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6127U -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6127U
CN212246127U CN202021290756.1U CN202021290756U CN212246127U CN 212246127 U CN212246127 U CN 212246127U CN 202021290756 U CN202021290756 U CN 202021290756U CN 212246127 U CN212246127 U CN 212246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rotating frame
stretcher
lifting mechanism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07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光
刘猛
彭超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gu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gu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gu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gu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07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6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6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6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包括立柱、旋转架、上摆臂、下摆臂、定位座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架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上摆臂一端与所述旋转架铰接,所述上摆臂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一端铰接,所述下摆臂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铰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摆臂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下摆臂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摆臂相对所述下摆臂转动,本申请降低了战士的工作强度,方便快捷,避免需要两个战士抬动伤员上急救舱的现象,避免了伤员处于一头高一头低的状态,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救护车、担架是医疗急救的重要装备,为人员的医疗救助提供便利并节约宝贵的救援时间,随着公共卫生建设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医疗急救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急救车辆、急救医疗装备、院前急救管理等方便提出更多的要求,目前能够适应复杂地形条件的越野型救护车已经产生,例如在救护车内的医疗床下部加装导轨,可使医疗床尾滑出车厢,再将担架、人员抬上医疗床,但由于伸出车厢的医疗床长度有限,所以还需要车上的医护人员接应才能将担架抬上车;另一种是能够升降的担架搬运车,先将人员台上铺有担架的转运车,运到救护车附近之后依靠转运车的升降装置、滑道等将担架送入车厢,由于这类转运车必须随救护车携带,占用救护车内的空间,不利于车厢内再摆设其他医疗设备。
针对国内的野战急救车,由于担架是前后两个战士合作抬动,在将伤员送上野战急救车的时候,由于野战急救车的底盘大梁比较高,上、下医疗舱的时候,两个战士抬动担架会出先一头高一头低的情况,造成人工抬起担架上、下医疗比较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上、下医疗舱的时候,伤员易倾斜,易出现伤员跌落出担架造成二次伤害的现象;并且由于野战急救车多用在野外等道路崎岖的地方,转运车在崎岖道路不便行走,转运车转运伤员的方式在野外不大实用;与野战急救车相匹配的军用担架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使得担架能够在野外适应崎岖不平的山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野战急救车底盘大梁比较高,两个战士抬动伤员上、下医疗舱较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包括立柱、旋转架、上摆臂、下摆臂、定位座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架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上摆臂一端与所述旋转架铰接,所述上摆臂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一端铰接,所述下摆臂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差运动周与所述上摆臂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下摆臂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摆臂相对所述下摆臂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步进电机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下摆臂固定,所述减速机上设置两个输出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上摆臂固定,连接件将步进电机、减速机与下摆臂固定,步进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器的输出轴随之转动,进而使得与输出轴配合的上摆臂转动,上摆臂转动过程中带动旋转架转动,使得旋转架能够展开,将抬有伤员的担架的两根杆件放在凹槽中,通过推动担架即可快速进入急救车内,避免急救人员抬着伤员上下车的过程,使得伤员上、下急救舱方便快捷,并且降低了急救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将伤员运送至急救舱之后,将步进电机反转,进而带动减速机反转,使得能够将旋转架收拢,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立柱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架的端部与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使得旋转架能够稳定安装在立柱上,增加了立柱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立柱的承重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架包括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所述第一旋转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架铰接,所述第一旋转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架铰接处设置有止挡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架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上摆臂与所述第一旋转架铰接,在没有使用的时候,可将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合拢,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将第二旋转架和第一旋转架展开