在烘干腔内由加热装置进行升温处理,进而对物料输送通道上的物料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加热装置在自身加热对物料烘干的同时,设置于反射板内弧面的加热装置,实现了对周边散射的热辐射和光源进行反射处理,进而重叠在自身散发的热量上,对物料的加热效果进行了提高,配合烘干腔上设置的出风管道,将散热后附着在气体内的印染材料抽离,保证了空气的烘干能力,使得烘干效率进一步提高,提高了的烘干效率使得印刷机得以适配水墨印染材料对全生物降解基材的印刷,替换了水墨材质降低了毒性,且使得物料的生产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烘干烘干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风道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烘干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烘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烘干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烘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物料输送辊;
11、物料输送通道;
20、印花辊;
30、烘干总成;
31、循环风道;311、叶轮腔;312、输入风道;313、马达;
314、输出风道;32、烘干箱;321、匀风腔;
3211、第一匀风腔;3212、第二匀风腔;322、烘干腔;
323、加热模块;3231、加热灯;3232、反射板;
324、烘干输送辊;325、烘干风口;326、保温送风软管;
327、马达定位台;328、拉伸输送辊;
40、卷收筒;
50、吹膜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包括物料输送辊10、印花辊20、烘干总成30和卷收筒40。物料输送辊1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物料依次接触各个物料输送辊10,并沿物料输送方向形成物料输送通道11。印花辊20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11上,并与物料输送通道11上的物料相接触,用于接触印染水墨,并将印染水墨与物料相接触。烘干总成30包括循环风道31和烘干箱32,循环风道31包括叶轮腔311、输入风道312、叶轮、马达313和输出风道314,烘干箱32包括匀风腔321、烘干腔322、加热模块323和烘干输送辊324,物料输送通道11从烘干箱32内部穿过,叶轮腔311的一侧侧面设有进风端,输入风道312于叶轮腔311一侧的进风端相连通,叶轮装配于叶轮腔311内,马达313的动力输出轴与叶轮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叶轮在叶轮腔311内转动,输出风道314的顶面与叶轮腔311相连通,输出风道314的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314底部,烘干箱32的匀风腔321设有多个烘干风口325,烘干风口325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均匀布设于匀风腔321上,匀风腔321和烘干腔322通过烘干风口325相连通,输出风道314出风端通过管路与烘干箱32的匀风腔321相连通,且输出风道314出风端的管路与烘干箱32的匀风腔321连通处均匀布设于烘干箱32上,烘干腔32与输入风道312通过管道相连通,加热模块323设置于烘干腔322内,包括加热灯3231和反射板3232,所述反射板3232为弧形结构,内弧面朝向烘干腔322内的物料输送通道11区域,加热灯3231设置于反射板3232的内弧方向,所述卷收筒40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11输送方向的末端。
根据上述结构,在全生物降解基材水墨印刷机的使用过程中,物料输送通道输送待印刷的全生物降解膜依次在各个物料输送辊上进行输送。当全生物降解膜输送至印花辊区域时,印花辊将水墨燃料印至全生物降解膜上。经过印花辊上色后的全生物降解膜进入烘干箱的烘干腔中,烘干总成循环风道的马达开始工作,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叶轮,叶轮在叶轮腔内转动,并在叶轮腔的进风端产生负压,向叶轮腔连通输出风道的方向输送空气,输出风道上布设的出风端通过多个管路,将空气输送至烘干箱与管路均匀布设的连通处,进而输送至匀风腔内,位于匀风腔内的空气由各个烘干风口向烘干腔输送,加热灯工作,在对物料输送通道输送至烘干腔内的全生物降解膜加热的同时对空气加热,加热的空气接触全生物降解膜,在灯光热量和空气热量的共同作用下,水墨被烘干。于此同时,加热灯向周边投射并到达反射板上的光线被反射至物料输送方向上的全生物降解膜,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加热,并提高了照射光线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及热辐射的烘干效率。烘干腔内的空气经由连通烘干腔的出风管路,依靠负压抽离回到叶轮腔进行循环,或直接由正压通过连通烘干腔的排放管路排出。在由一侧的烘干腔上方的烘干输送辊输出后,由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末端卷收筒进行卷收,完成全生物降解膜的印染和烘干流程。通过在印染设备上加装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使得叶轮空气输出端输出面积以及数量得以对应增加,并依靠多组布设的出风端,均布并连通烘干箱,对应匀风腔的多个烘干风口,保证了烘干箱内沿物料输送方向实现均匀的烘干热风输送,提高烘干空气的输送均匀程度,并提高物料的烘干效率,烘干箱将通入的空气均匀由烘干风口向烘干腔内输送,在烘干腔内由加热装置进行升温处理,进而对物料输送通道上的物料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加热装置在自身加热对物料烘干的同时,设置于反射板内弧面的加热装置,实现了对周边散射的热辐射和光源进行反射处理,进而重叠在自身散发的热量上,对物料的加热效果进行了提高,配合烘干腔上设置的出风管道,将散热后附着在气体内的印染材料抽离,保证了空气的烘干能力,使得烘干效率进一步提高,提高了的烘干效率使得印刷机得以适配水墨印染材料对全生物降解基材的印刷,替换了水墨材质降低了毒性,且使得物料的生产更加环保。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以及图6,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在烘干箱32内设有第一匀风腔3211和第二匀风腔3212,在烘干腔322内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物料输送辊,物料输送通道11在烘干腔322内形成U型或V型的物料输送轨迹,加热模块323设置于第一匀风腔3211和第二匀风腔3212朝向烘干腔322一侧的外侧方向上,并设置于相邻的烘干风口325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在全生物降解基材水墨印刷机的使用过程中,物料输送通道输送待印刷的全生物降解膜依次在各个物料输送辊上进行输送。