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7040U -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7040U
CN212297040U CN202020971447.4U CN202020971447U CN212297040U CN 212297040 U CN212297040 U CN 212297040U CN 202020971447 U CN202020971447 U CN 202020971447U CN 212297040 U CN212297040 U CN 212297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omposite structure
shell
air
cross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14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连华
陈柏金
程江波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Juxin Clean Energy and Hot Forg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Juxin Clean Energy and Hot Forg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Juxin Clean Energy and Hot Forg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Juxin Clean Energy and Hot Forg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14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7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7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7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混复合结构的引风总成,它将风机部分外壳与支撑系统采用混凝土浇筑,提高设备的强度,减小振动和噪声;将风机倒置反向悬挂安装,使进风腔、进出风口位置优化;预置装卸机构,方便安装与维修;采用积木式结构组合,节省空间和管道长度。与传统的单纯钢结构相比较,钢混结构更便于制作和维护,特别适合于特大型风机设计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稳定性好,噪音低,维修方便,管路合理,引风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风装置,具体为一种引风总成的钢与混凝土复合结构制作,属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机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等。
风机在工业化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如煤转化为燃气的过程中,首先要用风机将助燃气体和气化剂送入气化炉中,生成的燃气再通过风机送入燃烧炉中,燃气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还要运用引风机输送到脱硫、除尘等下道环保处理设备。然而现有的风机输送废气到脱硫、除尘设备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大型风机通常都是金属外壳,通气腔大,气流对型腔冲击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大;二是风机往往设计单侧面进风口,风叶能效低,匹配功率较大;三是风机维修频率高、过程复杂;四是大型风机外形很高,通常出风口设置在上方,进风口设置在下方。因此,必须在风机出风口与下道设备入口之间设置复杂的输气管。既增加了投资成本,又消耗了输气的能量。
尤其在特大型风机的设计制造中,如果单一的采用钢结构制作,效果更为不佳,一方面是特大型风机达几十米的高和宽,其塑性较大,会产生强烈的振动或共振;另一方面钢结构的抗腐性和耐火性较差。
针对传统引风机械设备存在的缺陷,优化设备结构,改进引风进出气管设置,采用自带气阀的接口,选用不同性能的零部件材质是克服引风总成缺陷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它将风机部分外壳与支撑系统采用混凝土浇筑,提高设备的强度,减小振动和噪声;将风机倒置反向悬挂安装,优化了进出风口位置;预置装卸机构,方便安装与维修;采用积木式组合结构,节省空间和管道长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它由风机和支撑系统组成,所述风机通过轴承座与支撑系统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由混凝土浇筑体和悬挂装置组成,在混凝土浇筑体中设置预埋件,将所述悬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预埋件连接,下端吊挂风机转动部分,风机转动部分反向悬挂于混凝土浇筑体;
风机壳的上部设置为内外两层,外层与内层之间构成进气腔,所述外层为箱体,所述内层为叶轮上部外壳,与钢结构叶轮下部外壳组成引风和排风空间;
进风管道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口,所述叶轮下部外壳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下端口,风机的出气口设置于风机的下部;
所述箱体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凸台,箱体下部边角设有支柱,所述预埋件浇筑在所述凸台内;
