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3516U - 新型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新型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3516U
CN212213516U CN202021555272.5U CN202021555272U CN212213516U CN 212213516 U CN212213516 U CN 212213516U CN 202021555272 U CN202021555272 U CN 202021555272U CN 212213516 U CN212213516 U CN 212213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support legs
guide rail
culinary art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52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峰峰
江志强
蔡顺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ugang Wa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52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3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3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3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新型烹饪设备,包括烹饪空间、上烹饪配合器具和驱动装置,上烹饪配合器具在烹饪空间上方,受驱动装置驱动下移,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驱动上烹饪配合器具的结构具体如下:包括交叉相接的两条支脚,两条支脚可绕交叉处相对转动;上烹饪配合器具设有导轨,两条支脚的下端能沿导轨移动;驱动装置驱使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则两条支脚竖向伸展从而使它们的下端一边沿导轨移动从而相对靠近,一边下移从而带动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驱动装置驱使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则两条支脚的下端一边沿导轨移动从而相对靠近,一边下移从而带动上加热板下移,故无需设置多对支脚。

Description

新型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尤其是对食材进行新型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9247841A给出的烹饪器具,其中的一个附图如图7所示,该技术方案的剪叉式升降架有三对竖向排列的支脚,各对支脚的中部相互铰接。第一对支脚位于最上方而第三对支脚位于最下方,第一对支脚的两个上端分别铰接在固定结构上,第一对支脚的两个下端分别铰接第二对支脚的两个上端,第二对支脚的两个下端分别铰接第三对支脚的两个上端,第三对支脚的两个下端分别铰接连接盘。驱使剪叉式升降架竖向收起(竖向收起:各对支脚绕中部铰点转动,使各对支脚的上下端相互靠近),就能带动连接盘升起。反之,驱使剪叉式升降架竖向伸展,则会带动连接盘下降。连接盘升降实际是依赖每对支脚绕中部铰点转动从而调整自身高度来实现,而各对支脚才能绕中部铰点转动的前提是:具有至少两对支脚,这上支脚的两个下端铰接下支脚的两个上端。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高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设置一对支脚,支脚的上端和下端采用铰接的方式分别接到固定结构和连接盘上,则支脚就不能绕中部铰点转动,连接盘无法升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新型烹饪设备,仅设置一对支脚也能驱动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
新型烹饪设备,包括烹饪空间、上烹饪配合器具和驱动装置,上烹饪配合器具在烹饪空间上方,受驱动装置驱动下移,驱动装置驱动上烹饪配合器具的结构具体如下:包括交叉相接的两条支脚,两条支脚可绕交叉处相对转动;上烹饪配合器具设有导轨,两条支脚的下端能沿导轨移动;驱动装置驱使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则两条支脚竖向伸展从而使它们的下端一边沿导轨移动从而相对靠近,一边下移从而带动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与两条支脚的上端之间连接如下:包括丝杆,其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设有两个螺母,其分别螺接在丝杆的两个所述螺纹段上,所述两个螺母分别连接两条支脚的上端;驱动装置驱动丝杆转动从而使所述两个螺母相对靠近,带动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
