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3388U -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3388U
CN212243388U CN202021396519.3U CN202021396519U CN212243388U CN 212243388 U CN212243388 U CN 212243388U CN 202021396519 U CN202021396519 U CN 202021396519U CN 212243388 U CN212243388 U CN 212243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brake
groups
steel wire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65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磊
王军祥
陈宝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angt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angt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angt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angt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65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3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3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3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和两组跳绳机构,其中两组吸能器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相对于吸能器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和两组跳绳机构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其中主钢丝绳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内并且主钢丝绳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内的主钢丝绳。

Description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拦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煤矿井下大量使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物资和人员,这有效的提高了井下物资的运输能力,但无轨胶轮车在斜巷失速发生的井下事故也时有发生;胶轮车防跑系统用拦截装置可用于自动拦截失速的胶轮车,以避免发生井下事故及人员伤亡,但是现有的拦截装置需要在侧壁上开挖安装硐室,不方便;并且现有的拦截装置由于刹车加速度太大而对车上人员造成伤害,不利于安全生产;另外现有的拦截装置容易造成拦截失灵,拦截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现有的拦截装置需要在侧壁上开挖安装硐室,不方便;2:现有的拦截装置由于刹车加速度太大而对车上人员造成伤害,不利于安全生产;3:现有的拦截装置容易造成拦截失灵,拦截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和两组跳绳机构,其中两组吸能器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相对于吸能器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和两组跳绳机构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其中主钢丝绳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内并且主钢丝绳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内的主钢丝绳上。
优选的,所述吸能器包括底座支架、轴承及缓冲组件、刹车片组件和滚筒组件,其中底座支架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为两组,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分别固定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上下两边上,所述刹车片组件为两组,其中两组刹车片组件分别套设于滚筒组件并靠近滚筒组件两端处,其中滚筒组件两端部设置于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之间,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分别连接两组刹车片组件。
优选的,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两个滚筒轴、两个刹车鼓和一个主绳筒,其中主绳筒两端分别焊接一个刹车鼓,其中两个刹车鼓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滚筒轴,其中两个滚筒轴分别固定于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内,其中主绳筒用于缠绕主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包括双列锥滚子轴承、轴承座、缓冲用细钢丝绳、滑轮组件、固定支架、螺母旋转机构、刹车拉紧螺杆和轴销,其中双列锥滚子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其中轴承座固定于固定支架一侧,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的固定支架的背面分别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上下两边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远离轴承座的一侧焊接有滑轮组件,其中螺母旋转机构固定于与滑轮组件同侧并相对的固定支架上,其中刹车拉紧螺杆一端旋合固定在螺母旋转机构的内螺纹,其中刹车拉紧螺杆另一端通过轴销连接刹车片组件,所述滚筒轴固定于双列锥滚子轴承内,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一端连接滚筒轴,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