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9164U -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9164U
CN212219164U CN202020727707.3U CN202020727707U CN212219164U CN 212219164 U CN212219164 U CN 212219164U CN 202020727707 U CN202020727707 U CN 202020727707U CN 212219164 U CN212219164 U CN 212219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shed product
ejection mechanism
plate
top plat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77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海锋
邢永盛
黄先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Mingj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Mingj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Mingj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Mingj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77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9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9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9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出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解决成品顶出时对成品造成损坏、成品顶出时还需手动打开盖板的缺点,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与推板接触,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在模具的底部设置护板,护板为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护板上端与成品接触,通过增加护板和成品的接触面积,使得成品再被顶出时的受力面积更大,不会对成品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出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产业的崛起,塑料产品也日渐多元化。其中,一些产品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如骨位较深、外观不允许有斜度等等。为成型此类产或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生产,模具需要做二次顶出机构。
目前的二次顶出机构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成品进行顶出时,通常都是直接使用顶针将成品顶出,这种方式顶出时,可能会对成品造成损坏,导致成品出现缺陷,并且当成品需顶出时,还需要手动打开成品上方的盖板,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具有一定的不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成品顶出时对成品造成损坏、成品顶出时还需手动打开盖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与推板接触,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模箱,所述模箱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所述模箱的底部侧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模箱的内部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护板,所述模具的内部接触连接有成品,所述模箱的上端通过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注料口,所述盖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模箱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
优选的,所述模箱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限位螺钉。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弹簧都套接在第一顶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模箱的下端接触,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顶板的上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都套接在顶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在模具的底部设置护板,护板为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护板上端与成品接触,通过增加护板和成品的接触面积,使得成品再被顶出时的受力面积更大,不会对成品造成损坏;
通过设计模箱和盖板的铰接,使得盖板可以进行转动,当成品需要顶出时,气缸带动推板向上移动,推板可以带动模箱向上移动,模箱向上移动时,会给盖板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盖板可以向左上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达到一个成品顶出时自动开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的模箱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的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气缸;3、推杆;4、推板;5、顶板;6、滑槽;7、连接杆;8、第一顶杆;9、弹簧;10、模箱;11、通孔;12、第二顶杆;13、限位环;14、模具;15、成品;16、盖板;17、注料口;18、限位杆;19、限位螺钉;20、卡槽;21、护板;22、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2,气缸2的型号为SC标准气缸,为一种现有技术,气缸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3,气缸2可以带动推杆3移动,推杆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4,推杆3可以带动推板4移动,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 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顶板5,顶板5可在连接杆7上上下滑动,顶板5的下端与推板4接触,推板4可以带动顶板5的移动,顶板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8,第一顶杆8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9,连接杆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模箱10,模箱10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8,第一顶杆8可以在模箱10内上下滑动,模箱10的底部侧壁开设有螺纹槽22,螺纹槽22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顶杆12,第二顶杆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可以带动第二顶杆12的转动,模箱10的内部放置有模具14,模具1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护板21,护板21可以与模具14发生相对移动,模具14的内部接触连接有成品15,模箱10的上端通过铰接有盖板16,盖板16的上端设置有注料口 17,注料口17用于对模具14的注塑,盖板16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19,转动限位螺钉19可以使限位螺钉 19左右移动。
