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7654U -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7654U
CN212207654U CN202020212577.XU CN202020212577U CN212207654U CN 212207654 U CN212207654 U CN 212207654U CN 202020212577 U CN202020212577 U CN 202020212577U CN 212207654 U CN212207654 U CN 212207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rotating
radar
shaft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25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立
王梓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ry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ry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ry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ry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25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7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7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76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涉及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转动单元,具有能够进行横向转动的第一转动轴,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的第一安装元件;第二转动单元,具有能够纵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元件的第二安装元件;安装单元,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元件上,另一端具有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夹于电警杆上以固定第一转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以使第二转动单元随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元件上设有交通雷达安装部;雷达固定基板安装于交通雷达安装部上。本申请能够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调整雷达转动角度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雷达角度固定,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雷达以其安装维护简单方便、测速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以及不受恶劣气候影响等特点,主要用于车辆检测、交通量调查、交通事件检测、交通诱导、超速监测、电子卡口、电子警察和红绿灯控制等。
交通雷达包括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可视雷达等。其中,毫米波雷达,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兼备的优点。由于毫米波雷达相比厘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易集成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早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开始应用于汽车电子、无人机、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4D毫米波可视雷达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普通公路交通流量等交通参数采集和监测,为交通管理提供准确、可靠、实时的交通信息,为实现交通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交通雷达在应用过程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目前行业内对于交通雷达测试的主要手段为直接将雷达安装到电警杆等杆件上,安装角度固定,不可及时调整。而实际在研制雷达时,安装角度对雷达效果影响很大,且雷达需要实现多角度、多方向的照射,以测试在不同的安装环境下,雷达的实际性能。按照固定安装的方式,操作不便,无法快速有效地调整雷达角度,测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能够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调整雷达转动角度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雷达角度固定,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包括,
第一转动单元,具有能够进行横向转动的第一转动轴,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的第一安装元件;定义:横向转动为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或者垂直于电警杆方向的转动;
第二转动单元,具有能够纵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元件的第二安装元件;定义,纵向转动则是第二转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转动轴线的转动;
安装单元,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元件上,另一端具有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夹于电警杆上以固定第一转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以使第二转动单元随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元件上设有交通雷达安装部;雷达固定基板安装于交通雷达安装部上。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采用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被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固定;所述第二转动元件采用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被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采用外置的信号控制系统控制。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为框架结构,所述安装单元安装于框架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动轴设于框架结构中并贯穿框架结构后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安装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元件一与元件二,以及连接元件一与元件二的元件三;元件一或元件二具有槽口;第二转动元件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元件一与元件二之间;所述第二电机布设于槽口中。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安装元件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支架一与支架二,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具有间隙,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采用连接柱连接;第二转动元件的两端均安装于间隙中。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交通雷达安装部为设置在第二转动元件上的凸缘,雷达固定基板固定于凸缘上。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动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轴一与轴二,轴一与轴二均设于第二安装元件上,以及被轴一与轴二连接的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交通雷达安装部设置于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上。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夹持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以及滑轨;其中,第二夹持部固定于滑轨上,第一夹持部能沿滑轨滑动;同时,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锁紧件,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锁紧孔,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锁紧件与锁紧孔的配合锁紧,在锁紧过程中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电警杆的夹持空间。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转动轴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一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转动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的交通雷达安装装置通过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的配合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雷达安装角度固定的问题,实现交通雷达角度按需调节,以实现提高交通雷达的测试效率。
