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8488U -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8488U
CN212188488U CN202020121047.4U CN202020121047U CN212188488U CN 212188488 U CN212188488 U CN 212188488U CN 202020121047 U CN202020121047 U CN 202020121047U CN 212188488 U CN212188488 U CN 212188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pipe
tank
water inle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10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wei Huatai Beijing Water Circul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ganhu Longyuan Hu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ganhu Longyuan Hu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ganhu Longyuan Hu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10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8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8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8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低能耗酸雾吸收装置包括:吸酸水箱、进水箱、微孔管、玻璃管液位计、支架、连通管、溢流罐、多面空心球填料和活性炭滤筒,微孔管装在吸酸水箱底部,微孔管通过酸雾管与储酸罐相连,在微孔管上方吸酸水箱内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吸酸水箱下端通过排酸管与储酸罐相通,在吸酸水箱下端和进水箱下端之间装有连通管,使得吸酸水箱和进水箱连通,在吸酸水箱上部和连通管之间装有玻璃管液位计,在吸酸水箱上端通过管道与活性炭滤筒相连,在进水箱上开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高于进水箱自来水管接入自来水,在进水箱进水口处装有浮球阀,以控制进水箱进水液位,在进水口上方进水箱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放置在支架下方溢流罐相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领域经常用到盐酸等腐蚀性强、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的强酸液体。酸液一般是存储在储酸罐内,使用时从底部出口自流或者泵出。随着酸液的消耗,储酸罐内的液面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用槽罐车从储酸罐上方进口补充酸液。当液面上升时,液面上方挥发出的酸雾压力增大,为保持储酸罐内外压力均衡,需通过管口将酸雾排出。
目前一般的污水处理厂有的对排出的酸雾不加处理或者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有的使用酸雾净化塔处理酸雾,投资较大,并且需要耐酸水泵、风机等比较消耗电能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具有投资小,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它包括:吸酸水箱、进水箱、微孔管、玻璃管液位计、支架、连通管、溢流罐、多面空心球填料和活性炭滤筒,吸酸水箱和进水箱放在支架上,支架的高度高于储酸罐进酸口的高度,吸酸水箱和进水箱为封闭的容器,其中:微孔管装在吸酸水箱的底部,微孔管通过酸雾管与储酸罐相连,在微孔管上方的吸酸水箱内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吸酸水箱的下端通过排酸管与储酸罐相通,排酸管伸入到储酸罐下部,在吸酸水箱下端和进水箱下端之间装有连通管,使得吸酸水箱和进水箱连通,在吸酸水箱的上部和连通管之间装有玻璃管液位计,在吸酸水箱上端通过管道与活性炭滤筒相连,在进水箱上开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高于进水箱的自来水管接入自来水,在进水箱的进水口处装有浮球阀,以控制进水箱的进水液位,在进水口上方的进水箱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放置在支架下方的溢流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在酸雾管上装有第一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在排酸管上装有第三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在自来水管上装有第二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在活性炭滤筒的出口处依次装有第一单向阀和吸酸水箱调压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所述酸雾管从吸酸水箱的上方进入吸酸水箱并与微孔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