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6751U -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76751U CN212176751U CN202020127970.9U CN202020127970U CN212176751U CN 212176751 U CN212176751 U CN 212176751U CN 202020127970 U CN202020127970 U CN 202020127970U CN 212176751 U CN212176751 U CN 2121767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 vehicle
- column
- rotating column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和所述停车仓中的辊轮驱动机构;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与所述停车仓对接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之间;其中,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若干转动柱以及套设在所述转动柱和外侧的摩擦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相同的辊轮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升降电梯和停车仓上,利用这两个辊轮驱动机构的同步驱动,能使车辆稳定的从升降电梯上运送带停车仓中。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位于升降电梯上的辊轮驱动机构、停车仓中的辊轮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渡组件,在该过渡组件中,利用转动柱配合摩擦带使车辆顺利的过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属于地下立体停车领域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将立体车库建造在地下能够节省大量的地面空间。
对于目前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利用升降装置将车辆运送到建设好的地下车仓中;目前运送车辆的装置多种多样,例如公开号为“CN2077765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车辆横移推动机构”,该专利文件的横移方式为:该车辆横移机构设置在载车板上与车轮的对应位置处,包括用于推动车轮运动的车轮推动件和驱动车轮推动件横向运动的推动件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车轮推动件包括连接部和车轮推动部,利用车轮推动件和驱动车轮推动件横向运动的推动件驱动机构将车辆横移进入停车仓。
虽然该装置在横移机构上做了一些改进,但是由于需要承载车辆的载车板作为承载件,所以在使用时,每次都需要载车板进行承载,然后才能将车辆横移至停车仓,如此设置机构较为复杂;但是在不使用载车板时,升降电梯与停车仓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如果直接将车辆从升降电梯横移至停车仓中时,则间隙的存在会影响车辆横移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能够在不使用载车板的情况下,解决车辆稳定横移到停车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所述停车库包括升降电梯和定位于所述升降电梯两侧的停车仓;所述横移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和所述停车仓中的辊轮驱动机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接受所述辊轮驱动机构的驱动,用于传送停放其上面的车辆;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与所述停车仓对接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之间;其中,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若干转动柱以及套设在所述转动柱和外侧的摩擦带。
所述辊轮驱动机构利用辊轮驱动所述传送带,将车辆送入所述停车仓上;所述升降电梯将车辆运送到与停车仓平行的位置,便于车辆运送进入停车仓中,所述过渡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和所述停车仓中的辊轮驱动机构上,使得所述车辆在从所述升降电梯上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顺利的过渡到所述停车仓上的辊轮驱动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组件呈横向阵列,并与所述升降电梯和所述停车仓呈交错连接。所述过渡组件能够在一定程度填补所述辊轮驱动机构之间的缝隙,使得所述车辆在运送的过程中,经过所述过渡组件的过渡,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组件上端面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上端面齐平。如此设置进一步增加车辆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第三转动柱,且三个所述转动柱的位置关系为:以所述第一转动柱为基准,所述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三转动柱与所述第一转动柱相连形成的平面互相垂直。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配合所述摩擦带使得所述过渡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齐平,利用所述第三转动柱配合所述第一转动柱便于定位所述第一转动柱的位置,并且还能延长所述摩擦带的长度,增加所述摩擦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柱与所述第三转动柱之间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转动柱轴线平行。如此设置,利用所述限位柱能够改变所述摩擦带的方向,便于所述限位柱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三转动柱形成弧状,尽量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上的辊轮圆弧一致,在所述摩擦带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接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所述摩擦带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带一面与所述转动柱接触,另一面与所述限位柱接触。