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4365U -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4365U
CN221054365U CN202322770831.4U CN202322770831U CN221054365U CN 221054365 U CN221054365 U CN 221054365U CN 202322770831 U CN202322770831 U CN 202322770831U CN 221054365 U CN221054365 U CN 22105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blocking
water
water outlet
drai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08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进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708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5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阻逆芯主体和阻逆盖,主体开设有落水口和排水口,阻逆盖与主体形成铰接连接,主体设有阻逆部,阻逆盖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抵靠在阻逆部从而切断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的气水连通。阻逆装置包括上述阻逆芯,该阻逆芯设置于排水接头内,排水口连通于污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阻逆盖和阻逆部之间的抵靠配合来防止气水逆流,且排水口处的气水压力越大,阻逆盖就被向下压得越紧,阻逆作用越强,能够避免压力较大的气水冲击而减弱阻逆盖的阻逆作用。阻逆芯与排水接头结合,适用于多种方向的下水,因此能够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具体包括水槽排水和地面排水及小便斗排水排尿等。

Description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背景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处一般安装有防臭阀,具体包括地面排水、水池排水、小便斗排水排尿的防臭,目前市面上普遍认为效果较好的是“潜水艇”地漏,用于防臭的盖板是设置在防臭芯的底部,当细软的长条形垃圾特别是头发,流经地漏时,由于地漏上端还有面板等多个零部件,头发等细软的垃圾有可能会被卡在地漏上端,由于头发较长,其下端则有可能刚好卡在防臭芯下端的开口处,影响盖板闭合,从而影响防臭的效果。
实用新型专利CN204491811U提出一种双重防臭下水芯,其包括U形的储水管(相当于另类气密防病菌侵入的“防臭芯”),储水管上部侧壁开设有排水口,储水管内还设有密封盖(相当于上述“盖板”),储水管上端是进水口,当储水管内的水位低于排水口时,密封盖关闭排水口,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外溢;当储水管内的水位上升顶起密封盖时,排水口被打开进行排水。这种结构由于排水口开设在储水管的上端,密封盖是依靠水位上升而打开,因此头发等细软的长条形垃圾在被冲出排水口之前会留在储水管底部而不容易影响密封盖的下降。退一步说,即使头发卡在密封盖和储水管之间,由于储水管底部具有水封,也能够防止臭气外溢,起到双重防臭的效果。
但是,密封盖与储水管之间是选择滑动配合,因此密封盖和储水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当其他用水设备(例如洗手池)快速排水时,由于下水管道是相通的,下水管道内的压力会快速增大,并通过下水管道进入上述下水芯的排水口,对密封盖造成冲击后再通过密封盖和储水管之间的间隙外溢,不仅影响防臭效果,还有可能损坏下水芯。
此外,卫生间地面一般会做防水处理,但是防水层上方才是瓷砖,瓷砖和防水层之间的填充材料是不防水的,因此水会往下渗漏到填充材料的位置,但是下水管道是向上延伸到瓷砖所在的地面,所以填充材料处的积水无法排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防臭阻逆装置无法有效对抗下水管道冲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逆芯,包括主体和阻逆盖,主体的顶端开设有落水口,主体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和主体底部之间形成储水腔,阻逆盖与主体形成铰接连接,主体设有阻逆部,阻逆盖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抵靠在阻逆部从而切断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阻逆部为环形,阻逆盖设置在阻逆部的上方,阻逆盖与阻逆部的上端面抵接来切断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设有向下延伸的分隔壁,且分隔壁设置于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分隔壁的下端低于排水口,从而主体内腔形成U形或者V形的排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阻逆盖与分隔壁形成铰接连接,分隔壁的其中一侧面朝向排水口,该朝向排水口的侧面向外凸伸形成第一阻逆部,储水腔侧壁顶端形成第二阻逆部,第一阻逆部和第二阻逆部连接形成环形的阻逆部。
