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4988U -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4988U
CN212294988U CN202020824415.1U CN202020824415U CN212294988U CN 212294988 U CN212294988 U CN 212294988U CN 202020824415 U CN202020824415 U CN 202020824415U CN 212294988 U CN212294988 U CN 212294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drain core
core body
seal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44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慧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aocunzha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aocunzha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aocunzha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aocunzha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44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4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4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4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技术领域,特指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第一地漏芯包括第一地漏芯本体,在第一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铰接有第一密封板;第二地漏芯包括第二地漏芯本体,在第二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铰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第一密封板位于在第二地漏芯本体内,第一地漏芯本体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的上端,且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之间的距离能实现第一密封板在第二地漏芯本体内启闭而不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地漏芯套装的结构实现隔臭、防虫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单地漏芯的结构,更加有效地防止臭气、虫害进入到室内,有效控制室内的异味及因虫害导致的细菌的传播。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室内下水管路中溢出臭气及下水管路中的虫子爬入室内,通常需要在下水管路中设置地漏,以防止下水系统中的臭气从下水管路中溢出及虫子爬入室内。因此,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是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地漏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及室内环境卫生,其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及细菌传播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地漏芯只具有一个密封板的结构,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8018935A,公开日2018-05-11)公开的一种单面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体,所述地漏芯体为两端贯通结构;所述地漏芯体的出水口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出水口活动密封的密封垫;所述地漏芯体上设置有定位盖板转向的阻挡件,所述盖板与阻挡件之间设置有让盖板向地漏芯体的出水口靠近的推动件。当盖板与地漏芯体之间有异物卡住时,则无法起到隔臭防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虫害、臭气进入到室内的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包括第一地漏芯、第二地漏芯,所述第一地漏芯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地漏芯本体,在第一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可启闭出水端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铰接轴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密封板复位的第一复位扭簧,第一复位扭簧一端的转臂抵接在第一地漏芯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密封板上;所述第二地漏芯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二地漏芯本体,在第二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可启闭出水端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铰接轴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密封板复位的第二复位扭簧,第二复位扭簧一端的转臂抵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密封板上;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第一密封板位于在第二地漏芯本体内,第一地漏芯本体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的上端,且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之间的距离能实现第一密封板在第二地漏芯本体内启闭而不产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第一地漏芯本体的进水端连接、下端通过螺纹与下壳体,所述第二密封板铰接在下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通过按压方式实现与地漏壳体内壁紧密连接的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包括套装在上壳体外的主体,在主体的外侧壁上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密封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的一侧侧壁的下部朝第一地漏芯本体的内部凹形成第一倾斜侧板,第一倾斜侧板与第一地漏芯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倾斜侧板的上端至第一地漏芯本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端至第一地漏芯本体的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倾斜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上与第一耳板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通过第一铰接轴与第一耳板连接实现第一密封板与第一地漏芯本体的铰接,第一复位扭簧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倾斜侧板上、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密封板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板在第一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贴设在第一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的一侧侧壁的下部朝第二地漏芯本体的内部凹形成第二倾斜侧板,第二倾斜侧板与第二地漏芯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倾斜侧板的上端至第二地漏芯本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端至第二地漏芯本体的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倾斜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上与第二耳板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二耳板连接实现第二密封板与第二地漏芯本体的铰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倾斜侧板上、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密封板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板在第二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贴设在第二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复位扭簧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第二地漏芯本体的出水端的截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倾斜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地漏芯套装的结构实现隔臭、防虫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单地漏芯的结构,第一地漏芯与第二地漏芯之间形成真空层,密闭性能加强,更加有效地防止臭气、虫害、细菌进入到室内,即使在其中一个地漏芯本体与密封板之间有异物卡住导致无法正常密封,也可以有效控制室内的异味及因虫害导致的细菌的传播。
