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1450U - 溶栓导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溶栓导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1450U
CN212261450U CN202021718823.5U CN202021718823U CN212261450U CN 212261450 U CN212261450 U CN 212261450U CN 202021718823 U CN202021718823 U CN 202021718823U CN 212261450 U CN212261450 U CN 212261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guide wire
catheter device
tub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88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殿会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88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1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1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1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栓导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管体、接头、导丝和封堵件;管体一端与接头相连接;导丝置于管体内,其一端与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封堵件相连接;沿管体的轴向上,管体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密封部;封堵件与导丝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堵头,密封堵头置于管体另一端内,并与多个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壁设置密封部,使得封堵件与管体形成动密封结构,封堵件在管体一端内移动后,或者管体一端某一区域产生一定变形后,仍有密封部能够与封堵件密封配合,保证了两者的密封,防止药液直接从导管末端的中心孔处流出,确保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溶栓导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栓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血管血栓阻塞性疾病分为静脉血栓栓塞和动脉血栓栓塞。目前常规的血栓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和置管溶栓。其中,置管溶栓术的机制是通过溶栓导管将高浓度溶栓药物直接灌注至血栓周围,以溶解血栓,达到治疗目的。
在置管溶栓术过程中,溶栓导管配有相匹配的封堵导丝,封堵导丝包括相连接的导丝和封堵件,封堵件用于封堵溶栓导管的一端,以使得在灌注溶栓药液时,药液能够从导管的侧孔流出,以冲刷血栓患处,达到最终溶解血栓。
由于作业的特殊性,因此溶栓导管的材质需要采用软性材料,而封堵导丝的材质为硬质材料,因此在两者经过血管通道发生变形时,两者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使得封堵件导致溶栓导管变形,进而破坏两者的密封,使得在注射药液时,药液直接从导管末端的中心孔处流出,未从导管侧孔流出,药液未直接留经血栓患处,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栓导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封堵导丝与溶栓导管密封效果不佳,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栓导管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溶栓导管装置,包括管体、接头、导丝和封堵件;所述管体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接;所述导丝置于所述管体内,其一端与所述接头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相连接;
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上,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密封部;
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导丝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置于所述管体另一端内,并与多个所述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壁周向布设的环形凸起。
进一步的,由所述管体的内壁到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的方向上,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密封部间隔布设,且相邻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3mm。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包括相连接的本体和密封管;
所述本体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管相连接;
所述密封管的内壁连接有所述密封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密封管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的硬度大于所述本体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与所述本体相粘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头、杆体和所述密封堵头;
所述密封堵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圆锥台、密封柱和第二圆锥台;
所述第一圆锥台与所述杆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圆锥台与所述导丝相连接,所述密封柱与所述密封部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由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封堵件的一端,所述管体依次布设有第一显影环、多个侧孔组、第二显影环和多个标距环;其中,各所述标距环的形状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栓导管装置,通过在管体内壁设置密封部,使得封堵件与管体形成动密封结构,封堵件在管体一端内移动后,或者管体一端某一区域产生一定变形后,仍有密封部能够与封堵件密封配合,保证了两者的密封,防止药液直接从导管末端的中心孔处流出,确保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装置的导丝和封堵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
1-管体;11-密封管;111-第一台阶段;12-本体;121-第二台阶段;13-第一显影环;14-侧孔;15-第二显影环;16-标距环;
2-接头;
3-导丝;31-弯钩;
4-封堵件;41-密封堵头;411-第一圆锥台;412-密封柱;413-第二圆锥台;42-杆体;43-端头;
5-密封部;
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栓导管装置,应用于置管溶栓术,本实施例的溶栓导管装置包括管体1、接头2、导丝3和封堵件4等功能部件。
本实施例的管体1一端与接头2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接头2为图示中的鲁尔接头,用于连接外界设备,通过外界设备将药液注入鲁尔接头,药液由鲁尔接头进入到管体1内,由于鲁尔接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因此关于鲁尔接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不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导丝3置于管体1内,其一端设有弯钩31,导丝3设有弯钩31的一端与本实施例的接头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封堵件4相连接,结合附图4所示,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导丝3和封堵件4一体成型,并且将两者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封堵导丝3结构。当接头2和导丝3连接到一起后,组件的远端(接头2的一端)固定,近端(远离接头2的一端)的管体1和封堵件4可以相对滑动,且长度尺寸的变化通过与下述密封部5的密封处调节。
本实施例的管体1一般为高分子材料,封堵件4一般为金属或合金材料,在装配时,将管体1的一端与接头2连接,将管体1的另一端与封堵件4连接,连接方式具体为将管体1的一端套装在封堵件4的一端上,由于封堵件4和管体1的材质差异和装配方式,因此会出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导致两者密封失效。
结合附图2和3所示,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在沿管体1的轴向上,本实施例的管体1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密封部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相邻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3mm,以确保密封性。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封堵件4与导丝3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堵头41,密封堵头41置于管体1另一端内,并与多个密封部5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配合。