一种阻逆装置,包括上述阻逆芯,该阻逆芯设置于排水接头内,主体的上端设有环绕于落水口的安装部,安装部与排水接头内壁配合将主体固定在排水接头内,落水口上方设有下水口,排水口连通于污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口包括设置在排水接头顶部的第一下水口和设置在排水接头侧面的第二下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接头侧面还设有第三下水口,第三下水口设置在同向阻逆装置下方,第三下水口连接于渗水导流组件,渗水导流组件用于将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的积水导流到污水管;
渗水导流组件设有阻逆阀,以防止污水管和排水接头内的气水逆流到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阻逆阀包括本体和盖板,本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本体的上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地面防水层的上方并与防水层之间存在间隙,出水口连通于第三下水口,盖板设置在本体内并与本体形成铰接连接,本体内侧设有环形凸缘,盖板与环形凸缘配合防止气水从出水口逆流到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阻逆阀的进水口处设有网格板,网格板的外周壁与本体内壁连接,从而防止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的填充料经阻逆阀排到污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渗水导流组件包括导流件,导流件的顶部封闭,底部敞开用于进水,导流件的底端侧壁设有导流通道,阻逆阀设置在导流件内,且阻逆阀的进水口与导流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阻逆盖和阻逆部之间的抵靠配合来防止排水口处的气水逆流到落水口,且阻逆盖是依靠重力向下抵靠在阻逆部的,因此排水口处的气水压力越大,阻逆盖就被向下压得越紧,即阻逆盖和阻逆部的配合越紧,阻逆作用越强,能够避免压力较大的气水冲击而减弱阻逆盖的阻逆作用,也可防止活体生物的侵入。
2、将阻逆盖设置在阻逆部上方,能够防止从上往下的气水,而落水口的位置是高于排水口,因此正常的排水方向也是从上往下的,即阻逆和正常排水是同向的,能够适用于多种排水场景。
3、同向阻逆的阻逆芯与排水接头结合,适用于多种方向的下水,第一排水口适用于下方下水,第二排水口则适用于侧面排水,因此能够用于水槽排水(水槽排水包括下排水和侧排水)和地面排水。
4、排水接头和渗水导流组件配合,能够将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的原本无法排出的积水排出,并在导流件内设置阻逆阀,防止排水接头和污水管内的气水逆流到防水层和地面砖之间,起到良好的渗水导流和阻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芯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芯的主体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芯的阻逆盖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芯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阻逆芯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阻逆芯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阻逆芯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渗水导流阻逆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阀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阻逆阀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阻逆芯用于小便斗阻逆的示意图。
