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6652U - 溶栓导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溶栓导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6652U
CN212346652U CN202021718867.8U CN202021718867U CN212346652U CN 212346652 U CN212346652 U CN 212346652U CN 202021718867 U CN202021718867 U CN 202021718867U CN 212346652 U CN212346652 U CN 212346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guide wire
limiting
thrombolytic
cathe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88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殿会
王雪芳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88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6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6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6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栓导管组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导管、导丝、连接件、限位结构、长度调节结构和密封件;导管一端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结构相连接;导丝位于导管内,其一端与长度调节结构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结构;长度调节结构位于导管内,并用于调节导丝位于导管内的长度;密封件与导丝穿过限位结构的一端相连接,并与限位结构限位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栓导管组件,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导管,并对密封件进行限位,避免与密封件挤压导管导致导管变形,提高封堵效果的同时,能够在通过长度调节导丝置于导管内的长度时,防止导管和导丝出现配合卡顿,且便于密封件的撤出。

Description

溶栓导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栓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外周血管血栓阻塞性疾病分为静脉血栓栓塞和动脉血栓栓塞。目前常规的血栓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和置管溶栓。其中,置管溶栓术的机制是通过溶栓导管将高浓度溶栓药物直接灌注至血栓周围,以溶解血栓,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导管取栓术等方式相比,置管溶栓术无需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创伤也小,并且还可以避免导管在血管内反复拖拉,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栓治疗方法。
在置管溶栓术过程中,溶栓导管通常配有相匹配的封堵导丝,在向人体灌注溶栓药液时,药液从导管的出液孔流出,以冲刷血栓患处,达到最终溶解血栓。而由于血栓患处位置并不固定,因此导管进入人体后经过各种弯曲的血管通道,最终进入血栓患处位置。而且需要防止导管撤出引导导丝后,导管的弹性变形力损伤血管。因此导管的导管需要采用软性材质制成。
由于溶栓导管的材质为软性材料,而封堵导丝的材质为硬质材料,且两者的径向尺寸不同,因此在两者经过血管通道发生变形时,两者会发生相对的移动,使得密封件挤压导管的近端位置,导致溶栓导管近端位置变形,不仅影响封堵效果,且导致溶栓导管和封堵导丝出现配合卡顿,甚至阻碍封堵导丝从溶栓导管中撤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栓导管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封堵导丝与溶栓导管封堵效果不佳,易出现配合卡顿,并且阻碍封堵导丝从溶栓导管中撤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栓导管组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溶栓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导丝、连接件、限位结构和密封件;
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相连接;
所述导丝位于所述导管内,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结构;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导丝穿过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相连接,并与所述限位结构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管和限位件;
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导管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密封件的一端外;
所述限位件嵌入在所述连接管内,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限位件的硬度均大于所述导管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的硬度大于所述连接管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热熔连接或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变径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导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套设在所述密封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部分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径向尺寸;
所述变径部分的径向尺寸由所述第一部分到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变径部分内。
进一步的,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丝上,其一端与所述导丝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密封件的一端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由所述导管靠近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所述导管依次布设有第一显影部、多个出液孔组、第二显影部和多个标距部;其中,各所述标距部的形状不同。
进一步的,各所述出液孔组均包括多个出液孔,且多个所述出液孔沿所述导管的周向间隔布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栓导管组件,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导管,并对密封件进行限位,避免与密封件挤压导管导致导管变形,提高封堵效果的同时,能够在通过长度调节导丝置于导管内的长度时,防止导管和导丝出现配合卡顿,且便于密封件的撤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栓导管组件的密封件和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导管;110-出液孔;120-第一密封面;130-第二阶梯段;140-第一显影部;150-第二显影部;160-标距部;200-导丝;300-连接件;400-密封件;410-密封头;420-端头;500-限位结构;510-连接管;511-第一部分;512-变径部分;513-第二部分;514-第一阶梯段;515-倒角;520-限位件;521-第二密封面;600-加强管;700-长度调节结构;800-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1、2和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栓导管组件,应用于置管溶栓术,本实施例的溶栓导管组件包括导管100、导丝200、连接件300、密封件400、限位结构500和长度调节结构700等功能部件。
