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8144U - 斜口支架 - Google Patents

斜口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8144U
CN212308144U CN202022188065.7U CN202022188065U CN212308144U CN 212308144 U CN212308144 U CN 212308144U CN 202022188065 U CN202022188065 U CN 202022188065U CN 212308144 U CN212308144 U CN 212308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section
axis
section
linear
plan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80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顺
潘宁
周详
冯洁
赵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chuang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ylox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ylox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ylox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80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8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8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8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口支架,包括前段部。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若干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至少两条线性轮廓线或至少两条非线性轮廓线,使得所述斜口支架的自由开口端面形成的开口斜面能够适应人体自然腔道的分岔口处的生理结构,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架近端的突出造成的影响对侧流动性物质,例如血液流动的问题,或者由于支架位置过于远离分岔口,使得支架因无法有效覆盖病变位置也无法提供合理的径向支撑力而容易导致的自然腔道再狭窄的问题。

Description

斜口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斜口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并得到临床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治疗血管阻塞疾病的主要方式,具有微创和高效等特点。
血管支架用于管腔的病变段置入,以支撑狭窄闭塞段管腔并保持管腔通畅。在血管支架的性能指标中,支架的柔顺性能和支撑性能对手术过程和手术后对临床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架的柔顺性能会影响到支架的在输送导管里的过弯能力,柔顺性差会拉直甚至损伤血管,或很难到达病变部位。血管支架的支撑性会影响支架长期服役的能力,如果支架的支撑性很差,就不能撑开狭窄处的血管,或者手术中即使能够撑开,手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也会比较高。
公开号为CN10516788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纵向变形的血管支架,其血管支架近端的相邻环状支撑体之间采用直线型连接筋连接,中端及远端采用S型连接筋连接,以兼顾血管支架纵向上的纵向强度和柔顺性。
然而,由于血管存在生理弯曲,上述血管支架的放置位置靠近血管分叉处时,血管支架的前端会突出进入近端血管,从而影响对侧血管血液的流动;若上述血管支架的前端不突出进入近端血管放置,其前段结构无法适应血管分岔口的生理结构,因此既不能完全覆盖病变也无法提供合理的径向支撑力,容易引起血管的再狭窄。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斜口支架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人体自然腔道的斜口支架,以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以避免引起血管再狭窄问题,且不影响对侧血流,特别适用于血管分岔口的应用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斜口支架包括前段部,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包括若干凸起,以构成开口斜面,所述开口斜面倾斜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若干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至少两条线性轮廓线或至少两条非线性轮廓线,所述非线性轮廓线包括弧形轮廓线。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斜口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若干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至少两条线性轮廓线或至少两条非线性轮廓线,使得所述斜口支架的自由开口端面形成的开口斜面能够适应人体自然腔道的分岔口处的生理结构,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架近端的突出造成的影响对侧流动性物质,例如血液流动的问题,或者由于支架位置过于远离分岔口,使得支架因无法有效覆盖病变位置也无法提供合理的径向支撑力而容易导致的自然腔道再狭窄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弧形轮廓线远离所述前段部的轴线弯曲。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增强斜口支架的径向支撑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弧形轮廓线交汇于同一点或者具有不同的近轴端,所述近轴端为所述弧形轮廓线靠近所述前段部轴线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弧形轮廓线的近轴端形成的所述弧形轮廓线的切线与通过所述近轴端形成的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0-70度。
