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7023U -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7023U
CN212177023U CN201921751546.5U CN201921751546U CN212177023U CN 212177023 U CN212177023 U CN 212177023U CN 201921751546 U CN201921751546 U CN 201921751546U CN 212177023 U CN212177023 U CN 212177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pe
lock pin
linkage
linkage pull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15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小燕
陈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15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7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7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7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动拉绳,针对连动拉绳设置按钮,按钮安置在踏步上,并作用于连动拉绳中部。在连动拉绳一端转动设置第一转动锁销,另一端转动设置第二转动锁销,当按压按钮时通过连动拉绳带动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转动,迫使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与对应的调节锁齿解锁,当卸除外力后,按钮复位,连动拉绳恢复原来状态,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在对应的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齿锁定,以此调节第一外支柱与第一内支柱以及第二外支柱与第二内支柱伸缩和锁定状态。本方案不需要在场的其他人员帮助,就能方便的实现单人操作工作台双梯柱的伸缩。

Description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定结构,特别涉及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主要应用于梯类、作业台(操作台、工作台)类、脚手架类登高工具中梯柱的伸缩锁定。
背景技术
现有的梯类、作业台(操作台、工作台)类、脚手架等登高工具,为了增加其高度,通常将梯柱设置成可伸缩结构,并通过锁定结构锁定。所述梯柱由两组支柱组成,每组支柱均包括上支柱和下支柱。当作业台的高度要求不高时,只需将左、右梯收纳使用,而当作业台的高度要求较高时,则需将锁定机构解锁后,将左、右梯的上支柱和下支柱解锁后拉开,以延长其长度。但是,现有的锁定结构存在以下缺点:解锁困难,一人无法完成解锁,这是因为左梯、右梯中,每个梯柱的两组支柱上均设有一锁定结构,在解锁时,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即同时按住每组支撑脚上的解锁按钮),才能实现解锁,此时,操作人员无法腾出另一只手来将上支柱和下支柱展开或收纳,还需要另一个人帮忙拉开,才能完成一侧梯柱的解锁,从而导致解锁时费时费人力。
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锁定机构在解锁时,费时费人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所述梯柱包括第一外支柱、第一内支柱、第二外支柱、第二内支柱以及踏步或横梁;所述第一内支柱部分插设于第一外支柱内,并与第一外支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支柱部分插设于第二外支柱内,并与第二外支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内支柱和第二内支柱的侧壁沿梯柱长度方向设置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所述踏步或横梁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支柱与第二外支柱之间。
其创新在于:所述梯柱锁定机构包括一连动拉绳,连动拉绳设在踏步或横梁上,连动拉绳的一端为第一拉动端,另一端为第二拉动端,连动拉绳的中部为连动作用端;针对连动拉绳设置按钮或旋钮,按钮或旋钮安置在踏步或横梁上,按钮或旋钮的作用端作用于连动拉绳连动作用端。
所述连动拉绳的第一拉动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锁销,连动拉绳的第二拉动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锁销,所述第一转动锁销转动设置于踏步或横梁的一端区域内,而第二转动锁销转动设置于踏步或横梁的另一端区域内,针对第一转动锁销设置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迫使第一转动锁销朝对应的锁定方向偏转,针对第二转动锁销设置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迫使第二转动锁销朝对应的锁定方向偏转,所述连动拉绳的第一拉动端定位连接在第一转动锁销上,连动拉绳的第二拉动端定位连接在第二转动锁销上。