其中,本实施例的导管100一般为高分子材料,密封件400一般为金属或合金材料,溶栓导管组件在装配时,将导管100的一端与连接件300连接,将导管100的另一端与密封件400连接,且导管100与密封件400连接的一端为一尖端结构。本实施例的长度调节结构700位于导管100内,并用于调节导丝200位于导管100内的长度,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长度调节结构700可以是弹簧,弹簧套设在导丝200上,其一端与导丝200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300相连接,通过弹簧的伸缩来实现导丝200位于导管100内的长度的调节。
尖端结构一般与导管100一体成型,因此会出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即尖端结构容易在密封件400的挤压下变形,降低封堵效果的同时,导致导管100和封堵导丝200出现配合卡顿,且不利于密封件400的撤出。
因此,本实施例新增了限位结构500,通过限位结构500与导管100连接,并且实现对密封件400的限位,避免密封件400与导管100相互挤压导致导管100变形,提高封堵效果的同时,能够防止导管100和封堵导丝200出现配合卡顿,且便于密封件400的撤出,关于限位结构500的具体结构形式在下述的描述中给出。
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00为图示中的鲁尔接头,用于连接外界设备,通过外界设备将药液注入鲁尔接头,药液由鲁尔接头进入到导管100内。
本实施例的导管100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110,本实施例的出液孔110可以是激光切割成型,出液孔110总面积为0.5平方毫米至1.0平方毫米,优先为0.7平方毫米。出液孔110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或者其他形状。
具体的,是多个出液孔110形成了多个出液孔组,各出液孔组均包括沿着导管100周向间隔布设的多个出液孔11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均匀给药,多个出液孔组可以沿着导管100的轴向均匀间隔布设。
结合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件400与导丝200优选为一体连接,本实施例的密封件400的一端与导丝200连接,并且形成一个锥形的密封头410,以封堵导管100的一端,密封件400的另一端设有一球形的端头420,端头420与密封件400的本身杆体通过绕丝焊接成型。
本实施例的导丝200位于导管100内,其一端与连接件300(即鲁尔接头)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结构500,并且与密封件400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导丝200置于鲁尔接头内的部分设有弯钩800进行限位,并且导丝200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导丝200的弯钩连接,另一端与鲁尔接头或者导管100连接,在装配后,弹簧优选处于被压缩状态,该设计是由于导管弯曲或移动会导致导管和导丝200长度发生变化,此变化量可通过该弹簧的压缩量调节,确保导管远离鲁尔接头的一端被密封件400封堵。
结合附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500包括连接管510和限位件520,限位件520与连接管510的内壁热熔连接或粘接,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一端与导管100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密封件400的一端外;本实施例的限位件520嵌入在连接管510内,并与连接管510固定连接,限位件520与连接管510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当然也可以是粘接,只要能够将限位件520与导管100紧密连接,并且具有一定的连接稳定性即可。
本实施例的限位件520设有一个供导丝200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导丝200一端穿过该通孔并与密封件400连接,使得本实施例的密封件400与限位件520限位配合。
区别于现有的导管100,本实施例的导管100在加工时不形成上述的尖端结构,而是将连接管510作为导管100的尖端结构,并且连接管510与导管100为分体成型,此种设计是由于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溶栓导管的尖端结构和导管100为一体成型,尖端结构和导管100软硬度相同,无法实现尖端部位较硬的要求,同时,不能独立成型,增加的产品不合格率。
而将导管100和作为尖端结构的连接管510分体成型能够良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连接管510的材质选取为硬度较大的材料,使得连接管510的硬度大于导管100的硬度,防止导管100变形;而且,由于连接管510和导管100为分体结构,当连接管510不合格时,单独报废连接管510,确保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和限位件520的硬度均大于导管100的硬度,而且本实施例的限位件520的硬度大于连接管510的硬度,以防止连接管510和限位件520产生变形,保证封堵和限位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的材质可以是硬度大于导管100的高分子材料,本实施例的限位件520可以是不易变形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优先选择金属材料,限位件520的材质要求能够保证即使用很大的力推拉密封件400,也不会导致导丝200挤压导管变形,防止导丝200密封头410部分嵌入导管内部,避免影响导丝200从导管中拉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和导管100为面密封,以确保密封性。具体的,是本实施例的导管100内壁设有第一密封面120,相应的,本实施例的限位件520外壁设有与第一密封面120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面521;在垂直于限位件520的轴向方向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面120和第二密封面521的截面均呈圆形,以确保导管100和连接管510的面密封能够覆盖两者的整个连接区域。
再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511、变径部分512和第二部分513;本实施例的第一部分511与导管100相连接,第二部分513套设在密封件400的一端上;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部分51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部分513的径向尺寸,变径部分512的径向尺寸由第一部分511到第二部分513的方向逐渐减小;限位件520至少部分位于变径部分512内,使得第二部分513的内径尺寸能够与密封件400的外径尺寸相适配,进而便于密封件400与限位件520的配合。
为了实现导管100与连接管510的连接,并保证两者结合后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远离密封件400的一端的内壁设有第一阶梯段514,或者说是连接管510的一端形成一个阶梯导管,第一阶梯段514的壁厚小于连接管510除第一阶梯段514外区域的壁厚。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导管100远离连接件300的一端的外壁设有第二阶梯段130,或者说是导管100的一端形成另一个阶梯导管,第二阶梯段130的壁厚小于导管100除第二阶梯段130外区域的壁厚;第一阶梯段514套装在第二阶梯段130上,并且将两者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
当然,也可以是连接管510外壁形成第一阶梯段514,导管100内壁形成第二阶梯段130,亦可实现两者的搭接,本实施例的附图未示出此种连接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连接管510靠近密封件400的一端设有倒角515,倒角515由连接管510的内壁的最外端延伸至外壁的最外端,倒角515的设置能够防止溶栓导管组件在进入血管时划伤血管。
基于上述结构,发明人发现,现有溶栓导管的导管100上无标记点或标距部160,无法实现在非X光机下知道导管深入人体的长度,因此本实施例对导管100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再结合附图2所示,由导管100靠近限位结构500的一端到远离限位结构500的一端,导管100依次布设有第一显影部140、多个出液孔组、第二显影部150和多个标距部160,其中,第一显影部140、第二显影部150和标距部160均呈环状结构。