2.本申请采用设置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元件的转动方向,一是能够节省转动空间;二是能保证交通雷达具有全方位的转动角度。
3.本申请采用外置的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工作,一是实现智能控制、远程控制;二是保证交通雷达角度调节的精准性;其中外置的信号控制系统对电机的控制方式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形式实现;外置的信号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在电警杆上,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元件上,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形式的安装。
4.本申请第一安装元件的框架结构,一是、有效降低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整体重量;二是、有效方便第一转动轴的安装,第一转动轴平行于框架结构的任一边安装,由于转动方向的设置,则第二转动元件以垂直于框架结构的另一边设置,实现通过最小体积设计交通雷达安装装置;进一步地,还可将第一转动轴的驱动装置(本文可采用电机)安装在框架结构中能有效缩小安装装置的整体体积。
5.本申请第二安装元件采用元件一、元件二与元件三以及槽口的设计,能使得第二安装元件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如抗风性、适配性(如元件三以能调节的方式连接元件一与元件二,使得第二安装元件能用于不同尺寸的交通雷达);槽口能有效节省第二转动元件的安装空间,并减小风沙对第二转动元件转动部位的影响。
6.本申请第二安装元件采用支架一与支架二的相对设置,二者间采用连接柱连接,其一是为第二转动元件预留安装空间,同时为第二转动元件的驱动装置预留安装空间(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驱动装置,本申请优先选用第二电机),有效降低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整体重量以及整体体积。
7.本申请采用在第二转动元件上设置凸缘用于安装交通雷达,一是保证交通雷达随第二转动元件转动的即时性,也减少了安装装置的配件用量,同时提高交通雷达安装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角度的准确性。
8.本申请第二转动元件采用轴一、轴二与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的设置,保证了第二转动元件具有一定的形状可调节性(将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进行不同形状与尺寸的设计使之匹配雷达固定基板),使得第二转动元件更适合交通雷达的形状与尺寸的安装;同时,框状结构保证交通雷达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在外力(如风力)作用下具有均匀的受力。
9.本申请采用特定的夹持部设计,使得夹持元件对电警杆具有较紧的夹持力,同时连接部与电警杆之间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能与电警杆之间形成稳定的支点,保证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转动时,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相对电警杆的稳定性。
10.本申请第一转动轴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一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转动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有效保证了安装装置整体的轻便性,以及具有稳定的结构特性。
综上,本申请是从安装装置的单元结构设计、各元件的结构设计与连接关系的设计、材质的设计,整体上实现安装装置的具有交通雷达角度的可调节性;同时保证调节角度过程中,安装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安装装置整体的轻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交通雷达安装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第一安装单元为平板结构的第一转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第一安装单元为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第二转动元件为轴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第二转动元件为轴状结构并带有连接凸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a绘示第二转动元件为轴状结构并带有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6-b绘示第二转动元件不具有对称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绘示夹持元件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绘示夹持元件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绘示第二安装元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绘示第二安装元件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动单元;11、第一转动轴;12、第一安装元件; 13、第一电机;111、通孔;131、延伸板;2、第二转动单元;21、第二转动元件;211、安装槽;212、凸缘;213、连接凸点;214、轴一;215、轴二;216、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217、雷达固定基板; 22、第二安装元件;221、元件一;222、元件二;223、元件三;224、槽口;225、第二电机;226、支架一;227、支架二;228、连接柱; 23、交通雷达安装部;3、安装单元;31、夹持部一;32、夹持部二; 33、滑轨;34、第一夹持部;35、第二夹持部;36、锁紧件;37、锁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雷达安装角度固定,不可及时调整的问题,实现在任何环境下均可自由调节交通雷达角度问题,实现交通雷达高效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交通雷达安装角度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两个转动维度的转动单元的角度调节,并且两个转动单元在角度调节过程中相互关联,实现对交通雷达角度的调节。通过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的连接关系设计,第一转动单元的结构设计、第二转动单元的结构设计,实现简化交通雷达安装装置整体结构的目的,并不影响交通雷达的转动角度;夹持元件设计方便交通雷达的快速安装于更换。
综合,夹持元件的夹紧保证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的转动保证交通雷达转动角度的准确性;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以及夹持元件协同配合,能够既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又保证交通雷达角度的调整精准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转动单元1,具有能够进行横向转动的第一转动轴11,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的第一安装元件12;定义:横向转动为第一转动轴1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或者垂直于电警杆方向的转动;具体方向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设定。
第二转动单元2,具有能够纵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21,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元件的第二安装元件22;定义,纵向转动则是第二转动元件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11转动轴线的转动;
安装单元3,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元件12上,另一端具有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夹于电警杆上以固定第一转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11传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22,以使第二转动单元2随第一转动轴11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元件上设有交通雷达安装部23;雷达固定基板217 安装于交通雷达安装部23上。
其中,第一转动单元1,具有能够进行横向转动的第一转动轴11,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1的第一安装元件12;定义:横向转动为第一转动轴1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或者垂直于电警杆方向的转动,实际根据安装环境设定。具体表现为:
