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714U -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6714U
CN212296714U CN202021198558.2U CN202021198558U CN212296714U CN 212296714 U CN212296714 U CN 212296714U CN 202021198558 U CN202021198558 U CN 202021198558U CN 212296714 U CN212296714 U CN 212296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wer station
positioning
driving motor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85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露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85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6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6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6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包括发电站本体、底座和若干移动滚轮,所述发电站本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镂空设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所述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轴驱动电机,对称设置的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转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轴驱动电机,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在工作时转向相反,通过锥齿轮副的连接传动,分别带动支撑板缓慢向上运动和带动移动滚轮缓慢向下移动,继而逐渐由支撑板转换为移动滚轮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从而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反之,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均反向转动,即可实现整体装置的稳定放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火力发电,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大气污染,导致环境破坏;而风是没有公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逐渐因地制宜的应用微风小型发电站。
但是现有的微风小型发电站通常都是不便于移动的,后期简易设置移动滚轮,导致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欠缺,即整体装置的便于移动和稳定放置不能共存,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包括发电站本体、底座和若干移动滚轮,所述发电站本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镂空设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中部开设有第一避让槽,位于第一避让槽两侧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用于通过移动滚轮的第二避让槽,位于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之间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定位安装板,所述定位安装板对称设置,所述底座的侧面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远离第一滑槽的所述定位安装板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包括与第一避让槽相互配合的支撑板和用于驱动支撑板和移动滚轮升降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的顶部内壁两侧,所述支撑板呈“凸”型,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轴驱动电机和用于固定安装双轴驱动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内壁,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丝杆和第二转动丝杆,所述第一转动丝杆和第二转动丝杆均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丝杆和第二转动丝杆与双轴驱动电机之间均通过锥齿轮副连接传动,所述第一转动丝杆上对称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定位支撑板,所述定位支撑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移动滚轮设置在定位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可升降设置在对称设置的第二转动丝杆上,所述支撑板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对称设置的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转向相反;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均匀布设防滑凸起的减震防滑垫;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行程开关和用于固定安装行程开关的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侧面内壁上和定位安装板的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双轴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滚轮与定位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支撑板底部的减震框,所述减震框的内部滑动安装支撑定位块,所述支撑定位块呈“工”型,所述支撑定位块与减震框顶部内壁之间均匀布设若干弹性钢片,相邻弹性钢片之间内嵌有若干均匀布设的弹性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球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对称设置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外侧面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块,所述外螺纹块的底部固定安装穿过定位框的定位尖头,所述外螺纹块的顶部固定安装穿过定位框的施力定位杆,所述施力定位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施力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站本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防护组件,所述升降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升降安装框和固定安装在升降安装框底部内壁的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安装框的侧面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