所述微孔管上开有若干个微孔,微孔的直径为0.5-1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中:所述吸酸水箱、进水箱、微孔管、连通管、溢流罐、排酸管、酸雾管、溢流管、多面空心球填料、第一球阀、第三球阀、浮球阀、第一单向阀和吸酸水箱调压管均由耐酸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解决了对排出的酸雾不加处理或者简单过滤后直排大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相比使用酸雾净化塔处理酸雾,具有投资小,能耗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1中:标号1为储酸罐;标号2为进酸口;标号3为酸雾管;标号4为第一球阀;标号5为微孔管;标号6为多面空心球填料;标号7为吸酸水箱;标号8为活性炭滤筒;标号9为吸酸水箱调压管;标号10为第一单向阀;标号11为玻璃管液位计;标号12为浮球阀;标号13为进水箱;标号14为自来水管;标号15为溢流管;标号16为进水口;标号17为第二球阀;标号18为排酸管;标号19为储酸罐调压管;标号20为第二单向阀;标号21为第三球阀;标号22为连通管;标号23为出酸口;标号24为支架;标号25为溢流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是用于吸收储酸罐1在灌入酸的过程中所挥发出来的酸雾。储酸罐1为封闭的容器,在它的上端开有进酸口2和下端开有出酸口23,在储酸罐1上端依次装有第二单向阀20和储酸罐调压管19。
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包括:吸酸水箱7、进水箱13、微孔管5、玻璃管液位计11、支架24、连通管22、溢流罐25、多面空心球填料6和活性炭滤筒8,吸酸水箱7和进水箱13放在支架24上,支架24的高度高于储酸罐1进酸口2的高度,吸酸水箱7和进水箱13为封闭的容器,微孔管5装在吸酸水箱7的底部,微孔管5上开有若干个微孔,微孔的直径为0.5-1毫米,微孔管5通过酸雾管3与储酸罐1相连,该酸雾管3从吸酸水箱7的上方进入吸酸水箱7并与微孔管5相连,在微孔管5上方的吸酸水箱7内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6,吸酸水箱7的下端通过排酸管18与储酸罐1相通,排酸管18伸入到储酸罐1下部,在吸酸水箱7下端和进水箱13下端之间装有连通管22,使得吸酸水箱7和进水箱13连通,在吸酸水箱7的上部和连通管22之间装有玻璃管液位计11,玻璃管液位计11用于指示吸酸水箱7的液位。在吸酸水箱7上端通过管道与活性炭滤筒8相连,在活性炭滤筒8的出口处依次装有第一单向阀10和吸酸水箱调压管9。
在进水箱13上开有进水口16,进水口16通过高于进水箱13的自来水管14接入自来水,在进水箱13的进水口16处装有浮球阀12,以控制进水箱13的进水液位,在进水口16上方的进水箱13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15与放置在支架24下方的溢流罐25相连通。
在酸雾管3上装有第一球阀4;在排酸管18上装有第三球阀4;在自来水管14上装有第二球阀17。
吸酸水箱7、进水箱13、微孔管5、连通管22、溢流罐25、多面空心球填料6、排酸管18、酸雾管3、溢流管15、第一球阀4、第三球阀21、浮球阀12、第一单向阀10和吸酸水箱调压管9均由耐酸材料制成。
自来水通过进水口16进入到进水箱13中,并通过连通管22进入到吸酸水箱7、玻璃管液位计11中,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浮球阀12关闭自来水进水口16,进水停止。
当用槽罐车从储酸罐进酸口2向储酸罐1内补充酸液时,随着液面上升,液面上方挥发出的酸雾通过酸雾管3、微孔管5进入到吸酸水箱7中,一部分酸雾溶于水形成酸液,一部分暂时未溶于水的酸雾形成气泡上浮,气泡在吸酸水箱7中的多面空心球填料6上附着并逐渐溶于水中形成酸液,极少部分未溶于水的酸雾在经过活性炭滤筒8时被吸附,最后经过第一单向阀10和吸酸水箱调压管9排入大气中的气体含酸量极低,基本不造成环境影响。
当储酸罐1内液面到达预定高度时,停止进酸,关闭自来水管14的第二球阀17,开启排酸管18的第三球阀21,吸酸水箱7中的酸液和进水箱13中的水自流入储酸罐1中。
通过玻璃管液位计11观察到吸酸水箱7中的酸液已经排空时,关闭第三球阀21,开启自来水管14的第二球阀17,自来水自动补充进水箱13中,用浮球阀12控制的进水液位。
当通过储酸罐1的出酸口23排出酸液时,储酸罐1液面上方的酸雾气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储酸罐调压管19和单向阀20开启,外界大气通过储酸罐调压管19进入到储酸罐1内,维持储酸罐1内外的压差在安全的范围内。
当吸酸水箱7内溶入的过多酸雾时,吸酸水箱7、玻璃管液位计11、进水箱13的进水液位过高时,多余的酸液通过溢流管15溢出,排入溢流罐25或地沟内。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它包括:吸酸水箱(7)、进水箱(13)、微孔管(5)、玻璃管液位计(11)、支架(24)、连通管(22)、溢流罐(25)、多面空心球填料(6)和活性炭滤筒(8),吸酸水箱(7)和进水箱(13)放在支架(24)上,支架(24)的高度高于储酸罐(1)进酸口(2)的高度,吸酸水箱(7)和进水箱(13)为封闭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微孔管(5)装在吸酸水箱(7)的底部,微孔管(5)通过酸雾管(3)与储酸罐(1)相连,在微孔管(5)上方的吸酸水箱(7)内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6),吸酸水箱(7)的下端通过排酸管(18)与储酸罐(1)相通,排酸管(18)伸入到储酸罐(1)下部,在吸酸水箱(7)下端和进水箱(13)下端之间装有连通管(22),使得吸酸水箱(7)和进水箱(13)连通,在吸酸水箱(7)的上