进一步地,包括平行于上述导轨的上方导轨,两条支脚的上端沿上方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两条支脚的端部横向伸出有卡接杆,其横向卡入相应的导轨内且能不可滑脱地沿该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包括烹饪容器和盖住烹饪容器的盖体,上述烹饪空间位于烹饪容器内,所述上烹饪配合器具装在所述盖体的底部,相对盖体作所述的下移。
进一步地,包括座体,所述烹饪容器设在所述座体上且可取出,所述盖体铰接在所述座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中设有第一挡块,其横向阻挡上烹饪配合器具以免其横向偏移。
进一步地,盖体中设有调味料添加器,其包括入料口、出料口以及接在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导料管,具体地:出料口在烹饪容器上方,出料到烹饪容器内;入料口开在盖体顶面;第一挡块装在盖体的入料口处下方,成竖向管状,作为导料管的初始段;导料管的第二段与上烹饪配合器具固定,位于上烹饪配合器具上方;初始段的下端与第二段的上端形成套叠,从而使导料管在此处形成伸缩结构,第二段连同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则导料管伸长。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有多个,上烹饪配合器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分别接到多个所述出料口的引流槽,从而使得一个入料口对应多个出料口,调味液料经出料口出液到烹饪容器腔中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上烹饪配合器具的上表面设有液料暂存腔,所述的引流槽设在液料暂存腔和相应的出料口之间;所述导料管的第二段的下端接通所述液料暂存腔。
进一步地,导料管第二段的上端套住导料管初始段的下端。
进一步地,包括在烹饪空间下方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烹饪配合器具为加热板,下移到贴住食物进行加热。
有益效果在于:两条支脚的下端可沿导轨移动,即上烹饪配合器具通过导轨装在支脚下端。驱动装置驱使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则两条支脚的下端一边沿导轨移动从而相对靠近,一边下移从而带动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故无需设置多对支脚。
附图说明
图1是烹饪设备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是盖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盖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盖体的中板的示意图;
图5是盖体的顶板的示意图;
图6是两个第二卡接杆相互靠近时盖体的示意图(隐藏了顶盖);
图7是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的附图;
图中:1、中板;2、缺口;3、输出齿轮;4、从动齿轮;5、第二管段;6、丝杆;7、剪叉式升降架;8、第一卡接杆;9、螺母;10、顶板;11、转轴;12、第一导槽;13、第一管段;14、盖体;15、第二卡接杆;16、第二导槽;17、支脚;18、入液口;20、接液料板;21、出液口;22、引流槽;23、液料暂存腔;30、烹饪锅;31、防粘凸点;40、座体;41、凝水槽;50、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烹饪设备包括座体40,其放置有作为烹饪容器的烹饪锅30,烹饪锅30的内腔作为烹饪空间。座体40内置有加热部件(图中被遮挡),其位于烹饪锅30下方,对烹饪锅30的底部加热,烹饪锅30的内表面设有防止食材粘锅的防粘凸点31。座体40侧壁开设有缺口2以供用户将烹饪锅30放入和取出。座体40包括盖住烹饪锅30锅口的盖体14,结合图5,盖体14的顶板10通过转轴11铰接在座体40上部,座体40配有在盖体14打开时收集其流下的冷凝水的凝水槽41。
如图2所示,盖体1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顶板10、中板1、加热丝50、接液料板20,顶板10上表面开设有入液口18,顶板10下方设有上端接在所述入液口18处的第一管段13(图2中被遮挡,见图5),其为竖向管。中板1上开设有竖向对准所述入液口18的开口,中板1上方设有下端接在所述开口处的第二管段5(开口被第二管段5遮挡),其为竖向管。装配时,安装人员使第二管段5的上端套住第一管段13的下端使得二者形成套叠,然后安装人员将加热丝50、接液料板20依次装到中板1的下底壁上(中板1的底部遮挡住接液料板2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盖体14装配成如图3的状态,则装配完成。如图2、3所示,接液料板20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将其竖向贯穿的出液口21;接液料板20在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其位于中板1的所述开口的正下方,围起来的空间作为液料暂存腔23。接液料板20上表面还开设有多条通往所述液料暂存腔的引流槽22,每条引流槽22串联多个出液口21且各条引流槽22互不连通。至此在盖体14内形成了调味液料添加器。在调味液料添加器内,调味液料先后流经入液口18、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5、中板1的开口、液料暂存腔23、引流槽22、出液口21。第一管段13和第二管段5共同作为一根导液管,第一管段13作为导液管初始段,第二管段5作为导液管第二段。调味液料添加器也可用来添加非液体调味料,则作为调味料添加器,此时入液口18作为入料口,出液口21作为出料口,第一管段13作为导料管初始段,第二管段5作为导料管第二段,引流槽22相应地改为倾斜的,以便非液体调味料下滑到出料口处。