,方便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挡机构为横板,所述横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架上,两个所述横板通过铰链连接,当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为180°平展开时,两横板相抵,避免第二旋转架和第一旋转架继续相对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架上设置有锁销,所述锁销固定所述第二旋转架,在没有使用本举升机构的时候,合拢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并通过锁销将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固定,避免第二旋转架抖动而展开,避免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摆臂设置有凹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部相匹配的凸部,所述凹部为非圆形槽,使得减速机的输出轴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上摆臂运动,进而将旋转架展开和收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旋转架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旋转架固定,手持把手可方便将第二旋转架沿着第一旋转架转动,提高了急救人员工作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立柱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螺栓通过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将立柱固定在野战急救车急救舱的后方,使得立柱能够对旋转架提供稳定支撑。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立柱和定位座固定在野战急救车的急救舱后部,两个战士在野外将伤员抬动至野战急救车前,医护人员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上摆臂转动,使得旋转架能够向上翻转,靠近急救舱的战士将军用担架底部的支脚放入凹槽中,军用担架底部的支脚能够放入凹槽中,担架另一头的战士仍然抬着担架,尽量将担架保持水平,旋转架转动至水平时,驱动装置停止运行,担架另一头的战士推动担架可将军用担架底部的支脚放入旋转架的凹槽中,继续推动担架即可快速将担架运送至急救舱内,降低了战士的工作强度,方便快捷,避免需要两个战士抬动伤员上急救舱的现象,避免了伤员处于一头高一头低的状态,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投影图;
图3为图1中B向的投影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立柱、旋转架、上摆臂和下摆臂连接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身上的展开图;
图7为军用担架的结构简图;
图中标记:1-立柱,2-旋转架,21-第一旋转架,22-第二旋转架,23-横板,24-铰链,3-上摆臂,4-下摆臂,5-定位座,61-减速机,62-步进电机,63-输出轴,7-凹槽,8-锁销,9-把手,10-安装板,11-安装孔,12-连接件,13-担架支架,14-车地板,15-车厢,16-担架,17-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包括立柱1、旋转架2、上摆臂3、下摆臂4、定位座5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5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架2上设置有凹槽7,所述旋转架2与所述立柱1铰接,所述上摆臂3一端与所述旋转架2铰接,所述上摆臂3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4一端铰接,所述下摆臂4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5铰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摆臂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下摆臂4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摆臂3相对所述下摆臂4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和定位座5均固定在野战急救车的急救舱的后方,便于上下运送担架,并且上摆臂3和下摆臂4均设置有2个。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61和步进电机62,所述步进电机62与所述减速机61连接,所述减速机61和所述步进电机62上固定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下摆臂4固定,所述减速机61上设置两个输出轴63,所述减速机61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上摆臂3固定,如图2所示,连接件2将减速机61、步进电机62和下摆臂4固定在一起,定位座5固定在急救舱内,使得减速机61能够驱动上摆臂3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架2转动。
如图5所示,当驱动装置与上摆臂3连接并且与下摆臂4固定时,驱动装置驱动上摆臂3转动,上摆臂3随之驱动旋转架2转动,使得旋转架2能够平展开,并且旋转架2在转动的同时,下摆臂4也随之转动,为上摆臂4和旋转架2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架2的端部与两个所述立柱1的上端铰接,当然为了立柱1对旋转架2的支撑强度足够,还可设置3个或4个等立柱1,增强立柱1的支撑能力;所述旋转架2包括第一旋转架21和第二旋转架22,所述第一旋转架21和所述第二旋转架22铰接,所述第一旋转架21和所述第二旋转架22铰接处设置有止挡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架21的端部与所述立柱1铰接,所述上摆臂3与所述第一旋转架21铰接,当然为了能够节约更多的空间,还可将旋转架2分为3个或4个等旋转架,各个旋转架2之间都铰接,使得能够相互折叠,避免占用空间过多;所述止挡机构为横板23,所述横板2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架21和所述第二旋转架22上,两个所述横板23通过铰链24连接,为了使第一旋转架21和第二旋转架22平展开之后锁止,还可在他们之间设置锁销,当平面展开180°之后即可通过锁销将第一旋转架21和第二旋转架22固定;所述第一旋转架21上设置有锁销8,所述锁销8固定所述第二旋转架22,当然,为了节省成本,也可将锁销8换为常规的绳索,通过绳索缠绕固定的方式将第一旋转架21和第二旋转22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摆臂3设置有凹部,所述减速机61的输出轴63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部相匹配的凸部,所述凹部为非圆形槽,凹部和凸部的配合主要是为了避免输出轴63和上摆臂3相对转动,还可直接将输出轴63和上摆臂3固定的方式避免它们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架22上设置有把手9,所述把手9与所述第二旋转架22固定;所述立柱1上固定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设置有安装孔11,螺栓通过安装孔11将立柱1固定在急救舱内。