在使用状态下,当外力通过按钮或旋钮作用于连动拉绳的连动作用端后,连动拉绳的第一拉动端到第二拉动端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带动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转动,迫使第一转动锁销脱离对应的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以将第一外支柱与第一内支柱滑动解锁,同时第二转动锁销脱离对应的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以将第二外支柱与第二内支柱滑动解锁;当卸除外力后,按钮或旋钮复位,连动拉绳恢复原来状态,第一转动锁销在第一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配合,以将第一外支柱与第一内支柱锁定,同时第二转动锁销在第二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配合,以将第二外支柱与第二内支柱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外支柱和第二外支柱之间的踏步水平设置,所述连动拉绳设置于所述踏步内。所述横梁是指不起踏步作用,并且固定设置在第一外支柱与第二外支柱之间结构件,比如作业台台面底面设置的连接在第一外支柱与第二外支柱之间的梁,甚至可以理解成作业台台面本身。踏步当然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支柱与第二外支柱之间的梁,但它的作用主要是供作业者踩踏登高,而本案中的横梁不具踩踏功能。
2、上述方案中,所述按钮或旋钮的作用端作用于连动拉绳连动作用端。其中,按钮是指通过按压或推拉方式作用的操作件,按压比较容易理解,见后面的实施例及相应的图示。而旋钮是指通过旋转方式作用的操作件。所述按钮或旋钮的作用端作用于连动拉绳连动作用端,其中,“作用于”是指不论是按钮还是旋钮都需要与连动拉绳进行配合使用,致于按钮或旋钮与连动拉绳的连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在按钮或旋钮作用下可以使连动拉绳的第一拉动端到第二拉动端之间的距离变小,就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当采用按钮时与连动拉绳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接触、定位、固定或缠绕等。当采用旋钮时与连动拉绳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定位、固定或缠绕等。
3、上述方案中,所述踏步的两端中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动锁销经过第一转轴相对于踏步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套装在第一转轴上并作用在第一转动锁销上,所述第二转动锁销经过第二转轴相对于踏步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套装在第二转轴上并作用在第二转动锁销上。
4、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锁孔是指用来调节第一内支柱相对第一外支柱伸缩以及第二内支柱相对第二外支柱伸缩的孔,这些孔通常开设在第一内支柱和第二内支柱上。所述调节锁槽是相对于锁孔而言的,锁槽可以理解为凹陷结构,而锁孔通常贯通内支柱管壁。所述调节锁齿是指用来调节内支柱伸缩的齿状结构物,比如通常采用齿条。
5、上述方案中,针对所述按钮或旋钮设置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采用复位弹簧或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当需要解锁时,通过按压所述按钮或者拧转旋钮,迫使连动拉绳的第一拉动端到第二拉动端之间的距离变小,同时带动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转动,从而将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的销头从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中脱开,以同时实现第一外支柱与第一内支柱以及第二外支柱与第二内支柱的解锁。
当需要锁定时,松开按钮或旋钮,连动拉绳恢复原来状态,第一转动锁销和第二转动锁销在对应的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使得销头插入调节锁孔、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以实现锁定。
本实用新型可靠性好,操作方便,只需一只手作用于按钮或旋钮,即可实现作业台一侧梯柱中两组上下支柱的解锁,能够有效释放操作人员的另一只手,以方便操作人员腾出手将上下支柱拉伸或收折,不需要在场的其他人员帮助,就可以单人操作作业台梯柱的伸缩。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实施例工作台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工作台中锁定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工作台中锁定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工作台中解锁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工作台中解锁状态的局部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锁定结构锁定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锁定结构锁定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锁定结构中转动锁销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施例锁定结构中转动锁销剖视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锁定结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
以上附图中:1、左梯;2、右梯;3、台面;4、第一外支柱;5、第一内支柱;6、第二外支柱;7、第二内支柱;8、踏步;9、调节锁孔;10、梯柱锁定机构;11、按钮;12、连动拉绳;13、第一转动锁销;14、第二转动锁销;15、复位弹簧;16、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8、第一扭簧;19、第二扭簧;20、齿条;21、第一导轮;22、第二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键解锁梯柱锁定机构的工作台
参见附图1-10,以工作台为例,工作台包括左梯1、右梯2以及台面3,所述左梯1和右梯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台面3的左右两端区域。
