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3921U -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 Google Patents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3921U
CN212233921U CN202020208431.8U CN202020208431U CN212233921U CN 212233921 U CN212233921 U CN 212233921U CN 202020208431 U CN202020208431 U CN 202020208431U CN 212233921 U CN212233921 U CN 212233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ositioning
belt
portions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84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an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ha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han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ha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84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3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3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39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用以围绕固定屏风,屏风束带包括一带体。带体于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定位部,且带体另设置至少两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其中之一分别可脱离地连接于屏风。如此,第一定位部能够先连接至屏风一侧,并对应屏风的厚度,选择适合的第二定位部连接至屏风另一侧,如此获得适当的束紧强度。

Description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风束带,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对应屏风厚度调整的屏风束带。
背景技术
一般可折叠的屏风通常都会搭配束带使用,以使屏风在折叠后能够固定而不会任意枢摆展开。因此,为了对应具有不同屏风片数的屏风,目前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对应屏风片数选择不同长度的束带;2、使用单一长度的弹性束带,凭借拉力延展以对应屏风片数。但以上两种方式均有其不足之处,若对应屏风片数使用不同长度的束带,造成使用时必须运用不同长度的束带,一旦束带长度与屏风片数不对应,将造成束带固定后过松或过紧的问题。同样地,通过单一长度的弹性束带使用时间一久易弹性疲乏,会造成少屏风片数较松的问题。此外,若单一长度的弹性束带束紧过多屏风片数而导致变形量过大,且现有弹性束带采用异质材质结合,即束带与铁钩两者互相结合,解开时铁钩会因回弹力而弹击到使用者,造成严重受伤。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示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示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风束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屏风束带采用弹力绳,无法对应各种片数的可折叠屏风,产生束带固定后过松或过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风束带,包括用以围绕固定屏风,屏风束带包括一带体,带体于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定位部,且带体另设置至少两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其中之一分别可脱离地连接于屏风。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其中之一相隔一第一距离,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之间相隔一第二距离,且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进一步地,至少两第二定位部的数量大于两个,且些第二定位部中每两相邻第二定位部彼此相隔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为孔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为长条孔。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为椭圆孔。
进一步地,带体包括两宽部与位于两宽部之间的窄部,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两宽部。
进一步地,带体的材质为塑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屏风,包含前述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屏风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定位构件与一第二定位构件。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将屏风收折后,能够先将带体的第一定位部连接至屏风一侧,并对应屏风厚度,选择适合的第二定位部连接至屏风另一侧,如此获得适当的束紧强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与图4分别是图1与图2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的使用示意图,表示带体可脱离地连接于把手。
图6是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的剖面示意图,表示带体束紧遮蔽件。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遮蔽件、11-底座、12-轮体、20-第二遮蔽件、30-把手、31-第一定位构件、311-第一卡勾、32-第二定位构件、321-第二卡勾、40-带体、401-宽部、402-窄部、41-第一定位部、42-第二定位部、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与图4分别是图1与图2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用以说明应用的屏风包括一第一遮蔽件10、一枢接第一遮蔽件10的第二遮蔽件20、一设置于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其中之一的把手30。第一遮蔽件10包括一底座11,且底座11设置有数个轮体12以提供移动功能。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的侧面互相枢接。把手30的相反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定位构件31与一第二定位构件32,第一定位构件31设置有一第一卡勾311,且第二定位构件32设置有一第二卡勾321。此外,第一定位构件31与第二定位构件32也能够形成于第一遮蔽件10或第二遮蔽件20的相反两侧,上述屏风结构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屏风束带的使用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屏风束带包括以及一适于围绕固定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的带体40。可以理解地,而带体40的长度至少要能够围绕彼此枢摆收折后的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
带体40的材质能够为塑胶,如此大幅降低带体40弹击使用者的伤害。带体40包括两宽部401与位于两宽部401之间的窄部402。带体40于至少一末端设置有一第一定位部41,且带体40另设置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第一定位部41与至少两二定位孔42分别形成于两宽部,第一定位部41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能够为孔状结构。可以理解地,第一定位部41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能够为长条孔或是椭圆孔。
第一定位部41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其中之一分别可脱离地连接于把手30的第一定位构件31与第二定位构件32,以使第一卡勾311与第二卡勾321分别可脱离地勾接于第一定位部41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其中之一。第一定位部41与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其中之一相隔一第一距离D1,至少两第二定位部42之间相隔一第二距离D2,且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一距离D1。因此可以理解地,第二定位部42的数量能够依需求变更,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42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每两相邻第二定位部42彼此相隔第二距离D2,即等距设置。此外,由于带体40的材质能够为塑胶,因此屏风的第一定位构件31与带体40的第一定位部41能够形成为一体结构,即第一定位构件31与带体40共同形成单一元件。
如图5与图6所示,将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收折后,能够先将带体40的第一定位部41连接至把手30的第一定位构件31,使第一卡勾311勾接于第一定位部41,并对应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收折后的厚度,选择适合的第二定位部42连接至把手30的第二定位构件32,使第二卡勾321勾接于适合的第二定位部42,如此获得适当的束紧强度。如此,即便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的数量改变,也能够相应地通过不同的第二定位部42连接至把手30的第二定位构件32而有效束紧第一遮蔽件10与第二遮蔽件20。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屏风束带不仅解决现有束带一旦与屏风片数不对应即产生过松或过紧的问题,也解决了弹性束带产生弹性疲乏与因变形而于解开时可能弹击使用者的问题,且带体40由单一塑胶材质构成,纵算带体40于解开时弹击到使用者,所造成伤害也远比现有束带的铁钩低,大幅地提高安全性。

