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6578U -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 Google Patents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6578U
CN212166578U CN202020371724.8U CN202020371724U CN212166578U CN 212166578 U CN212166578 U CN 212166578U CN 202020371724 U CN202020371724 U CN 202020371724U CN 212166578 U CN212166578 U CN 212166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pipe
polycondensation
valve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17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Huit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HUITO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HUITO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HUITO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17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6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6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6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缩聚刮板冷凝器的进气口与缩聚气相管相连,缩聚刮板冷凝器的底部通过大气腿与缩聚热井相连,缩聚热井的两出口分别通过热井出口阀一、二与相应过滤器的入口相连,各过滤器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相连,各循环泵的出口与冷却器的入口相连,各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一、二循环管,各循环管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二喷淋阀和第一、二回流阀,第一、二喷淋阀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上部的第一、二喷淋口相连,第一、二回流阀的出口通过BDR回流管与碱液罐的顶部回流口相连,碱液罐底部连接有碱液罐出口管,碱液罐出口管通过第一、二清洗阀与过滤器一、二的入口相连。该系统可实现在线清洗,确保生产连续稳定。

Description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BAT生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属于PBAT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芳香族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可以制成纤维、饮料瓶、薄膜等材料。但是这些聚合物在大自然中基本上无法降解,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具有芳香族聚酯优异的使用及加工性能,并且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可逐步替代以上材料,形成大自然的良性循环。
在PBAT生产中,真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产品的融指。目前PBAT真空系统采用与聚酯生产类似的系统。真空由BDO蒸汽喷射泵+液环真空泵组或机械真空泵组合提供,为减小1,4丁二醇(BDO)蒸汽喷射泵的压力,在缩聚釜和BDO真气喷射泵之间设置了一道缩聚刮板喷淋系统,即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进入缩聚刮板冷凝器后,经过液相喷淋,使大部分蒸汽及夹带的小分子冷凝下来,经过大气腿进入热井内室,经过滤后进入外室,再经过泵前过滤器、循环泵和泵后冷却器形成循环喷淋。未捕捉下来的工艺气体进入BDO真空喷射泵,BDO真空喷射泵采用BDO作为动力蒸汽,同时使用BDO作为喷淋液,捕捉下工艺气体中的BDO进入真空液环罐循环使用,不凝气进入液环泵组或机械真空泵。
以上真空系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首先,缩聚反应副反应多,生成的低聚物很多,缩聚汽相携带的低聚物进入刮板喷淋系统,极易凝固堵塞管道设备;系统堵塞没有办法清理,只能停车处理;停车处理只能人工一段一段处理,劳动量大,效率低。
