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1903U -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1903U
CN212251903U CN202021523717.1U CN202021523717U CN212251903U CN 212251903 U CN212251903 U CN 212251903U CN 202021523717 U CN202021523717 U CN 202021523717U CN 212251903 U CN212251903 U CN 212251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onnecting arm
upright post
lifting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37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37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1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1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1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包括铰链组件、连接臂、恒力弹簧、立柱和底座;所述立柱为管体状,内部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升降槽;所述立柱的中上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升降槽内外的开口;所述恒力弹簧卷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安装槽内,所述拉伸端伸入所述升降槽内与所述立柱连接;连接臂处于升降行程最上端时,所述卷绕端的一部分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升降槽;所述恒力弹簧在被拉伸后趋向于迫使所述连接臂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恒力弹簧卷绕端自升降槽内伸出,从而解除了恒力弹簧对立柱横截面尺寸的限制,从而使得立柱做得更细,整体上,立柱更加修长,从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柱状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各种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生活中,目前显示器基本上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近似板状的显示器,其本身无法自行站立,必须借助支撑架等支撑装置的支撑才能使用,且为实际使用中更方便使用。
然而现有技术的显示器支撑架结构较为传统,即因立柱内部空间要安装恒力弹簧,而恒力弹簧外形尺寸要承载一定的显示器重量是不能做得很小。由此立柱的横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无法做得较为细长。这样,现有技术立柱从横断面上看,外形尺寸很大,造成外观粗大,不符合有立柱修长需求的用户需要以及目前人们的审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包括依次设置的铰链组件、连接臂、恒力弹簧、立柱和底座;
所述立柱竖立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立柱为管体状,内部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升降槽;
所述立柱的中上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升降槽内外的开口;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槽内,连接臂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
所述铰链组件与显示器连接,用于调节显示器的俯仰视角、左右方向摆转视角和/或绕垂直于显示器屏面轴线的摆转视角;
所述恒力弹簧包括拉伸端和卷绕端;
所述卷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安装槽内,所述拉伸端伸入所述升降槽内与所述立柱连接;连接臂处于升降行程最上端时(卷绕端未被拉伸展开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卷绕端的一部分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升降槽;
所述恒力弹簧在被拉伸后趋向于迫使所述连接臂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恒力弹簧卷绕端(或者卷筒部)自升降槽内伸出,从而解除了恒力弹簧对立柱横截面尺寸的限制,从而使得立柱做得更细,整体上,立柱更加修长,从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中,靠近显示器的方向为前方,远离显示器方向为后方,人从立柱看显示器,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包括伸入所述开口和所述升降槽内的板体部,板体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和安装所述卷绕端的安装槽;板体部的左右两侧面在所述安装槽的下方且所述开口的对应部分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随所述连接臂上下移动,板体部左右侧的滑块外侧面分别抵靠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侧面上。
连接臂上下移动时,为防止连接臂左右摆动、以及卷绕端与开口侧面发生剐蹭,通过设置滑块可限定连接臂左右方向的摆动,卷绕端与开口的两侧面保持设定间隙,减少了升降时的噪音,同时避免因摩擦而发生磨损。另外,滑块的设置增加了连接臂升降时的摩擦阻力,起到阻尼的作用,与恒力弹簧协调作用可实现显示器升降过程的随停。
其中,滑块优选地为条状的POM块。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部伸入所述升降槽内的后端设置有摩擦块,摩擦块横截面呈U型设置,所述板体部的后端插入摩擦块的凹槽内;所述摩擦块的外侧面分别抵靠在所述升降槽的左右侧面以及后侧面上。
其中优选地,所述升降槽在远离所述开口的底部端面为弧形面,所述摩擦块的外侧面为与所述弧形面相摩擦配合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三接头连接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三接头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在同一水平面内呈夹角设;所述立柱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三接头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槽的底部插装有连接塞块,连接塞块内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底部设置有径向内凸的环台,所述立柱插入第三连接孔后立柱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环台上端面,利用快拆螺钉自所述第三连接孔下方向上插入旋入所述内螺纹孔,进而将所述立柱固定。
