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7910U -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7910U
CN212207910U CN202020503006.1U CN202020503006U CN212207910U CN 212207910 U CN212207910 U CN 212207910U CN 202020503006 U CN202020503006 U CN 202020503006U CN 212207910 U CN212207910 U CN 212207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middle frame
supporting frame
clamping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30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30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7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7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7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包括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利用所述中框本体包括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二条形框体和支撑框转角件的设计,中框本体的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支撑框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支撑框转角件上,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便于后续维护;将需要整体加工成型的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均拆分成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通过分别生产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且通过改变条形框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所得中框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而适应各种尺寸的显示设备,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并大大减少模具开模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中框、光源及光学膜片等结构,中框是液晶显示设备背光模组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作用为支撑液晶面板、遮光以及压合光学膜片等。传统中框结构的加工成型为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这需要开设一套完整的注塑模具,模具加工费用较高,同时开模周期较长,难以适应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机动性较低,所需投入的成本较高,需要大订单驱动;另外,请参照图1-3,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框与背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框与背板区域A处剖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框与背板区域B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中框1与背板2为通过卡扣3的方式进行装配,但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异物自卡扣3缝隙中进入背光模组内部,可能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具有拆卸安装工艺简单、加工生产难度及成本较低且产品适应性高。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中框本体以及支撑框;所述中框本体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周的第一条形框体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角的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周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角的支撑框转角件,所述第二条形框体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条形框体包括上支撑框体、左支撑框体、右支撑框体以及下支撑框体;所述第一条形框体包括上中框体、左中框体、右中框体以及下中框体,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所述右支撑框体以及所述下支撑框体;所述中框转角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包括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利用所述中框本体包括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二条形框体和支撑框转角件的设计,中框本体的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支撑框转角件上,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便于后续维护;将需要整体加工成型的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均拆分成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通过分别生产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且通过改变第一条形框体和第二条形框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所得中框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而适应各种尺寸的显示设备,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并大大减少模具开模费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沿其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对应所述第一卡合槽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卡合槽。利用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卡合槽的配合限位,实现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的固定,固定结构稳定性良好且拆卸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部朝向所述第一卡合槽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卡合槽内侧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可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利用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限位,提高第一卡合部和第一限位槽配合限位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一卡合部自第一限位槽中滑脱,进一步提高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的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沿其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对应所述第二卡合槽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二卡合槽。利用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槽的配合限位,与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卡合槽相配合,进一步提高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的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凸起高度,能够充分利用第一卡合部的弹性,便于其拆装操作;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方向的表面边缘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支撑框方向延伸,利用延伸部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卡合槽与第一卡合部接触限位的面积,在增加第一卡合槽与第一卡合部配合限位的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空间,避免了加大第一卡合槽的深度进而增大了第一条形框体所占用的空间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所述显示设备的厚度以及边框的宽度,进而实现显示设备的超窄边框及超薄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框体朝向所述中框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卡合槽,所述第三卡合槽沿所述下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中框体对应所述第三卡合槽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三卡合槽。利用第三卡合部和第三卡合槽的配合限位,实现所述下中框体与所述下支撑框体的固定,固定结构稳定性良好且拆卸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卡合槽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三卡合部的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可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利用第二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限位,提高第三卡合部和第三限位槽配合限位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三卡合部自第三卡合槽中滑脱,进一步提高所述下中框体与所述下支撑框体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下侧边沿其长度方向凸起设置有卡合槽第一侧壁和卡合槽第二侧壁,所述卡合槽第一侧壁和卡合槽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第三卡合槽,此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避免造成下中框体以及下支撑框体的宽度或厚度过大,影响背光模组的其他结构;所述下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卡合部靠近所述背光模组中心的一侧,所述卡合槽第二侧壁可活动限位于第三卡合部和限位件之间,以避免限位结构发生变形导致滑脱等。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转角件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转角限位凸筋,所述支撑框转角件对应所述转角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有转角限位槽,所述转角限位凸筋可活动限位于所述转角限位槽。