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9878U -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9878U
CN212219878U CN202020816942.8U CN202020816942U CN212219878U CN 212219878 U CN212219878 U CN 212219878U CN 202020816942 U CN202020816942 U CN 202020816942U CN 212219878 U CN212219878 U CN 212219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ub
shock absorber
speed reducing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69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kermann Matrix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69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9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9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9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底盘技术领域的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包括轮胎、轮毂、轮毂电机、减震装置、防尘罩、减速装置、转向电机、车身连接板,轮胎布置在轮毂上;轮毂电机的驱动端与轮毂相连接,用去驱动轮毂转动;减震装置的下端与轮毂电机外壳相连接,上端与减速装置相连接;防尘罩布置在减震装置的外侧;减速装置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板相连接;转向电机布置在减速装置内并与减震装置相连接。在本发明中,轮毂电机、减震装置和减速装置高度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驱动模块,整体重量较轻,有效降低了整车非簧载质量。本发明设计合理,与车身接口采用快接方式,便于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底盘技术领域的模块系统,特别是一种将轮毂电机、减震装置和减速装置高度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而对于乘用车所用的轮毂电机,日系厂商对于此项技术研发开展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包括通用、丰田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也都对该技术有所涉足。
我国国内对于轮毂电机的研究多集中于高校,产品均为电动汽车,但是对于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研究尚不成熟,尤其是在高转矩轮毂电机开发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仍需加强对轮毂电机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缩小差距,争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轮毂电机大幅度地增大了簧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的转动惯量,这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是不利的。在现有技术中,轮毂电机、减震装置和减速装置高度集成的技术还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将轮毂电机、减震装置和减速装置高度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驱动模块,有效降低了整车非簧载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轮胎、轮毂、轮毂电机、减震装置、防尘罩、减速装置、转向电机、车身连接板,轮胎布置在轮毂上;轮毂电机的驱动端与轮毂相连接,用去驱动轮毂转动;减震装置的下端与轮毂电机外壳相连接,上端与减速装置相连接;防尘罩布置在减震装置的外侧;减速装置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板相连接;转向电机布置在减速装置内并与减震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装置外壳、减震弹簧、减震器,减震弹簧、减震器均布置在减震装置外壳内,减震器布置在减震装置外壳的中心线上,减震弹簧布置在减震器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减震装置外壳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减震装置外壳为阶梯状结构,上端横截面积较小。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减速装置包括减速装置外壳、行星齿轮架、轴承、太阳轮、过桥齿、端盖、盖板、放松螺栓;减速装置外壳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长方形结构;减震装置外壳上端、转向电机均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的长方形结构内;行星齿轮架、轴承、太阳轮叠加后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的圆形结构内;过桥齿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内并与行星齿轮架、转向电机的齿轮相啮合;盖板、端盖分别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的上下端;减速装置外壳的圆形结构端与车身连接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第一,本发明将轮毂电机、减震装置和减速装置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驱动模块,整体重量较轻,有效降低了整车非簧载质量;第二,本发明与车身接口采用快接方式,便于快速拆装;第三,本发明采用行星排减速器,质量轻,结构可靠,传功齿轮为非标产品,传动效率高,噪音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上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下部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部件爆炸图;
图7为图6左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右端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轮胎,2、轮毂,3、轮毂电机,4、减震装置外壳,5、减震弹簧,6、减震器,7、防尘罩,8、转向电机,9、减速装置外壳,10、行星齿轮架,11、轴承,12、太阳轮,13、过桥齿,14、端盖,15、盖板,16、车身连接板,17、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具体实施例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包括轮胎1、轮毂2、轮毂电机3、减震装置外壳4、减震弹簧5、减震器6、防尘罩7、转向电机8、减速装置外壳9、行星齿轮架10、轴承11、太阳轮12、过桥齿13、端盖14、盖板15、车身连接板16、防松螺母17,轮胎1布置在轮毂2上,轮毂电机3的驱动端与轮毂2相连接,用去驱动轮毂2转动;减震装置的下端与轮毂电机外壳2相连接,上端与减速装置相连接;防尘罩7布置在减震装置的外侧;减速装置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板16相连接;转向电机8布置在减速装置内并与减震装置相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装置外壳4、减震弹簧5、减震器6,减震弹簧5、减震器6均布置在减震装置外壳4内,减震器6布置在减震装置外壳4的中心线上,减震弹簧5布置在减震器6的外侧;减震装置外壳4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减震装置外壳4为阶梯状结构,上端横截面积较小;减速装置包括减速装置外壳9、行星齿轮架10、轴承11、太阳轮12、过桥齿13、端盖14、盖板15、防松螺母16;减速装置外壳9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长方形结构;减震装置外壳4上端、转向电机8均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9的长方形结构内;行星齿轮架10、轴承11、太阳轮12叠加后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9的圆形结构内;过桥齿13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9内并与行星齿轮架10、转向电机8的齿轮相啮合;盖板15、端盖13分别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9的上下端;减速装置外壳9的圆形结构端与车身连接板16相连接;防松螺母17用于对减速装置外壳9圆形结构端内零部件进行紧固。
在发明的实施过程中,轮毂电机3用于驱动轮毂2、轮胎1同步转动,减震装置用于对整个车身的减震;减速装置用于转向电机8的减速,转向电机8驱动行星齿轮架10转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减震装置外壳4为长方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变变为圆形。
在实施例1中,减震装置内部主要是用减震弹簧5来减震,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把减震弹簧5换为空气弹簧形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4)