如此设置,将所述摩擦带能够撑起,不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转动辊、安装板;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中,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辊转动;所述转动辊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动机用来驱动所述转动辊转动,所述安装板便于固定所述转动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辊为中空结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电动机相连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辊之间连接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支撑柱。利用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转动轴,使得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支撑柱,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辊转动,如此设置,中空结构能够节省大量的重量以及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相同的辊轮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升降电梯和停车仓上,利用这两个辊轮驱动机构的同步驱动,能使车辆稳定的从升降电梯上运送带停车仓中。
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位于升降电梯上的辊轮驱动机构、停车仓中的辊轮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渡组件,利用该过渡组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两个辊轮驱动机构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车辆运送的稳定性;在该过渡组件中,具有以第一转动柱为基准,第二转动柱与第三转动柱相连形成的平面互相垂直,利用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配合摩擦带使得过渡组件的上端面与辊轮驱动机构齐平,使车辆顺利的过渡。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柱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组件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辊轮驱动机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辊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过渡组件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过渡组件位置关系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过渡组件零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停车仓;2、升降电梯;3、辊轮驱动机构;4、传送带;5、过渡组件; 601、第一转动柱;602、第二转动柱;603、第三转动柱;7、限位柱;8、摩擦带;301、电动机;302、转动辊;303、安装板;304、转动轴;305、支撑柱; 9、安装板;10、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地下立体停车的停车过程为:首先将车辆驶入位于升降位置的升降电梯2 上,接着选择指定的车仓,将车辆降至选择的车仓位于地下的层数,待升降电梯2停稳之后,利用升降电梯2上的横移装置将车辆运送至指定的车仓中,即可完成车辆的横移运送。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横移装置包括辊轮驱动机构3,在横移装置工作时,电动机301驱动转动轴304,使得转动轴304带动支撑柱305,从而带动转动辊302转动,从而使铺设在转动辊302上的传送带4带动车辆横移,经过过渡组件5的过渡,将位于车辆从升降电梯2上横移至停车仓1上;在过渡组件5进行车辆过渡的过程中,车辆的车轮接触位于转动柱外侧的摩擦带8,通过横移装置的驱动力摩擦带8会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从而使整个过渡组件5 能够运送车辆进行横移。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辊302为中空结构,中间设置有与电动机301相连的转动轴304,转动轴304与转动辊302之间连接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支撑柱305;电动机301用来驱动转动辊302转动,安装板303便于固定转动辊302的位置,利用如此设置,中空结构能够节省大量的重量以及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组件5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停车仓1和升降电梯2 上,并且过渡组件5上端面与辊轮驱动机构3上端面齐平,这样能够填补升降电梯2与停车仓1之间的间隙,并且在车辆横移的过程中,只让车辆受到水平方向的横移力,最大限度的增加车辆横移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柱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转动柱601、第二转动柱 602、第三转动柱603,且三个转动柱的位置关系为:以第一转动柱601为基准,第二转动柱602、第三转动柱603与第一转动柱601相连形成的平面互相垂直;如此设置利用第三转动柱603配合第一转动柱601便于定位第一转动柱601的位置,并且还能延长摩擦带8的长度,增加摩擦带8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柱602与第三转动柱603之间还设有限位柱7,限位柱7与转动柱轴线平行,利用限位柱7能够改变摩擦带8的方向,便于限位柱7配合第二转动柱602、第三转动柱603形成弧状,尽量与辊轮驱动机构3上的辊轮圆弧一致,在摩擦带8与辊轮驱动机构3接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摩擦带8的长度,从而提高摩擦带8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带8一面与转动柱接触,另一面与限位柱7接触,将摩擦带8能够撑起,不与辊轮驱动机构3接触,在增加摩擦带8长度的条件下不影响辊轮驱动机构3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7配合第二转动柱602、第三转动柱603形成弧状,尽量与辊轮驱动机构3上的转动辊302圆弧一致,使得摩擦带8能够更加的贴合转动辊302,在摩擦带8与辊轮驱动机构3接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摩擦带 8的长度,从而提高摩擦带8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参阅图6、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组件5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停车仓1和升降电梯2 上,且与升降电梯2和停车仓1呈交错连接,且过渡组件5中的转动柱排列方式发生变化,第一转动柱601、第二转动柱602、第三转动柱603均转动设置在一块安装板9上,该安装板9还设置有一折板10,该折板10可固定在停车仓1 或者升降电梯2上;若其中一个过渡组件5固定在停车仓1上,另一个则设置在升降电梯2上,实现过渡组件的交错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减短转动柱的长度,节省大量的成本。