所述悬挂装置包含反向固定装置和吊挂装置,所述反向固定装置包括预埋件、横担、固定螺栓,横担固定在预埋件上,风机的轴承座固定在横担上,所述反向固定装置将风机转动部分吊挂在凸台内的预埋件上,所述吊挂装置包括横担、升降螺杆、托板,横担两端设有螺孔,托板两端设有通孔,升降螺杆的上端自下至上依序穿过托板和横担,且托板置于所述轴承座的下方;
当反向固定装置中的固定螺栓松开,所述风机转动部分与反向固定装置分离,托板支撑轴承座,所述吊挂装置将风机转动部分吊挂在凸台内的预埋件上;
旋转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相对横担下行,支撑在托板上的风机转动部分随之下行,反向旋转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相对横担上行,支撑在托板上的风机转动部分随之上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与两扇形侧板都采用混凝土制作,与箱体融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采用混凝土制作,与箱体融为一体,两扇形侧板采用金属板制作,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上部外壳两扇形侧板采用混凝土制作,与箱体融为一体,周向轮缘封板采用金属板制作,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与两扇形侧板全部采用金属板制作,与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与进气腔之间设有调节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中,风机转动部分反向悬挂设置,使进气腔、进出气口位置优化。出气口设置在风机的下部,便于下道设备的安装,减少了输气管的长度。将风机的部分外壳设计成内外两层,内层用于引风和排风,内外两层之间的型腔构成进气腔。外层设计成方筒状混凝土浇筑体,一是用于支撑风机,增加了风机的稳定性;二是与内层壳构成进气腔,使进气过程顺畅;三是作为风机噪声的缓冲层,大量噪声被吸收,减小了噪音和振动,优化了环境;四是增强了风机的抗腐性和耐火性;五是就地建造方便起吊运输,就地拼装节省制作周期。与传统的单纯钢结构相比较,钢混结构更便于制作和维护,特别适合于超大型引风总成设计运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刚度好,吸振降噪,维修方便,管路接口简化,引风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施例一附图1中A-A截面实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B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施例二附图1中A-A截面实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中B-B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施例三附图1中A-A截面实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中B-B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施例四附图1中A-A截面实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2中B-B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支架,101为箱体,102为凸台,2为风机,3为轴承座,4为横担,5为升降螺杆, 6为预埋件,7为压紧螺栓,8为托板,9为上壳轮缘封板,10为电机,11为上壳扇形侧板, a为进风口,b为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是轴向双引风的风机实施例,即气流从风机转轴周围相对双向进入风腔的引风机。
附图中,将风机2部分壳与支撑系统采用混凝土浇筑,提高了设备的刚度,减小了振动和噪声。将风机2倒置反向悬挂安装,使进出风口位置优化。在混凝土中放入预埋件6,方便了风机2的转动部分的装卸。将风机2悬挂吊装并组合排布,节省了空间和管道长度。
附图中,风机壳2的上部外壳设计成内外两层,内层为叶轮外壳,其空间引风和排风的腔体,外层为混凝土浇筑的箱体101,箱体101下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混凝土支架1,进风管道的进风口a固定于箱体101的上端口,风机2的下部壳固定于箱体101的下端口。气体从进风口a进入,经叶轮外壳与箱体101之间的进气腔,从风机2转轴周围沿轴向进入风机的引风和排风的腔体。箱体101的两大面外侧各设有一个凸台102,凸台102中设置预埋件6,这时设定预埋件6为螺栓。由预埋件6、横担4构成了风机2的反向固定装置,用螺母或螺栓将横担4固定在预埋件6上,风机2的转动部分通过轴承座3固定在横担4上,从而将风机2的转动部分反向悬挂在凸台102上。
升降螺杆5、托板8组成的吊挂装置为风机2转动部分的另一吊挂系统两升降螺杆5的上端自下至上依序穿过托板8两端的通孔和横担4两端的螺孔,托板9置于轴承座3的下方。
风机2出现故障时,首先松开风机2的下部壳体,再松开固定轴承座3与横担4之间的连接件,风机2的转动部分与横担4脱开,轴承座3由托板8支撑,旋转升降螺杆5下端部的螺杆头,升降螺杆5相对横担4下行,支撑在托板8上的风机2转动部分随之下行,直至到达合适位置。
安装风机2转动部分时,先将风机2上部的上壳轮缘封9和上壳扇形侧板11固定在箱体101内,风机2的转动部分及轴承座3置于托板8上,反向旋转升降螺杆5下端部的螺杆头,升降螺杆5相对横担4上行,支撑在托板8上的风机2的转动部分随之上行,直至达到适当位置后,再由连接装置将轴承座3固定在横担4上,风机2的转动部分通过轴承座3固定在反向固定装置上,风机2的下部外壳通过压紧螺栓7反向固定在箱体101的下端口。
附图2、3、4所示的是风机2上部内层壳的上壳轮缘封板9、上壳扇形侧板11和外层壳都为混凝土制作的实施例。
附图5、6、7所示的是风机2上部内层壳的上壳轮缘封板9和外层壳为混凝土一体制作,两扇形侧板采用金属板制作,两者之间固定连接的实施例。
附图8、9、10所示的是风机2上部内层壳的上壳扇形侧板11和外层壳为混凝土一体制作,上壳轮缘封板9采用金属板制作,两者之间固定连接的实施例。