1.一种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包括轮胎、轮毂,轮胎布置在轮毂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毂电机、减震装置、防尘罩、减速装置、转向电机、车身连接板;
所述轮毂电机的驱动端与轮毂相连接,用去驱动轮毂转动;
所述减震装置的下端与轮毂电机外壳相连接,上端与减速装置相连接;
所述防尘罩布置在减震装置的外侧;
所述减速装置的一端与减震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板相连接;转向电机布置在减速装置内并与减震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装置外壳、减震弹簧、减震器,减震弹簧、减震器均布置在减震装置外壳内,减震器布置在减震装置外壳的中心线上,减震弹簧布置在减震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外壳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减震装置外壳为阶梯状结构,上端横截面积较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装置外壳、行星齿轮架、轴承、太阳轮、过桥齿、端盖、盖板、防松螺母;减速装置外壳的一端为圆形结构,另一端为长方形结构;减震装置外壳上端、转向电机均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的长方形结构内;行星齿轮架、轴承、太阳轮叠加后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的圆形结构内;过桥齿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内并与行星齿轮架、转向电机的齿轮相啮合;盖板、端盖分别布置在减速装置外壳的上下端;减速装置外壳的圆形结构端与车身连接板相连接。
CN202020816942.8U 2020-05-17 2020-05-17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Active CN212219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6942.8U CN212219878U (zh) 2020-05-17 2020-05-17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6942.8U CN212219878U (zh) 2020-05-17 2020-05-17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9878U true CN212219878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6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6942.8U Active CN212219878U (zh) 2020-05-17 2020-05-17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9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251B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10502248U (zh) 一种低速大扭矩电动轮装置及电动车
CN212219878U (zh)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CN111572332A (zh) 汽车底盘集成模块系统
CN111469605A (zh) 一种集成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207758565U (zh) 驱动总成及车辆
CN2016823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CN210234568U (zh) 一种汽车及其集成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驱动车桥
CN217347484U (zh) 一种集成转向机构的轮边动力模组
CN2534092Y (zh) 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CN212765497U (zh) 一种三级减速平行轴轴安装电桥总成
CN220577457U (zh) 一种摩托车轮边电机组件
CN2246596Y (zh) 摩托车后置引擎一体悬吊结构
CN209959812U (zh) 轮毂电机用两级太阳行星减速系统
CN218858516U (zh) 一种转向减震集成型电驱动模块
CN212765501U (zh) 一种三级行星齿轮减速轴安装电桥
CN112519497A (zh) 一种分开式双电机同轴轮边行星轮减速驱动桥
CN214727930U (zh) 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212332286U (zh) 一种三级两挡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CN214727929U (zh) 中央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CN212604470U (zh) 轮边驱动拖拉机车桥结构
CN219029053U (zh) 减震式agv车
CN219172098U (zh) 一种通用化电驱桥桥壳、车底盘及车辆
CN217835934U (zh) 车辆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两轮车
CN220742701U (zh) 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4

Address after: 201805 room 2201, No. 888, Moyu South Road, Ant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J

Patentee after: Ackermann Matrix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6 room 101-5, ground floor, building 1, Lane 127, Guotai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IYU POW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