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1291U -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1291U
CN212201291U CN202020562855.4U CN202020562855U CN212201291U CN 212201291 U CN212201291 U CN 212201291U CN 202020562855 U CN202020562855 U CN 202020562855U CN 212201291 U CN212201291 U CN 212201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affle
supporting device
rod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28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胜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628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1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1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12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合页连接,第二挡板上设有圆筒,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支撑杆设有缺口的一端设有钩;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下移动,比较方便,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和钩,可以使支撑杆扣在钢筋上,增加了支撑杆的稳定性,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方便拆卸和调节方向。

Description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指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建设筑,很多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建筑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质量,但是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模板制作成后浇带,然后在后浇带中浇灌混凝土,制成承重梁和承重墙;现在常规后浇带制作与安装如下:首先后浇带网片需要钢筋焊制并且绑上钢丝网,随后安装后浇带网片需要焊在底板钢筋上;但是这种方式对底板钢筋会造成一定伤害,从而会影响钢筋质材,焊接网片的钢筋与钢丝网对于二次后浇带浇注的防水性及结构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对于常规后浇带制作与安装的缺陷,从而研究出新型后浇带支撑模及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圆筒,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支撑杆设有缺口的一端设有钩。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管、第一螺栓、第一垫片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套管套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螺栓设置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垫片套在第一螺栓上,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套管、连接板、螺杆、第二垫片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套管套在支撑杆上,所述连接板和第二套管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圆孔,所述螺杆和圆孔配合,所述第二垫片套在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母和螺杆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支撑柱,所述螺杆设有支撑柱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和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柱和圆筒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缺口一端的相反端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设有第三螺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下移动,比较方便,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和钩,可以使支撑杆扣在钢筋上,增加了支撑杆的稳定性,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方便拆卸和调节方向,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合页连接比较方便进行拆卸,可以节省去以往后浇带所用的钢筋及钢丝网,安装不需要焊接,不会对钢筋质材造成影响,其次可拆卸重复使用,对于防水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支撑杆,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合页,5、圆筒,6、缺口,7、钩,8、第一套管,9、第一螺栓,10、第一垫片,11、第一螺母,12、第二套管,13、连接板,14、螺杆,15、第二垫片,16、第二螺母,17、圆孔,18、支撑柱,19、固定板,20、第二螺栓,21、第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通过合页4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上设有圆筒5,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5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缺口6,所述支撑杆1设有缺口6的一端设有钩7。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管8、第一螺栓9、第一垫片10和第一螺母11,所述第一套管8套在支撑杆1上,所述第一螺栓9设置在第一套管8上,所述第一垫片10套在第一螺栓9上,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一螺栓9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套管12、连接板13、螺杆14、第二垫片15和第二螺母16,所述第二套管12套在支撑杆1上,所述连接板13和第二套管12连接,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圆孔17,所述螺杆14和圆孔17配合,所述第二垫片15套在螺杆14上,所述第二螺母16和螺杆14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螺杆14的一端设有支撑柱18,所述螺杆14设有支撑柱18的一端设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一端和支撑柱18连接,所述支撑柱18和圆筒5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缺口6一端的相反端设有第二螺栓20,所述第二螺栓20上设有第三螺母21。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首先把挡板装置放置好,然后拼接第二支撑装置,把第二螺母16拧到螺杆14上,随后把第二垫片15套在螺杆14上,把带有螺纹的一端穿进连接板13上的圆孔17内,然后再在螺杆14上套上第二垫片15,拧上第二螺母16,然后把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套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的数量,把螺杆14上的支撑柱18插在圆筒5内,支撑柱18会对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起到支撑作用,把支撑杆1下端的缺口6卡在钢筋上,随后把螺杆14上的第二螺母16拧紧,使挡板装置固定稳定,随后上下调节第一支撑装置,找到合适的钢筋,把钢筋卡在第一套管8和第一垫片10之间,随后拧紧第一螺母11进行固定,其中钩7可以防止支撑杆1从钢筋上滑动;拆卸的时候,把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6松开,把第二支撑装置在支撑杆1上移,使支撑柱18离开圆筒5,然后把支撑杆1从钢筋上拿开,把第一挡板2以合页4为轴转向第二挡板3,慢慢的把挡板装置卸下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通过合页(4)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上设有圆筒(5),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5)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缺口(6),所述支撑杆(1)设有缺口(6)的一端设有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管(8)、第一螺栓(9)、第一垫片(10)和第一螺母(11),所述第一套管(8)套在支撑杆(1)上,所述第一螺栓(9)设置在第一套管(8)上,所述第一垫片(10)套在第一螺栓(9)上,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一螺栓(9)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套管(12)、连接板(13)、螺杆(14)、第二垫片(15)和第二螺母(16),所述第二套管(12)套在支撑杆(1)上,所述连接板(13)和第二套管(12)连接,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圆孔(17),所述螺杆(14)和圆孔(17)配合,所述第二垫片(15)套在螺杆(14)上,所述第二螺母(16)和螺杆(14)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4)的一端设有支撑柱(18),所述螺杆(14)设有支撑柱(18)的一端设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一端和支撑柱(18)连接,所述支撑柱(18)和圆筒(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缺口(6)一端的相反端设有第二螺栓(20),所述第二螺栓(20)上设有第三螺母(21)。
CN202020562855.4U 2020-04-16 2020-04-16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1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2855.4U CN212201291U (zh) 2020-04-16 2020-04-16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2855.4U CN212201291U (zh) 2020-04-16 2020-04-16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1291U true CN212201291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3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285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1291U (zh) 2020-04-16 2020-04-16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1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01291U (zh)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CN205531283U (zh) 脚手架悬挑工字钢斜撑取力及立杆定位装置
CN109518950B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现浇段无支撑工具化模板体系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77927B (zh) 现浇混凝土抗浮结构
CN211074042U (zh) 一种预制箱梁内模固定装置
CN212224611U (zh) 一种剪力墙浇筑模板加固装置
CN210263915U (zh) 一种免内撑、组合式钢制砼止水反坎模板加固装置
CN212656263U (zh) 一种用于检查井井筒现浇混凝土内模板
CN212223933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拼装式建筑基础砖胎膜
CN210315625U (zh) 一种集水坑模板抗浮加固构造
CN208763436U (zh) 一种pc构件临时支撑装置
CN208633518U (zh)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吊模浇筑施工结构
CN212270610U (zh) 盖板边沟快速支模固定装置
CN2118996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稳定装置
CN207048311U (zh) 一种支撑快拆杆
CN211541661U (zh) 一种混凝土内模支撑装置
CN216552083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检查井定型木模板快速安装装置
CN214575680U (zh) 一种用于辅助梁浇筑的支撑构件
CN213774473U (zh) 一种沉降缝用铝模板结构
CN210713787U (zh) 一种用于支护墙体浇筑的建筑钢模板
CN217680458U (zh) 一种大面积混凝土模板系统
CN212026865U (zh) 一种建筑用梁柱钢筋的固定装置
CN215407370U (zh) 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
CN218881662U (zh) 一种地铁车站预制站台板下墙的固定装置
CN213539780U (zh) 一种用于斜撑安装的预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