本申请的具体工作过程:使用展开前如图4所示,使用时需要将立柱1和定位座5固定在急救舱内,需要进行病人救治时,首先打开锁销8,转动图4中的第二旋转架22使得第二旋转架22和第一旋转架21分开,第二旋转架22与第一旋转架21的夹角呈90°状态,两名战士将伤员放在担架上抬到急救车时,靠近急救舱的战士将军用担架下方的支脚放在第二旋转架22的凹槽7中,另一名战士尽量将军用担架保持水平,并启动步进电机62,步进电机62带动减速机61转动,减速机61随之带动了上摆臂3转动,上摆臂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了第一旋转架21转动,当第一旋转架21转动至于第二旋转架22呈180°时,第一旋转架21和第二旋转架22被止挡机构阻止,不再相互转动,使得第一旋转架21继续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旋转架22转动,当第一转动架21转动至水平时,另一头一直保持担架水平的战士将担架底部的支脚放入凹槽7中,在此过程中,抬着担架的战士可推动担架,使担架在凹槽中滑动,担架能够进入第一旋转架21中,并继续推动担架进入急救舱内,伤员运送至急救舱之后,通过反转步进电机62即可实现旋转架2的收拢,并手动将第二旋转架22和第一旋转架21收拢,使得能够快速收拢并将伤员运送至附近医疗机构,本举升机构没有了战士抬动伤员上下急救舱的动作,避免由于野战急救车底盘大梁过高造成的上下急救舱困难的现象。
如图6和图7所示,两名战士将伤员通过担架16抬至急救车后门处,在打开了第二旋转架22并转动90°,前方的战士将担架16底部的支脚17放在第二旋转架22的凹槽7中,步进电机62气动,带动减速机62转动,进而带动了第一旋转架21转动,第一旋转架21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旋转架22抬升,当第一旋转21和第二旋转架22旋转至水平的时候,后方的战士也将担架16保持水平,并推动担架16在凹槽7内移动,车厢15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旋转架21相邻的担架支架13,担架支架13上也设置有凹槽,沿着旋转架2的凹槽7推动担架16,担架16的支脚17在凹槽7滑动,并滑动至担架支架13的凹槽中,并将担架16整体推动至担架支架13上,即可完成担架16的运送上急救车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旋转架(2)、上摆臂(3)、下摆臂(4)、定位座(5)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5)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架(2)上设置有凹槽(7),所述旋转架(2)与所述立柱(1)铰接,所述上摆臂(3)一端与所述旋转架(2)铰接,所述上摆臂(3)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4)一端铰接,所述下摆臂(4)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5)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摆臂(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下摆臂(4)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摆臂(3)相对所述下摆臂(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61)和步进电机(62),所述步进电机(62)与所述减速机(61)连接,所述减速机(61)和所述步进电机(62)上固定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下摆臂(4)固定,所述减速机(61)上设置两个输出轴(63),所述减速机(61)的输出轴(63)分别与所述上摆臂(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架(2)的端部与两个所述立柱(1)的上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2)包括第一旋转架(21)和第二旋转架(22),所述第一旋转架(21)和所述第二旋转架(22)铰接,所述第一旋转架(21)和所述第二旋转架(22)铰接处设置有止挡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架(21)与所述立柱(1)铰接,所述上摆臂(3)与所述第一旋转架(2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机构为横板(23),所述横板(2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架(21)和所述第二旋转架(22)上,两个所述横板(23)通过铰链(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架(21)上设置有锁销(8),所述锁销(8)固定所述第二旋转架(2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3)设置有凹部,所述减速机(61)的输出轴(63)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部相匹配的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架(22)上设置有把手(9),所述把手(9)与所述第二旋转架(2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固定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设置有安装孔(11)。
CN202021290756.1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Active CN212246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0756.1U CN212246127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0756.1U CN212246127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6127U true CN212246127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0756.1U Active CN212246127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6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325A (zh) * 2020-07-02 2020-10-30 重庆金冠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325A (zh) * 2020-07-02 2020-10-30 重庆金冠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46127U (zh) 一种担架的举升机构
CN212816829U (zh) 一种轻型便捷的电动折叠轮椅
CN213552986U (zh) 一种多地形救护车转运担架
CN111847325A (zh) 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
CN108478344A (zh) 多功能轮椅
CN217611770U (zh) 一种具有床椅转移功能的轮椅
CN2317839Y (zh) 救护车用高低位自动折叠式担架车
CN213098834U (zh) 救护车上车担架
CN209847675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位机
CN215779300U (zh) 一种收纳方便的病人转移装置
CN214318423U (zh) 一种电动护理轮椅床
CN201091644Y (zh) 一种折叠式担架车
CN209916434U (zh) 康复护理床
CN219721100U (zh) 一种轮椅折叠装置
CN111513955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位机
CN212090024U (zh) 一种方便翻身的医用护理床
CN112438847A (zh) 一种电动护理轮椅床
CN218607111U (zh) 电动折叠轮椅结构
CN215821564U (zh) 一种手术室用轻便型临时腿架
CN217908200U (zh) 一种轮椅爬梯机构及轮椅
CN220877103U (zh) 一种履带轮椅车
CN218833034U (zh) 一种多功能野战救援转运车
CN217409167U (zh) 高效性转移医疗床
CN215154773U (zh) 一种辅助患者出院用可折叠推车
CN109512598B (zh) 康复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