转动丝杆,所述第三转动丝杆转动安装在升降安装框内,所述第三转动丝杆与升降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皮带副连接传动,所述第三转动丝杆上均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内,穿过升降安装框顶部的所述L型支架另一端固定安装U型安装槽,所述发电站本体可拆卸安装在U型安装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安装槽的底部内壁对称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U型安装槽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五滑槽,所述发电站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与第四滑槽相互对应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转动安装若干均匀布设的滚轮,所述滚轮滚动安装在第四滑槽内,所述发电站本体的侧壁固定安装与第五滑槽相互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安装在第五滑槽内,与第五滑槽相对的所述凸起上内嵌有磁铁,所述第五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磁铁相互吸合的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双轴驱动电机,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在工作时转向相反,从而根据实际需要,当整体装置静置在地面上时,由支撑板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移动滚轮隐藏收纳在底座内,当需要移动时,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转向相反,通过锥齿轮副的连接传动,分别带动支撑板缓慢向上运动和带动移动滚轮缓慢向下移动,继而逐渐由支撑板转换为移动滚轮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从而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反之,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均反向转动,即可实现整体装置的稳定放置,进而实现整体装置在稳定放置的同时能够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电站本体、2-底座、3-移动滚轮、4-第一避让槽、5-第二避让槽、6-定位安装板、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支撑板、10-双轴驱动电机、11-电机支架、12-第一转动丝杆、13-第二转动丝杆、14-锥齿轮副、15-定位支撑板、16-减震防滑垫、17-行程开关、18-固定安装座、19-减震框、20-弹性钢片、21-弹性球、22-支撑定位块、23-定位框、24-内螺纹孔、25-外螺纹块、26-定位尖头、27-施力定位杆、28-施力把手、29-升降安装框、30-升降驱动电机、31-第三滑槽、32-第三转动丝杆、33-皮带副、34-L型支架、35-U型安装槽、36-第四滑槽、37-第五滑槽、38-安装支架、39-滚轮、40-凸起、41-磁铁、42-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包括发电站本体1、底座2和若干移动滚轮3,所述发电站本体1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镂空设置,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所述底座2的底部中部开设有第一避让槽4,位于第一避让槽4两侧的所述底座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用于通过移动滚轮3的第二避让槽5,位于第一避让槽4和第二避让槽5之间的所述底座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定位安装板6,所述定位安装板6对称设置,所述底座2的侧面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7,远离第一滑槽7的所述定位安装板6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包括与第一避让槽4相互配合的支撑板9和用于驱动支撑板9和移动滚轮3升降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内壁两侧,所述支撑板9呈“凸”型,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轴驱动电机10和用于固定安装双轴驱动电机10的电机支架11,所述电机支架11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内壁,所述双轴驱动电机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丝杆12和第二转动丝杆13,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2和第二转动丝杆13均转动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2和第二转动丝杆13与双轴驱动电机10之间均通过锥齿轮副14连接传动,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2上对称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定位支撑板15,所述定位支撑板15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7内,所述移动滚轮3设置在定位支撑板15的底部,所述支撑板9可升降设置在对称设置的第二转动丝杆13上,所述支撑板9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8内,对称设置的所述双轴驱动电机10的转向相反;通过设置双轴驱动电机10,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10在工作时转向相反,从而根据实际需要,当整体装置静置在地面上时,由支撑板9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移动滚轮3隐藏收纳在底座2内,当需要移动时,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10转向相反,通过锥齿轮副14的连接传动,分别带动支撑板9缓慢向上运动和带动移动滚轮3缓慢向下移动,继而逐渐由支撑板9转换为移动滚轮3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从而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反之,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10均反向转动,即可实现整体装置的稳定放置,进而实现整体装置在稳定放置的同时能够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
进一步,为提高支撑板9在保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时的稳定强度,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均匀布设防滑凸起的减震防滑垫16。
再进一步,为保证支撑板9和移动滚轮3移动位置的准确性,所述第一滑槽7和第二滑槽8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行程开关17和用于固定安装行程开关17的固定安装座18,所述固定安装座18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侧面内壁上和定位安装板6的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17电性连接双轴驱动电机10,从而实现对支撑板9和移动滚轮3移动位置的准确控制。
