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477U -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9477U
CN212209477U CN202021203761.4U CN202021203761U CN212209477U CN 212209477 U CN212209477 U CN 212209477U CN 202021203761 U CN202021203761 U CN 202021203761U CN 212209477 U CN212209477 U CN 212209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metrical
pad
conductive
platform
lea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37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宗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j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j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j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j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37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9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9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9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包括边框,边框内设有贴装单元,边框的内连接有边缘模块,相邻两个贴装单元之间连接有连接筋,相邻的贴装单元与边缘模块之间也连接有连接筋;贴装单元包括中心焊盘,中心焊盘的四周间隔设置有4k个导电焊盘,中心焊盘外包围有基岛平台,导电焊盘外包围上有焊线平台,基岛平台与至少一个焊线平台连接,导电焊盘与相邻的连接筋连接,连接筋两侧的导电焊盘对称;边缘模块包括若干k个对称焊盘,对称焊盘外包围有对称平台,对称焊盘与相邻的连接筋连接,连接筋两侧的对称焊盘和导电焊盘对称。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确保切割时连接筋两侧所受的应力分布平衡,封装加工所获的电子器件品质好。

Description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框架,具体公开了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引线框架是电子器件封装的必要材料,封装先将芯片焊接于引线框架,再将芯片的各端连接到引线框架的各个焊盘,然后将完成焊线的引线框架送入注塑机注塑获得封装体,最后通过切割机构对引线框架中连接筋裁断并获得独立电子器件,切割过程中,位于引线框架边缘处的电子器件容易出现切面倾斜、切口分层崩裂等缺陷,所获的电子器件品质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能够有效确保各个切割位置所受的应力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切割精度。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包括边框,边框内设有m*n个贴装单元,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边框的内连接有2*(m+n)个边缘模块,所有的边缘模块围绕设置在所有的贴装单元外,相邻两个贴装单元之间连接有连接筋,相邻的贴装单元与边缘模块之间也连接有连接筋;
贴装单元包括中心焊盘,中心焊盘的四周间隔设置有4k个导电焊盘,k为大于1的整数,中心焊盘的每一侧外均设有k个导电焊盘,中心焊盘外包围有基岛平台,导电焊盘外包围上有焊线平台,基岛平台与至少一个焊线平台连接,导电焊盘与相邻的连接筋连接,连接筋两侧的导电焊盘对称;
边缘模块包括若干k个对称焊盘,对称焊盘外包围有对称平台,对称焊盘与相邻的连接筋连接,连接筋两侧的对称焊盘和导电焊盘对称。
进一步的,边框上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的,中心焊盘、导电焊盘和对称焊盘的厚度均为H,基岛平台、焊线平台、对称平台和连接筋的厚度均为h,H>h。
进一步的,连接筋中设有k个支撑筋,支撑筋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导电焊盘之间,或支撑筋连接于相邻的导电焊盘和对称焊盘之间。
进一步的,导电焊盘和对称焊盘的宽度均为D,支撑筋的宽度为d,D>d。
进一步的,两个连接筋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在边框的边缘设置有与贴装单元边缘结构对称的边缘模块,整个引线框架各个位置的连接筋两侧附近的结构均对称,能够有效确保切割时连接筋两侧所受的应力分布平衡,可有效避免切割过程中引线框架与切割刀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能够有效提高切割精度,避免切割时出现切面倾斜、切口分层崩裂等缺陷,封装加工所获的电子器件品质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贴装单元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边缘模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边框10、定位孔11、贴装单元20、中心焊盘21、基岛平台211、导电焊盘22、焊线平台221、边缘模块30、对称焊盘31、对称平台311、连接筋40、支撑筋41、支撑块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包括边框10,边框10内设有m*n个贴装单元20,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边框10的内固定连接有2*(m+n)个边缘模块30,边框10的相对两边各设有m个边缘模块30,边框10的另外两边各设有n个边缘模块30,所有的边缘模块30围绕形成的包围圈设置在所有的贴装单元20形成的中心板块外,相邻两个贴装单元20之间连接有连接筋40,相邻的贴装单元20与边缘模块30之间也连接有连接筋40;
贴装单元20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焊盘21,中心焊盘21的四周间隔设置有4k个导电焊盘22,各个导电焊盘22之间互不接触,且中心焊盘21与各个导电焊盘22之间也无接触,k为大于1的整数,中心焊盘21的每一侧外均设有k个导电焊盘22,每个中心焊盘21外均包围固定有一用于承载焊接芯片的基岛平台211,每个导电焊盘22外均包围固定上有一用于与芯片接线相连的焊线平台221,基岛平台211与至少一个焊线平台221连接,能够确保基岛平台211及中心焊盘21的位置稳定,避免中心焊盘21以及基岛平台211脱离引线框架而摔落,导电焊盘22与相邻的连接筋40固定连接,连接筋40两侧所连接的导电焊盘22对称,相邻两个贴装单元20关于连接筋40对称;
边缘模块30包括若干k个对称焊盘31,每个对称焊盘31外均包围固定有一对称平台311,对称焊盘31与相邻的连接筋40固定连接,连接筋40两侧所连接的对称焊盘31和导电焊盘22对称,即对称焊盘31与导电焊盘22关于它们之间连接的连接筋40对称。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QFN封装结构,加工时,将芯片焊接于基岛平台211后,再将芯片的各端连接到各个导电焊盘22,然后将完成焊线的引线框架送入注塑机注塑获得封装体,最后通过切割机构对连接筋40进行裁断,由于连接筋40的两侧均为对称的结构,能够确保连接筋40两侧所受的应力分布平衡,可有效避免切割过程中引线框架与切割刀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可有效提高切割精度,避免切割时出现切面倾斜、切口分层崩裂等缺陷。QFN封装结构呈正方形或矩形,封装体的底面设置有一个大面积裸露焊盘用来导热,围绕大焊盘的封装外围四周有实现电气连接的导电焊盘22。