附图11、12、13所示的是风机2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9与两扇形侧板11全部采用金属板制作,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中,因风机2反向倒置悬挂,因而出风口b设置在风机2的下部,实现了出风口b的高度与脱硫设备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再加上各部件的科学排布,实现了输风管道的最短,进入脱硫设备的气体流速的最大化,同时也为电机10的配置最小化提供可能。

Claims (7)

1.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它由风机和支撑系统组成,所述风机通过轴承座与支撑系统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由混凝土浇筑体和悬挂装置组成,在混凝土浇筑体中设置预埋件,将所述悬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预埋件连接,下端吊挂风机转动部分,风机转动部分反向悬挂于混凝土浇筑体;
风机壳的上部设置为内外两层,外层与内层之间构成进气腔,所述外层为箱体,所述内层为叶轮上部外壳,与钢结构叶轮下部外壳组成引风和排风空间;
进风管道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口,所述叶轮下部外壳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下端口,风机的出气口设置于风机的下部;
所述箱体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凸台,箱体下部边角设有支柱,所述预埋件浇筑在所述凸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包含反向固定装置和吊挂装置,所述反向固定装置包括预埋件、横担、固定螺栓,横担固定在预埋件上,风机的轴承座固定在横担上,所述反向固定装置将风机转动部分吊挂在凸台内的预埋件上,所述吊挂装置包括横担、升降螺杆、托板,横担两端设有螺孔,托板两端设有通孔,升降螺杆的上端自下至上依序穿过托板和横担,且托板置于所述轴承座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与两扇形侧板都采用混凝土制作,与箱体融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采用混凝土制作,与箱体融为一体,两扇形侧板采用金属板制作,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部外壳两扇形侧板采用混凝土制作,与箱体融为一体,周向轮缘封板采用金属板制作,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部外壳周向轮缘封板与两扇形侧板全部采用金属板制作,与箱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与进气腔之间设有调节控制阀。
CN202020971447.4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Active CN212297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1447.4U CN212297040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1447.4U CN212297040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7040U true CN21229704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1447.4U Active CN212297040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7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7040U (zh) 一种引风总成的钢混复合结构
CN211753404U (zh) 一种滤芯便于拆卸清洁的环保型排放烟囱
CN111503057B (zh) 一种钢混复合结构的引风总成
US3730073A (en) Chimneys
CN21347877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离心风机安装架
CN201865399U (zh) 双内筒的烟囱
CN203791071U (zh) 一种蜗壳旋风除尘器
CN201531954U (zh) 一种热交换系统
CN215765592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CN107131137B (zh) 大型汽车生产车间用排风扇
CN204493285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低噪音蜗壳
CN205560798U (zh) 一种通用组装式三防自抽力防护罩
CN207880102U (zh) 一种仓泵气力输送用摆动阀
CN208042645U (zh) 一种竹制板加工用干燥装置
CN113074536A (zh) 一种螺旋往返回程式干燥窑
CN203489297U (zh) 一种随风转向风帽
CN205208578U (zh) 负压锅炉固定式多喷嘴吹灰器
CN204677471U (zh) 一种船舶焊接用轴流风机装置
CN217630920U (zh) 一种新型屋面排气管结构
CN216717002U (zh) 一种改进型的锑白炉炉盖
CN2750219Y (zh) 环保型厨房油烟自动分离排放系统
CN205182972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1448293U (zh) 一种离心风机安装箱
CN212429311U (zh) 进气箱
CN215864586U (zh) 一种具有防热冷却的托轮轴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