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线性轮廓线具有不同的近轴端,所述近轴端为所述线性轮廓线靠近所述前段部轴线的一端。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增强斜口支架的径向支撑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线性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所夹的锐角为20-80度。
优选的,所述线性轮廓线或所述非线性轮廓线的任意一种的数目为偶数,且相对所述前段部的轴线互为镜像。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径向支撑力的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线性轮廓线或非线性轮廓线之间具有若干过渡凸起,所述若干过渡凸起的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直线轮廓线,所述直线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70-90度。其有益效果在于:控制所述直线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70-90度,不容易影响对侧血液或流动性物质的流动。
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由若干闭环结构相接而成,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形成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的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大于除形成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的闭环结构之外的其他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进一步加强径向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由若干闭环结构相接而成,所述若干闭环结构沿所述前段部的轴向方向形成若干组支撑单元,每组支撑单元具有相同数目的闭环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加强径向支撑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位于所述前段部轴线同一侧的相邻支撑单元为靠近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内支撑单元和远离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外支撑单元,所述内支撑单元的强度大于所述外支撑单元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斜口支架还包括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并铆压或填充有显影金属。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血管支架在人体内的置入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斜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前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前段部沿A-A方向裁切后形成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斜口支架在人体内的置入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斜口支架的前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前段部沿A-A方向裁切后形成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斜口支架的前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前段部沿A-A方向裁切后形成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血管支架在人体内的置入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1,人体内的第一血管11、第二血管12和第三血管13交汇形成了血管分叉结构,当病变部位存在于血管分叉结构靠近所述第一血管11的位置,需要将血管支架14置入所述第一血管11并到达血管分叉结构。由于所述血管支架14的前端面141垂直于所述血管支架14的轴线(图中未标示),为了将所述血管支架14放置于血管分叉结构并使所述血管支架14产生足够的支撑力以保持相对所述第一血管11的位置不发生改变,所述前端面141需要伸出所述第一血管11与所述第二血管12的交汇处,但是这种置入方式很容易显著影响所述第二血管12和所述第三血管13的血流。如果将所述血管支架14置入所述第一血管11并使所述前端面141远离所述血管分叉结构,不能完全覆盖病变,也很容易由于所述血管支架14的近端支撑力不足导致血管再狭窄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人体自然腔道的斜口支架,所述斜口支架包括前段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段部的含义为:所述斜口支架由至少两段管状结构组成,其中位于一端的管状结构为所述前段部。所述前段部的刚性大于其他管状结构的刚性,所述斜口支架置入所述人体自然腔道后,所述前段部仍能够在所述人体自然腔道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可回复形变,以适应所述人体自然腔道的生理弯曲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人体自然腔道包括血管、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包括若干凸起,以形成开口斜面。所述若干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线性轮廓线或非线性轮廓线,所述线性轮廓线和所述非线性轮廓线倾斜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斜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前段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斜口支架2呈管状,且包括相互连接的前段部21和柔性部22。所述前段部21由若干闭环结构211相接而成,所述柔性部22由V形开环结构221相接而成,并通过连接结构222相接。将所述斜口支架2置入人体自然腔道的分叉处,例如血管分叉处后,所述前段部21在适应血管的生理弯曲结构的同时主要提供支撑力以保证所述斜口支架2不会相对分叉处发生显著的移位;所述柔性部22主要提供良好的贴壁性能。