烹饪过程如下:用户打开盖体14后,往烹饪锅30内放入肉排,然后关上盖体14并启动座体40的加热部件以及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丝50,如此则烹饪锅30的锅底作为下加热板,接液料板20作为上加热板,对肉排进行双面煎制。烹饪锅30锅底的防粘凸点31在煎制时能防止肉排底部粘住烹饪锅30的锅底。用户握住烹饪锅30的把手沿座体环周方向转动烹饪锅30,从而带动烹饪锅30内的肉排相对接液料板20转动,以防止肉排顶部粘住接液料板20的下底壁。用户将调好的调味液料从盖体14外部往所述入液口18倒入,调味液料先经第一管段13后经第二管段5抵达液料暂存腔23内,然后再经所述引流槽22流入到各个出液口21,最后流出到烹饪锅30内的不同位置,实现均匀分布。用户再次握住烹饪锅30的把手沿所述座体环周方向转动烹饪锅30,从而使得调味液料更均匀地分布在肉排上。
为了使接液料板20的下底壁能够下移从而更好地贴住肉排,如图5所示,顶板10的下底壁设有作为上方导轨的第一导槽12。如图4所示,中板1作升降件使用,设有第二导槽16和剪叉式升降架7,第二导槽16作为导轨,平行于第一导槽12。剪叉式升降架7包括交叉相接的两条支脚17,两条支脚17可绕交叉处相对转动。两个支脚17下端分别横向伸出有两个第二卡接杆15,其均横向伸入第二导槽16内并且不可滑脱地沿第二导槽16移动。两个支脚17上端横向伸出有两个第一卡接杆8,其均横向伸入第一导槽12内并且不可滑脱地沿第一导槽12移动。两个第一卡接杆8分别固设有两个螺母9。剪叉式升降架7配有一根丝杆6,其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两个螺母9分别螺接到丝杆6的两个螺纹段处。中板1上还设有作为驱动装置的电机,电机设有输出齿轮3以及被其驱转的从动齿轮4,所述丝杆6的一端固接在从动齿轮4上。用户启动电机使输出齿轮3正转,其通过从动齿轮4来驱动丝杆6正转,丝杆6正转驱使两个螺母9相互靠近,带动两个第一卡接杆8沿第一导槽12相互靠近、第二卡接杆15沿第二导槽16相互靠近,使得剪叉式升降架7竖向伸展,从而向下推动中板1并带动接液料板20下移,使得接液料板20的下底壁贴住肉排进行加热。煎制完毕后,用户启动电机使输出齿轮3反转,就能使中板1带动接液料板20升起,使其下底壁远离肉排。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接液料板20作为上烹饪配合器具。非优选地,上烹饪配合器具可以改为一个向下伸出的、配有驱转装置的叉子,其以可环周转动的方式接在中板1上,被中板1带动下移直至叉子叉住肉排,驱转装置驱动叉子环周转动从而带动肉排环周转动,防止肉排粘住烹饪锅30锅底。
剪叉式升降架7向下推动中板1的过程如图6所示,由于两个第二卡接杆15相互靠近时不会再通过抵住第二导槽16的两端来给中板1提供横向支持力,若没有其他部件向中板1提供横向支持力,则中板1可能会相对于剪叉式升降架7横向偏移,接液料板20也跟随中板1横向偏移,不再对准烹饪锅30的锅口。为解决此问题,本设备设计成第二管段5的上端套接第一管段13的下端(相当于第一管段13和第二管段5共同形成一根在套接处具有伸缩结构的导液管/导料管,接液料板20随中板1下移使得导液管/导料管伸长),第一管段13横向阻挡第二管段5从而向中板1提供横向支持力,防止中板1带动接液料板20横向偏移。第二管段5的上端套住第一管段13的下端的好处是:避免加料时调味液料在两个管段的连接处渗出。应说明,第一管段13的管壁作为第一挡块横向阻挡接液料板20以免其横向偏移。

Claims (13)

1.新型烹饪设备,包括烹饪空间、上烹饪配合器具和驱动装置,上烹饪配合器具在烹饪空间上方,受驱动装置驱动下移,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驱动上烹饪配合器具的结构具体如下:包括交叉相接的两条支脚,两条支脚可绕交叉处相对转动;上烹饪配合器具设有导轨,两条支脚的下端能沿导轨移动;驱动装置驱使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则两条支脚竖向伸展从而使它们的下端一边沿导轨移动从而相对靠近,一边下移从而带动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与两条支脚的上端之间连接如下:包括丝杆,其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设有两个螺母,其分别螺接在丝杆的两个所述螺纹段上,所述两个螺母分别连接两条支脚的上端;驱动装置驱动丝杆转动从而使所述两个螺母相对靠近,带动两条支脚的上端相对靠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于上述导轨的上方导轨,两条支脚的上端沿上方导轨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条支脚的端部横向伸出有卡接杆,其横向卡入相应的导轨内且能不可滑脱地沿该导轨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容器和盖住烹饪容器的盖体,上述烹饪空间位于烹饪容器内,所述上烹饪配合器具装在所述盖体的