再进一步,为降低移动滚轮3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所述移动滚轮3与定位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支撑板15底部的减震框19,所述减震框19的内部滑动安装支撑定位块22,所述支撑定位块22呈“工”型,所述支撑定位块22与减震框19顶部内壁之间均匀布设若干弹性钢片20,相邻弹性钢片20之间内嵌有若干均匀布设的弹性球21;通过设置弹性钢片20和弹性球21,实现整体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减震,同时提供移动的刚性,保证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弹性球21的具体材质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弹性球2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再进一步,为更好的提高整体装置在静置时的稳定性,所述底座2的外侧面对称设置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外侧面的定位框23,所述定位框23上开设有内螺纹孔24,所述内螺纹孔24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块25,所述外螺纹块25的底部固定安装穿过定位框23的定位尖头26,所述外螺纹块25的顶部固定安装穿过定位框23的施力定位杆27,所述施力定位杆27的端部固定安装施力把手28;通过设置定位尖头26,在内螺纹孔24和外螺纹块25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当整体装置处于静置状态时,转动施力把手28,驱动定位尖头26卡接在地面土壤内,从而实现对整体装置的再次定位,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在静置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双轴驱动电机10,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10在工作时转向相反,从而根据实际需要,当整体装置静置在地面上时,由支撑板9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移动滚轮3隐藏收纳在底座2内,当需要移动时,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10转向相反,通过锥齿轮副14的连接传动,分别带动支撑板9缓慢向上运动和带动移动滚轮3缓慢向下移动,继而逐渐由支撑板9转换为移动滚轮3作为整体装置的支撑,从而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反之,对称设置的双轴驱动电机10均反向转动,即可实现整体装置的稳定放置,进而实现整体装置在稳定放置的同时能够实现整体装置的的便捷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发电站本体1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升降防护组件,所述升降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的升降安装框29和固定安装在升降安装框29底部内壁的升降驱动电机30,所述升降安装框29的侧面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三滑槽31,所述升降驱动电机3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转动丝杆32,所述第三转动丝杆32转动安装在升降安装框29内,所述第三转动丝杆32与升降驱动电机30之间通过皮带副33连接传动,所述第三转动丝杆32上均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L型支架34,所述L型支架34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31内,穿过升降安装框29顶部的所述L型支架34另一端固定安装U型安装槽35,所述发电站本体1可拆卸安装在U型安装槽35上;通过设置升降驱动电机30,在皮带副33的连接传动作用下,通过驱动第三转动丝杆32带动U型安装槽35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发电站本体1升降以及隐藏收纳在升降安装框29,从而提升发电站本体1的高度同时能够对发电站本体1进行防护。
具体的,所述U型安装槽35的底部内壁对称开设有第四滑槽36,所述U型安装槽35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五滑槽37,所述发电站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与第四滑槽36相互对应的安装支架38,所述安装支架38上转动安装若干均匀布设的滚轮39,所述滚轮39滚动安装在第四滑槽36内,所述发电站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与第五滑槽37相互对应的凸起40,所述凸起40滑动安装在第五滑槽37内,与第五滑槽37相对的所述凸起40上内嵌有磁铁41,所述第五滑槽37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磁铁41相互吸合的铁条42;通过设置滚轮39以及磁铁41与铁条42的相互配合,实现发电站本体1与U型安装槽35的可拆卸连接,同时保证发电站本体1在U型安装槽35上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升降驱动电机30,在皮带副33的连接传动作用下,通过驱动第三转动丝杆32带动U型安装槽35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发电站本体1升降以及隐藏收纳在升降安装框29,从而提升发电站本体1的高度同时能够对发电站本体1进行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包括发电站本体(1)、底座(2)和若干移动滚轮(3),所述发电站本体(1)设置在底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镂空设置,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所述底座(2)的底部中部开设有第一避让槽(4),位于第一避让槽(4)两侧的所述底座(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用于通过移动滚轮(3)的第二避让槽(5),位于第一避让槽(4)和第二避让槽(5)之间的所述底座(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定位安装板(6),所述定位安装板(6)对称设置,所述底座(2)的侧面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7),远离第一滑槽(7)的所述定位安装板(6)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移动式稳定支撑组件包括与第一避让槽(4)相互配合的支撑板(9)和用于驱动支撑板(9)和移动滚轮(3)升降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内壁两侧,所述支撑板(9)呈“凸”型,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轴驱动电机(10)和用于固定安装双轴驱动电机(10)的电机支架(11),所述电机支架(11)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内壁,所述双轴驱动电机(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丝杆(12)和第二转动丝杆(13),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2)和第二转动丝杆(13)均转动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2)和第二转动丝杆(13)与双轴驱动电机(10)之间均通过锥齿轮副(14)连接传动,所述第一转动丝杆(12)上对称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定位支撑板(15),所述定位支撑板(15)