第一转动轴11可以手动驱动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手动驱动可以采用任何能够促使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方式,如: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延伸出第一安装元件,在伸出端设置手柄,通过转动手柄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手柄带动轴转动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忽略该附图,但并不影响其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完整性的影响)。电动驱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为:第一转动轴采用第一电机13驱动绕平行于或垂直于电警杆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被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固定。其实现的是在一个维度调节交通雷达的方向。
所述第一安装元件12为平板结构、盒体结构或框架结构等任何能够保证第一转动轴转动并且一端能够被安装单元固定于电警杆上的结构。如图2所示,当第一安装元件为平板结构时,安装单元连接于平板结构的一端;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被驱动装置驱动(如手柄或电机),另一端穿过平板结构后连接于第二转动单元。当第一安装元件为盒体结构时,安装单元设于盒体结构的外侧,以整体固定盒体结构,盒体结构在一侧设有延伸板131用于固定第一驱动装置(如第一电机),在临接第二转动单元的一面设有第一转动轴穿过的通孔111;第一转动元件的一端位于盒体结构中,并被置于盒体结构中的电机驱动,另一端贯穿盒体结构底部的通孔后连接于第二转动单元。当第一安装元件为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时,所述安装单元安装于框架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被驱动装置驱动,另一端贯穿框架结构后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具体框架结构在一侧设有延伸板131用于固定第一驱动装置(如第一电机),框架结构在临接第二转动单元的一面设有第一转动轴穿过的通孔111。其作用是辅助将第一转动单元安装于电警杆上,并且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结构,一是提高环境适用性;二是降低第一转动单元的总体重量。
其中,第二转动单元2具有能够纵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元件21的第二安装元件22;定义,纵向转动则是第二转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转动轴线的转动。
第二转动元件21可以手动驱动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手动驱动可以采用任何能够促使第二转动元件转动的方式,如:第二转动元件的一端延伸出第二安装元件22,在伸出端设置手柄,通过转动手柄带动第二转动元件转动。电动驱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为:第二转动元件 21采用第二电机驱动绕垂直于(当第一转动轴平行于电警杆的轴线时)电警杆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电机225被所述第二安装元件22 固定。其实现的是在另一个维度调节交通雷达的方向,与第一转动单元配合实现对交通雷达两个维度方向的调节。
第二转动元件21可直接采用轴状结构,此时雷达安装部可为采用在轴状结构上开设安装槽211,交通雷达安装于安装槽211中,如图4所示;可为增设连接凸点213,交通雷达固定于连接凸点213上,如图5所示;设置凸缘212,交通雷达安装于凸缘212上,如图6-a 所示。
当第二转动元件不具有对称轴时,第二转动元件则绕其驱动装置转动轴线转动,驱动装置可选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安装于第二安装元件上,并位于第二转动元件的端头。
而第二转动元件不具有对称轴时,第二转动元件包括具有与交通雷达相匹配的形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轴一214与轴二215,轴一214与轴二215均设于第二安装元件22上,以及被轴一与轴二连接的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216;交通雷达安装部23设置于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216上,具体如图6-b所示。
其中,安装单元,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元件上,另一端具有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夹于电警杆上以固定第一转动单元;具体的是,安装单元可通过螺钉、焊接、胶接等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元件上,以保证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稳定的通过安装单元安装于电警杆上。
夹持元件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够具有夹持功能的结构(如现有技术中:CN209754964U工件夹持装置,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活动夹、驱动件和弹簧,上述活动夹包括呈直段状的连接段和夹持段,所述连接段与夹持段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段活动连接在固定夹上且夹持段与固定夹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口,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段和固定夹上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夹持段与固定夹具有闭合的趋势,上述驱动件连接在固定夹上且驱动件与连接段相连接,驱动件能带动活动夹相对于固定夹平移)。但本申请中为了稳定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转动稳定性,尤其是用于圆柱结构的电警杆,夹持元件具有如下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一31与夹持部二32,以及连接夹持部一31与夹持部二32的连接部;夹持部一与夹持部二在用于夹持的面上均设有凸起,并且凸起的高度自夹持端向连接部侧逐渐变小;定义,夹持端为夹持部一或夹持部二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如图 7所示。
本案中,夹持元件如图8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34 与第二夹持部35,以及滑轨33/滑杆,其中,第二夹持部35固定于滑轨33/滑杆上,第一夹持部34能沿滑轨33/滑杆滑动,同时,第一夹持部34的端部设有锁紧件36,第二夹持部35的端部设有锁紧孔 37,第一夹持部34与第二夹持部35通过锁紧件36与锁紧孔37的配合锁紧,在锁紧过程中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电警杆的夹持空间。为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第一夹持部的夹持面设有若干个凸条、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设有若干个凸条。
优选地为了防滑,通过将夹持部一的夹持面、夹持部二的夹持面均设置为弹性材质,如橡胶、硅胶;或者夹持部一的夹持面、夹持部二的夹持面均采用弹性橡胶点结构。
通过安装单元中的夹持元件将第一转动单元固定于电警杆上,并保持二者的相对固定;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单元整体转动;而第二转动元件上设置雷达固定基板,第二转动元件垂直于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元件的在垂直两个维度转动,最终实现交通雷达角度的全方位调节。这里转动可以采用手动调节,如转动轴的一端从安装元件处延伸出手柄,进行手动调节;也可以采用电动调节,如在第一(二)安装元件上安装第一(二)电机,第一(二)电机带动第一(二)转动轴转动,为了智能化,可以采用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的工作方式(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工作属于现有技术,本文仅是对其进行应用)。其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雷达角度固定的问题,实现角度雷达角度具有一定的变化自由度。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第一转动单元与第二转动单元的配合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交通雷达安装角度固定的问题,实现交通雷达角度按需调节,以实现提高交通雷达的测试效率。
2.本申请采用设置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元件的转动方向,一是能够节省转动空间;二是能保证交通雷达具有全方位的转动角度。
3.本申请的安装单元具有好的稳定的夹持力,保证转动过程中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元件分别采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被第一安装元件固定,所述第二电机被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采用外置的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其目的是实现交通雷达角度的智能控制。其中信号控制系统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是对其进行应用,信号系统的结构并不是本申请的创造点。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盒控制,所述控制盒亦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仅为对其进行应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安装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元件一221 与元件二222,以及连接元件一221与元件二222的元件三223;元件一221或元件二222具有槽口224;第二转动元件在第二电机225 的带动下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元件一221与元件二222之间;所述第二电机225布设于槽口224中;如图9所示。其主要是降低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总重量,并保证第二转动元件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二安装元件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支架一 226与支架二227,支架一226与支架二227之间具有间隙,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采用连接柱228连接;第二转动元件的两端均安装于间隙中,如图10所示。其主要是降低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总重量,并保证第二转动元件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5