通过密封部5与封堵件4的配合,使得封堵件4与管体1形成动密封结构,封堵件4在管体1一端内移动后,或者管体1一端某一区域产生一定变形后,仍有密封部5能够与封堵件4密封配合,保证了两者的密封,防止药液直接从导管末端的中心孔处流出,确保治疗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密封部5包括设置在管体1内壁周向布设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外壁与管体1的内壁相连接,优选为一体连接,环形凸起的内壁设有第一密封面,封堵件4设有与第一密封面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面。在垂直于管体1的轴向方向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的截面均呈圆形,以确保密封部5和封堵件4的面密封能够覆盖两者的整个连接区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由管体1的内壁到环形凸起的内壁的方向上,本实施例的环形凸起的厚度逐渐减小,此种结构设计不仅便于环形凸起的变形和恢复,保证能与封堵件4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使得环形凸起面对封堵件4的一侧形成一个导向面,便于封堵件4在移动过程中落入到环形凸起内,进而完成两者的密封。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管体1为一体成型,管体1各部位的软硬度相同,而与封堵件4配合的一端需要较高的硬度,现有的管体1无法实现此部位较硬的要求,同时,此部位不能独立成型,容易增加的产品不合格率。
因此,本实施例对管体1的结构做出改进,再结合附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管体1包括相连接的密封管11和本体12,本体12一端与接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密封管11相连接;密封管11的内壁设有上述的密封部5。本体12和密封管11分体制成,且密封管11的硬度大于本体12的硬度,以防止密封管11和密封部5变形;而且,由于密封管11和本体12为分体结构,当密封管11不合格时,单独报废密封管11,确保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为了实现管体1与密封管11的连接,并保证两者结合后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密封管11的一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台阶段111;本体12的一端外壁设有与第一台阶段111相适配的第二台阶段121;或者,是本实施例的密封管11的一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台阶段111;本体12的一端内壁设有与第一台阶段111相适配的第二台阶段121。
其中,第一台阶段111的壁厚小于密封管11除第一台阶段111外区域的壁厚,第二台阶段121的壁厚小于本体12除第二台阶段121外区域的壁厚;第一台阶段111和第二台阶段121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粘接。
为了确保封堵件4和密封部5的密封配合,需要封堵件4具有较大面积的第二密封面,因此本实施例对封堵件4进行结构优化,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封堵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密封堵头41、杆体42和圆形的端头43。
其中,本实施例的密封堵头4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圆锥台411、密封柱412和第二圆锥台413;第一圆锥台411与杆体42相连接,第二圆锥台413与导丝3相连接,密封柱412与密封部5密封配合,由于密封柱412具有一定长度,且形状能够与环形凸起相适配,因此两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溶栓导管的管体1上无标记点或标距环16,无法实现在非X光机下知道导管深入人体的长度,因此本实施例对管体1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再结合附图1所示,沿着靠近封堵件4的一端到远离封堵件4的一端,本实施例的管体1依次布设有第一显影环13、多个侧孔组、第二显影环15和多个标距环16,由鲁尔接头注射进管体1的药液经过侧孔14排出,以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侧孔14可以是激光切割成型,侧孔14总面积为0.5平方毫米至1.0平方毫米,优先为0.7平方毫米。侧孔14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
在溶栓导管插入人体后,第一显影换、第二显影换及侧孔14均位于人体内,标距环16位于人体外,通过标距环16不同的形状或者图案能够标示了第一显影环13的距离。这样,医生通过未进入人体的导管上的标距环16确定导管进入人体的长度,这样,就避免使用X光机照射确定导管进入人体的长度,防止X光对人体的伤害。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从第二显影环15到第一显影环13这段轴向距离中,单个侧孔14面积逐渐减小,以确保在压力下导管中溶栓剂喷射力均匀,在特定压力下,各侧孔14喷射药液高度一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管体1通过一个连接管6与鲁尔接头连接,连接管6的硬度或者说结构强度大于管体1本体12的硬度或结构强度,连接管6作用是防止导管和鲁尔接头的连接部位弯折,管体1和连接管6注塑成一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溶栓导管装置,包括管体、接头、导丝和封堵件;所述管体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接;所述导丝置于所述管体内,其一端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上,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设的密封部;
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导丝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置于所述管体另一端内,并与多个所述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壁周向布设的环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管体的内壁到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的方向上,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密封部间隔布设,且相邻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相连接的本体和密封管;
所述本体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管相连接;
所述密封管的内壁连接有所述密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密封管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的硬度大于所述本体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与所述本体相粘接或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头、杆体和所述密封堵头;
所述密封堵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圆锥台、密封柱和第二圆锥台;
所述第一圆锥台与所述杆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圆锥台与所述导丝相连接,所述密封柱与所述密封部密封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溶栓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封堵件的一端,所述管体依次布设有第一显影环、多个侧孔组、第二显影环和多个标距环;
其中,各所述标距环的形状不同。
CN202021718823.5U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装置 Active CN212261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8823.5U CN212261450U (zh)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8823.5U CN212261450U (zh)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1450U true CN21226145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8823.5U Active CN212261450U (zh)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1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0139B2 (ja) ニードルレスコネクター
CN111820992A (zh) 溶栓导管装置
CN103285450B (zh)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215780828U (zh) 一种医疗装置
JP6581775B2 (ja) カテーテル先端の剛性と耐ひっかかり性を増加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186455B2 (en) Port access device
BR112014011289B1 (pt) cateter de dilatação com balão
CN212261450U (zh) 溶栓导管装置
CN203342135U (zh)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111820993A (zh) 溶栓导管组件
CN212346652U (zh) 溶栓导管组件
KR102124576B1 (ko) 혈관용 3way 카테터 장치
EP2422838B1 (en)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port
CN209865029U (zh) 一种重症监护采样装置
CN213158950U (zh) 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接头
KR102124577B1 (ko) 혈관용 2way 카테터 장치
KR101313827B1 (ko) 카테터-유도바늘 어셈블리용 유도바늘
CN211096650U (zh) 一种能释放残留封管液防血栓防逆流的留置针
CN220089583U (zh) 一种远端栓子保护装置及导管组件
JP6649722B2 (ja) アクセスポート
JPH0341719Y2 (zh)
CN215960137U (zh) 一种溶栓导管装置
CN219941394U (zh) 延长型连接管装置
CN210020620U (zh) 一种输血用管路
CN212730599U (zh) 一种具有防血栓堵塞功能的picc置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