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4018U -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4018U
CN212194018U CN202020760840.9U CN202020760840U CN212194018U CN 212194018 U CN212194018 U CN 212194018U CN 202020760840 U CN202020760840 U CN 202020760840U CN 212194018 U CN212194018 U CN 212194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fixed
cover half
movable mol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08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凤
赖登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Jianli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Jianli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Jianli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Jianli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08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4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4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4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包括液压油缸,定模,液压油缸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的末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动模,升降柱之间的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动模的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槽,动模槽的内部中心固定设置有弹性柱,该结构通过密封片提升两者连接的密封性,保证注塑过程不发生泄露,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连接保证,动模槽与静模槽连接的准确性,通过伸缩杆与弹性柱带动顶板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反复运动,通过复位弹簧带动顶针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反复运动,双重复位方式提升了模具的复位速率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在使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及加工效果,需要复位机构对模具进行复位。
目前,现有的模具复位机构在注塑过程中密封性及精准性不佳,模具注塑后的质量不佳,复位不能及时到位。机构工作效率及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具备对在模具注塑过程中紧密密封,精准定位,对模具及时、准确、到位的进行复位,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复位机构在注塑过程中密封性及精准性不佳,模具注塑后的质量不佳,复位不能及时到位。机构工作效率及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包括液压油缸,定模,所述液压油缸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末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动模,所述升降柱之间的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动模的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槽,动模槽的内部中心固定设置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动模的底部四角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动模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腔;
所述定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模槽,所述定模的顶部四角固定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模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定模腔,所述定模腔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定模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针。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长度小于定模与动模之间的最大距离,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位于定位孔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动模的底部及定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片。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动模的密封片与定模的密封片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顶针的外部中间两侧固定设置有卡块,且所述卡块在复位弹簧处于原长时卡接于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原长时顶针的顶部位于定模槽内,所述复位弹簧处于最小长度时顶针的顶部位于定模腔内。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位于动模腔内,且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连接于顶板顶部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当升降柱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动模与静模紧密接触,通过密封片提升两者连接的密封性,保证注塑过程不发生泄露,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连接保证,动模槽与静模槽连接的准确性,以此保证模具注塑的注塑的精准性及模具质量。
2、一种模具复位机构,通过伸缩杆与弹性柱带动顶板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反复运动,通过复位弹簧带动顶针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反复运动,双重复位方式提升了模具的复位速率及效果,同时提升模具注塑成型的质量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另一状态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油缸;2、升降柱;3、动模;301、动模槽;4、密封片; 5、定位柱;6、定位孔;7、定模;701、定模槽;8、定模腔;9、复位弹簧; 10、顶针;11、卡块;12、卡槽;13、顶板;14、弹性柱;15、动模腔;16、伸缩杆;17、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包括液压油缸1,定模7,液压油缸1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柱2,升降柱2的末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动模3,升降柱2之间的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位于动模腔15内,且伸缩杆16的末端连接于顶板 13顶部的左、右两侧,动模3的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槽301,动模槽301 的内部中心固定设置有弹性柱14,弹性柱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3,动模3的底部四角固定设置有定位柱5,定位柱5的长度小于定模7与动模3之间的最大距离,且定位柱5的位置位于定位孔6的正上方,动模3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腔15;
定模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模槽701,定模7的顶部四角固定设置有定位孔6,定模7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定模腔8,定模腔8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卡槽12,定模腔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处于原长时顶针10的顶部位于定模槽701内,复位弹簧9处于最小长度时顶针10的顶部位于定模腔 8内,复位弹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针10,顶针10的外部中间两侧固定设置有卡块11,且卡块11在复位弹簧9处于原长时卡接于卡槽12内,动模3 的底部及定模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片4,升降柱2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动模3的密封片4与定模的密封片4紧密接触。
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本结构进行正确的安装及连接,通过液压油缸1 带动升降柱2升降,进而带动动模3升降,从而改变动模3与定模7的距离,当升降柱2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动模3与定模7紧密接触,通过密封片4提升两者连接的密封性,保证注塑过程不发生泄露,通过定位柱5与定位孔6的连接保证,动模槽301与定模槽701连接的准确性,以此保证模具注塑的注塑的精准性及模具质量,然后通过伸缩杆16与弹性柱14带动顶板13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反复运动,在注塑时顶板13受模具挤压向内运动,在注塑完成后通过弹性柱14的弹力回复原位置,通过复位弹簧9带动顶针10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反复运动,在注塑时顶针10受模具挤压向下运动,卡块11脱离卡槽12,在注塑完成后通过复位弹簧9弹力作用将顶针10顶回原位置,卡块 11卡接于卡槽12对顶针10进一步进行固定,最后在模具注塑完成后,通过液压油缸1带动升降柱2上升,将动模3提升至原位置,顶针10在复位弹簧 9的弹力作用下将模具顶出,以此加速了模具的复位速率;本结构中的液压油缸1由外部电源进行供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包括液压油缸(1),定模(7),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1)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柱(2),所述升降柱(2)的末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动模(3),所述升降柱(2)之间的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16),所述动模(3)的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槽(301),动模槽(301)的内部中心固定设置有弹性柱(14),所述弹性柱(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动模(3)的底部四角固定设置有定位柱(5),所述动模(3)的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动模腔(15);
所述定模(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模槽(701),所述定模(7)的顶部四角固定设置有定位孔(6),所述定模(7)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定模腔(8),所述定模腔(8)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卡槽(12),所述定模腔(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针(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的长度小于定模(7)与动模(3)之间的最大距离,且所述定位柱(5)的位置位于定位孔(6)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的底部及定模(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密封片(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2)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动模(3)的密封片(4)与定模的密封片(4)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0)的外部中间两侧固定设置有卡块(11),且所述卡块(11)在复位弹簧(9)处于原长时卡接于卡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9)处于原长时顶针(10)的顶部位于定模槽(701)内,所述复位弹簧(9)处于最小长度时顶针(10)的顶部位于定模腔(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6)位于动模腔(15)内,且所述伸缩杆(16)的末端连接于顶板(13)顶部的左、右两侧。
CN202020760840.9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4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0840.9U CN212194018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0840.9U CN212194018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4018U true CN21219401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084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4018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4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94018U (zh) 一种模具复位机构
CN217944106U (zh) 一种矩形的注塑模具
CN214163729U (zh) 一种pvc扣板浇筑模具
CN214927429U (zh) 一种多组件嵌套式一次成型模具
CN2152831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注塑模具
CN211616431U (zh) 一种带行位组件的注塑成型加工模具
CN210796192U (zh) 一种用于玻璃镜片生产的模压成型设备
CN220146461U (zh) 一种家电塑料件模架用便捷出模装置
CN21654448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合模快速定位装置
CN107618147B (zh) 一种软硬胶双色注塑模
CN219236010U (zh) 一种手机壳定位模具
CN210758952U (zh) 一种花园水管加工用的成型模具
CN217123814U (zh) 一种精密塑胶注塑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
CN219505420U (zh) 便于脱模的吸塑模具系统
CN216299982U (zh) 一种汽车注塑模具的自动脱模机构
CN213830169U (zh) 一种用于电动工具装饰盖加工的注塑模具
CN213353331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3704316U (zh) 一种汽车内饰iml盖板加工治具
CN211334197U (zh) 一种稳定合模的塑料模具
CN216732784U (zh) 一种塑料管件自动脱模装置
CN219378768U (zh) 一种脱模简便的模具
CN217531674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零件生产用模具
CN21030883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通风通道行位内缩脱模装置
CN219294575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模具
CN218134950U (zh) 一种设有承载镶件的整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