该方案通过设计在模具14的底部设置护板21,护板21为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护板21上端与成品15接触,通过增加护板21和成品15的接触面积,使得成品15再被顶出时的受力面积更大,不会对成品15造成损坏;
通过设计模箱10和盖板16的铰接,使得盖板16可以进行转动,当成品 15需要顶出时,气缸2带动推板4向上移动,推板4可以带动模箱10向上移动,模箱10向上移动时,会给盖板16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盖板16可以想左上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达到一个成品15顶出时自动开盖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顶板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通过设计滑槽6,使得顶板5可以可以在连接杆7上进行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模箱10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8。通过设计通孔11,使得第一顶杆8可以在通孔11内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模箱10的侧壁开设有卡槽20,卡槽20的内部卡接有限位螺钉19。通过设计卡槽20,将限位螺钉19卡接于卡槽20内,可以将模箱10和盖板16可以被固定。
本实施例中,弹簧9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弹簧9都套接在第一顶杆8的外侧,弹簧9的上端与模箱10的下端接触,弹簧9的下端与顶板5的上端接触。通过设计弹簧9,可以对上升力做出缓冲,防止第一顶杆8发生震动。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7都套接在顶板5的内部。通过设计连接杆7,使得顶板5可以在两个连接杆7上进行上下滑动,可以对顶板5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需要对成品15顶出时,转动限位螺钉 19,使限位螺钉19向右移动,并使其尾端与卡槽20脱离,然后打开气缸2,气缸2带动推杆3向上移动,推杆3带动推板4向上移动,推板4带动第一顶杆8向上移动,第一顶杆8带动模具14向上移动,模具14向上移动时与盖板16接触,通过盖板16和模箱10的铰接,盖板16会被带动向左上方转动,这样就完成对成品15顶出时盖板16的自动打开。当需要对成品15进行二次顶出时,通过第二顶杆12和螺纹槽22的螺纹连接,转动第二顶杆12,使第二顶杆12向上移动,第二顶杆12与护板21接触,带动护板21向上移动,通过护板21与成品15的接触可以带动成品15向上顶出,护板21为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可以减小成品15受到的作用力,并通过增加护板21和成品15的接触面积可以使成品15的受力面积更大,不易受到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板(4),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下端与推板(4)接触,所述顶板(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杆(8),所述第一顶杆(8)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弹簧(9),所述连接杆(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模箱(10),所述模箱(10)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8),所述模箱(10)的底部侧壁开设有螺纹槽(22),所述螺纹槽(22)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顶杆(12),所述第二顶杆(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3),所述模箱(10)的内部放置有模具(14),所述模具(1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护板(21),所述模具(14)的内部接触连接有成品(15),所述模箱(10)的上端通过铰接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的上端设置有注料口(17),所述盖板(16)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箱(10)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顶杆(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箱(10)的侧壁开设有卡槽(20),所述卡槽(20)的内部卡接有限位螺钉(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弹簧(9)都套接在第一顶杆(8)的外侧,所述弹簧(9)的上端与模箱(10)的下端接触,所述弹簧(9)的下端与顶板(5)的上端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7)都套接在顶板(5)的内部。
CN202020727707.3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Active CN212219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7707.3U CN212219164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7707.3U CN212219164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9164U true CN212219164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7707.3U Active CN212219164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9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79066U (zh) 模内注塑螺母的定位机构
CN212219164U (zh) 一种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CN202053423U (zh) 具浮动模仁的模具
CN214353884U (zh) 一种模具支撑结构
CN107225737B (zh) 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1730096U (zh) 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
CN21039000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11164883U (zh) 一种斜顶模具
CN212795721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汽车塑胶件注塑模具
CN2084689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08819127B (zh) 滑块驱动拉块强制脱模机构
CN108015994B (zh) 基于型腔取件的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107030994B (zh) 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
CN115284555B (zh) 注塑模具
CN216031917U (zh)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
CN217495006U (zh) 注塑模具
CN220741999U (zh) 一种汽车橡胶用模具
CN210758693U (zh) 一种成型模具顶出装置
CN215151510U (zh) 一种0.5度无行位不拉伤壳体纹面模具
CN210362291U (zh) 一种简化式旋转脱模结构
CN210969788U (zh) 一种防粘模的斜顶机构
CN220903869U (zh) 一种延迟顶杆设备
CN220446936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注塑机
CN211307281U (zh) 一种化妆品外盖用自动注塑装置
CN218399309U (zh) 一种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