其次,1,4丁二醇即BDO在缩聚温度下容易环化生成水和四氢呋喃,BDO蒸汽喷射泵出口压力为8kPa,BDO喷淋温度为46℃,水和四氢呋喃都捕捉不下来,只能进入最后一级真空,真空处理量太大,需要配套比较大的BDO蒸汽喷射泵,占地空间太大,同时能耗高,一次投资高。
第三,BDO容易发生环化反应生成四氢呋喃,四氢呋喃为低沸物,很难捕捉下来,容易在液环真空泵组积聚,液环泵组的动力会越来越不足,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真空度不够,反应压力偏高,反应产品达不到要求。为了保证真空系统达到要求,液环泵组就要求不断的进行工作液的置换,置换下来的工作液由于四氢呋喃含量偏高,同时因为四氢呋喃的特性,不能回用进行浆料配制,这部分工作液基本上成为废BDO,既浪费了原料,又增加了废液处理量,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分成完全独立的两套系统,一套堵塞,另一套马上投用,可实现在线清洗堵塞线路,不需要停车处理,保证生产的连续与稳定。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包括缩聚刮板冷凝器,缩聚刮板冷凝器的进气口与缩聚气相管相连,缩聚刮板冷凝器的底部排液口通过大气腿与缩聚热井相连,缩聚热井的第一出口通过热井出口阀一与过滤器一的入口相连,过滤器一的出口与循环泵一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一的出口与冷却器一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一的出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阀和第一回流阀,第一喷淋阀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上部的第一喷淋口相连,第一回流阀的出口通过BDR回流管与碱液罐的顶部回流口相连,碱液罐的底部连接有碱液罐出口管,碱液罐出口管通过第一清洗阀与过滤器一的入口相连;缩聚热井的第二出口通过热井出口阀二与过滤器二的入口相连,过滤器二的出口与循环泵二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二的出口与冷却器二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二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二喷淋阀和第二回流阀,第二喷淋阀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上部的第二喷淋口相连,第二回流阀的出口与所述BDR回流管相连,所述碱液罐出口管通过第二清洗阀与过滤器二的入口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两条循环喷淋线路,一用一备,热井出口阀一及第一喷淋阀打开,热井出口阀二及第一回流阀关闭,缩聚刮板冷凝器的排液通过大气腿进入缩聚热井的内室,经过滤后进入缩聚热井的外室,自热井出口阀一被循环泵一抽出,先由过滤器一过滤,再由冷却器一冷却后,通过第一循环管及第一喷淋阀进入缩聚刮板冷凝器的上部喷淋;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从缩聚气相管进入缩聚刮板冷凝器后,经过液相喷淋,使大部分BDO和夹带的低聚物小分子冷凝下来,未捕捉下来的工艺气体从缩聚刮板冷凝器的顶部排出被抽出。由于PBAT缩聚反应的副反应及生成的低聚物很多,运行一段时间,第一循环喷淋线路就会出现堵塞。此时关闭热井出口阀一及第一喷淋阀,打开热井出口阀二、第二喷淋阀,在不停车的情况下,直接切换起用第二循环喷淋线路,维持PBAT生产线的真空度不波动,确保连续稳定生产。同时打开第一清洗阀和第一回流阀,碱液罐中的碱液通过碱液罐出口管及过滤器一进入循环泵一,循环泵一将碱液送入冷却器一及第一循环管,经第一回流阀及BDR回流管回到碱液罐中,碱液罐可以通过碱液补给管补充碱液,利用碱液有效溶解低聚物,在线清洗堵塞管线,且清洗过程无污染,生产过程无停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缩聚刮板冷凝器的顶部排气口与一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一级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一级冷凝罐的进气口相连,一级冷凝罐的排气口与二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二级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二级冷凝罐的进气口相连,二级冷凝罐的排气口与三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三级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三级冷凝罐的进气口相连,三级冷凝罐的排气口与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排气口与真空冷凝器的上部进气口相连,真空冷凝器的下部排气口通过抽真空管与机械真空泵的入口相连,机械真空泵的出口与气液分离罐的中部入口相连;气液分离罐的顶部出口与热媒炉相连;气液分离罐的底部出口与四氢呋喃回收装置相连。