利用转角限位凸筋和转角限位槽的配合限位,实现中框转角件与支撑框转角件的固定,固定结构稳定性良好且拆卸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转角件和所述支撑框转角件均为硅胶制件,结构强度高且具有一定弹性,拆装操作时不易因变形而造成损坏;所述第一条形框体和所述第二条形框体均为挤塑制件,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模具费用低且开模周期短,同时能够便于调节第一条形框体和第二条形框体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产品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包括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利用所述中框本体包括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二条形框体和支撑框转角件的设计,中框本体的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支撑框转角件上,利用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槽以及第三卡合部和第三卡合槽的配合限位,有效提高所述上中框体、所述左中框体、所述右中框体以及所述下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所述右支撑框体以及所述下支撑框体限位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限位,提高了配合限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条形框体与所述第二条形框体固定的稳定性;利用转角限位凸筋和转角限位槽的配合限位,实现中框转角件与支撑框转角件的固定,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便于后续维护;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需要整体加工成型的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均拆分成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通过分别生产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且通过改变第一条形框体和第二条形框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所得中框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而适应各种尺寸的显示设备,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并大大减少模具开模费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框与背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框与背板区域A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框与背板区域B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背光模组中框结构局部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右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所述右支撑框体装配后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下中框体与所述下支撑框体装配后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中框转角件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中框转角件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照图4-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背光模组中框结构局部爆炸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中框本体1以及支撑框2;中框本体1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周的第一条形框体12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角的中框转角件14;支撑框2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周的第二条形框体22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角的支撑框转角件24,第二条形框体22与支撑框转角件24可拆卸式固定;第二条形框体22包括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右支撑框体223以及下支撑框体224;第一条形框体12包括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右中框体123以及下中框体124,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右支撑框体223以及下支撑框体224;中框转角件14可拆卸式固定于支撑框转角件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包括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利用所述中框本体包括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二条形框体和支撑框转角件的设计,中框本体的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支撑框转角件上,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便于后续维护;将需要整体加工成型的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均拆分成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通过分别生产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且通过改变第一条形框体和第二条形框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所得中框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而适应各种尺寸的显示设备,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并大大减少模具开模费用。
实施例2
请参照图7-1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右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所述右支撑框体装配后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下中框体与所述下支撑框体装配后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中框转角件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中框转角件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右中框体123以及下中框体124与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右支撑框体223以及下支撑框体224为利用卡合槽与卡合部的配合限位实现可拆卸式固定,而基于所述背光模组下侧边与另外三侧边结构设计不同,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以及右中框体123朝向支撑框2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卡合槽15,第一卡合槽15沿其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以及右支撑框体223对应第一卡合槽15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一卡合部25,第一卡合部25可活动插设于第一卡合槽1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槽也可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体上,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体的一侧,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槽的配合限位即可。利用第一卡合部25和第一卡合槽15的配合限位,实现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以及右中框体123与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以及右支撑框体223的固定,固定结构稳定性良好且拆卸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以及右中框体123朝向支撑框2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卡合槽16,第二卡合槽16沿其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以及右支撑框体223对应第二卡合槽16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6,第二卡合部26可活动插设于第二卡合槽16。利用第二卡合部26和第二卡合槽16的配合限位,与第一卡合部25和第一卡合槽15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以及右中框体123与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以及右支撑框体223的固定稳定性。第一卡合部25的凸起高度大于第二卡合部26的凸起高度,能够充分利用第一卡合部25的弹性,便于其拆装操作;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以及右中框体123朝向支撑框2方向的表面边缘设置有延伸部18,延伸部18朝向支撑框2方向延伸,利用延伸部18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卡合槽15与第一卡合部25接触限位的面积,在增加第一卡合槽15与第一卡合部25配合限位的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空间,避免了加大第一卡合槽15的深度进而增大了第一条形框体12所占用的空间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所述显示设备的厚度以及边框的宽度,进而实现显示设备的超窄边框及超薄设计。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卡合部25朝向第一卡合槽15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筋252;第一卡合槽15内侧对应第一限位凸筋252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52,第一限位凸筋252可活动限位于第一限位槽152。利用第一限位凸筋252和第一限位槽152的配合限位,提高第一卡合部25和第一限位槽152配合限位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一卡合部25自第一限位槽152中滑脱,进一步提高上中框体121、左中框体122以及右中框体123与上支撑框体221、左支撑框体222以及右支撑框体223的固定稳定性。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框体224朝向中框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卡合槽26,第三卡合槽26沿所述下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下中框体124对应第三卡合槽26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三卡合部16,第三卡合部16可活动插设于第三卡合槽26。利用第三卡合部16和第三卡合槽26的配合限位,实现下中框体124与下支撑框体224的固定,固定结构稳定性良好且拆卸操作简便。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三卡合槽26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凸筋262,第三卡合部16朝向第三卡合槽26的侧表面对应第二限位凸筋262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62,第二限位凸筋162可活动限位于第二限位槽262。利用第二限位凸筋162和第二限位槽262的配合限位,提高第三卡合部16和第三限位槽配合限位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三卡合部16自第三卡合槽26中滑脱,进一步提高下中框体124与下支撑框体224固定的稳定性。支撑框2下侧边沿其长度方向凸起设置有卡合槽第一侧壁264和卡合槽第二侧壁266,卡合槽第一侧壁264和卡合槽第二侧壁266围合形成第三卡合槽26,此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避免造成下中框体124以及下支撑框体224的宽度或厚度过大,影响背光模组的其他结构;下中框体124朝向支撑框2的表面还设置有限位件17,限位件17位于第三卡合部16靠近所述背光模组中心的一侧,卡合槽第二侧壁266可活动限位于第三卡合部16和限位件17之间,以避免限位结构发生变形导致滑脱等。