具体的,所述前段部21具有均一的外径。
参照图2和图3,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包括若干凸起31和若干过渡凸起32。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为所述前段部21不与所述柔性部22相接的一端。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包括由所述若干凸起31围成的开口斜面(图中未标示)以及由所述若干过渡凸起32围成的垂直面(图中未标示)。其中,所述若干凸起31围成的开口斜面(图中未标示)均倾斜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33,所述若干过渡凸起32围成的垂直面(图中未标示)垂直于所述轴线33。
具体的,所述轴线33为所述前段部21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面展开结构”,参照图3,具体指沿裁切方向A-A将所述前段部21的侧壁裁开,然后按照每单位面积平面的实际形状和大小,无褶皱地摊开在同一平面所形成的结构。沿裁切方向A-A将所述前段部21的侧壁裁开以使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相对所述轴线33为轴对称结构。
具体的,所述裁切方向A-A平行于所述轴线33,沿所述裁切方向A-A于所述前段部21侧壁形成的裁切线(图中未标示)和所述若干凸起31围成的开口斜面(图中未标示)边缘的交汇点与其他平行于所述轴线33且与所述若干凸起31围成的开口斜面(图中未标示)边缘相交的裁切线相比,沿图3所示的所述裁切方向A-A于所述前段部21侧壁形成的裁切线(图中未标示)与所述若干凸起31围成的开口斜面(图中未标示)边缘的交汇点距离所述轴线33的垂直距离最大。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轮廓线和所述非线性轮廓线中任意一种的数目至少为2。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轮廓线和所述非线性轮廓线中任意一种的数目为偶数且相对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33互为镜像。
图4为图3所示的前段部沿A-A方向裁切后形成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不同的所述若干凸起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不同的线性轮廓线,所述不同的线性轮廓线具有不同的近轴端。所述近轴端指所述线性轮廓线靠近所述轴线33的一端。
具体的,参照图3和图4,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不同的线性轮廓线分别为相邻的第一线性轮廓线41和第二线性轮廓线42。所述第一线性轮廓线41和所述第二线性轮廓线42均倾斜于所述轴线33并位于所述轴线33的两侧。所述第一线性轮廓线41和所述第二线性轮廓线42具有不同的近轴端,分别为第一近轴端44和第二近轴端45。所述第一线性轮廓线41和所述第二线性轮廓线42相对所述轴线33互为镜像。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线性轮廓线或非线性轮廓线之间具有若干过渡凸起,所述若干过渡凸起的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直线轮廓线。
具体的,参照图3和图4,所述若干过渡凸起32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直线轮廓线43,所述直线轮廓线43垂直于所述轴线33。
图5为图2所示的斜口支架在人体内的置入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3和图5,当所述斜口支架2置入所述第一血管11并到达血管分叉结构,由于所述第一线性轮廓线41和所述第二线性轮廓线42均倾斜于所述轴线33,使得所述斜口支架2容易放置于所述血管分叉结构的分叉处,以适应血管分岔结构的生理结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伸出所述第一血管11与所述第二血管12的交汇处的结构对血液流动造成的影响,以及能够有效覆盖病变位置,避免由于近端支撑力不足引起的血管再狭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轮廓线43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70-90度。若所述直线轮廓线43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所夹的角度过小,所述斜口支架2的所述前段部21无法产生足够的径向支撑力。
更具体的,所述直线轮廓线43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80度和85度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线性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33所夹的锐角为20-80度,以符合血管分叉处的解剖形态,满足最佳的血管覆盖效果,避免最大程度地减少伸出所述第一血管11与所述第二血管12的交汇处的结构对血液流动造成的影响,以及避免由于近端支撑力不足引起的血管再狭窄问题。
若所述线性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33所夹的锐角的角度过大,为了有利于体内放置并不发生位移,所述斜口支架2必须像图1所示的所述血管支架14那样放置,使得所述前段部21更容易伸出所述第一血管11和所述第二血管12的交汇处,从而影响对侧的血液流动,且置入人体的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若所述线性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33所夹的锐角的角度过小,所述斜口支架2的前端过于尖锐,无法产生足够的径向支撑力,容易引起的血管再狭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21的轴线33所夹的锐角为30度、40度、50度、60度和70度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面的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大于除形成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面的闭环结构之外的其他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