相对于实施例1,第一转动轴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一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转动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其目的一是保证交通雷达安装装置的轻质性,同时不影响雷达的信号传递;同时确保交通雷达角度调节的精准性。

Claims (10)

1.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动单元,具有能够进行横向转动的第一转动轴,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的第一安装元件;定义:横向转动为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或者垂直于电警杆方向的转动;
第二转动单元,具有能够纵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元件的第二安装元件;定义,纵向转动则是第二转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转动轴线的转动;
安装单元,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元件上,另一端具有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夹于电警杆上以固定第一转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以使第二转动单元随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元件上设有交通雷达安装部;雷达固定基板安装于交通雷达安装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采用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被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固定;所述第二转动元件采用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被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采用外置的信号控制系统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为框架结构,所述安装单元安装于框架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转动轴设于框架结构中并贯穿框架结构后连接于第二安装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元件一与元件二,以及连接元件一与元件二的元件三;元件一或元件二具有槽口;第二转动元件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元件一与元件二之间;所述第二电机布设于槽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元件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支架一与支架二,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具有间隙,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采用连接柱连接;第二转动元件的两端均安装于间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雷达安装部为设置在第二转动元件上的凸缘,雷达固定基板固定于凸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轴一与轴二,轴一与轴二均设于第二安装元件上,以及被轴一与轴二连接的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交通雷达安装部设置于雷达固定基板安装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以及滑轨;其中,第二夹持部固定于滑轨上,第一夹持部能沿滑轨滑动;同时,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锁紧件,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锁紧孔,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锁紧件与锁紧孔的配合锁紧,在锁紧过程中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电警杆的夹持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轴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一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转动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第二安装元件采用碳纤维材质。
CN202020212577.X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7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577.XU CN212207654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577.XU CN212207654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7654U true CN212207654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257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7654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76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7127A (zh) * 2021-10-08 2021-11-0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路用雷视一体机安装装置、使用方法及组网安装方法
WO2022213785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毫米波雷达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785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毫米波雷达固定装置
CN113607127A (zh) * 2021-10-08 2021-11-0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路用雷视一体机安装装置、使用方法及组网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07654U (zh) 一种交通雷达安装装置
CN210443927U (zh) 一种带锁紧微调功能的便携式二维转台
CN207992435U (zh) 一种激光雷达安装机构
CN108333573A (zh) 一种激光雷达安装机构
CN213842581U (zh) 一种应用于全尺寸汽车气候环境风洞的移动测量系统
CN110863947A (zh) 一种智能转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US7175314B2 (en) Unidirectional lighting device for illuminating objects and/or for marking lanes, preferably in the airport area
CN213753022U (zh) 龙伯透镜天线
CN112037537B (zh) 一种防风型高速公路车辆超速网络监测预警装置
CN113534061A (zh) 一种广域多目标雷达安装装置
CN212433392U (zh) 一种可调节地基sar角反射器
CN218512639U (zh) 车载激光雷达安装装置、车载激光雷达测量装置以及车辆
CN217278927U (zh) 雷达标定工装及雷达标定系统
CN111206521A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路牌指示装置
CN217706340U (zh) 一种飞机非架平校靶固定装置
CN218578047U (zh) 一种具有gps定位导航的无人机测绘装置
CN220606418U (zh) 一种稳定防雨房产测绘装置
CN212247780U (zh) 一种道路检测车微调装置
CN2738203Y (zh) 方位微调与解脱装置
CN217575618U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装置
CN110001536B (zh) 一种车载传感器调整座及车载传感器装置
CN217074213U (zh) 一种高度传感器及包括该高度传感器的车辆
CN210486885U (zh) 一种平原旱地径流监测装置
CN219979812U (zh) 微波天线方向测试调节机构
CN219571392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质谱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