2、本实用新型由复位扭簧控制密封板在被打开后的复位,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倾斜设置,有利于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的打卡,排水量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地漏壳体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地漏芯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地漏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中:1、第一地漏芯;2、第二地漏芯;3、第一地漏芯本体;4、第一铰接轴;5、第一密封板;6、第一复位扭簧;7、第二地漏芯本体;8、第二铰接轴;9、第二密封板;10、第二复位扭簧;11、安装凸沿;12、上壳体;13、下壳体;14、环形槽;15、地漏壳体;16、密封套;17、接耳;18、第一倾斜侧板;19、第一台阶;20、第一耳板;21、第一铰接板;22、第二倾斜侧板;23、第二台阶;24、第二耳板;25、第二铰接板;26、第一凹槽;27、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包括第一地漏芯1、第二地漏芯2,所述第一地漏芯1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地漏芯本体3,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出水端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有可启闭出水端的第一密封板5,所述第一铰接轴4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密封板5复位的第一复位扭簧6,第一复位扭簧6一端的转臂抵接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密封板5上;所述第二地漏芯2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二地漏芯本体7,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通过第二铰接轴8铰接有可启闭出水端的第二密封板9,所述第二铰接轴8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密封板9复位的第二复位扭簧10,第二复位扭簧10一端的转臂抵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密封板9上;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第一密封板5位于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内,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上端,且第一密封板5与第二密封板9之间的距离能实现第一密封板5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内启闭而不产生干涉。
水进入第一地漏芯本体3内,水压的作用,第一密封板5打开,此时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出水端处于打开状态,水从该出水端进入到第二地漏芯本体7内。同样由于水压的作用,第二密封板9打开,此时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处于打开状态,水从该出水端排入下水管内。当水的作用力小于第一复位扭簧6、第二复位扭簧10的复位力时,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分别在第一复位扭簧6、第二复位扭簧10的作用下,重新封堵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出水端、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
第一地漏芯1、第二地漏芯2之间形成真空层,密封性能加强,更有效隔绝抽气细菌。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密封板,即第一密封板5与第二密封板9,可以有效地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或害虫从地漏进入到室内,隔臭、防臭效果好。
为了提高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的上表面设置密封垫。密封垫的安装结构可以是,在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的上表面设置有形状与出水端相同的凸起,所述密封垫的上表面、下表面同时向上凸形成一上凹,所述凸起插设在上凹内实现密封垫与第一密封板5或第二密封板9的固定连接。密封垫也可以是包设在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进水端径向向外延伸有安装凸沿11,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上端设置有扩孔,扩孔与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内壁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安装凸沿11设置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台阶面上。安装后,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下端及第一密封板5悬空设置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内。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7所示,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7包括上壳体12与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2的上端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进水端连接、下端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3,所述第二密封板9铰接在下壳体13上。
上壳体12、下壳体13的可拆卸式结构可以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为了实现第一地漏芯本体3与第二地漏芯本体7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14,所述环形槽14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通过密封圈与上壳体12之间进行密封。
如图1、图2、图3及图7所示,所述上壳体12的下端设置有通过按压方式实现与地漏壳体15内壁紧密连接的密封套16。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套16的具体结构式包括密封主体,在密封主体的外侧壁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密封凸起,密封主体套装在上壳体12上。安装时,通过密封凸起的变形实现上壳体12与地漏壳体15之间的紧配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套16可以代替传统的地漏壳体与地漏芯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地漏芯与地漏壳体15之间拆装更加方便。为了方便拉拔,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12的上端设置有两接耳17,两接耳17通过提手连接。当需要拆出地漏芯时,通过拉提手便可同时将第一地漏芯1、第二地漏芯2从地漏壳体15内拔出。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一侧侧壁的下部朝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内部凹形成第一倾斜侧板18,第一倾斜侧板18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之间形成第一台阶19,所述第一倾斜侧板18的上端至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端至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轴线的距离,第一倾斜侧板18具有导流的效果。所述第一倾斜侧板18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耳板20,第一耳板20的上端与第一台阶19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5上与第一耳板20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板21,所述第一铰接板21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第一耳板20连接实现第一密封板5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铰接,第一复位扭簧6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倾斜侧板18上、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密封板5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板5在第一复位扭簧6的作用下贴设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出水端上。
同样地,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一侧侧壁的下部朝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内部凹形成第二倾斜侧板22,第二倾斜侧板22位于下壳体13上,第二倾斜侧板22与第二地漏芯本体7之间形成第二台阶23,所述第二倾斜侧板23的上端至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端至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轴线的距离,第二倾斜侧板22具有导流的效果。所述第二倾斜侧板2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耳板24,第二耳板24的上端连接在第二台阶23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板9上与第二耳板24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板25,所述第二铰接板25通过第二铰接轴8与第二耳板24连接实现第二密封板9与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铰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10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倾斜侧板22上、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密封板9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板9在第二复位扭簧10的作用下贴设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耳板20、第二耳板24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同样的,第一铰接板21、第二铰接板25也间隔设置有连个,其中,第一复位扭簧6设置在两第一铰接板21之间的第一铰接轴4上,第二复位扭簧10设置在两第二铰接板25之间的第二铰接轴8上。另外,第一耳板20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耳板24与下壳体12也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牢固。