具体的,参照图4,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第一线性轮廓线41和所述第二线性轮廓线42的凸起所对应的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L大于其他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所述其他闭环结构指形成所述直线轮廓线43的凸起所对应的闭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闭环结构为N边形,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闭环结构每条边的边长为2-7毫米。
具体的,参照图4,所述闭环结构呈菱形。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斜口支架2还包括标记部23,所述标记部23设置于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面,并铆压或填充有显影金属。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斜口支架的前段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前段部沿A-A方向裁切后形成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弧形轮廓线远离所述轴线33弯曲。不同所述凸起组的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不同的弧形轮廓线,所述不同的弧形轮廓线交汇于同一点或者具有不同的近轴端,所述近轴端为所述弧形轮廓线靠近所述轴线33的一端。
参照图2和图6,图6所示的前段部与图2所示的前段部的区别在于:图6所示的前段部中,所述若干凸起31于所述前段部21的自由开口端面形成了边缘呈弧形并倾斜于所述轴线33的开口斜面(图中未标示)。
参照图6和图7,图6所示的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若干凸起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相邻的第一弧形轮廓线71和第二弧形轮廓线72,所述第一弧形轮廓线71和所述第二弧形轮廓线72均远离所述轴线33弯曲并交汇于同一交汇点73。所述交汇点73为所述第一弧形轮廓线71近轴端和所述第二弧形轮廓线72的近轴端。
具体的,所述第一弧形轮廓线71和所述第二弧形轮廓线72相对所述轴线33互为镜像。以所述第一弧形轮廓线71为例,所述第一弧形轮廓线71的近轴端形成的切线为第一切线74,通过所述交汇点73形成的所述轴线33的垂线为第一垂线75。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线74和所述第一垂线75之间所夹的夹角为0-70度。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斜口支架的前段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前段部沿A-A方向裁切后形成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6和图8,图8所示的前段部与图6所示的前段部的区别在于:图8所示的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除了包括由所述若干凸起31形成倾斜于所述轴线33的开口斜面,还包括由所述若干过渡凸起32形成的垂直于所述轴线33的平面。
参照图8和图9,图8所示的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若干凸起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三弧形轮廓线91和第四弧形轮廓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三弧形轮廓线91和所述第四弧形轮廓线(图中未标示)均远离所述轴线33弯曲并位于所述轴线33的两侧。所述第三弧形轮廓线91和所述第四弧形轮廓线(图中未标示)相对所述轴线33互为镜像。
具体的,所述第三弧形轮廓线91和所述第四弧形轮廓线(图中未标示)具有不同的近轴端,分别为第三近轴端92和第四近轴端93。以所述第四弧形轮廓线(图中未标示)为例,所述第三近轴端92形成的切线为第二切线96,通过所述第二切线96形成的所述轴线33的垂线为第二垂线95。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线96和所述第二垂线95之间所夹的夹角为0-7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4、图7和图9,形成所述前段部21的若干闭环结构沿所述前段部21的轴向方向形成若干组支撑单元(图中未标示),所述若干组支撑单元(图中未标示)均平行于所述轴线33。
公开号为CN109793600A的中国专利申请也公开了具有倾斜端面的血管支架,然而其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的若干平行于其前段部轴线的轴向支撑单元中,靠近前段部轴线的轴向支撑单元中的闭环结构数目多于远离其前段部的闭环结构的数目,从而使形成的支架端面呈现外翻结构,这种外翻结构的形成一方面不利于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另一方面,外翻结构的形成不利于良好的贴壁性能,也很容易对血管等人体自然腔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支撑单元具有相同数目的闭环结构,使得所述前段部21不会形成如CN109793600A的外翻结构,从而保证能够提高足够的径向支撑力,且不会对人体自然腔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具体的,图4、图7和图9所示的前段部中,每组支撑单元具有的闭环结构数目均为4。
为保证每组支撑单元具有相同数目的闭环结构,参照图4、图7和图9所示的任意一种前段部,每组支撑单元中的至少部分闭环结构沿所述轴线33的方向呈拉长的菱形结构,且越靠近所述轴线33的支撑单元中的拉长菱形结构的数目越多,拉长的程度也越大,使得这部分支撑单元比其他支撑单元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不利于所述前段部21的径向支撑力分布均匀。
所述前段部21的平面展开结构中,位于所述轴线33同一侧的相邻支撑单元为靠近所述轴线33的内支撑单元和远离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外支撑单元。为使所述前段部21的径向支撑力分布均匀,使所述内支撑单元的强度大于所述外支撑单元的强度以进行力学补强,从而有利于所述前段部21的径向支撑力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以位于所述轴线33同一侧的若干支撑单元为例,自距离所述轴线33最远的支撑单元起,使每个支撑单元的质量顺次增加,以实现所述力学补强。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2)