在溶栓导管插入人体后,第一显影换、第二显影换及出液孔110均位于人体内,标距部160位于人体外,通过标距部160不同的形状或者图案能够标示了第一显影部140的距离。这样,医生通过未进入人体的导管上的标距部160确定导管进入人体的长度,这样,就避免使用X光机照射确定导管进入人体的长度,防止X光对人体的伤害。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从第二显影部150到第一显影部140这段轴向距离中,单个出液孔110面积逐渐减小,以确保在压力下导管中溶栓剂喷射力均匀,在特定压力下,各出液孔110喷射药液高度一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导管100通过一个加强管600与鲁尔接头连接,加强管600作用是防止导管和鲁尔接头的连接部位弯折,导管100和加强管600注塑成一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00)、导丝(200)、连接件(300)、限位结构(500)、长度调节结构(700)和密封件(400);
所述导管(100)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500)相连接;
所述导丝(200)位于所述导管(100)内,其一端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700)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结构(500);
所述长度调节结构(700)位于所述导管(100)内,并用于调节所述导丝(200)位于所述导管(100)内的长度;
所述密封件(400)与所述导丝(200)穿过所述限位结构(500)的一端相连接,并与所述限位结构(500)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00)包括连接管(510)和限位件(520);
所述连接管(510)一端与所述导管(100)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密封件(400)的一端外;
所述限位件(520)嵌入在所述连接管(510)内,并与所述连接管(510)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件(400)与所述限位件(520)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10)和所述限位件(520)的硬度均大于所述导管(100)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20)的硬度大于所述连接管(510)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20)与所述连接管(510)的内壁热熔连接或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511)、变径部分(512)和第二部分(513);
所述第一部分(511)与所述导管(100)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513)套设在所述密封件(400)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部分(5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部分(513)的径向尺寸;
所述变径部分(512)的径向尺寸由所述第一部分(511)到所述第二部分(513)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限位件(52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变径部分(5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700)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丝(200)上,其一端与所述导丝(200)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00)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10)靠近所述密封件(400)的一端设有倒角(515)。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导管(100)靠近所述限位结构(500)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限位结构(500)的一端,所述导管(100)依次布设有第一显影部(140)、多个出液孔组、第二显影部(150)和多个标距部(160);其中,各所述标距部(160)的形状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溶栓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液孔(110)组均包括多个出液孔(110),且多个所述出液孔(110)沿所述导管(100)的周向间隔布设。
CN202021718867.8U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组件 Active CN212346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8867.8U CN212346652U (zh)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8867.8U CN212346652U (zh)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6652U true CN212346652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8867.8U Active CN212346652U (zh) 2020-08-17 2020-08-17 溶栓导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66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816A (zh) * 2021-02-05 2021-06-22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骨髓血穿刺点定位、抽取及防凝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8816A (zh) * 2021-02-05 2021-06-22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骨髓血穿刺点定位、抽取及防凝固装置
CN112998816B (zh) * 2021-02-05 2022-03-0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骨髓血穿刺点定位、抽取及防凝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2213B2 (ja) 配置された末梢静脈カテーテルによる流体移送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9901704B2 (en) Multilumen cathet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104785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ncrease rigidity and snag-resistance of catheter tip
EP1915188B1 (en) Catheter having staggered lumen
EP2407200A1 (en) Aspiration catheter
CN215780828U (zh) 一种医疗装置
CN111820993A (zh) 溶栓导管组件
EP1852138A1 (en) Catheter
CN212346652U (zh) 溶栓导管组件
CN215900671U (zh) 一种血管通路器械以及一种血管通路系统
US20240001087A1 (en) Balloon catheter with fortified proximal infusion outlet port, and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11820992A (zh) 溶栓导管装置
JP6500410B2 (ja) 医療用接続具および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N113633875A (zh) 一种双腔造影导管
CN211835637U (zh) 静脉治疗系统
CN115430005B (zh) 一种尖端柔性可调弯曲的导管
CN113289214B (zh) 一种低损耗药物球囊
CN219804111U (zh) 溶栓导管
US20230293069A1 (en) Blood Draw Device
CN219375868U (zh) 一种导管座及导管座组件
CN209005001U (zh) 医用导丝以及介入治疗装置
KR102446330B1 (ko) 혈관 조영용 카테터
US20240091493A1 (en) Catheter having reinforcement fibe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05192654A (ja) 医療用吸引管
CN115970127A (zh) 医用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