与螺母旋转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刹车片组件包括刹车皮、刹车皮外箍紧圈、拉紧耳板和限位板,其中刹车皮套装于刹车鼓上,其中刹车皮外箍紧圈套装于刹车皮外侧,所述拉紧耳板一端焊接在刹车皮外箍紧圈的端头上,其中拉紧耳板另一端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连接刹车拉紧螺杆,所述限位板焊接于与拉紧耳板相对一侧的刹车皮外箍紧圈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底座和刹车片限位件,其中底座为“工”字型结构为,其中底座上下两边支腿用于固定支撑轴承及缓冲组件的轴承座,其中底座底部通过锚杆固定于巷道侧壁上,其中底座支架靠近两组刹车片组件处设有两组刹车片限位件,其中刹车片限位件一端与底座连接,其中刹车片限位件另一端与限位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拉紧耳板为“>”型结构,其中“>”型结构的拉紧耳板开口一端与刹车皮外箍紧圈焊接,其中“>”型结构的拉紧耳板不开口一端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和轴销连接刹车拉紧螺杆。
优选的,所述螺母旋转机构包括轴承座组件、螺母套、推力轴承、轴承、轴承隔套、小圆螺母、平键、绳轮和绳轮压盖,其中轴承座组件内安装有两个轴承,其中两个轴承之间设有轴承隔套,所述螺母套从左端依次同轴套装于推力轴承、轴承、轴承隔套内部,其中轴承座组件远离推力轴承的一端面通过小圆螺母与螺母套的进行固定,其中轴承座组件外周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支架,所述绳轮安装于螺母套的右端,其中绳轮与螺母套通过平键连接,其中绳轮的右端面固定有绳轮压盖,所述刹车拉紧螺杆一端通过螺纹旋合固定于螺母套的内螺纹上,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一端连接绳轮,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与滚筒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跳绳机构包括脱扣机构、长环链、配重或弹簧、下滑轮组、整体固定架、上滑轮组、右滑轮组和跳绳用细钢丝绳,所述整体固定架为“F”型结构,其中整体固定架背面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脱扣机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整体固定架“F”型结构上侧边的端部,其中脱扣机构通过长环链连接配重或弹簧,所述右滑轮组固定于整体固定架“F”型结构下侧边的端部,其中上滑轮组固定于整体固定架“F”型结构下侧边与竖边的交接处,其中下滑轮组固定于整体固定架“F”型结构竖边的底部,所述跳绳用细钢丝绳一端连接配重或弹簧,其中跳绳用细钢丝绳另一端依次经过右滑轮组、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后固定到放置于巷道绳槽的主钢丝绳上,所述下滑轮组与巷道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其中下滑轮组与巷道绳槽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和两组跳绳机构,两组吸能器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跳绳机构相对于吸能器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本实用新型吸能器和跳绳机构均通过锚杆或者螺栓固定于巷道侧壁,不需要在侧壁上开挖安装硐室,安装施工方便,并且吸能器和跳绳机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因此设置位置合理,占用巷道宽度空间很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跳绳机构的跳绳用细钢丝绳使吸能器上放置在巷道绳槽内的主钢丝绳抬起150~200mm,同时主钢丝绳沿巷道方向平移150mm,从而可使胶轮车上落下的大钩能够更可靠的挂住吸能器的主钢丝绳,吸能器自身的缓冲组件和刹车片组件产生的摩擦力拦截失速胶轮车,当刹车力达到设计的要求的能够给胶轮车0.5~2.5G的负加速度时缓冲机构的细钢丝绳便会被拉断,刹车片不会再进一步的箍紧刹车鼓,从而使吸能器的摩擦力固定在设计的力值,可让胶轮车产生车内人员能够承受的约0.5~2.5G的负加速度进行减速,并最终在50米内将失速胶轮车拦停,这样可以避免刹车加速度太大而对车上人员造成伤害,有利于安全生产;
(3)本实用新型主钢丝绳抬起150~200mm,同时主钢丝绳沿巷道方向平移150mm,可以保证胶轮车车轮碾压主钢丝绳时主钢丝绳始终在地面以上,不会再进入巷道绳槽而低于地面,从而使胶轮车上落下的大钩能够有效的挂住吸能器的主钢丝绳,避免刹车失灵,提高了拦截效率;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拦截效率高,起到了保护井下及车内人员的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吸能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吸能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吸能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底座支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轴承及缓冲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刹车片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滚筒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螺母旋转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跳绳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跳绳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支架,2-轴承及缓冲组件,3-刹车片组件,4-滚筒组件,5-底座,6-刹车片限位件,7-双列锥滚子轴承,8-轴承座,9-缓冲用细钢丝绳,10-滑轮组件,11-固定支架,12-螺母旋转机构,13-刹车拉紧螺杆,14-轴销,15-刹车皮,15-刹车皮外箍紧圈,17-拉紧耳板,18-限位板,19-滚筒轴,20-刹车鼓,21-主绳筒,22-轴承座组件,23-螺母套,24-推力轴承,25-轴承,26-轴承隔套,27-小圆螺母,28-平键,29-绳轮,30-绳轮压盖,31-脱扣机构,32-长环链,33-配重或弹簧,34-下滑轮组,35-整体固定架,36-上滑轮组,37-右滑轮组,38-跳绳用细钢丝绳,39-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