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4300U -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4300U
CN212164300U CN202020316742.6U CN202020316742U CN212164300U CN 212164300 U CN212164300 U CN 212164300U CN 202020316742 U CN202020316742 U CN 202020316742U CN 212164300 U CN212164300 U CN 212164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cultivation
container
cab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67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东�
吴劼
傅秀清
丁艳锋
周国栋
毛江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itong Crop Phenotyp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itong Crop Phenotyp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itong Crop Phenotyp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itong Crop Phenotyp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67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4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4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4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表型舱,包括舱体,舱体内包括透明根系栽培容器,栽培框,用于装载多个所述透明根系栽培容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可沿舱体长度方向滑动,用于栽培框的吊载与搬运、以及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升降灯板,沿舱体长度方向延伸、可在舱体内上下运动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光照。出风管,沿箱体长度方向设置在顶部,用于为栽培作物提供风力系统。本发明中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用于栽培框的自动吊载与搬运,以及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自动进行拍摄成像;升降灯板对舱体内的光照强弱自动进行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而无需预留空间用来人工搬运栽培框或者人工拍摄成像,高效利用舱体内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栽培植物的集装箱表型舱系统。
背景技术
表型是研究“基因型—表型—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桥梁,高通量作物表型设备的研究对于作物精准监测和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可控室内条件下,可以设计不同的作物生长条件,为作物育种栽培实验提供良好平台。
在可控环境条件进行作物育种栽培已有众多研究。一种集装箱植物工厂立体栽培装置及其光环境调控方法,集装箱内平行设置有多个栽培架,多个立柱,升降机构连接立柱和植物栽培板驱动植物栽培板在竖直方向移动,补光灯沿植物栽培板宽度方向转动,且补光灯设计为可调,增强集装箱里的补光效果,促进植物的生长。一种模块化集装箱植物栽培装置,集装箱体内设置有空调循环装置和栽培架,其中栽培架和集装箱体侧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多个空调主机出风口和送风通道相连,空调风在侧壁的空隙间向下移动至作物栽培盘背面,随着风力向下移动且碰到栽培盘就会向上流动流向回风管,形成一个稳定气流循环,确保所有植物都能够被吹到,促进植物的增长。一种集装箱式农作物栽培系统,箱体设置温度,淋水,排风组件及骨架,控制器等,设计不同的环境要素,进行箱体内作物栽培。基于现有集装箱研究的作物栽培系统,通过人为改变作物生长的温度,光照,风力等条件促进作物生长,但是箱体内,作物栽培装置的自动化搬运,作物生长情况的拍摄监测、高效高均匀度的环境控制等却还未有涉及,因此,集成作物栽培装置自动搬运,生长环境控制,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的自动化,高通量,集约化,智能化的系统有待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集成作物栽培装置自动搬运,生长环境控制,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的自动化,高通量,集约化,智能化的集装箱表型舱。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包括舱体,舱体内包括透明根系栽培容器,
栽培框,用于装载多个所述透明根系栽培容器;
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可沿舱体长度方向滑动,用于栽培框的吊载与搬运、以及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升降灯板,沿舱体长度方向延伸、可在舱体内上下运动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光照。
优选的,所述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包括移载框架,设于移载框架上的升降组件和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滑动连接在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上;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垂设于移载框架上的升降单元,用于驱动升降单元同步升降的驱动装置,升降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吊载栽培框的吊钩;所述移载框架底部位于两个升降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悬挂拍照组件的拍照支架。
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转轴、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轮、从动轮设在移载框架两侧并且与滑轨滑动配合,转轴的两端与主动轮连接;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剪式升降单元和钢丝绳,所述剪式升降单元垂设在移载框架上,钢丝绳的一端卷收在钢丝绳座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剪式升降单元后与剪式升降单元的底端连接,剪式升降单元底部设有用于吊载栽培框的吊钩,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升降单元中的钢丝绳同步收卷或者放卷、从而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移载框架底部位于两个剪式升降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悬挂拍照组件的拍照支架。
优选的,每个剪式升降单元底部均设有两个用于吊载栽培框的吊钩,所述吊钩为L形,L形吊钩的竖直段与剪式升降单元的底部连接,其水平段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突出部;所述栽培框上设有与该吊钩相匹配的吊耳,吊耳为匚形,匚形吊耳底部的水平段与栽培框连接,其顶部的水平段与L形吊钩的水平段相配合,顶部水平段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匚形吊耳底部水平段、顶部水平段的端部内侧对称设有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拍照组件未悬挂在移载框架底部的拍照支架上时,放置在舱体内的拍照组件固定架上;
所述拍照组件固定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将其上方的撑板顶升和下降的顶升组件,撑板上方设有限位柱,所述拍照组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拍照支架包括设在移载框架底部、并沿舱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架板,支架板两端的下方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拍照组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拍照组件包括可沿舱体宽度方向滑动的水平移动组件、连接在水平移动组件上的相机组件;