缩聚刮板冷凝器的排气被一级蒸汽喷射泵抽出,并进入一级冷凝罐冷凝,一级冷凝罐的排气被二级蒸汽喷射泵抽出,并进入二级冷凝罐冷凝,二级冷凝罐的排气被三级蒸汽喷射泵抽出,并进入三级冷凝罐冷凝,三级冷凝罐的排气被四级蒸汽喷射泵抽出,并进入真空冷凝器的管程冷凝,采用循环喷淋方式,捕捉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中的BDO和低聚物,降低真空系统的负荷,实现1,4丁二醇即BDO的全回用,保证真空系统的稳定运行。真空冷凝器的壳程使用冷冻水进行间接冷凝,能够将BDO环化生成的水有效冷凝下来,减轻后道真空压力,可以选择更小的机械真空泵,降低投资。BDO容易发生环化反应生成四氢呋喃,四氢呋喃为低沸物,很难捕捉下来,容易在液环真空泵组积聚,导致系统的真空度下降,本系统在BDO喷射抽气装置的后道采用机械真空泵,解决了工作液置换问题。在机械真空泵后端增加一台气液分离器,冷凝液进入四氢呋喃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利用,不凝气进入热媒炉作为燃料使用,既保护的环境,有降低了能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级蒸汽喷射泵的动力口均与BDO蒸汽管相连,真空冷凝器的管程入口和各级冷凝罐的顶部喷淋口均与冷BDO管相连,真空冷凝器的管程出口连接有冷凝器排放管,各级冷凝罐的底部排液口均连接有冷凝罐排液管,冷凝器排放管和各冷凝罐排液管的下端均插入真空液封罐中;真空液封罐的底部排液口与循环泵三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三的出口与冷却器三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三的出口与所述冷BDO管相连。BDO蒸汽管为各蒸汽喷射泵提供动力,冷BDO在各级冷凝罐喷淋,以捕捉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中的BDO和低聚物,喷淋液通过各冷凝罐排液管进入真空液封罐中收集,真空液封罐中右侧的BDO由循环泵三抽出,并经冷却器三将其冷却,送入冷BDO管循环喷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真空冷凝器的壳程入口与冷媒供水管相连,真空冷凝器的壳程出口通过冷媒水调节阀与冷媒回水管相连,冷媒水调节阀的开度受控于抽真空管的温度,机械真空泵的转速受控于抽真空管的压力。抽真空管的温度偏高则增大冷媒水调节阀的开度,抽真空管的温度偏低则减小冷媒水调节阀的开度。抽真空管的压力偏高则提高机械真空泵的转速,抽真空管的压力偏低则降低机械真空泵的转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气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氮气阀与氮气管相连。大气腿的上下位置均与氮气管相连,氮气阀定时打开,使高压氮气进入大气腿中,形成脉冲冲击,可以有效避免大气腿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缩聚热井的第三出口与清理箱相连,循环泵一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排放阀一,循环泵二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排放阀二。打开排放阀一,可以将循环泵一输出的杂质装桶;同理打开排放阀二,可以将循环泵二输出的杂质装桶,使系统的洁净度更高,运行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的流程图。
图中:1.缩聚刮板冷凝器;1a.大气腿;2.缩聚热井;3.清理箱;4.碱液罐;5.真空冷凝器;6.机械真空泵;7.气液分离罐;8.热媒炉;9.四氢呋喃回收装置;V1a.热井出口阀一;V1b.热井出口阀二;V2a.第一喷淋阀;V2b.第二喷淋阀;V3a.第一回流阀;V3b.第二回流阀;V4a.第一清洗阀;V4b.第二清洗阀;V5a.排放阀一;V5b.排放阀二;V6.氮气阀;V7.冷媒水调节阀;L1.过滤器一;L2.过滤器二;B1.循环泵一;B2.循环泵二;B3.循环泵三;C1.冷却器一;C2.冷却器二;C3.冷却器三;P1.一级蒸汽喷射泵;P2.二级蒸汽喷射泵;P3.三级蒸汽喷射泵;P4.四级蒸汽喷射泵;T1.一级冷凝罐;T2.二级冷凝罐;T3.三级冷凝罐;T4.真空液封罐;G1.缩聚气相管;G2a.第一循环管;G2b.第二循环管;G3.BDR回流管;G4.碱液罐出口管;G5.BDO蒸汽管;G6.冷BDO管;G7.冷凝器排放管;G8.冷凝罐排液管;G9.抽真空管;G10.碱液补给管;G11.氮气管;G12.冷媒供水管;G13.