其中优选地,所述立柱为通过挤压工艺而成的管状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槽的左右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挤压工艺形成的导向槽,所述连接臂左右两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导向槽内的轴承,轴承的轴向沿左右设置,所述连接臂通过轴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轴承至少间隔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轴承。轴承抵靠在所述导向槽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上,用于承载升降件前后方向的力,进而实现连接臂前后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槽上方或下方设置有一个轴承组,每个轴承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恒力弹簧的卷绕端通过弹簧座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安装槽内;弹簧座以及恒力弹簧在左右方向上宽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槽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塞块;所述限位塞块设置在升降槽内用于所述连接臂的上方限位;限位塞块插入升降槽内后,利用螺钉沿径向自外向内旋入限位塞块的螺孔内,进而将限位塞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恒力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恒力弹簧的卷绕端在所述升降件上上下排列设置;或者,所述恒力弹簧包括2-5层相互紧贴设置的弹簧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恒力弹簧卷绕端(或者卷筒部)自立柱的升降槽内伸出,部分设置在柱体外,解决了恒力弹簧对立柱横截面尺寸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立柱的超细化的发展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的上端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恒力弹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与连接臂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臂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与连接臂的侧视图;
图9为图8中的BB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底座;11-三接头连接件;12-第一杆件;13-第二杆件;14-快拆螺钉;20-立柱;21-升降槽;21a-导向槽;22-开口;23-连接塞块;24-限位塞块;30-铰链组件;40-恒力弹簧;41-卷绕端;42-拉伸端;43-弹簧座;50-连接臂;51-板体部;52-安装槽;53-滑块;54-摩擦块;5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包括依次设置的铰链组件30、连接臂50、恒力弹簧40、立柱20和底座10。
立柱20竖立在底座10上;如图3所示,立柱20为管体状,内部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升降槽21;立柱20的中上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升降槽21内外的开口22。
连接臂50的一端可升降地设置在升降槽21内,连接臂50的另一端自开口22伸出与铰链组件30连接;铰链组件30与显示器连接,用于调节显示器的俯仰视角、左右方向摆转视角和/或绕垂直于显示器屏面轴线的摆转视角。如图4所示,恒力弹簧40包括拉伸端42和卷绕端41;卷绕端41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臂50的安装槽52内,拉伸端42伸入升降槽21内与立柱20连接;如图5所示,连接臂50处于升降行程最上端时(卷绕端41未被拉伸展开处于初始状态时),卷绕端41的一部分自开口22伸出升降槽21;恒力弹簧40在被拉伸后趋向于迫使连接臂50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卷绕端的伸出升降槽部分的大小根据立柱的横截面尺度和卷绕端的直径而定,当卷绕端伸出部分较小时,随着不断展开,卷绕端直径不断减小,伸出部分也随之减少甚至为零,即连接臂行至下端时,卷绕端可能全部处于升降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恒力弹簧40卷绕端41(或者卷筒部)自升降槽21内伸出,从而解除了恒力弹簧40对立柱20横截面尺寸的限制,从而使得立柱20做得更细,整体上,立柱20更加修长,从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中,靠近显示器的方向为前方,远离显示器方向为后方,人从立柱看显示器,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侧和右侧。
如图6和图8-10所示,连接臂50包括伸入开口22和升降槽21内的板体部51,板体部5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和安装卷绕端41的安装槽52;板体部51的左右两侧面在安装槽52的下方且开口22的对应部分设置有滑块53;滑块53随连接臂50上下移动,板体部51左右侧的滑块53外侧面分别抵靠在开口22的左右侧面上。
连接臂50上下移动时,为防止连接臂50左右摆动、以及卷绕端41与开口22侧面发生剐蹭,通过设置滑块53可限定连接臂50左右方向的摆动,卷绕端41与开口22的两侧面保持设定间隙,减少了升降时的噪音,同时避免因摩擦而发生磨损。另外,滑块53的设置增加了连接臂50升降时的摩擦阻力,起到阻尼的作用,与恒力弹簧40协调作用可实现显示器升降过程的随停。更为优选地,滑块53上设置导向柱,板体部上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上套装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后趋向于迫使滑块贴靠在开口侧面上,由此可以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滑块磨损,滑块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减弱。其中,滑块53优选地为条状的POM块。
板体部51伸入升降槽21内的后端设置有塑料材料制成的摩擦块54,摩擦块54横截面呈U型设置,板体部51的后端插入摩擦块54的凹槽内;摩擦块54的外侧面分别抵靠在升降槽21的左右侧面以及后侧面上。
其中优选地,升降槽21在远离开口22的底部端面为弧形面,摩擦块54的外侧面为与弧形面相摩擦配合的弧面。
如图7所示,底座10包括:三接头连接件11、第一杆件12和第二杆件13;第一杆件12和第二杆件13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三接头连接件11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第一杆件12和第二杆件13在同一水平面内呈夹角设;立柱20的下端插接在三接头连接件11的第三连接孔内。
升降槽21的底部插装有连接塞块23,连接塞块23内设置有内螺纹孔;第三连接孔底部设置有径向内凸的环台,立柱20插入第三连接孔后立柱20下端面抵靠在环台上端面,利用快拆螺钉14自第三连接孔下方向上插入旋入内螺纹孔,进而将立柱20固定。
其中优选地,立柱20为通过挤压工艺而成的管状型材。
如图3和图9-10所示,升降槽21的左右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挤压工艺形成的导向槽21a,连接臂50左右两侧设置有伸入导向槽21a内的轴承55,轴承55的轴向沿左右设置,连接臂50通过轴承55可升降地设置在立柱20上。
在高度方向上,轴承55至少间隔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轴承55。轴承55抵靠在导向槽21a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上,用于承载升降件前后方向的力,进而实现连接臂50前后方向的限位。在安装槽52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轴承55。
恒力弹簧40的卷绕端41通过弹簧座43设置在连接臂50上的安装槽52内;弹簧座43以及恒力弹簧40在左右方向上宽度小于开口22的宽度。升降槽2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塞块24;限位塞块24设置在升降槽21内用于连接臂50的上方限位。限位塞块24塞入升降槽利用螺钉固定后,上方设置有盖体。