40-吸能器,41-跳绳机构,42-主钢丝绳,43-巷道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其中两组吸能器40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41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40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42,其中主钢丝绳42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40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43内并且主钢丝绳42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43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38,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上。
所述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这样保证了吸能器40和跳绳机构41的设置不影响巷道胶轮车的通行,节省了空间。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其中两组吸能器40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41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40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42,其中主钢丝绳42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40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43内并且主钢丝绳42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43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38,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上。
优选的,如图4~6所示,所述吸能器40包括底座支架1、轴承及缓冲组件2、刹车片组件3和滚筒组件4,其中底座支架1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2为两组,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分别固定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1上下两边上,所述刹车片组件3为两组,其中两组刹车片组件3分别套设于滚筒组件4并靠近滚筒组件4两端处,其中滚筒组件4两端部设置于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之间,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分别连接两组刹车片组件3。
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2通过4个螺栓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滚筒组件4两端安装于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轴承内孔中,刹车片组件3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节组件39的竖直拉紧而贴合在滚筒组件4上。
实施例3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滚筒组件4包括两个、两个刹车鼓20和一个主绳筒21,其中主绳筒21两端分别焊接一个刹车鼓20,其中两个刹车鼓20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滚筒轴19,其中两个滚筒轴19分别固定于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内,其中主绳筒(21)用于缠绕主钢丝绳(42),所述三部分之间焊接为一个整体。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2包括双列锥滚子轴承7、轴承座8、缓冲用细钢丝绳9、滑轮组件10、固定支架11、螺母旋转机构12、刹车拉紧螺杆13和轴销14,其中双列锥滚子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8内,其中轴承座8固定于固定支架11一侧,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固定支架11的背面分别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1上下两边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1远离轴承座8的一侧焊接有滑轮组件10,其中螺母旋转机构12固定于与滑轮组件10同侧并相对的固定支架11上,其中刹车拉紧螺杆13一端旋合固定在螺母旋转机构12的内螺纹,其中刹车拉紧螺杆13另一端通过轴销14连接刹车片组件3,所述滚筒轴19固定于双列锥滚子轴承7内,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9一端连接滚筒轴19,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9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10与螺母旋转机构12连接。
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9一端通过钢丝绳压板固定于滚筒组件4的滚筒轴19上,另一端固定于绳轮29上;滑轮组件10通过支腿焊接在固定支架11上;螺母旋转机构12通过固定板和六角螺栓固定将其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11上,刹车拉紧螺杆13一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在螺母旋转机构12的内螺纹上,另一端通过轴销14及刹车皮拉紧万向节组件39固定在刹车片组件3的拉紧耳板17上。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刹车片组件3包括刹车皮15、刹车皮外箍紧圈16、拉紧耳板17和限位板18,其中刹车皮15套装于刹车鼓20上,其中刹车皮外箍紧圈16套装于刹车皮15外侧,所述拉紧耳板一端焊接在刹车皮外箍紧圈的端头上,其中拉紧耳板17另一端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39连接刹车拉紧螺杆13,所述限位板18焊接于与拉紧耳板17相对一侧的刹车皮外箍紧圈16上。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底座支架1包括底座5和刹车片限位件6,其中底座5为“工”字型结构为,其中底座5上下两边支腿用于固定支撑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轴承座8,其中底座5底部通过锚杆固定于巷道侧壁上,其中底座支架1靠近两组刹车片组件3处设有两组刹车片限位件6,其中刹车片限位件6一端与底座5连接,刹车片限位件6另一端与限位板18接触。