所述左梯1和右梯2均包括竖直布置的第一外支柱4、第一内支柱5、第二外支柱6、第二内支柱7以及踏步8。其中,所述第一外支柱4和第一内支柱5上下布置构成一组立柱,所述第二外支柱6、第二内支柱7上下布置构成另一组立柱,所述踏步8水平固定于第一外支柱4与第二外支柱6之间,以此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梯柱。
所述第一外支柱4内部设有一供所述第一内支柱5插设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内支柱5部分插设于第一外支柱4内,并与第一外支柱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支柱6内部设有一供所述第二内支柱7插设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内支柱7部分插设于第二外支柱6内,并与第二外支柱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内支柱5和第二内支柱7朝向内侧的侧壁沿梯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调节锁齿(齿条20)。
所述工作台的梯柱中还包括一梯柱锁定机构10,该梯柱锁定机构10包括一连动拉绳12,该连动拉绳12可以是钢丝绳,也可以是尼龙绳,甚至可以麻绳,绳索材料不限定。连动拉绳12设置在踏步8内,连动拉绳12的一端为第一拉动端,另一端为第二拉动端,连动拉绳12的中部为连动作用端。针对连动拉绳12设置按钮11或旋钮,按钮11或旋钮安置在踏步8或横梁上,按钮11或旋钮的作用端作用于连动拉绳12连动作用端。针对所述按钮11设置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采用复位弹簧15,用来对按钮11进行复位。
所述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锁销13,连动拉绳12的第二拉动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锁销14,所述第一转动锁销13转动设置于踏步8的一端区域内,而第二转动锁销14转动设置于踏步8的另一端区域内,针对第一转动锁销13设置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迫使第一转动锁销13朝对应的锁定方向偏转,针对第二转动锁销14设置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迫使第二转动锁销14朝对应的锁定方向偏转,所述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定位连接在第一转动锁销13上,连动拉绳12的第二拉动端定位连接在第二转动锁销14上。具体是:所述踏步8的两端中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6,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一转动锁销13经过第一转轴16相对于踏步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扭簧18,第一扭簧18套装在第一转轴16上并作用在第一转动锁销13上,所述第二转动锁销14经过第二转轴17相对于踏步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第二扭簧19,第二扭簧19套装在第二转轴17上并作用在第二转动锁销14上。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第一扭簧18和第二扭簧19均设置在踏步8内的固定壳上,能够有效节省整个梯柱锁定机构10的空间,避免第一扭簧18和第二扭簧19通过锁钮外壳装在梯柱的伸缩处,而增大体积、增加成本,从而避免妨碍登高人员踏脚,而且第一扭簧18和第二扭簧19容易安装。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连动拉绳12可靠的工作,针对连动拉绳12设置第一导轮21和第二导轮22,第一导轮21位于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与连动作用端之间,第二导轮22位于连动拉绳12的第二拉动端与连动作用端之间,在装配状态下连动拉绳12绕经第一导轮21和第二导轮22。
在使用状态下,当外力通过按钮11或旋钮作用于连动拉绳12的连动作用端后,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到第二拉动端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带动第一转动锁销13和第二转动锁销14转动,迫使第一转动锁销13脱离对应的调节锁齿(齿条20),以将第一外支柱4与第一内支柱5滑动解锁,同时第二转动锁销14脱离对应的调节锁齿(齿条20),以将第二外支柱6与第二内支柱7滑动解锁;当卸除外力后,按钮11或旋钮复位,连动拉绳12恢复原来状态,第一转动锁销13在第一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齿(齿条20)配合,以将第一外支柱4与第一内支柱5锁定,同时第二转动锁销14在第二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齿(齿条20)配合,以将第二外支柱6与第二内支柱7锁定。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锁销13和第二转动锁销14的销头插入不同的调节锁齿(齿条20)中,可以分别调节第一外支柱4和第一内支柱5组合后的长度,以及调节第二外支柱6和第二内支柱7组合后的长度。例如,需要拉长第一外支柱4与第一内支柱5的长度以及第二外支柱6与第二内支柱7的长度时,可以先按压所述按钮11,使得两边的第一转动锁销13和第二转动锁销14同时解锁,然后同时调节第一内支柱5插设在第一外支柱6内的长度(即两者的重叠长度,使得第一转动锁销13相对移动到对应的另一个调节锁齿处)、第二外支柱6插设在第二内支柱7内的长度(即两者的重叠长度,使得第二转动锁销14相对移动到对应的另一个调节锁齿处)后,再释放按钮11,此时,第一转动锁销13和第二转动锁销14复位后,便插入调节后的调节锁齿(齿条20)中以实现锁定,最终以实现长度的调节。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情况以及结构变化作如下说明:
1.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支柱4与第二外支柱6之间水平设置有踏步8。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将踏步8改为横梁。横梁与踏步8的相同点是均为固定设置在第一外支柱4与第二外支柱6之间结构件,但不同点是横梁不起踏步作用,不具踩踏功能。比如工作台台面底面设置的连接在第一外支柱4与第二外支柱6之间的梁,甚至可以理解工作台台面本身。