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0上设有定位孔11,通过定位孔11能够对引线框架实现有效的定位,可方便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焊盘21、导电焊盘22和对称焊盘31的厚度均为H,基岛平台211、焊线平台221、对称平台311和连接筋40的厚度均为h,H>h,注塑时,基岛平台211和焊线平台221均位于封装体内,基岛平台211凸出于中心焊盘21四周、焊线平台221凸出于导电焊盘22的四周,形成T形卡位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封装后所获半导体器件结构的稳定性,中心焊盘21和导电焊盘22凸出于封装体的底面用于焊接于PCB等承载体上,且连接筋40的厚度小,有效降低切割时切割刀所受的阻力,降低切割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筋40中均设有k个支撑筋41,支撑筋41与其所连接的连接筋40垂直,支撑筋41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导电焊盘22之间,或支撑筋41连接于相邻的导电焊盘22和对称焊盘31之间,支撑筋41对连接筋40能够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确保引线框架摆放时平整不倾斜,能够为芯片焊接、焊线等加工提供优良的基础,确保最终所获半导体器件的内部接线结构可靠。
基于上述实施例,导电焊盘22和对称焊盘31的宽度均为D,支撑筋41的宽度为d,D>d,优选地,D>2d,能够有效降低对连接筋40进行切割时所受的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筋4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支撑块42,通过支撑块42能够进一步提高引线框架放置时的平整程度,确保加工稳定可靠,优选地,支撑块42为十字状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包括边框(10),所述边框(10)内设有m*n个贴装单元(20),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0)的内连接有2*(m+n)个边缘模块(30),所有的所述边缘模块(30)围绕设置在所有的所述贴装单元(20)外,相邻两个所述贴装单元(20)之间连接有连接筋(40),相邻的所述贴装单元(20)与所述边缘模块(30)之间也连接有所述连接筋(40);
所述贴装单元(20)包括中心焊盘(21),所述中心焊盘(21)的四周间隔设置有4k个导电焊盘(22),k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中心焊盘(21)的每一侧外均设有k个导电焊盘(22),所述中心焊盘(21)外包围有基岛平台(211),所述导电焊盘(22)外包围上有焊线平台(221),所述基岛平台(211)与至少一个所述焊线平台(221)连接,所述导电焊盘(22)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筋(40)连接,所述连接筋(40)两侧的所述导电焊盘(22)对称;
所述边缘模块(30)包括若干k个对称焊盘(31),所述对称焊盘(31)外包围有对称平台(311),所述对称焊盘(31)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筋(40)连接,所述连接筋(40)两侧的所述对称焊盘(31)和所述导电焊盘(22)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0)上设有定位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焊盘(21)、所述导电焊盘(22)和所述对称焊盘(31)的厚度均为H,所述基岛平台(211)、所述焊线平台(221)、所述对称平台(311)和所述连接筋(40)的厚度均为h,H>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40)中设有k个支撑筋(41),所述支撑筋(41)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焊盘(22)之间,或所述支撑筋(41)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导电焊盘(22)和所述对称焊盘(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焊盘(22)和所述对称焊盘(31)的宽度均为D,所述支撑筋(41)的宽度为d,D>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筋(4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支撑块(42)。
CN202021203761.4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Active CN212209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761.4U CN212209477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3761.4U CN212209477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9477U true CN212209477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3761.4U Active CN212209477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9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9658B2 (en) Pre-molded leadframe and method therefor
JP6261055B2 (ja) 集積回路モジュール
US7288439B1 (en) Leadless microelectronic package and a method to maximize the die size in the package
US20070093000A1 (en) Pre-molded leadframe and method therefor
US7981796B2 (en) Methods for forming packaged products
JPH0733578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ユニット
JPH0546045U (ja) 半導体パツケージ
JP3837215B2 (ja) 個別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00048011A (ko) 반도체 장치
JP2855719B2 (ja) 半導体装置
TW571402B (en) Leadfram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rcuit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US7705469B2 (en) Lead fram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226335B1 (ko) 플라스틱 성형회로 패키지
US66172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TW502419B (en) Manufactur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205723519U (zh) 半导体器件
CN212209477U (zh) 一种应力均匀的引线框架
JP200319766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路基板並びに電子機器
KR20010025874A (ko) 멀티 칩 반도체 패키지
CN217832198U (zh) 用于引线框架封装的焊线夹具
JPH0870082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リードフレーム
US118173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posed tie bar
US20240088007A1 (en) Power module package with stacked direct bonded metal substrates
JP2009038126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169976Y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