所述底座5的两边支腿用于固定和支撑支撑轴承及缓冲组件2中的轴承座8,同时底座5可通过锚杆固定到巷道侧壁上;刹车片限位件6能够在刹车组件旋转时阻挡限位板18转动从而限制刹车片组件3随滚筒组件4旋转。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拉紧耳板17为“>”型结构,其中“>”型结构的拉紧耳板17开口一端与刹车皮外箍紧圈16接触,其中“>”型结构的拉紧耳板17不开口一端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39和轴销14连接刹车拉紧螺杆13。
实施例4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其中两组吸能器40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41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40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42,其中主钢丝绳42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40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43内并且主钢丝绳42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43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38,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上。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2包括双列锥滚子轴承7、轴承座8、缓冲用细钢丝绳9、滑轮组件10、固定支架11、螺母旋转机构12、刹车拉紧螺杆13和轴销14,其中双列锥滚子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8内,其中轴承座8固定于固定支架11一侧,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固定支架11的背面分别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1上下两边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1远离轴承座8的一侧焊接有滑轮组件10,其中螺母旋转机构12固定于与滑轮组件10同侧并相对的固定支架11上,其中刹车拉紧螺杆13一端旋合固定在螺母旋转机构12的内螺纹,其中刹车拉紧螺杆13另一端通过轴销14连接刹车片组件3,所述滚筒轴19固定于双列锥滚子轴承7内,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9一端连接滚筒轴19,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9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10与螺母旋转机构12连接。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螺母旋转机构12包括轴承座组件22、螺母套23、推力轴承24、轴承25、轴承隔套26、小圆螺母27、平键28、绳轮29和绳轮压盖30,其中轴承座组件22内安装有两个轴承25,其中两个轴承25之间设有轴承隔套26,所述螺母套23从左端依次同轴套装于推力轴承24、轴承25、轴承隔套26内部,其中轴承座组件22远离推力轴承24的一端面通过小圆螺母27与螺母套23的进行固定,其中轴承座组件22外周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支架11,所述绳轮29安装于螺母套23的右端,其中绳轮29与螺母套23通过平键28连接,其中绳轮29的右端面固定有绳轮压盖30,所述刹车拉紧螺杆13一端通过螺纹旋合固定于螺母套23的内螺纹上,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9一端连接绳轮29,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9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10与滚筒轴19连接。
所述轴承座组件22内安装两个轴承25,两个轴承25之间安装一个轴承隔套26将两者隔离,轴承座组件22的左端面安装推力轴承24,从推力轴承24的左端插入螺母套23,并让螺母套23的外轴分别穿过推力轴承24、两个轴承25和轴承隔套26的内孔,再将小圆螺母27安装到轴承座组件22的右端,使轴承座组件22和螺母套23成为一个整体,并保证螺母套23用手转动时无卡滞现象,其中轴承座组件22通过固定板和六角螺栓固定将其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11上;再将绳轮29安装到螺母套23的右端后再将平键28插入键槽,最后用螺栓将绳轮压盖30固定到绳轮29上;
所述刹车拉紧螺杆13一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在螺母旋转机构12螺母套23的内螺纹上,另一端通过轴销14及刹车皮拉紧万向节组件39固定在刹车片组件3的拉紧耳板17上。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其中两组吸能器40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41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40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42,其中主钢丝绳42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40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43内并且主钢丝绳42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43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38,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上。