底部,相对盖体作所述的下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烹饪容器设在所述座体上且可取出,所述盖体铰接在所述座体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设有第一挡块,其横向阻挡上烹饪配合器具以免其横向偏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盖体中设有调味料添加器,其包括入料口、出料口以及接在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导料管,具体地:出料口在烹饪容器上方,出料到烹饪容器内;入料口开在盖体顶面;第一挡块装在盖体的入料口处下方,成竖向管状,作为导料管的初始段;导料管的第二段与上烹饪配合器具固定,位于上烹饪配合器具上方;初始段的下端与第二段的上端形成套叠,从而使导料管在此处形成伸缩结构,第二段连同上烹饪配合器具下移则导料管伸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有多个,上烹饪配合器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分别接到多个所述出料口的引流槽,从而使得一个入料口对应多个出料口,调味液料经出料口出液到烹饪容器腔中的不同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上烹饪配合器具的上表面设有液料暂存腔,所述的引流槽设在液料暂存腔和相应的出料口之间;所述导料管的第二段的下端接通所述液料暂存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导料管第二段的上端套住导料管初始段的下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烹饪空间下方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烹饪配合器具为加热板,下移到贴住食物进行加热。
CN202021555272.5U 2020-07-30 2020-07-30 新型烹饪设备 Active CN212213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5272.5U CN212213516U (zh) 2020-07-30 2020-07-30 新型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5272.5U CN212213516U (zh) 2020-07-30 2020-07-30 新型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3516U true CN212213516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5272.5U Active CN212213516U (zh) 2020-07-30 2020-07-30 新型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35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266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烹饪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266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010573T2 (de) Multifunktionelles elektrisches Kochgerät
US20110081471A1 (en) Cooking Apparatus
US5469778A (en) Fryer basket lift
CN206371843U (zh) 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
CN212213516U (zh) 新型烹饪设备
EP2702911A1 (en) Funnel-shaped roasting pan
CN111839266A (zh) 新型烹饪设备
CN212394565U (zh) 烹饪设备
CN211024130U (zh) 一种用于中药炒制的蒸汽夹层锅
CN211751087U (zh) 一种中药熬制设备
CN111839184A (zh) 烹饪设备
CN215013358U (zh) 火锅底料卧式炒锅
CN209047885U (zh) 一种翻口型炒锅
CN210383624U (zh) 一种自动煮面煮粉机
CN210249507U (zh) 一种升降火锅
CN209346741U (zh) 一种烹饪用具
CN209136308U (zh) 四腿电炸锅
CN207544902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锅
CN213371478U (zh) 一种具有可升降电烤盘的华夫饼机
CN220631006U (zh) 一种电卤锅
CN210227790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
CN220608090U (zh) 一种具有翻炒机构电炒锅
CN216166939U (zh) 一种便于分离食物的夹层锅
CN111317345B (zh) 一种环式煮锅
CN220344236U (zh) 一种带滤油功能的立式炸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