其中:1阻逆芯、11主体、111落水口、112排水口、113储水腔、114阻逆部、1141第一阻逆部、1142第二阻逆部、115分隔壁、116凸耳、1161凹槽、117安装部、118凸起部、12阻逆盖、121凸轴、2排水接头、21第一下水口、22第二下水口、23第三下水口、3阻逆阀、31本体、311进水口、312出水口、313环形凸缘、32盖板、33网格板、4导流件、41导流通道、100污水管、200地面砖、300防水层、400小便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阻逆芯以及阻逆装置,阻逆芯1为能够抵抗气水冲击和活体生物进入的同向阻逆装置,该阻逆芯1包括主体11和阻逆盖12,主体11的顶端开设有落水口111,主体11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口112,排水口112和主体11的底部之间形成储水腔113,当储水腔113存满水时,将落水口111和排水口112之间的气体连通断开,从而形成防臭的水封。阻逆盖12与主体11形成铰接连接,主体11设有阻逆部114,阻逆盖1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抵靠在阻逆部114从而切断落水口111和排水口112之间的气水连通,还能防止活体生物从排水口112侵入到落水口111。当阻逆盖12抵靠在阻逆部114的情况下,受到来自于排污管道的大压力的气水冲击时,气水冲击的方向使得阻逆盖12具有向着阻逆部114运动的趋势,即阻逆盖12被压紧在阻逆部114上,且气水冲击的力越大,阻逆盖12和阻逆部114之间的配合越紧密,阻逆的效果越好,因此该阻逆芯1具有抗冲击的功能。
主体11设有向下延伸的分隔壁115,且分隔壁115设置于落水口111和排水口112之间,分隔壁115的下端低于排水口112,从而主体内腔形成U形的排水通道。本例是主体11的一侧壁向下并向内延伸来形成分隔壁115,分隔壁115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倾斜的,也可以是具有拐角的直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壁还可以是从主体11的内侧壁向向并向内凸伸而形成,即从外观上看,主体11的侧壁是向下延伸,而分隔壁是设置在主体内部。此外,排水通道也可以是V形的,即底端是直接弯折的,这样也能够形成储水腔。
参阅图2-4所示,分隔壁115的朝向排水口112的一侧表面向外凸伸形成两个相对的凸耳116,凸耳116设有凹槽1161,阻逆盖12的两侧设有凸轴121,凸轴121与凹槽1161配合形成铰接连接,从而阻逆盖12与分隔壁115形成铰接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阻逆盖12上设置凹槽,分隔壁115设置凸轴来形成阻逆盖12与分隔壁115的铰接连接。
阻逆部114为环形,阻逆盖12设置在阻逆部114的上方,阻逆盖12与阻逆部114的上端面抵接来切断落水口111和排水口112之间的气水连通。环形的阻逆部114与阻逆盖12配合能够形成环形的密封,且该环形的密封是环绕于排水通道,再加上阻逆盖12就能够切断落水口111和排水口112之间的气水连通。参阅图4-6所示,水从落水口111到排水口112经过的方向是先向下再向上,向上的过程中顶开阻逆盖12,当没有排水时,阻逆盖12在重力作用下压在阻逆部114的上方,能阻挡气水从阻逆盖12上方往下逆流,在气水冲击下阻逆盖12被进一步压紧在阻逆部114上方。阻逆盖12的方向可以是从阻逆盖12的转轴处倾斜向上延伸(图6),也可以是倾斜向下延伸(图4、图5),当阻逆盖12是倾斜向上时,排水口112高于阻逆盖12的转轴,此时分隔壁只需向下延伸到足够安装阻逆盖12,分隔壁115下端就能够满足第一排水口112的要求;当阻逆盖12是倾斜向下时,分隔壁115应在足够安装阻逆盖12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到低于排水口112。参阅图7所述,当阻逆盖12是倾斜向上时,来自于下水道的逆流气水有可能会冲击阻逆盖12和排水口112下边缘之间的间隙,从而将阻逆盖12冲开导致阻逆失效,为了避免阻逆失效,在排水口112处设置凸起部118,防止气水冲击冲击阻逆盖12和排水口112之间的缝隙。
由于阻逆盖12能够阻挡从上到下的气水逆流,而正常排水(从落水口到排水口)的方向也是从上到下,因此本阻逆芯1能够阻挡同向的逆流,实现同向阻逆。现有的阻逆装置或者阻逆阀等具有气水阻逆功能的装置中,只能防止相反方向的逆流,例如正常排水是从左到右,止逆方向只能阻挡从右到左的水流,或者正常排水是从上到下,止逆方向只能阻挡从下到上(这也是卫生间地面或者水池排水中常见的阻逆方向)。
参阅图2-3所示,本例中,分隔壁115的朝向排水口112的一侧面向外凸伸形成第一阻逆部1141,储水腔侧壁顶端形成第二阻逆部1142,第一阻逆部1141和第二阻逆部1142连接形成环形的阻逆部114。充分利用本体的侧壁,简化本体的结构,使本体的壁厚更均匀,降低制造的难度和成本。为了配合阻逆部114,阻逆盖12的下表面设有弧形的台阶,使得阻逆盖12下端面和阻逆部114上端面形成可靠密封。参阅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分隔壁115和储水腔侧壁设置凸缘,从而形成连续的环形阻逆部114,相应的,阻逆盖12设有连续的结构与阻逆部114配合,由于二者的配合面是连续而不间断的,因此能够降低配合面的设计难度,使得阻逆部114和阻逆盖12之间的密封更可靠。
为了进一步提高阻逆盖12和阻逆部114的密封性能,还可以在阻逆盖12和阻逆部114之间设置密封圈。
本例中,第二阻逆部1142是设置在储水腔顶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阻逆部1142还可以是设置在储水腔的中部甚至底部,此时阻逆盖12的其中一部分是浸泡在储水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阻逆芯1能够用于水池的阻逆,包括下排水的水池,也包括侧排水的水池,也能够用于地面排水的阻逆,包括卫生间地面或者阳台地面等具有地面排水的空间,阻逆芯1与排水零部件结合形成对地面渗水具有导流阻逆功能的阻逆装置,还能够用于小便斗排水排尿的阻逆。
参阅图2和8所示,阻逆装置包括上述阻逆芯1,该阻逆芯1设置于排水接头2内,排水接头2设有下水口,且下水口的位置是高于阻逆芯1的落水口111,排水口112则连通于污水管100,从而通过该阻逆芯1将污水排放到污水管100,并防止污水管100内的气水经过阻逆芯1逆流到下水口。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管100是指建筑物预埋的管道,也称下水管。下水口可以是设置在地面,也可以是连接于水池。