冷媒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包括缩聚刮板冷凝器1,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进气口与缩聚气相管G1相连,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底部排液口通过大气腿1a与缩聚热井2相连,缩聚热井2的第一出口通过热井出口阀一V1a与过滤器一L1的入口相连,过滤器一L1的出口与循环泵一B1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一B1的出口与冷却器一C1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一C1的出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G2a,第一循环管G2a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阀V2a和第一回流阀V3a,第一喷淋阀V2a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1上部的第一喷淋口相连,第一回流阀V3a的出口通过BDR回流管G3与碱液罐4的顶部回流口相连,碱液罐4的底部连接有碱液罐出口管G4,碱液罐出口管G4通过第一清洗阀V4a与过滤器一L1的入口相连。
缩聚热井2的第二出口通过热井出口阀二V1b与过滤器二L2的入口相连,过滤器二L2的出口与循环泵二B2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二B2的出口与冷却器二C2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二C2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循环管G2b,第二循环管G2b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二喷淋阀V2b和第二回流阀V3b,第二喷淋阀V2b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1上部的第二喷淋口相连,第二回流阀V3b的出口与BDR回流管G3相连,碱液罐出口管G4通过第二清洗阀V4b与过滤器二L2的入口相连。
两条循环喷淋线路,一用一备,热井出口阀一V1a及第一喷淋阀V2a打开,热井出口阀二V1b及第一回流阀V3a关闭,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排液通过大气腿1a进入缩聚热井2的内室,经过滤后进入缩聚热井2的外室,自热井出口阀一V1a被循环泵一B1抽出,先由过滤器一L1过滤,再由冷却器一C1冷却后,通过第一循环管G2a及第一喷淋阀V2a进入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上部喷淋;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从缩聚气相管G1进入缩聚刮板冷凝器1后,经过液相喷淋,使大部分BDO和夹带的低聚物小分子冷凝下来,未捕捉下来的工艺气体从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顶部排出被抽出。
由于PBAT缩聚反应的副反应及生成的低聚物很多,运行一段时间,第一循环喷淋线路就会出现堵塞。此时关闭热井出口阀一V1a及第一喷淋阀V2a,打开热井出口阀二V1b、第二喷淋阀V2b,在不停车的情况下,直接切换起用第二循环喷淋线路,维持PBAT生产线的真空度不波动,确保连续稳定生产。
同时打开第一清洗阀V4a和第一回流阀V3a,碱液罐4中的碱液通过碱液罐出口管G4及过滤器一L1进入循环泵一B1,循环泵一B1将碱液送入冷却器一C1及第一循环管G2a,经第一回流阀V3a及BDR回流管G3回到碱液罐4中,碱液罐4可以通过碱液补给管G10补充碱液,利用碱液有效溶解低聚物,在线清洗堵塞管线,且清洗过程无污染,生产过程无停顿。
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顶部排气口与一级蒸汽喷射泵P1的抽吸口相连,一级蒸汽喷射泵P1的出口与一级冷凝罐T1的进气口相连,一级冷凝罐T1的排气口与二级蒸汽喷射泵P2的抽吸口相连,二级蒸汽喷射泵P2的出口与二级冷凝罐T2的进气口相连,二级冷凝罐T2的排气口与三级蒸汽喷射泵P3的抽吸口相连,三级蒸汽喷射泵P3的出口与三级冷凝罐T3的进气口相连,三级冷凝罐T3的排气口与四级蒸汽喷射泵P4的抽吸口相连,四级蒸汽喷射泵P4的排气口与真空冷凝器5的上部进气口相连,真空冷凝器5的下部排气口通过抽真空管G9与机械真空泵6的入口相连,机械真空泵6的出口与气液分离罐7的中部入口相连;气液分离罐7的顶部出口与热媒炉8相连;气液分离罐7的底部出口与四氢呋喃回收装置9相连。
缩聚刮板冷凝器1的排气被一级蒸汽喷射泵P1抽出,并进入一级冷凝罐T1冷凝,一级冷凝罐T1的排气被二级蒸汽喷射泵P2抽出,并进入二级冷凝罐T2冷凝,二级冷凝罐T2的排气被三级蒸汽喷射泵P3抽出,并进入三级冷凝罐T3冷凝,三级冷凝罐T3的排气被四级蒸汽喷射泵P4抽出,并进入真空冷凝器5的管程冷凝,采用循环喷淋方式,捕捉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中的BDO和低聚物,降低真空系统的负荷,实现1,4丁二醇即BDO的全回用,保证真空系统的稳定运行。
真空冷凝器5的壳程使用冷冻水进行间接冷凝,能够将BDO环化生成的水有效冷凝下来,减轻后道真空压力,可以选择更小的机械真空泵6,降低投资。BDO容易发生环化反应生成四氢呋喃,四氢呋喃为低沸物,很难捕捉下来,容易在液环真空泵组积聚,导致系统的真空度下降,本系统在BDO喷射抽气装置的后道采用机械真空泵6,解决了工作液置换问题。在机械真空泵6后端增加一台气液分离器,冷凝液进入四氢呋喃回收装置9进行回收利用,不凝气进入热媒炉8作为燃料使用,既保护的环境,有降低了能耗。