当全生物降解膜输送至印花辊区域时,印花辊将水墨燃料印至全生物降解膜上。经过印花辊上色后的全生物降解膜进入烘干箱的烘干腔中,烘干总成循环风道的马达开始工作,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叶轮,叶轮在叶轮腔内转动,并在叶轮腔的进风端产生负压,向叶轮腔连通输出风道的方向输送空气,输出风道上布设的出风端通过多个管路,将空气输送至烘干箱与管路均匀布设的连通处,进而输送至第一匀风腔和第二匀风腔内,位于第一匀风腔和第二匀风腔内的空气由各个烘干风口向烘干腔输送,此时,位于相邻烘干风口之间的加热灯工作,全生物降解膜在烘干腔内的物料输送辊上走V字形或U字型行驶轨迹,在对物料输送通道输送至烘干腔内的全生物降解膜加热的同时,在相对方向上对空气加热,对向设置的两组匀风腔及加热模块加热的空气接触全生物降解膜,在灯光热量和空气热量的共同作用下,水墨被烘干。于此同时,加热灯向周边投射并到达反射板上的光线被反射至物料输送方向上的全生物降解膜,对空气进行进一步加热,并提高了照射光线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及热辐射的烘干效率。烘干腔内的空气经由连通烘干腔的出风管路,依靠负压抽离回到叶轮腔进行循环,或直接由正压通过连通烘干腔的排放管路排出。在由一侧的烘干腔上方的烘干输送辊输出后,由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末端卷收筒进行卷收,完成全生物降解膜的印染和烘干流程,使得烘干设备的体积得以缩小,且共用的烘干腔322便于加热模块323进行共同的烘干操作,增加全生物降解膜在烘干腔内的烘干行程及时间,提高加热及烘干效率。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输出风道314为圆台状中空腔体结构,输出风道314的圆台顶面与叶轮腔311相连通,输出风道314设有出风端,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314圆台状结构的底部。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连通输出风道与加热箱匀风腔、烘干箱的烘干腔与输入风道的管路选用保温送风软管,保温送风软管为采用在软管上包覆铝箔、保温棉材质的管路,便于对输送中的空气进行保温处理,提高烘干效率,减少热量在输送过程中的耗散。保温送风软管可通过紧箍与叶轮腔的进风端、加热箱的烘干腔、输出风道的输出端和加热箱的匀风腔相连接,通过紧箍进行固定,装配便捷且保证了密闭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马达定位台327,马达定位台327设置于叶轮腔311的一侧,并与马达313相连接,通过设置马达定位台,使得马达方便装配。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阻隔网,阻隔网设置于烘干腔内,并设置于加热模块与物料输送通道之间。通过设置阻隔网,便于分隔加热模块,避免在开启箱体进行维护时撞击反射板或加热灯,造成操作人员烫伤或损坏加热灯及反射板的反射弧度。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烘干腔上设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铰接于烘干腔上,匀风腔和加热模块装配于检修盖上。通过设置检修盖,便于对物料输送通道部分进行维护。
请参阅图4,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烘干总成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烘干总成沿物料输送通道1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烘干总成30,印花辊20的数量与烘干总成30的数量相对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全生物降解膜进入轮印染烘干流程时,依次进入第一个印花辊及第一个烘干总成,第二个印花辊及第二个烘干总成,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多色印刷要求,使得全生物降解膜的印染次数得以增多,以对应多色及多层印染,增加印刷样式。
请参阅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吹膜机50,吹膜机50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的前端,通过设置吹膜机,使得全生物降解膜的原料可直接通过吹膜机加工后形成全生物降解膜,实现了全生物降解膜的制造及印染操作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生产线,避免了中途物料的转运,提高生产效率。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物料输送通道的前端可设置物料卷筒架,物料卷筒架可用于安装尚未上色的卷成卷筒状的全生物降解膜,在输送过程中,卷筒不断转动释放全生物降解膜进行印染和烘干处理,随后进行卷收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全生物降解膜可以是塑料袋及单层包装膜的结构。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烘干腔内设有拉伸输送辊,拉伸输送辊设置于两物料输送辊之间,对进入烘干腔的全生物降解膜进行拉伸处理,进而提高烘干效率。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布设在输出风道中间的通风管的装配,位于中心的出风端的长度大于四周的出风端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叶轮腔的输入端设置于侧边,输出风道连接于叶轮腔底部,便于适配位于下方出风端管路及位于侧面的进风端管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辊、印花辊、烘干总成和卷收筒;
所述物料输送辊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物料在物料输送辊上的输送方向形成物料输送通道;
所述印花辊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上;
所述烘干总成设置于物料通过印花辊后的物料输送通道上,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印花辊和烘干总成一一对应,包括循环风道和烘干箱,循环风道包括叶轮腔、输入风道、叶轮、马达和输出风道,烘干箱包括匀风腔、烘干腔、加热模块和烘干输送辊,叶轮腔的一侧设有进风端,输入风道于叶轮腔一侧的进风端相连通,叶轮装配于叶轮腔内,马达与叶轮传动连接,输出风道与叶轮腔相连通,输出风道的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上,烘干箱包括匀风腔、烘干腔和加热装置,匀风腔设有多个烘干风口,烘干风口均匀布设于烘干箱内,匀风腔和烘干腔通过烘干风口相连通,输出风道出风端通过管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相连通,且输出风道出风端的管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连通处均匀布设于烘干箱上,烘干腔与输入风道通过管道相连通,加热装置设置于匀风腔或烘干腔内,包括加热灯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为弧形结构,内弧面朝向物料输送通道,加热灯设置于反射板的内弧方向;