部和连通管(22)之间装有玻璃管液位计(11),在吸酸水箱(7)上端通过管道与活性炭滤筒(8)相连,在进水箱(13)上开有进水口(16),进水口(16)通过高于进水箱(13)的自来水管(14)接入自来水,在进水箱(13)的进水口(16)处装有浮球阀(12),以控制进水箱(13)的进水液位,在进水口(16)上方的进水箱(13)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15)与放置在支架(24)下方的溢流罐(25)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酸雾管(3)上装有第一球阀(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酸管(18)上装有第三球阀(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来水管(14)上装有第二球阀(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性炭滤筒(8)的出口处依次装有第一单向阀(10)和吸酸水箱调压管(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管(3)从吸酸水箱(7)的上方进入吸酸水箱(7)并与微孔管(5)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管(5)上开有若干个微孔,微孔的直径为0.5-1毫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酸水箱(7)、进水箱(13)、微孔管(5)、连通管(22)、溢流罐(25)、多面空心球填料(6)、排酸管(18)、酸雾管(3)、溢流管(15)、第一球阀(4)、第三球阀(21)、浮球阀(12)、第一单向阀(10)和吸酸水箱调压管(9)均由耐酸材料制成。
CN202020121047.4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Active CN212188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1047.4U CN212188488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1047.4U CN212188488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8488U true CN21218848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1047.4U Active CN212188488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8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8922U (zh) 一种真空负压卸酸装置
CN212188488U (zh)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CN113134283A (zh) 一种低能耗的酸雾吸收装置
CN211159238U (zh) 一种带检测的co2去除装置
CN204485595U (zh) 酸性水罐尾气处理系统
CN102895841B (zh) 一种用于储藏罐的异丁醛尾气回收和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853523A (zh) 曝气管防堵塞装置及曝气装置
CN107754508A (zh) 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气装置
CN103480230A (zh) 一种硫化物废气净化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117253B (zh) 一种活性污泥浓缩方法及其负压真空污泥浓缩装置
CN213975406U (zh) 一种新型盐酸存储罐
CN2216057Y (zh) 用于酸碱贮存槽的呼吸装置
CN106890559A (zh) 负压贮存净化法处理氮氧化物
CN206404541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4507841U (zh) 储罐的尾气吸收系统
CN204607629U (zh) 一种卧式射流气浮压力溶气装置
CN205191543U (zh) 一种热力除氧器
CN214735462U (zh) 曝气管防堵塞装置及曝气装置
CN217052131U (zh) 一种不凝气体回收净化装置
CN204973291U (zh) 胺液过滤消泡复合处理装置
CN219822457U (zh) 用于储罐的排放气机构
CN220287119U (zh) 一种化工生产车间氯气缓冲罐
CN206152584U (zh) 一种盐酸储罐尾气处理设备
CN220034453U (zh) 一种可收集废气的发酵装置
CN218290448U (zh) 用于含亚硝气的驰放气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5

Address after: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 Dizenan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Dewei Huatai (Beijing) Water Circul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5503 Industrial Park, Longganhu management zone,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ongganhu Longyuan Huil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