实施例三
参阅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转动柱603与限位柱7去除,只保留第一转动柱601 和第二转动柱602;在将限位柱7去除后,摩擦带8被转动柱支撑成三角状,但是由于转动辊8的限制,所以需要减小三根转动柱与摩擦带8占用的空间,会使间隙略微增大;在将第三转动柱603与限位柱7同时去除后,则不会受到摩擦带8如何设置的限制,如此设置,能够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运送的前提下,减小装置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所述停车库包括升降电梯(2)和定位于所述升降电梯(2)两侧的停车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装置包括
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2)和所述停车仓(1)中的辊轮驱动机构(3);
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接受所述辊轮驱动机构(3)的驱动,用于传送停放其上面的车辆;
过渡组件(5),所述过渡组件(5)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2)与所述停车仓(1)对接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3)之间;
其中,所述过渡组件(5)包括若干转动柱以及套设在所述转动柱和外侧的摩擦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5)呈横向阵列,并与所述升降电梯(2)和所述停车仓(1)呈交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5)上端面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3)上端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转动柱(601)、第二转动柱(602)、第三转动柱(603),且三个所述转动柱的位置关系为:以所述第一转动柱(601)为基准,所述第二转动柱(602)、所述第三转动柱(603)与所述第一转动柱(601)相连形成的平面互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转动柱(601)、第二转动柱(602)、第三转动柱(603),且三个所述转动柱的位置关系为:以所述第一转动柱(601)为基准,所述第二转动柱(602)、所述第三转动柱(603)与所述第一转动柱(601) 相连形成的平面互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柱(602)与所述第三转动柱(603)之间还设有限位柱(7),所述限位柱(7)与所述转动柱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柱(602)与所述第三转动柱(603)之间还设有限位柱(7),所述限位柱(7)与所述转动柱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带(8)一面与所述转动柱接触,另一面与所述限位柱(7)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驱动机构(3)包括电动机(301)、转动辊(302)、安装板(303);所述电动机(301)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梯(2)中,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辊(302)转动;所述转动辊(302)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0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302)为中空结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电动机(301)相连的转动轴(304),所述转动轴(304)与所述转动辊(302)之间连接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支撑柱(30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7970.9U CN212176751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7970.9U CN212176751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76751U true CN212176751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73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27970.9U Active CN212176751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76751U (zh) |
-
2020
- 2020-01-20 CN CN202020127970.9U patent/CN2121767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8374240B2 (en) |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09334628A (zh) | 一种汽车换电站 | |
CN106043246A (zh) | 小型自动化换电站 | |
CN202967269U (zh) | 一种仓储搬运输送装置 | |
CN102795204A (zh) | 电动汽车底盘充换电站及使用该电动汽车底盘换电站进行更换电池的方法 | |
CN202743216U (zh) | 电动汽车底盘充换电站 | |
CN206554576U (zh) | 一种全自动化存取车辆梳齿结构立体多层停车库 | |
CN205935860U (zh) | 一种可自动调整存取车的智能运载车 | |
CN211336231U (zh) | 密集型四向穿梭车 | |
CN209381972U (zh) | 一种汽车换电站 | |
CN212176751U (zh) |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车辆横移装置 | |
CN212738360U (zh) | 双向运输车 | |
CN101812933A (zh) | 搬运装置及车辆搬运器 | |
CN210828536U (zh) | 汽车搬运装置 | |
CN210918410U (zh) | 停车转运机构及其升降平台 | |
CN218029312U (zh) |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吊运装置 | |
CN111348371B (zh) | 一种适用于高铁物流的固定折叠式快速转运系统 | |
CN103806727A (zh) | 停车库的升降传动系统 | |
CN211002999U (zh) | 偏载提升机及使用其的立体仓库 | |
CN212078848U (zh) | 对中旋转行走小车 | |
CN114197928A (zh) | 一种全轮直接转向型水平循环自动停车库 | |
CN210707338U (zh) | 一种双车道式换电站 | |
CN110510353A (zh) | 一种移动式轨道输送台 | |
CN111021800A (zh) |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轨道组件 | |
CN219769844U (zh) | 微型换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