优选的,如图12~13所示,所述跳绳机构41包括脱扣机构31、长环链32、配重或弹簧33、下滑轮组34、整体固定架35、上滑轮组36、右滑轮组37和跳绳用细钢丝绳38,所述整体固定架35为“F”型结构,其中整体固定架35背面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脱扣机构3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上侧边的端部,其中脱扣机构31通过长环链32连接配重或弹簧33,所述右滑轮组37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下侧边的端部,其中上滑轮组36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下侧边与竖边的交接处,其中下滑轮组34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竖边的底部,所述跳绳用细钢丝绳38一端连接配重或弹簧33,其中跳绳用细钢丝绳38另一端依次经过右滑轮组37、上滑轮组36和下滑轮组34后固定到放置于巷道绳槽43的主钢丝绳42上,所述下滑轮组34与巷道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其中下滑轮组34与巷道绳槽43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0mm。
实施例6
如图1~3所示,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的拦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将主钢丝绳42的两端分别固定到两组吸能器40上并缠绕数十圈,并将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放置于巷道绳槽43内,将跳绳用细钢丝绳38一端连接跳绳机构41,跳绳用细钢丝绳38另一端连接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
步骤2)当胶轮车失控无法自行刹车时,胶轮车防跑装置检测到胶轮车超速,便控制胶轮车上的脱钩系统脱钩,同时控制跳绳机构41动作,配重下落或弹簧收缩带动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向各自方向收回,从而使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抬起,这样可使超速经过的胶轮车脱钩系统脱钩后的大钩挂住主钢丝绳42,在胶轮车的牵引下主钢丝绳42拉动吸能器40旋转,在吸能器40的摩擦力持续作用下,胶轮车便会在行驶不超过50米的距离处停车,从而保护了井下设施及胶轮车内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两组吸能器40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两组跳绳机构41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两组吸能器40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42,其中主钢丝绳42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40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43内并且主钢丝绳42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43的高度,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38,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当检测到胶轮车超速时,控制脱扣机构31脱扣,配重在重力(或弹簧的牵拉)作用下下落,使跳绳用细钢丝绳38向各自方向收回,从而使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抬起,这样可使超速经过的胶轮车脱钩系统脱钩后的大钩挂住主钢丝绳42,在胶轮车的牵引下主钢丝绳42拉动吸能器40的滚筒组件4旋转,并将缓冲用细钢丝绳9缠绕在滚筒轴上,缓冲用细钢丝绳9拉动绳轮29转动,绳轮29转动后螺母套23跟着转动,因此刹车拉紧螺杆13向左移动拉动拉紧耳板17,拉紧耳板17向左移动会压紧刹车皮外箍紧圈16,逐渐箍紧刹车鼓20,从而使吸能器的摩擦阻力逐渐增大,起到初始拦车的力量从小逐渐增大的缓冲作用;当刹车力达到设计的要求的能够给胶轮车0.5~2.5G的负加速度时缓冲用细钢丝绳9便会被拉断,刹车片不会在进一步的箍紧刹车鼓20,从而使吸能器的摩擦力固定在设计的力值,在吸能器40的摩擦力持续作用下,胶轮车便会在行驶不超过50米的距离处停车,从而保护了井下设施及胶轮车内人员的安全。
使用时为一套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固定于斜巷坡道的两侧,一根130米长的主钢丝绳42两头固定到两个吸能器40的主绳筒21上,并各自在主绳筒21上缠绕50米,连接两个吸能器40的主绳筒21余绳放置于巷道绳槽43,并与跳绳机构41连接,跳绳用细钢丝绳38一端与放置于巷道绳槽43的主钢丝绳42用绳卡固定另一端通过跳绳机构41的滑轮固定到配重或牵拉弹簧33上;当胶轮车失控无法自行刹车时,防跑装置检测到胶轮车超速,便控制胶轮车上的脱钩系统脱钩,同时控制跳绳机构41的电磁脱口机构31动作,使配重或弹簧33在重力作用下下落,配重下落或弹簧牵拉收缩带动巷道两端的跳绳用细钢丝绳38向各自方向收回,从而使吸能器上放置在巷道绳槽43的主钢丝绳41抬起150~200mm,同时主钢丝绳41沿斜坡向坡顶平移150mm,可以保证车轮碾压主钢丝绳41时主钢丝绳始终在地面以上,不会进入巷道绳槽43而低于地面,从而使胶轮车上落下的大钩能够有效的挂住主钢丝绳41,胶轮车上的大钩挂住主钢丝绳41后在胶轮车的牵引下主钢丝绳41拉动吸能器40的主绳筒21旋转,主绳筒21带动滚筒轴19旋转,缓冲用细钢丝绳9在滚筒轴19旋转的过程中缠绕在滚筒轴19上,并牵引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螺母套23旋转,螺母套23上内螺纹带动拉紧耳板17逐渐箍紧刹车鼓20,从而使吸能器40的摩擦阻力逐渐增大,起到初始拦车的力量从小逐渐增大的缓冲作用;当刹车力达到设计的要求的能够给胶轮车0.5~2.5G的负加速度时缓冲用细钢丝绳9会被拉断,刹车片不会在进一步的箍紧刹车鼓20,从而使吸能器的摩擦力固定在设计的力值,而使胶轮车不会因为刹车加速度太大而对车上人员造成伤害;在吸能器40的摩擦力的持续作用下,胶轮车便会在行驶不超过50米的距离处停车,从而起到了保护井下及车内人员的安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机械式拦截装置直接打锚杆固定安装在煤矿井下胶轮车行驶的斜巷侧壁上,不需要在侧壁上开挖安装硐室,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包括两组吸能器和两组跳绳机构,两组吸能器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跳绳机构相对于吸能器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