所述卷收筒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风道为圆台状中空腔体结构,输出风道的圆台顶面与叶轮腔相连通,输出风道设有出风端,出风端布设于输出风道圆台状结构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选用保温送风软管,所述保温送风软连通叶轮腔的进风端与烘干箱的烘干腔、以及连通输出风道的输出端与烘干箱的匀风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定位台,马达定位台设置于叶轮腔的一侧,并与马达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输送辊,所述烘干输送辊位于烘干腔内的数量为两个,烘干输送辊分别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位于烘干腔内的输送方向两端,拉伸输送辊设置于烘干输送辊之间,用于使烘干腔内的物料输送通道的物料输送方向呈折线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风腔包括第一匀风腔和第二匀风腔,第一匀风腔和第二匀风腔相对设置,加热模块设置于第一匀风腔及第二匀风腔连通烘干腔一侧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隔网,所述阻隔网设置于烘干腔内,并设置于加热模块与物料输送通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上设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铰接于烘干腔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释放筒,所述物料释放筒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的起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膜机,所述吹膜机设置于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的起始端。
CN202021367958.1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Active CN212313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7958.1U CN212313057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7958.1U CN212313057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3057U true CN212313057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7958.1U Active CN212313057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3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417A (zh) * 2020-07-13 2020-09-11 林鹏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417A (zh) * 2020-07-13 2020-09-11 林鹏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3057U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CN207954984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表面文字印刷设备
CN106702633A (zh) 一种螺旋式纱线印染设备
CN215397692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塑料膜印刷烘干装置
CN111645417A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膜水墨印刷机
CN211518869U (zh) 一种手提袋印刷后烘干装置
CN211641400U (zh) 一种印刷机烘干装置
CN209873349U (zh) 一种避免破坏印染层的传动装置
CN212860818U (zh) 一种水墨印刷机用物料高效烘干装置
CN218854764U (zh) 一种涂布机烘干装置
CN213138213U (zh) 一种塑料袋印刷机
CN212499470U (zh) 一种印刷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14889319A (zh) 一种塑料薄膜双面印刷工艺、设备
CN212796237U (zh) 一种水墨印刷机集成循环风道
CN208714679U (zh) 一种塑料膜印刷机用快速烘干冷却装置
CN107621150B (zh) 一种薄膜上色设备上的多箱烘干装置
CN215095597U (zh) 一种基于打包带生产流水线的集成烘箱
CN219686858U (zh) 一种节能减耗的吹膜印刷烘干箱装置
CN213920240U (zh) 一种色料快速固化完全的四色印刷机
CN214395949U (zh) 一种彩印包装设备用速干装置
CN110525047A (zh) 一种3d打印喷涂快速干燥
CN215507537U (zh) 一种车用地毯加工用淋膜机
CN214021732U (zh) 一种用于离型膜成型后的上色用印刷机
CN209813414U (zh) 一种面膜袋生产用具有快速风干功能的图案印刷装置
CN217495581U (zh) 一种包装装潢印刷品固化干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2

Address after: 325200, No. 1288 Shangdo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inside Shunda Knitting Factory, Rui'an City)

Patentee after: Wenzhou Oudi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200 No.253, Wangsheng North Road, Linxi village, Shangwang street,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