2.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梯柱锁定机构10包括调节锁齿(齿条20),且调节锁齿(齿条20)设在第一内支柱5和第二内支柱7上。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将调节锁齿(齿条20)改为调节锁孔9(见图1所示)或者调节锁槽。其中,调节锁槽是相对于锁孔而言的,锁槽可以理解为凹陷结构,而锁孔通常贯通内支柱管壁。
3.以上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拉绳12设置于所述踏步8内。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将连动拉绳12设置在踏步8外,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是从产品结构设计来看,连动锁杆12设置在踏步8外不是最佳选择。
4.以上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连动拉绳12可靠的工作,针对连动拉绳12设置第一导轮21和第二导轮22。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将导轮改为导柱,甚至可以不设置导轮,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
5.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采用复位弹簧15。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复位弹性元件可以采用弹片来实现,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
6.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梯柱锁定机构应用的产品是工作台,工作台、操作台等都属于作业台类,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将所述梯柱锁定机构应用于梯类产品、脚手架类产品等登高工具中梯柱的伸缩锁定结构中,这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所述梯柱包括第一外支柱(4)、第一内支柱(5)、第二外支柱(6)、第二内支柱(7)以及踏步(8)或横梁;所述第一内支柱(5)部分插设于第一外支柱(4)内,并与第一外支柱(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支柱(7)部分插设于第二外支柱(6)内,并与第二外支柱(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内支柱(5)和第二内支柱(7)的侧壁沿梯柱长度方向设置调节锁孔(9)、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所述踏步(8)或横梁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支柱(4)与第二外支柱(6)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柱锁定机构包括一连动拉绳(12),连动拉绳(12)设在踏步(8)或横梁上,连动拉绳(12)的一端为第一拉动端,另一端为第二拉动端,连动拉绳(12)的中部为连动作用端;针对连动拉绳(12)设置按钮(11)或旋钮,按钮(11)或旋钮安置在踏步(8)或横梁上,按钮(11)或旋钮的作用端作用于连动拉绳(12)连动作用端;
所述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锁销(13),连动拉绳(12)的第二拉动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锁销(14),所述第一转动锁销(13)转动设置于踏步(8)或横梁的一端区域内,而第二转动锁销(14)转动设置于踏步(8)或横梁的另一端区域内,针对第一转动锁销(13)设置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迫使第一转动锁销(13)朝对应的锁定方向偏转,针对第二转动锁销(14)设置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迫使第二转动锁销(14)朝对应的锁定方向偏转,所述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定位连接在第一转动锁销(13)上,连动拉绳(12)的第二拉动端定位连接在第二转动锁销(14)上;
在使用状态下,当外力通过按钮(11)或旋钮作用于连动拉绳(12)的连动作用端后,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到第二拉动端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带动第一转动锁销(13)和第二转动锁销(14)转动,迫使第一转动锁销(13)脱离对应的调节锁孔(9)、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以将第一外支柱(4)与第一内支柱(5)滑动解锁,同时第二转动锁销(14)脱离对应的调节锁孔(9)、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以将第二外支柱(6)与第二内支柱(7)滑动解锁;当卸除外力后,按钮(11)或旋钮复位,连动拉绳(12)恢复原来状态,第一转动锁销(13)在第一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孔(9)、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配合,以将第一外支柱(4)与第一内支柱(5)锁定,同时第二转动锁销(14)在第二弹性元件作用下偏转至锁定方位,并与对应的调节锁孔(9)、调节锁槽或调节锁齿配合,以将第二外支柱(6)与第二内支柱(7)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柱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拉绳(12)设置于所述踏步(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柱