如图4所示,为了确保第一复位扭簧6的复位力,所述第一密封板5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6,所述第一复位扭簧6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凹槽26内。第一复位扭簧6另一端的转臂不会发生位移,减少复位力的分散。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密封板9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二复位扭簧10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凹槽27内。第二凹槽27所起的作用与第一凹槽26相同,均是避免对复位力的分散。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的截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倾斜设置在出水端上,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上设置有铰接板的一端高于远离铰接板的一端。这种结构使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的打开角度更大,排水量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包括第一地漏芯(1)、第二地漏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漏芯(1)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地漏芯本体(3),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出水端通过第一铰接轴(4)铰接有可启闭出水端的第一密封板(5),所述第一铰接轴(4)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密封板(5)复位的第一复位扭簧(6),第一复位扭簧(6)一端的转臂抵接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密封板(5)上;所述第二地漏芯(2)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二地漏芯本体(7),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通过第二铰接轴(8)铰接有可启闭出水端的第二密封板(9),所述第二铰接轴(8)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密封板(9)复位的第二复位扭簧(10),第二复位扭簧(10)一端的转臂抵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密封板(9)上;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第一密封板(5)位于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内,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进水端连接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上端,且第一密封板(5)与第二密封板(9)之间的距离能实现第一密封板(5)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内启闭而不产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7)包括上壳体(12)与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2)的上端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进水端连接、下端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3),所述第二密封板(9)铰接在下壳体(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2)的下端设置有通过按压方式实现与地漏壳体(15)内壁紧密连接的密封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16)包括套装在上壳体(12)外的主体,在主体的外侧壁上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密封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一侧侧壁的下部朝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内部凹形成第一倾斜侧板(18),第一倾斜侧板(18)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之间形成第一台阶(19),所述第一倾斜侧板(18)的上端至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端至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倾斜侧板(18)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耳板(20),所述第一密封板(5)上与第一耳板(20)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板(21),所述第一铰接板(21)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第一耳板(20)连接实现第一密封板(5)与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铰接,第一复位扭簧(6)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倾斜侧板(18)上、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密封板(5)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板(5)在第一复位扭簧(6)的作用下贴设在第一地漏芯本体(3)的出水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5)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6),所述第一复位扭簧(6)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一凹槽(2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一侧侧壁的下部朝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内部凹形成第二倾斜侧板(22),第二倾斜侧板(22)与第二地漏芯本体(7)之间形成第二台阶(23),所述第二倾斜侧板(22)的上端至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端至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倾斜侧板(2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耳板(24),所述第二密封板(9)上与第二耳板(24)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板(25),所述第二铰接板(25)通过第二铰接轴(8)与第二耳板(24)连接实现第二密封板(9)与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铰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10)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倾斜侧板(22)上、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密封板(9)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板(9)在第二复位扭簧(10)的作用下贴设在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9)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二复位扭簧(10)另一端的转臂抵靠在第二凹槽(27)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漏芯本体(3)、第二地漏芯本体(7)的出水端的截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板(5)、第二密封板(9)倾斜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上。
CN202020824415.1U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Active CN212294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4415.1U CN212294988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4415.1U CN212294988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4988U true CN21229498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4415.1U Active CN212294988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4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4988U (zh) 一种双层隔臭防虫地漏芯
CN208792475U (zh) 一种地漏
KR100658160B1 (ko) 공동주택 베란다의 배수구조
KR101273417B1 (ko) 아파트 베란다를 관통하는 역류 방지형 하수관
JP2015194076A (ja) 通気一体型継手と継手
CN204826164U (zh) 防臭地漏
JPH0745661Y2 (ja) 排水トラップ
JP5576027B2 (ja) 通気一体型継手
CN209260869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防漏防臭地漏
JP2729353B2 (ja) 排水管用の通気弁
KR200265310Y1 (ko) 오수. 우수 구분 배수트랩
CN219638075U (zh) 地漏单向阀芯
JP5989308B2 (ja) 通気一体型継手と継手の取付構造
CN208039423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202324110U (zh) 防臭防溢地漏
CN215669993U (zh) 一种同层排水地漏
CN211898818U (zh) 一种无降板同层排水的整体卫浴地漏及其安装应用结构
CN219033471U (zh) 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
CN217267953U (zh) 排水地漏止臭器
CN2160688Y (zh) 翻板式下水道地漏
CN219035725U (zh) 一种可引流式电动空气控制阀及其控制模块
CN217325728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108442499A (zh) 一种超薄地漏及其安装结构
CN220167064U (zh) 开孔排水管自动式消声减噪防漏阀门
CN215053709U (zh) 一种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