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框转角件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为通过转角限位凸筋以及转角限位槽的配合限位实现的,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中框转角件14朝向支撑框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转角限位凸筋142,支撑框转角件24对应转角限位凸筋142位置处设置有转角限位槽242,转角限位凸筋142可活动限位于转角限位槽24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角限位凸筋以及转角限位槽的位置也可以反向设置,即所述支撑框转角件上设置转角限位凸筋,所述中框转角件对应所述转角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转角限位槽。利用转角限位凸筋142和转角限位槽242的配合限位,实现中框转角件14与支撑框转角件24的固定,固定结构稳定性良好且拆卸操作简便。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框转角件14和支撑框转角件24均为硅胶制件,结构强度高且具有一定弹性,拆装操作时不易因变形而造成损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为其他材质制件;第一条形框体12和第二条形框体22均为挤塑制件,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模具费用低且开模周期短,同时能够便于调节第一条形框体12和第二条形框体22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产品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包括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利用所述中框本体包括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第二条形框体和支撑框转角件的设计,中框本体的第一条形框体和中框转角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框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支撑框转角件上,利用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槽以及第三卡合部和第三卡合槽的配合限位,有效提高所述上中框体、所述左中框体、所述右中框体以及所述下中框体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所述右支撑框体以及所述下支撑框体限位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限位,提高了配合限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条形框体与所述第二条形框体固定的稳定性;利用转角限位凸筋和转角限位槽的配合限位,实现中框转角件与支撑框转角件的固定,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便于后续维护;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需要整体加工成型的中框本体和支撑框均拆分成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通过分别生产条形框体以及转角件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且通过改变第一条形框体和第二条形框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所得中框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而适应各种尺寸的显示设备,有效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并大大减少模具开模费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框本体以及支撑框;所述中框本体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周的第一条形框体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角的中框转角件;所述支撑框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周的第二条形框体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四角的支撑框转角件,所述第二条形框体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条形框体包括上支撑框体、左支撑框体、右支撑框体以及下支撑框体;所述第一条形框体包括上中框体、左中框体、右中框体以及下中框体,其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所述右支撑框体以及所述下支撑框体;所述中框转角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框转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沿其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对应所述第一卡合槽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卡合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朝向所述第一卡合槽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卡合槽内侧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可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沿其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支撑框体、所述左支撑框体以及所述右支撑框体对应所述第二卡合槽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二卡合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凸起高度;所述上中框体、左中框体以及右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方向的表面边缘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支撑框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框体朝向所述中框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卡合槽,所述第三卡合槽沿所述背光模组下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中框体对应所述第三卡合槽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三卡合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合槽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三卡合部的侧表面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可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框体沿其长度方向凸起设置有卡合槽第一侧壁和卡合槽第二侧壁,所述卡合槽第一侧壁和卡合槽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第三卡合槽;所述下中框体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卡合部靠近所述背光模组中心的一侧,所述卡合槽第二侧壁可活动限位于第三卡合部和限位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转角件朝向所述支撑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转角限位凸筋,所述支撑框转角件对应所述转角限位凸筋位置处设置有转角限位槽,所述转角限位凸筋可活动限位于所述转角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转角件和所述支撑框转角件均为硅胶制件;所述第一条形框体和所述第二条形框体均为挤塑制件。
CN202020503006.1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Active CN212207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3006.1U CN21220791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3006.1U CN21220791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7910U true CN212207910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3006.1U Active CN21220791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7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2026U (zh) 拼接式胶框及具有该胶框的背光模组
CN102818228B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67522A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84372B (zh) 液晶显示器框架
WO2012012958A1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胶框、制作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12207910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结构
CN204785854U (zh) 曲面背光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CN216696944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膜片定位结构
CN103629589A (zh) 反射片定位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13025823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CD Device and LCD Device
CN203444197U (zh) 一种定位框、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13241122U (zh) 一种红外触摸显示设备
CN105372863A (zh) 超薄液晶显示装置及采用该显示装置的一体机
US91283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4302620U (zh) 显示装置
WO2013143138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10769C (zh) 背光模块及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203275816U (zh) 液晶显示屏组装框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211008242U (zh) 一种组合型铝框玻璃隔断
CN100529886C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装置
CN209918748U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背板侧边框直角弯折加工成型装置
US100732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791632U (zh) 反射片定位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289407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前框卡扣冲压模的下凹模
CN204790236U (zh) 一种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安装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