主体11的上端设有环绕于落水口111的安装部117,安装部117与排水接头2内壁配合将主体11固定在排水接头2内,从而实现阻逆芯1的安装。具体地,安装部117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排水接头2内壁设有内螺纹,从而安装部117和排水接头2形成螺纹配合。安装部117的上表面设有四个沿安装部117的径向延伸的凸起,通过该凸起操作阻逆芯1来实现阻逆芯1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17和排水接头2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
参阅图8-9所示,根据阻逆装置的使用场景不同,下水口可以设置在排水接头2顶部也可以设置在排水接头2的侧面。具体地,当下水口仅有一个,且为设置在排水接头顶部的第一排水口21时,阻逆芯1用于下排水的场景,例如下排水的水池或者洗衣机,也可以是地面排水(图8);当下水口包括设置在排水接头2顶部的第一下水口21和设置在排水接头2侧面的第二下水口22,且第一下水口21和第二下水口22均设置在高于落水口111的位置时,该阻逆芯1能够防止气水逆流到第一下水口21和第二下水口22,第二排水口22一般是用于侧排水(图9)。
参阅图10所示,对于卫生间地面或者其他用水较多场景的地面,一般设有防水层,为了避免防水层300和地面砖200之间长时间积水,应将防水层和地面砖之间的渗水及时导流到污水管100。在排水接头2侧面还设有第三下水口23,第三下水口23设置在阻逆芯1下方,第三下水口23连接于渗水导流组件,渗水导流组件用于将地面砖200和防水层300之间的积水导流到污水管100。由于第三下水口23是设置在阻逆芯1的下方,因此阻逆芯1无法防止气水经过渗水导流组件逆流到防水层300和地面砖200之间的区域。因此在渗水导流组件设置阻逆阀3,以防止污水管100和排水接头2内的气水逆流到地面砖200和防水层300之间的区域。为了便于安装和生产,防水接头2是由多个管件拼接而成。
参阅图10-12所示,阻逆阀3包括本体31和盖板32,本体31的下端设有进水口311,本体31的上端设有出水口312,进水口311设置在地面防水层300的上方并与防水层300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防水层300上的渗水从该间隙进入进水口311,出水口312连通于第三下水口23,盖板32设置在本体31内并与本体31形成铰接连接,本体31内侧设有环形凸缘313,盖板32与环形凸缘313配合防止气水从出水口312逆流到进水口311。当防水层300上的渗水高度大于盖板32自然状态下的高度时,水流会向上顶开盖板32,从而水流经出水口312和第三下水口23排到污水管100。自然状态下,盖板3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抵靠在环形凸缘的上端面。且盖板32的下端高于或者等于第三下水口23的下缘,保证盖板32被顶开时,水能够全部从第三下水口23流出。
由于地面砖200和防水层300之间的填充料是颗粒状的,在水流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了防止地面砖200和防水层300之间的填充料经阻逆阀排到污水管阻逆阀3的进水口311处设有网格板33,网格板33的外周壁与本体31内壁连接。
参阅图13所示,渗水导流组件包括导流件4,导流件4的顶部封闭,底部敞开用于进水,导流件的底端侧壁设有导流通道41,阻逆阀3设置在导流件4内,且阻逆阀3的进水口311与导流通道41连通。导流通道41是通过设置在导流件底部的锯齿形成的,锯齿的尖端与防水层300表面抵接,锯齿形的导流通道41也能够防止地面砖200和防水层300之间的填充料进入阻逆阀3的进水口311。导流件4的顶端封闭,下端进水,除了能够使向上的水流顶开阻逆阀3的盖板32以外,还能够避免渗水形成的水流过急而带走地面砖200和防水层300之间的填充料。
参阅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阻逆芯安装在小便斗用于小便斗排水排尿的阻逆,阻逆芯设置在小便斗400的下方,其阻逆原理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其余未说明部分为现有技术,且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阻逆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阻逆盖,主体的顶端开设有落水口,主体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和主体底部之间形成储水腔,阻逆盖与主体形成铰接连接,主体设有阻逆部,阻逆盖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抵靠在阻逆部从而切断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逆部为环形,阻逆盖设置在阻逆部的上方,阻逆盖与阻逆部的上端面抵接来切断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向下延伸的分隔壁,且分隔壁设置于落水口和排水口之间,分隔壁的下端低于排水口,从而主体内腔形成U形或者V形的排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逆盖与分隔壁形成铰接连接,分隔壁的其中一侧面朝向排水口,该朝向排水口的侧面向外凸伸形成第一阻逆部,储水腔侧壁顶端形成第二阻逆部,第一阻逆部和第二阻逆部连接形成环形的阻逆部。
