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0152U -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0152U
CN212290152U CN202020878731.7U CN202020878731U CN212290152U CN 212290152 U CN212290152 U CN 212290152U CN 202020878731 U CN202020878731 U CN 202020878731U CN 212290152 U CN212290152 U CN 212290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iece
fixing
han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87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均超
邱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GUANG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GUANG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GUANG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GUANG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87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0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0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0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包括外套筒、升降柱、升降杆、连接件、支柱、连接柱和把手本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手本体通过连接柱与支柱转动连接,支柱与连接柱通过固定螺纹套进行固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炫动固定螺纹套的方式将其与连接柱分离,从而连接柱与把手本体的一体结构可以进行折叠,在存放的时候,有效避免把手过长造成的存放困难现象,使用时,连接柱与支柱的安装方便,同时,本装置还可以通过升降柱的高度调节进行把手本体的高度调节,使得把手本体的高度适应相应身高的驾驶员,提高驾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摩托车通过把手来进行方向和动力的控制,两端的把手较长,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存放的空间较大,在摩托车的售卖网点,摩托车的数量较多,其把手的长度限制其在固定空间内的存放量较少,同时,在繁华地段的停车位置,停车空间有效,较长的把手有时候会使得其无法进行存放。
且驾驶员的身高不同,传统的摩托车把手的高度难以调节,把手过高或过低时,均会影响驾驶员的驾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包括外套筒、升降柱、升降杆、连接件、支柱、连接柱和把手本体;
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弧形壁上圆周均匀设有竖向的导向槽,空腔的底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接有从动锥齿轮,外套筒的右侧下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转轴的右端伸出到外套筒外并固接有转盘;
所述升降柱滑动连接在空腔内,升降柱的弧形面底部固接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升降柱内设有螺孔,所述螺杆啮合在螺孔内;
所述升降杆固接在升降柱的上表面中心,升降杆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孔,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前侧面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连接件为T形,连接件的下方及左右两侧均设有子套管,下方的子套管与升降杆的外部套合,下方的子套管上还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三固定孔,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紧固螺钉通过旋入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的方式将升降杆、固定柱和连接件固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支柱固接在连接件的左右两个子套管中,支柱远离连接件的端面上固接有一对轴座,成对的轴座之间固接有销轴,支柱远离连接件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一紧固螺纹,所述第一紧固螺纹上啮合有固定螺纹套;
所述连接柱通过转座与销轴转动连接,连接柱靠近支柱的弧形面上设有与固定螺纹套对应的第二紧固螺纹;
所述把手本体固接在连接柱远离支柱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左右对称固接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柱上左右对称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纹套的长度大于支柱与连接柱之间的距离,且固定螺纹套的长度小于第一紧固螺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裙边,把手本体的弧形面上密布有橡胶防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座与销轴之间设有阻尼圈,转座通过阻尼圈与销轴阻尼式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手本体通过连接柱与支柱转动连接,支柱与连接柱通过固定螺纹套进行固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炫动固定螺纹套的方式将其与连接柱分离,从而连接柱与把手本体的一体结构可以进行折叠,在存放的时候,有效避免把手过长造成的存放困难现象,使用时,连接柱与支柱的安装方便,同时,本