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7)内,所述移动滚轮(3)设置在定位支撑板(15)的底部,所述支撑板(9)可升降设置在对称设置的第二转动丝杆(13)上,所述支撑板(9)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8)内,对称设置的所述双轴驱动电机(10)的转向相反;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均匀布设防滑凸起的减震防滑垫(16);所述第一滑槽(7)和第二滑槽(8)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行程开关(17)和用于固定安装行程开关(17)的固定安装座(18),所述固定安装座(18)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侧面内壁上和定位安装板(6)的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17)电性连接双轴驱动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滚轮(3)与定位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支撑板(15)底部的减震框(19),所述减震框(19)的内部滑动安装支撑定位块(22),所述支撑定位块(22)呈“工”型,所述支撑定位块(22)与减震框(19)顶部内壁之间均匀布设若干弹性钢片(20),相邻弹性钢片(20)之间内嵌有若干均匀布设的弹性球(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球(2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外侧面对称设置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外侧面的定位框(23),所述定位框(23)上开设有内螺纹孔(24),所述内螺纹孔(24)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块(25),所述外螺纹块(25)的底部固定安装穿过定位框(23)的定位尖头(26),所述外螺纹块(25)的顶部固定安装穿过定位框(23)的施力定位杆(27),所述施力定位杆(27)的端部固定安装施力把手(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站本体(1)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升降防护组件,所述升降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的升降安装框(29)和固定安装在升降安装框(29)底部内壁的升降驱动电机(30),所述升降安装框(29)的侧面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三滑槽(31),所述升降驱动电机(3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转动丝杆(32),所述第三转动丝杆(32)转动安装在升降安装框(29)内,所述第三转动丝杆(32)与升降驱动电机(30)之间通过皮带副(33)连接传动,所述第三转动丝杆(32)上均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L型支架(34),所述L型支架(34)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31)内,穿过升降安装框(29)顶部的所述L型支架(34)另一端固定安装U型安装槽(35),所述发电站本体(1)可拆卸安装在U型安装槽(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安装槽(35)的底部内壁对称开设有第四滑槽(36),所述U型安装槽(35)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五滑槽(37),所述发电站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与第四滑槽(36)相互对应的安装支架(38),所述安装支架(38)上转动安装若干均匀布设的滚轮(39),所述滚轮(39)滚动安装在第四滑槽(36)内,所述发电站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与第五滑槽(37)相互对应的凸起(40),所述凸起(40)滑动安装在第五滑槽(37)内,与第五滑槽(37)相对的所述凸起(40)上内嵌有磁铁(41),所述第五滑槽(37)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磁铁(41)相互吸合的铁条(42)。
CN202021198558.2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Active CN212296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8558.2U CN21229671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8558.2U CN21229671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6714U true CN21229671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2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8558.2U Active CN21229671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6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8860A (zh)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CN212296714U (zh) 一种可移动式微风小型发电站
CN111225303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功能音箱支架
CN113148900A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
CN111649210A (zh)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移动式机电设备固定底座
CN103587604B (zh) 一种磁力攀爬车
CN109230531A (zh) 翻转装置
CN211032692U (zh) 一种载板升降的手推车
CN106903806A (zh) 一种适用于石墨烯制品的高效打孔机
CN21212322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造价工具箱
CN21469558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装置
CN220578115U (zh) 一种夹持型滚轮输送机构
CN216130868U (zh)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壁钻孔的平台车
CN210490578U (zh) 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承重型支架
CN207790652U (zh) 一种用于电动大巴车的电池箱安装装置
CN215144865U (zh) 一种铝单板加工用开孔装置
CN212559358U (zh) 一种小型建筑场地提升装置
CN220703159U (zh) 一种工程安装辅助设备
CN2141413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
CN215999681U (zh) 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
CN218426733U (zh) 用于流水线上的压装机
CN220411480U (zh) 一种房建施工的泥浆管运输装置
CN211193866U (zh) 一种七轴机器人行走导轨
CN208605887U (zh) 一种长度可调的光学仪器平台
CN220382609U (zh) 一种用于配电箱安装定位的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