本实用新型吸能器和跳绳机构均通过锚杆或者螺栓固定于巷道侧壁,不需要在侧壁上开挖安装硐室,安装施工方便,并且吸能器和跳绳机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因此设置位置合理,大大节约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跳绳机构的跳绳用细钢丝绳使吸能器上放置在巷道绳槽内的主钢丝绳抬起150~200mm,同时主钢丝绳沿巷道方向平移150mm,从而可使胶轮车上落下的大钩能够挂住吸能器的主钢丝绳,吸能器自身的缓冲组件和刹车片组件产生的摩擦力拦截失速胶轮车,当刹车力达到设计的要求的能够给胶轮车0.5~2.5G的负加速度时缓冲机构的细钢丝绳便会被拉断,刹车片不会再进一步的箍紧刹车鼓,从而使吸能器的摩擦力固定在设计的力值,可让胶轮车产生车内人员能够承受的约0.5~2.5G的负加速度进行减速,并最终在50米内将失速胶轮车拦停,这样可以避免刹车加速度太大而对车上人员造成伤害,有利于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主钢丝绳抬起150~200mm,同时主钢丝绳沿巷道方向平移150mm,可以保证胶轮车车轮碾压主钢丝绳时主钢丝绳始终在地面以上,不会再进入巷道绳槽而低于地面,从而使胶轮车上落下的大钩能够有效的挂住吸能器的主钢丝绳,避免刹车失灵,提高了拦截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拦截效率高,起到了保护井下及车内人员的安全的作用。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其中两组吸能器(40)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其中两组跳绳机构(41)也分别相对设置于巷道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跳绳机构(41)相对于吸能器(40)设置于巷道侧壁下游,其中两组吸能器(40)和两组跳绳机构(41)的长边侧与巷道轴线平行,所述两组吸能器(40)之间连接有主钢丝绳(42),其中主钢丝绳(42)两端分别在两组吸能器(40)上缠绕数十圈,其中主钢丝绳(42)中间部分设置于巷道地面的巷道绳槽(43)内并且主钢丝绳(42)的高度不高于巷道绳槽(43)的高度,所述两组跳绳机构(41)分别连接有跳绳用细钢丝绳(38),其中两根跳绳用细钢丝绳(38)分别连接设置于巷道绳槽(43)内的主钢丝绳(4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器(40)包括底座支架(1)、轴承及缓冲组件(2)、刹车片组件(3)和滚筒组件(4),其中底座支架(1)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2)为两组,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分别固定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1)上下两边上,所述刹车片组件(3)为两组,其中两组刹车片组件(3)分别套设于滚筒组件(4)并靠近滚筒组件(4)两端处,其中滚筒组件(4)两端部设置于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之间,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分别连接两组刹车片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件(4)包括两个滚筒轴(19)、两个刹车鼓(20)和一个主绳筒(21),其中主绳筒(21)两端分别焊接一个刹车鼓(20),其中两个刹车鼓(20)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滚筒轴(19),其中两个滚筒轴(19)分别固定于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内,其中主绳筒(21)用于缠绕主钢丝绳(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及缓冲组件(2)包括双列锥滚子轴承(7)、轴承座(8)、缓冲用细钢丝绳(9)、滑轮组件(10)、固定支架(11)、螺母旋转机构(12)、刹车拉紧螺杆(13)和轴销(14),其中双列锥滚子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8)内,其中轴承座(8)固定于固定支架(11)一侧,其中两组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固定支架(11)的背面分别与“工”字型结构的底座支架(1)上下两边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1)远离轴承座(8)的一侧焊接有滑轮组件(10),其中螺母旋转机构(12)固定于与滑轮组件(10)同侧并相对的固定支架(11)上,其中刹车拉紧螺杆(13)一端旋合固定在螺母旋转机构(12)的内螺纹,其中刹车拉紧螺杆(13)另一端通过轴销(14)连接刹车片组件(3),所述滚筒轴(19)固定于双列锥滚子轴承(7)内,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9)一端连接滚筒轴(19),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9)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10)与螺母旋转机构(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组件(3)包括刹车皮(15)、刹车皮外箍紧圈(16)、拉紧耳板(17)和限位板(18),其中刹车皮(15)套装于刹车鼓(20)上,其中刹车皮外箍紧圈(16)套装于刹车皮(15)外侧,所述拉紧耳板(17)一端焊接在刹车皮外箍紧圈(16)的端头上,其中拉紧耳板(17)另一端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39)连接刹车拉紧螺杆(13),所述限位板(18)焊接于与拉紧耳板(17)相对一侧的刹车皮外箍紧圈(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架(1)包括底座(5)和刹车片限位件(6),其中底座(5)为“工”字型结构为,其中底座(5)上下两边支腿用于固定支撑轴承及缓冲组件(2)的轴承座(8),其中底座(5)底部通过锚杆固定于巷道侧壁上,其中底座支架(1)靠近两组刹车片组件(3)处设有两组刹车片限位件(6),其中刹车片限位件(6)一端与底座(5)连接,其中刹车片限位件(6)另一端与限位板(18)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耳板(17)为“>”型结构,其中“>”型结构的拉紧耳板(17)开口一端与刹车皮外箍紧圈(16)焊接,其中“>”型结构的拉紧耳板(17)不开口一端通过刹车皮拉紧万向组件(39)和轴销(14)连接刹车拉紧螺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旋转机构(12)包括