其中,恒力弹簧40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若干个恒力弹簧40的卷绕端41在升降件上上下排列设置;或者,恒力弹簧40包括2-5层相互紧贴设置的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恒力弹簧40卷绕端41(或者卷筒部)自立柱20的升降槽21内伸出,部分设置在柱体外,解决了恒力弹簧40对立柱20横截面尺寸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立柱20的超细化的发展难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铰链组件、连接臂、恒力弹簧、立柱和底座;
所述立柱竖立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立柱为管体状,内部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升降槽;
所述立柱的中上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升降槽内外的开口;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槽内,连接臂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
所述铰链组件与显示器连接,用于调节显示器的俯仰视角、左右方向摆转视角和/或绕垂直于显示器屏面轴线的摆转视角;
所述恒力弹簧包括拉伸端和卷绕端;
所述卷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安装槽内,所述拉伸端伸入所述升降槽内与所述立柱连接;连接臂处于升降行程最上端时,所述卷绕端的一部分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升降槽;
所述恒力弹簧在被拉伸后趋向于迫使所述连接臂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伸入所述开口和所述升降槽内的板体部,板体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和安装所述卷绕端的安装槽;板体部的左右两侧面在所述安装槽的下方且所述开口的对应部分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随所述连接臂上下移动,板体部左右侧的滑块外侧面分别抵靠在所述开口的左右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部伸入所述升降槽内的后端设置有摩擦块,摩擦块横截面呈U型设置,所述板体部的后端插入摩擦块的凹槽内;所述摩擦块的外侧面分别抵靠在所述升降槽的左右侧面以及后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三接头连接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三接头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在同一水平面内呈夹角设;所述立柱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三接头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的底部插装有连接塞块,连接塞块内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底部设置有径向内凸的环台,所述立柱插入第三连接孔后立柱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环台上端面,利用快拆螺钉自所述第三连接孔下方向上插入旋入所述内螺纹孔,进而将所述立柱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通过挤压工艺而成的管状型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的左右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挤压工艺形成的导向槽,所述连接臂左右两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导向槽内的轴承,轴承的轴向沿左右设置,所述连接臂通过轴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槽上方或下方设置有一个轴承组,每个轴承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弹簧的卷绕端通过弹簧座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塞块;所述限位塞块设置在升降槽内用于所述连接臂的上方限位;限位塞块插入升降槽内后,利用螺钉沿径向自外向内旋入限位塞块的螺孔内,进而将限位塞块固定。
CN202021523717.1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Active CN212251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3717.1U CN212251903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3717.1U CN212251903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1903U true CN212251903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3717.1U Active CN212251903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1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01698U (zh) 弧形顯示器支架
CN111779941A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CN212251903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CN208268717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02950203U (zh) 升降桌
CN211475432U (zh) 一种固定稳定的壁挂式显示屏支撑结构
CN210890866U (zh) 双屏显示器支架
CN210294942U (zh) 一种cad三维模型显示器的全方面展示机构
CN217056959U (zh) 一种门型显示器支架
CN207687617U (zh) 一种升降支架及其显示器
CN114698928B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升降桌
CN220623531U (zh) 一种升降支架及其显示器
CN210372733U (zh) 一种可垂直升降的显示器支撑架
CN210890704U (zh) 一种隐藏式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06669237U (zh) 一种升降支架及其显示器
CN212900689U (zh) 一种摩擦力调节结构
CN111870030B (zh) 一种智能桌椅
CN214249002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架
CN210462229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架
CN212251900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
CN210531911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架
CN213333433U (zh) 一种两段式显示器升降支架
CN210531990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CN211875565U (zh) 一种阻尼摩擦结构
CN206973210U (zh) 一种升降支架及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