1.一种斜口支架,应用于人体自然腔道,所述斜口支架包括前段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包括若干凸起,以构成开口斜面,所述开口斜面倾斜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
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若干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至少两条线性轮廓线或至少两条非线性轮廓线,所述非线性轮廓线包括弧形轮廓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弧形轮廓线远离所述前段部的轴线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弧形轮廓线交汇于同一点或者具有不同的近轴端,所述近轴端为所述弧形轮廓线靠近所述前段部轴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弧形轮廓线的近轴端形成的所述弧形轮廓线的切线与通过所述近轴端形成的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0-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线性轮廓线具有不同的近轴端,所述近轴端为所述线性轮廓线靠近所述前段部轴线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所述线性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所夹的锐角为20-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轮廓线或所述非线性轮廓线的任意一种的数目为偶数,且相对所述前段部的轴线互为镜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线性轮廓线或非线性轮廓线之间具有若干过渡凸起,所述若干过渡凸起的凸起顶端之间的连线形成直线轮廓线,所述直线轮廓线与所述前段部的轴线所夹的角度为70-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由若干闭环结构相接而成,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形成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的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大于除形成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的闭环结构之外的其他闭环结构的最大径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由若干闭环结构相接而成,所述若干闭环结构沿所述前段部的轴向方向形成若干组支撑单元,每组支撑单元具有相同数目的闭环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部的平面展开结构中,位于所述前段部轴线同一侧的相邻支撑单元为靠近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内支撑单元和远离所述前段部轴线的外支撑单元,所述内支撑单元的强度大于所述外支撑单元的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口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前段部的自由开口端面,并铆压或填充有显影金属。
CN202022188065.7U 2020-09-29 2020-09-29 斜口支架 Active CN212308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8065.7U CN212308144U (zh) 2020-09-29 2020-09-29 斜口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8065.7U CN212308144U (zh) 2020-09-29 2020-09-29 斜口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8144U true CN212308144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8065.7U Active CN212308144U (zh) 2020-09-29 2020-09-29 斜口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81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2460A (zh) * 2020-09-29 2020-12-04 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弯曲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2460A (zh) * 2020-09-29 2020-12-04 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弯曲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7991B (zh) 输送鞘管
JP4695738B2 (ja) ステント
EP0274846B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ypertrophy of the prostate gland
US5980552A (en) Articulated stent
US6565598B1 (en) Stent with a closed structure
JP3825044B2 (ja) 膨張型分岐ステント
JP3662885B2 (ja) 人造血管ステントおよびステント挿入装置
US4392562A (en) Limited bend malleable penile prosthesis
US20030040803A1 (en) Maintaining an open passageway through a body lumen
AU2004317383B2 (en) Stent
KR20030081411A (ko) 스텐트
EP3967278A1 (en) Blood vessel stent
JPH0317505B2 (zh)
EP1013301B1 (en) Catheter
JPH06508284A (ja) 内視鏡による摘出器具、ワイヤバスケット結石摘出器具、ステント・リトリーバ、スネア等に関する改良
CN212308144U (zh) 斜口支架
US4177805A (en) Penile implantation prosthesis
CN113925652A (zh) 机械球囊、支架输送装置及支架系统
KR100267019B1 (ko) 내강 확장용 스텐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2213953U (zh) 柔顺支架
JP2014205068A (ja) 体腔内に配置するのに適した医療器具
CN113925653A (zh) 支架输送装置及系统
CN112043476A (zh) 斜口支架
CN2180285Y (zh) 形状记忆合金人体管道扩张支撑架
CN214128933U (zh) 医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loor 1 and 2, building 1, No. 18, Keji Avenue,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chuang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 and 2, building 1, No. 18, Keji Avenue,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YLOX MEDICAL DEVICE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Yu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shun

Inventor after: Pan Ning

Inventor after: Zhou Xiang

Inventor after: Feng Jie

Inventor after: Zhao Zh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shun

Inventor before: Pan N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Xiang

Inventor before: Feng Jie

Inventor before: Zhao 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