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8)的两端中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6),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一转动锁销(13)经过第一转轴(16)相对于踏步(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扭簧(18),第一扭簧(18)套装在第一转轴(16)上并作用在第一转动锁销(13)上,所述第二转动锁销(14)经过第二转轴(17)相对于踏步(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第二扭簧(19),第二扭簧(19)套装在第二转轴(17)上并作用在第二转动锁销(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柱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按钮(11)或旋钮设置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采用复位弹簧(15)或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柱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针对连动拉绳(12)设置第一导轮(21)和第二导轮(22),第一导轮(21)位于连动拉绳(12)的第一拉动端与连动作用端之间,第二导轮(22)位于连动拉绳(12)的第二拉动端与连动作用端之间,在装配状态下连动拉绳(12)绕经第一导轮(21)和第二导轮(22)。
CN201921751546.5U 2019-10-18 2019-10-18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Active CN212177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1546.5U CN212177023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1546.5U CN212177023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7023U true CN212177023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3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1546.5U Active CN212177023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7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7992A (zh) * 2022-01-05 2022-05-10 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脚手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7992A (zh) * 2022-01-05 2022-05-10 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脚手架
CN114457992B (zh) * 2022-01-05 2023-08-15 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脚手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5379B (zh) 梯子
US20080105497A1 (en) AccessTower
DE19836977A1 (de) Rutschsicherung für Leitern
WO2008141513A1 (fr) Échelle à perches et son utilisation en échelle simple transformable, en échelle à plateforme, ou en escabeau
US7814708B2 (en) Portable riser apparatus having a lifting and locking assembly
CN212177023U (zh) 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机构
DE202013009466U1 (de) Leiter mit variabler Holmverlängerung
EP2263632B1 (de) Anordnung bildend ein Seiten-, Kopf- oder Fußteil eines Bettes mit einem Bewegungsübertragungsmittel und Bett mit einer solchen Anordnung
US4657113A (en) Apparatus for elevating and lowering scaffolding
GB2419373A (en) Foldable access platform
CN211623301U (zh) 可一键解锁的梯柱锁定结构
CN217029512U (zh) 多工作台快速拼接机构
CN108926173B (zh) 一种床体折叠收拢机构及其游戏床
CN109077532B (zh) 一种游戏床床体护栏折叠机构
KR20190131681A (ko) 이동 및 보관의 편의성이 극대화된 세이프티 스마트 래더
DE3637490C2 (de) Leichtmetall-Arbeitsbohle
CN109008435B (zh) 一种具有床体折叠收拢功能的床边床机构
DE19807161C2 (de) Seilzugvorrichtung für Leitergerüste
CN113404272A (zh) 一种改进型升降式脚手架
CN218375030U (zh) 一种可多向扩展的作业平台
KR200493447Y1 (ko) 이동 및 보관의 편의성이 극대화된 스마트 안전 작업대
CN107512227B (zh) 长度可调节的顺序伸缩式登车梯
GB2195384A (en) Retractable post assembly
JP4045201B2 (ja) 枠組足場用手摺枠
DE565836C (de) Zusammenlegbare Stehlei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