装置还可以通过升降柱的高度调节进行把手本体的高度调节,使得把手本体的高度适应相应身高的驾驶员,提高驾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图1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套筒、升降柱和升降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座与销轴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外套筒,101-空腔,102-导向槽,103-轴承座,104-螺杆,105-从动锥齿轮,106-转轴,107-主动锥齿轮,108-转盘,2-升降柱,201-导向块,202-螺孔,3-升降杆,301-放置槽,302-第一固定孔,303-固定柱,304-第二固定孔,305-定位块,306-定位槽,4-连接件,401-第三固定孔,402-紧固螺钉,5-支柱,501-轴座,502-销轴,503-第一紧固螺纹,504-固定螺纹套,6-连接柱,601-转座,602-第二紧固螺纹,603-阻尼圈,7-把手本体,701-裙边,702-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包括外套筒1、升降柱2、升降杆3、连接件4、支柱5、连接柱6和把手本体7;
外套筒1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空腔101,空腔101的弧形壁上圆周均匀设有竖向的导向槽102,空腔101的底面通过轴承座103转动连接有螺杆104,螺杆104上固接有从动锥齿轮105,外套筒1的右侧下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6,转轴106的左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107,主动锥齿轮107与从动锥齿轮105啮合,转轴106的右端伸出到外套筒1外并固接有转盘108;
升降柱2滑动连接在空腔101内,升降柱2的弧形面底部固接有与导向槽102滑动连接的导向块201,升降柱2内设有螺孔202,螺杆104啮合在螺孔202内;
升降杆3固接在升降柱2的上表面中心,升降杆3的顶部设有放置槽301,放置槽301的前侧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孔302,放置槽301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柱303,固定柱303的前侧面设有与第一固定孔302对应的第二固定孔304;
连接件4为T形,连接件4的下方及左右两侧均设有子套管,下方的子套管与升降杆3的外部套合,下方的子套管上还设有与第一固定孔302对应的第三固定孔401,还包括紧固螺钉402,紧固螺钉402与第一固定孔302对应,紧固螺钉402通过旋入对应的第一固定孔302、第二固定孔304和第三固定孔401的方式将升降杆3、固定柱303和连接件4固接为一体结构;
支柱5固接在连接件4的左右两个子套管中,支柱5远离连接件4的端面上固接有一对轴座501,成对的轴座501之间固接有销轴502,支柱5远离连接件4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一紧固螺纹503,第一紧固螺纹503上啮合有固定螺纹套504;
连接柱6通过转座601与销轴502转动连接,连接柱6靠近支柱5的弧形面上设有与固定螺纹套504对应的第二紧固螺纹602;
把手本体7固接在连接柱6远离支柱5的一端。
放置槽301内左右对称固接有定位块305,固定柱303上左右对称设有与定位块305对应的定位槽306。
通过定位块305与定位槽306的设置,使得固定柱303在放置槽301内放置时,第一固定孔302和第二固定孔304自动对齐,便于进行安装。
固定螺纹套504的长度大于支柱5与连接柱6之间的距离,且固定螺纹套504的长度小于第一紧固螺纹503的长度。
这种长度的限定,使得固定螺纹套504在进行固定时,其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紧固螺纹503和第二紧固螺纹602啮合。
把手本体7的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裙边701,把手本体7的弧形面上密布有橡胶防滑块702。
通过裙边701和防滑块702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把手本体7与驾驶员手掌之间的摩擦力,并避免驾驶员的手滑出到把手本体7之外。
转座601与销轴502之间设有阻尼圈603,转座601通过阻尼圈603与销轴502阻尼式转动连接。
工作原理
使用时,本装置的外套筒1与摩托车的车架焊接固接。
通过转盘108的转动可以驱动转轴106和主动锥齿轮107转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05转动,进而螺杆104转动,由于螺杆104与升降柱2内的螺孔202啮合,且升降柱2通过导向块201与导向槽102的配合进行限位,螺杆104转动时,升降柱2在竖直方向内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升降杆3的高度变化,进而把手本体7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使得把手高度适应相应身高的摩托车驾驶员。
在停车或存放时,当存放空间较小,而摩托车的停放困难时,通过转动固定螺纹套504使其向远离连接柱6的方向移动,防固定螺纹套504的整体均位于支柱5之上时,由于连接柱6通过转座601与销轴502转动连接,从而连接柱6与把手本体7的一体结构可以相应支柱5转动,把手本体7和连接柱6转动到支柱5的下方,使得把手本体7的长度不会对摩托车的停放造成干涉。
停放完成,需要再次驾驶时,将连接柱6与把手本体7转动到与支柱5平齐的位置,然后转动固定螺纹套504,使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紧固螺纹503和第二紧固螺纹602啮合,此时,连接柱6和把手的一体结构与支柱5相对固定,从而可以进行驾驶操作。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升降柱、升降杆、连接件、支柱、连接柱和把手本体;
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弧形壁上圆周均匀设有竖向的导向槽,空腔的底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接有从动锥齿轮,外套筒的右侧下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转轴的右端伸出到外套筒外并固接有转盘;
所述升降柱滑动连接在空腔内,升降柱的弧形面底部固接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升降柱内设有螺孔,所述螺杆啮合在螺孔内;