各级蒸汽喷射泵的动力口均与BDO蒸汽管G5相连,真空冷凝器5的管程入口和各级冷凝罐的顶部喷淋口均与冷BDO管G6相连,真空冷凝器5的管程出口连接有冷凝器排放管G7,各级冷凝罐的底部排液口均连接有冷凝罐排液管G8,冷凝器排放管G7和各冷凝罐排液管G8的下端均插入真空液封罐T4中;真空液封罐T4的底部排液口与循环泵三B3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三B3的出口与冷却器三C3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三C3的出口与冷BDO管G6相连。BDO蒸汽管G5为各蒸汽喷射泵提供动力,冷BDO在各级冷凝罐喷淋,以捕捉缩聚反应产生的工艺蒸汽中的BDO和低聚物,喷淋液通过各冷凝罐排液管G8进入真空液封罐T4中收集,真空液封罐T4中右侧的BDO由循环泵三B3抽出,并经冷却器三C3将其冷却,送入冷BDO管G6循环喷淋。
真空冷凝器5的壳程入口与冷媒供水管G12相连,真空冷凝器5的壳程出口通过冷媒水调节阀V7与冷媒回水管G13相连,冷媒水调节阀V7的开度受控于抽真空管G9的温度,机械真空泵6的转速受控于抽真空管G9的压力。抽真空管G9的温度偏高则增大冷媒水调节阀V7的开度,抽真空管G9的温度偏低则减小冷媒水调节阀V7的开度。抽真空管G9的压力偏高则提高机械真空泵6的转速,抽真空管G9的压力偏低则降低机械真空泵6的转速。
大气腿1a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氮气阀V6与氮气管G11相连。大气腿1a的上下位置均与氮气管G11相连,氮气阀V6定时打开,使高压氮气进入大气腿1a中,形成脉冲冲击,可以有效避免大气腿1a堵塞。
缩聚热井2的第三出口与清理箱相连,循环泵一B1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排放阀一V5a,循环泵二B2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排放阀二V5b。打开排放阀一V5a,可以将循环泵一B1输出的杂质装桶;同理打开排放阀二V5b,可以将循环泵二B2输出的杂质装桶;缩聚热井2里的污物可以排入清理箱3,使系统的洁净度更高,运行更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6)

1.一种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包括缩聚刮板冷凝器,缩聚刮板冷凝器的进气口与缩聚气相管相连,缩聚刮板冷凝器的底部排液口通过大气腿与缩聚热井相连,其特征在于:缩聚热井的第一出口通过热井出口阀一与过滤器一的入口相连,过滤器一的出口与循环泵一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一的出口与冷却器一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一的出口连接有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阀和第一回流阀,第一喷淋阀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上部的第一喷淋口相连,第一回流阀的出口通过BDR回流管与碱液罐的顶部回流口相连,碱液罐的底部连接有碱液罐出口管,碱液罐出口管通过第一清洗阀与过滤器一的入口相连;缩聚热井的第二出口通过热井出口阀二与过滤器二的入口相连,过滤器二的出口与循环泵二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二的出口与冷却器二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二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二喷淋阀和第二回流阀,第二喷淋阀的出口与缩聚刮板冷凝器上部的第二喷淋口相连,第二回流阀的出口与所述BDR回流管相连,所述碱液罐出口管通过第二清洗阀与过滤器二的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聚刮板冷凝器的顶部排气口与一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一级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一级冷凝罐的进气口相连,一级冷凝罐的排气口与二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二级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二级冷凝罐的进气口相连,二级冷凝罐的排气口与三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三级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三级冷凝罐的进气口相连,三级冷凝罐的排气口与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抽吸口相连,四级蒸汽喷射泵的排气口与真空冷凝器的上部进气口相连,真空冷凝器的下部排气口通过抽真空管与机械真空泵的入口相连,机械真空泵的出口与气液分离罐的中部入口相连;气液分离罐的顶部出口与热媒炉相连;气液分离罐的底部出口与四氢呋喃回收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