轴承座组件(22)、螺母套(23)、推力轴承(24)、轴承(25)、轴承隔套(26)、小圆螺母(27)、平键(28)、绳轮(29)和绳轮压盖(30),其中轴承座组件(22)内安装有两个轴承(25),其中两个轴承(25)之间设有轴承隔套(26),所述螺母套(23)从左端依次同轴套装于推力轴承(24)、轴承(25)、轴承隔套(26)内部,其中轴承座组件(22)远离推力轴承(24)的一端面通过小圆螺母(27)与螺母套(23)的进行固定,其中轴承座组件(22)外周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支架(11),所述绳轮(29)安装于螺母套(23)的右端,其中绳轮(29)与螺母套(23)通过平键(28)连接,其中绳轮(29)的右端面固定有绳轮压盖(30),所述刹车拉紧螺杆(13)一端通过螺纹旋合固定于螺母套(23)的内螺纹上,所述缓冲用细钢丝绳(9)一端连接绳轮(29),其中缓冲用细钢丝绳(9)另一端经过滑轮组件(10)与滚筒轴(1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绳机构(41)包括脱扣机构(31)、长环链(32)、配重或弹簧(33)、下滑轮组(34)、整体固定架(35)、上滑轮组(36)、右滑轮组(37)和跳绳用细钢丝绳(38),所述整体固定架(35)为“F”型结构,其中整体固定架(35)背面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脱扣机构(3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上侧边的端部,其中脱扣机构(31)通过长环链(32)连接配重或弹簧(33),所述右滑轮组(37)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下侧边的端部,其中上滑轮组(36)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下侧边与竖边的交接处,其中下滑轮组(34)固定于整体固定架(35)“F”型结构竖边的底部,所述跳绳用细钢丝绳(38)一端连接配重或弹簧(33),其中跳绳用细钢丝绳(38)另一端依次经过右滑轮组(37)、上滑轮组(36)和下滑轮组(34)后固定到放置于巷道绳槽(43)的主钢丝绳(42)上,所述下滑轮组(34)与巷道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50~200mm,其中下滑轮组(34)与巷道绳槽(43)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0mm。
CN202021396519.3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Active CN212243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6519.3U CN212243388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6519.3U CN212243388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3388U true CN212243388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6519.3U Active CN212243388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33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226A (zh) * 2020-07-16 2020-10-13 陕西航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及拦截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226A (zh) * 2020-07-16 2020-10-13 陕西航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及拦截方法
CN111762226B (zh) * 2020-07-16 2024-05-17 陕西航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及拦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7952C2 (ru) Компенс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храпового колеса
CN212243388U (zh)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
CN213623049U (zh) 一种矿用窑炉物料提升系统
DE2735649C2 (zh)
CN201033858Y (zh) 塔架高度可调的双承载索货运索道
CN111762226B (zh) 一种胶轮车防跑装置用机械式拦截装置及拦截方法
CN201172921Y (zh) 斜屋面滑道及滑车系统
CN101063285B (zh) 塔架高度可调的双承载索货运索道
CN211474131U (zh) 一种自带行走及伸缩装置的侧墙钢模板台车
CN112279091A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的提升机构
CN107719392B (zh) 一种刹车式带初始缓冲功能的吸能器及胶轮车防跑方法
CN116239032A (zh) 模块化单元吊装设备
CN202214033U (zh) 带式输送机双收卷胶带的开卷铺设装置
CN212639653U (zh) 一种硬质输液管线门桥吊装滚轮装置
CN105155833B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脚手架
CN109760711B (zh) 斜巷轿厢失控用的自支撑防跑车系统
CN218560963U (zh) 一种防止钢丝绳掉落的水平定滑轮装置
KR101355470B1 (ko) 싱글거더 호이스트
CN215711289U (zh) 一种带有固定防侧翻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
CN213231238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的移动小车
CN218778725U (zh) 一种复合筒基础单柱翻身吊梁
CN107054400B (zh) 一种渐进缓冲式吸能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51600A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的起升结构滚筒制动装置
CN212531936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的双滚轮组及施工升降机
CN219410584U (zh) 一种悬索桥主缆检修的带手动刹车功能的自行式挂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