所述升降杆固接在升降柱的上表面中心,升降杆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孔,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前侧面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连接件为T形,连接件的下方及左右两侧均设有子套管,下方的子套管与升降杆的外部套合,下方的子套管上还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三固定孔,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紧固螺钉通过旋入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的方式将升降杆、固定柱和连接件固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支柱固接在连接件的左右两个子套管中,支柱远离连接件的端面上固接有一对轴座,成对的轴座之间固接有销轴,支柱远离连接件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一紧固螺纹,所述第一紧固螺纹上啮合有固定螺纹套;
所述连接柱通过转座与销轴转动连接,连接柱靠近支柱的弧形面上设有与固定螺纹套对应的第二紧固螺纹;
所述把手本体固接在连接柱远离支柱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内左右对称固接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柱上左右对称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纹套的长度大于支柱与连接柱之间的距离,且固定螺纹套的长度小于第一紧固螺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裙边,把手本体的弧形面上密布有橡胶防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与销轴之间设有阻尼圈,转座通过阻尼圈与销轴阻尼式转动连接。
CN202020878731.7U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Active CN212290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8731.7U CN212290152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8731.7U CN212290152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0152U true CN21229015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8731.7U Active CN212290152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01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5004A (zh) * 2021-11-25 2022-01-21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折叠把手装置
CN114084264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活动装配式滑板车把手
CN115027598A (zh) * 2022-06-13 2022-09-09 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两人电动三轮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4264A (zh) * 2021-11-23 2022-02-25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活动装配式滑板车把手
CN114084264B (zh) * 2021-11-23 2023-09-15 淮北市金达木业有限公司 活动装配式滑板车把手
CN113955004A (zh) * 2021-11-25 2022-01-21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折叠把手装置
CN115027598A (zh) * 2022-06-13 2022-09-09 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两人电动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0152U (zh) 一种可折叠收放的摩托车把手
CN202806977U (zh) 一种带有辅助轮的自平衡电动载人独轮车
CN106394761A (zh) 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
CN201800846U (zh) 三轮车转弯自平衡装置
CN207257882U (zh) 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CN203854799U (zh) 一种自动转向两轮自平衡电动车
CN202080410U (zh) 双力自行车
CN103963877A (zh) 平行双轮电动车辅助平衡机构
CN207015153U (zh) 一种驱动轮及电动滑板车
CN207580048U (zh) 一种智能童车的底盘转向结构
CN212950950U (zh) 一种转向灵活的滑板车
CN2612593Y (zh) 电动平台车
CN210175048U (zh) 一种多功能的儿童车
CN204801969U (zh) 一种站立式全脚控电动车
CN201980305U (zh) 四轮电动站立车
CN201729224U (zh) 后轮摆动式三轮电动车
CN101817386B (zh) 一种靠人体自平衡消减车体惯性力的电动车
CN206590039U (zh) 一种yl结构倒三轮车
CN213921343U (zh) 智能三轮车
CN206528569U (zh) 一种滑板车
CN216734633U (zh) 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后轮支撑结构
CN203727552U (zh) 一种骑行时车身保持稳定的三轮车
CN214524157U (zh) 一种两轮踏板车平衡器
CN215553686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的辅轮结构
CN213414083U (zh) 一种倒三轮转向悬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