5.一种阻逆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阻逆芯,所述阻逆芯设置于排水接头内,主体的上端设有环绕于落水口的安装部,安装部与排水接头内壁配合将主体固定在排水接头内,落水口上方设有下水口,排水口连通于污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口包括设置在排水接头顶部的第一下水口和设置在排水接头侧面的第二下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接头侧面还设有第三下水口,第三下水口设置在同向阻逆装置下方,第三下水口连接于渗水导流组件,渗水导流组件用于将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的积水导流到污水管;
渗水导流组件设有阻逆阀,以防止污水管和排水接头内的气水逆流到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阻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逆阀包括本体和盖板,本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本体的上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地面防水层的上方并与防水层之间存在间隙,出水口连通于第三下水口,盖板设置在本体内并与本体形成铰接连接,本体内侧设有环形凸缘,盖板与环形凸缘配合防止气水从出水口逆流到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阻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逆阀的进水口处设有网格板,网格板的外周壁与本体内壁连接,从而防止地面砖和防水层之间的填充料经阻逆阀排到污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阻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导流组件包括导流件,导流件的顶部封闭,底部敞开用于进水,导流件的底端侧壁设有导流通道,阻逆阀设置在导流件内,且阻逆阀的进水口与导流通道连通。
CN202322770831.4U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Active CN22105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0831.4U CN221054365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0831.4U CN221054365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4365U true CN221054365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0831.4U Active CN221054365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54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54365U (zh)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KR20150003341A (ko) 절수형 좌변기
CN117231782A (zh) 一种阻逆芯及阻逆装置
KR100658160B1 (ko) 공동주택 베란다의 배수구조
KR101721378B1 (ko) 악취 방지와 사이펀 조기종료 기능을 구비한 변기 트랩
CN217325713U (zh) 一种防臭气外溢的下水口封堵装置
CN211037195U (zh) 防溅马桶
KR200249076Y1 (ko) 방취용 배수트랩
KR20120050831A (ko) 배수트렌치 구조
CN210713100U (zh) 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化的排水装置
KR101194420B1 (ko) 공동주택의 배수구 악취 제한용 하수관 구조물
JP3711192B2 (ja) 排水装置
KR200330363Y1 (ko) 세면대 배수관용 악취방지장치
CN216973672U (zh) 浮力球地漏
CN219261243U (zh) 下水管防臭防蚊虫密封圈
JP2003206560A (ja) 吸気弁付き排水トラップ
KR100753961B1 (ko) 소음예방 및 절수형 소, 대변기
JP3460056B2 (ja) 排水トラップ
WO2019007395A1 (zh) 一种排水泵及应用其的洗衣机
CN220888843U (zh) 一种快速排水的防臭型下水器
CN217630363U (zh) 一种防返潮的地漏连管
KR102370423B1 (ko) 사이펀식 바닥배수장치
CN215802152U (zh) 一种内置型地漏
CN216041551U (zh) 单槽菜盆防臭下水套件
CN219508770U (zh) 地漏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