级蒸汽喷射泵的动力口均与BDO蒸汽管相连,真空冷凝器的管程入口和各级冷凝罐的顶部喷淋口均与冷BDO管相连,真空冷凝器的管程出口连接有冷凝器排放管,各级冷凝罐的底部排液口均连接有冷凝罐排液管,冷凝器排放管和各冷凝罐排液管的下端均插入真空液封罐中;真空液封罐的底部排液口与循环泵三的入口相连,循环泵三的出口与冷却器三的入口相连,冷却器三的出口与所述冷BDO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冷凝器的壳程入口与冷媒供水管相连,真空冷凝器的壳程出口通过冷媒水调节阀与冷媒回水管相连,冷媒水调节阀的开度受控于抽真空管的温度,机械真空泵的转速受控于抽真空管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氮气阀与氮气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缩聚热井的第三出口与清理箱相连,循环泵一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排放阀一,循环泵二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排放阀二。
CN202020371724.8U 2020-03-23 2020-03-23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Active CN212166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1724.8U CN212166578U (zh) 2020-03-23 2020-03-23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1724.8U CN212166578U (zh) 2020-03-23 2020-03-23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6578U true CN212166578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1724.8U Active CN212166578U (zh) 2020-03-23 2020-03-23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6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0301B (zh) 一种多功能聚酯连续生产系统
CN212560068U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的生产系统
US4758650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sters
CN212166578U (zh) Pbat生产用终缩聚真空系统
CN205549656U (zh) 一种气态溶剂冷凝回收装置
CN108128827A (zh) 一种真空蒸发浓缩设备
CN217921535U (zh) 尼龙6生产废水回收高浓度己内酰胺的系统
CN207734624U (zh) 一种多程浓缩提纯装置
CN209537365U (zh) 一种pbt缩聚真空系统
CN107854857A (zh) 一种多程浓缩提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824851U (zh) 一种蒸馏蒸汽直接压缩回热的蒸馏装置
CN106000009B (zh) 一种双塔式meda处理填埋气系统
CN213392290U (zh) 一种水冷和空冷复合式汽轮机冷凝系统
CN110465107B (zh) 一种硫酸法钛白液的浓缩装置及方法
CN212227436U (zh) 直通式热泵
CN210874149U (zh) 一种硫酸法钛白液的浓缩装置
CN210751311U (zh) 一种溶液浓缩装置
CN217016521U (zh) 一种pbat增粘真空系统
CN218988872U (zh) 氮气保护下的节能蒸馏水机
CN216756350U (zh) Pbat预缩聚用真空系统
CN213760567U (zh) 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的立式冷凝系统
CN218280583U (zh) 焦油蒸馏装置
CN109847397A (zh) 一种三醋酸甘油酯生产过程中提高醋酸回收率的装置
CN219327602U (zh) 一种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真空系统
CN216366679U (zh) 一种精馏塔气相管道改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01, Wangjia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Hui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1, Wangjia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HUITO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