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7760U -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7760U
CN212227760U CN202020635091.7U CN202020635091U CN212227760U CN 212227760 U CN212227760 U CN 212227760U CN 202020635091 U CN202020635091 U CN 202020635091U CN 212227760 U CN212227760 U CN 212227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ue gas
shell
tube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50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an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an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an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an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50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7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7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77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之间自上而下等距且平行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U形管连通,顶端的所述换热管连通有氮气出管,底端的所述换热管连通有氮气进管,所述外壳顶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进管。本实用新型在对氮气进行预热时,电机启动,此时传动轮带动刮杆对换热管表面的烟尘进行清理,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方便对氮气的预热温度进行控制,交错分布的隔板在外壳内形成“S”形状的风道,当烟尘被清理后,烟尘随着烟气移动并通过烟气出管排出,从而避免外壳内部被烟尘堵塞。

Description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的生产过程一般需要高温作为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烟气是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这样的烟气中含有粉尘颗粒和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带走的热量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成本。
在钢材熔炼时须向熔炼炉内注入氮气来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使用氮气预热器对高温烟气进行利用,提高氮气温度,但是熔炼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中含杂质较多,容易导致换热管表面粘附大量的烟尘,换热效率下降,氮气温度难以控制,从而影响熔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之间自上而下等距且平行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U形管连通,顶端的所述换热管连通有氮气出管,底端的所述换热管连通有氮气进管,所述外壳顶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进管,所述外壳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出管,所述外壳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壳,所述顶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每个所述传动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刮杆与换热管的表面贴合,所述驱动轮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顶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均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长度小于外壳的长度,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交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两个孔洞,所述孔洞与传动皮带过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管、氮气出管和氮气进管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进管所在的轴线和烟气出管所在的轴线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烟气注入外壳中,此时烟气余热通过换热管对氮气进行加热,如果烟气粘附在换热管的表面,传动轮带动刮杆对换热管表面的烟尘进行清理,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方便对氮气的预热温度进行控制;
2.本实用新型通过交错分布的隔板在外壳内形成“S”形状的风道,当烟尘被清理后,烟尘随着烟气移动并通过烟气出管排出,从而避免外壳内部被烟尘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外壳;2、烟气出管;3、氮气进管;4、电机;5、顶壳;6、烟气进管;7、氮气出管;8、驱动轮;9、隔板;10、传动皮带;11、换热管;12、刮杆;13、传动轮;14、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换热管11,多个换热管11之间自上而下等距且平行分布,相邻的两个换热管11之间通过U形管14连通,顶端的换热管11连通有氮气出管7,底端的换热管11连通有氮气进管3,外壳1顶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进管6,外壳1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出管2,外壳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壳5,顶壳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8,每个换热管11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3,每个传动轮1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刮杆12,刮杆12与换热管11的表面贴合,驱动轮8和传动轮1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10传动连接,顶壳5的一侧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与驱动轮8传动连接,电机4(型号为57BYGH893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U形管14、氮气出管7和氮气进管3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棉,减少热量流失,提高氮气温度,电机4带动驱动轮8转动,驱动轮8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各个传动轮13转动,传动轮13带动两侧的刮杆12对换热管11的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换热管11的表面粘附烟尘,提高换热管11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2结合图3,相邻的两个换热管11之间均设置有隔板9,隔板9的长度小于外壳1的长度,相邻的两个隔板9之间交错分布,在外壳1内形成“S”形状的风道,每个隔板9上均开设有两个孔洞,孔洞与传动皮带10过盈连接,烟气进管6所在的轴线和烟气出管2所在的轴线呈对称分布,烟尘在从换热管11上被清理的时候,烟尘随着烟气沿着S”形状的风道移动,最后从烟气出管2排出,避免烟尘残留在外壳1的内部,从而防止堵塞。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当在对氮气进行预热时,此时电机4带动驱动轮8转动,驱动轮8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各个传动轮13转动,传动轮13带动两侧的刮杆12对换热管11的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换热管11的表面粘附烟尘,提高换热管11的换热效率,烟尘在从换热管11上被清理的时候,烟尘随着烟气沿着S”形状的风道移动,最后从烟气出管2排出,避免烟尘残留在外壳1的内部,从而防止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换热管(11),多个所述换热管(11)之间自上而下等距且平行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11)之间通过U形管(14)连通,顶端的所述换热管(11)连通有氮气出管(7),底端的所述换热管(11)连通有氮气进管(3),所述外壳(1)顶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进管(6),所述外壳(1)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有烟气出管(2),所述外壳(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壳(5),所述顶壳(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8),每个所述换热管(11)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3),每个所述传动轮(1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刮杆(12),所述刮杆(12)与换热管(11)的表面贴合,所述驱动轮(8)和传动轮(13)之间通过传动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顶壳(5)的一侧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驱动轮(8)传动连接,所述电机(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11)之间均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长度小于外壳(1)的长度,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9)之间交错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9)上均开设有两个孔洞,所述孔洞与传动皮带(10)过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4)、氮气出管(7)和氮气进管(3)的外表面均包裹有保温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管(6)所在的轴线和烟气出管(2)所在的轴线呈对称分布。
CN202020635091.7U 2020-04-24 2020-04-24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27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5091.7U CN212227760U (zh) 2020-04-24 2020-04-24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5091.7U CN212227760U (zh) 2020-04-24 2020-04-24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7760U true CN212227760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8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509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27760U (zh) 2020-04-24 2020-04-24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7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5898A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12227760U (zh)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7082599U (zh) 一种发电厂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6688279U (zh) 热镀锌余热利用装置
CN212086088U (zh) 尾气余热发电装置
CN212440715U (zh) 高硼硅玻璃工业熔窑烟气除尘系统
CN112097530A (zh) 一种新型预热空气换热器
CN220472325U (zh) 一种夹层式余热保温回热的窑炉
CN210004785U (zh) 一种用于高温隧道炉尾气净化热量回收装置
CN207334723U (zh) 一种催化燃烧天然气辅助加热设备
CN218001614U (zh) 一种废气处理余热回收装置
CN219264988U (zh) 一种珍珠岩膨化余热利用装置
CN220062531U (zh) 一种带式焙烧机隔墙
CN201458942U (zh) 玻璃配合料间接接触立式预热器
CN219389776U (zh) 一种分体式催化燃烧炉
CN219482591U (zh) 一种废盐内循环热解装置
CN218864192U (zh) 一种蓄热式氧化炉
CN211725343U (zh) 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CN114809989B (zh) 一种在线加热井口天然气的装置及应用
CN21681510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多腔换热结构
CN216307817U (zh) 一种直燃式co催化燃烧设备
CN214468739U (zh) Scr综合反应器
CN217154556U (zh) 一种乙酰苯胺真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20257641U (zh) 一种等离子体放电脱硝装置及具有其的烟气处理系统
CN215062182U (zh) 一种大型组装锅炉双层多对流受热装置及大型组装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