Claims (9)

1.一种屏风束带,用以围绕固定屏风,其特征在于:该屏风束带包括一带体,该带体于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定位部,且该带体还设置至少两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其中之一分别可脱离地连接于屏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其中之一相隔一第一距离,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之间相隔一第二距离,且该第二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的数量大于两个,且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中每两相邻第二定位部彼此相隔该第二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为孔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为长条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为椭圆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带体包括两宽部与位于该两宽部之间的窄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至少两第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该两宽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带体的材质为塑胶。
9.一种屏风,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屏风束带,其特征在于:该屏风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定位构件与一第二定位构件。
CN202020208431.8U 2020-02-25 2020-02-25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3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8431.8U CN212233921U (zh) 2020-02-25 2020-02-25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8431.8U CN212233921U (zh) 2020-02-25 2020-02-25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3921U true CN212233921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843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3921U (zh) 2020-02-25 2020-02-25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3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47259B1 (de) Schutzhülle für elektronische Kleingeräte
DE602004002053T2 (de) Halbkörpersicherheitsgeschirr mit erhöhter Festigkeit
US20090101162A1 (en) Headband apparatus
CN212233921U (zh) 屏风束带及使用其的屏风
WO2007052472A1 (ja) 結束方法および結束具
JP2007044066A (ja) 荷物用締付ベルト
US20220030973A1 (en) Face masks, face masks convertible to hair accessor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DE3836083C2 (zh)
US5758805A (en) Athletic glove pocket-forming and shaping device
US11745923B2 (en) Cable or utility tie
US2016029866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traps or Strings of Sporting Equipment
JP6097161B2 (ja) 結束バンドおよび結束具
DE102009038911A1 (de)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Kabelbandes an einem Trägerteil
JP2007166994A (ja) シート材留め具、及び同シート材留め具を用いたシート材の止着方法
TWM598820U (zh) 屏風束帶及使用該屏風束帶之屏風
WO2017184698A1 (en) Pool cover spring and method of use
JP3172562U (ja) 紐調節具
JP3551246B2 (ja) 荷崩れ防止用ベルト
JP3223405U (ja) 荷崩れ防止シート
DE102011050258B4 (de) Elastisches Spannband aus einem Elastomerwerkstoff mit von seiner Unterseite abstehendem Sicherungselement
JP6812051B1 (ja) 結束具
EP2281717A2 (en) Tightening cord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means
JP2018178525A (ja) 楔緊結式足場用支柱の支柱緊結部における保護カバー
DE102008047980A1 (de) Schutzhelm
US2729867A (en) Buckle frame and covering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