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滑台板、滑台板连接在水平移动组件上并可沿水平移动组件上下运动,滑台板的两侧设有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的外侧设有补光圈。
优选的,所述升降灯板包括多个灯板升降单元,各个灯板升降单元均包括灯板、带动灯板上升或下降的提升设备。
优选的,所述灯板包括灯板外框架,设在灯板外框架上的多个灯板框架,各个灯板框架上均设有铝基板,铝基板上均匀排列有多个灯带;
所述提升设备与舱体顶部连接,灯板外框架上设有与提升设备上的吊钩相匹配的吊环;提升设备的两侧设有剪叉组件,剪叉组件的上端与舱体顶部连接,剪叉组件的下端与灯板外框架连接。
优选的,舱体内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出风管,出风管朝向舱体中心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第一风孔,出风管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库中的鼓风机、热库中的鼓风机连接;舱体内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回风管,回风管朝向舱体中心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第二风孔,回风管的出风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库、热库连通。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集成了作物栽培装置自动搬运,生长环境控制,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的自动化,高通量,集约化,智能化。
2. 本发明中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可沿舱体长度方向滑动,用于栽培框的自动吊载与搬运,以及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自动进行拍摄成像;升降灯板在舱体内上下运动对舱体内的光照强弱自动进行调节;自动化程度高。
3. 本发明所述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升降灯板均无需利用到舱体内底部的空间,舱体底部的空间均可用来放置栽培框,而无需预留空间用来人工搬运栽培框或者人工拍摄成像,高效利用舱体内的空间。
4. 本发明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既能够完成舱体内栽培框的自动吊载和搬运、又能够完成舱体内作物的自动拍照,轻便简洁,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其不但操作便捷,而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集装箱表型舱去掉顶部、部分灯板升降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3去掉拍照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集装箱表型舱内栽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集装箱表型舱内拍照组件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放置有拍照组件的拍照组件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拍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灯板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舱体内出风管和回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本发明未提及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表型舱,包括舱体1,舱体1内包括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
栽培框6,用于装载多个所述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
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可沿舱体1长度方向滑动,用于栽培框6的吊载与搬运以及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
升降灯板,沿舱体1长度方向延伸、可在舱体1内上下运动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中的作物进行光照。
进一步的,参见图1,舱体1内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3,滑轨3采用U型铝槽,U型铝槽3采用三角斜撑(图中未画出)固定在舱体1内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参见图2至图4,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包括移载框架4-14,设于移载框架4-14上的升降组件和行走组件,行走组件滑动连接在舱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3上。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垂设于移载框架4-14上的升降单元,用于驱动升降单元同步升降的驱动装置4-13,升降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吊载栽培框6的吊钩4-19;移载框架4-14底部位于两个升降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悬挂拍照组件7的拍照支架。
进一步的,参见图2,行走组件可带动移载框架4-14沿舱体1内的长度方向滑动;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转轴4-2、用于驱动转轴4-2转动的驱动机构4-1,主动轮、从动轮设在移载框架4-14两侧并且与滑轨3滑动配合,转轴4-2的两端与主动轮连接。优选的,主动轮包含两组,第一组主动轮4-3套设在转轴4-2的两端,转轴4-2与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组主动轮4-4通过齿轮副(图中未画出)与转轴4-2传动连接;从动轮4-9包含两组,两组从动轮4-9对称设置在移载框架4-14的两侧。采用两组主动轮、两组从动轮增强了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行进时的稳定性。驱动机构4-1优选为伺服电机,电机输出轴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带动其两端的第一组主动轮4-3转动,转轴4-2通过齿轮副同时带动第二组主动轮4-4转动,第一组主动轮4-3和第二组主动轮4-4转动后将动力传递给两组从动轮4-9,两组从动轮4-9在第一组主动轮4-3和第二组主动轮4-4的动力带动下也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平稳移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2,移载框架4-14的四角处设有导轮4-15和倍加福对射式光电开关(图中未画出),导轮4-15设在导轮架上,倍加福对射式光电开关(图中未画出)用于防撞,导轮4-15不仅起到导向作用,而且使得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行进时更加省力,可以降低驱动电机4-1的功率。移载框架4-14内还设有电源箱4-12,为整个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提供电力来源;移载框架4-14外侧设有充电桩4-23,用于对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参见图2,移载框架4-14的两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4-8a,滑轨3内侧设有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描器4-8a扫描滑轨3上的二维码来获得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的行车轨迹。
进一步的,参见图2至图4,升降单元包括剪式升降单元4-6和钢丝绳4-8,剪式升降单元4-6垂设在移载框架4-14上,各个剪式升降单元4-6的底部均设有平台折弯件4-17,平台折弯件4-17底部设有用于吊载栽培框6的吊钩4-19,钢丝绳4-8的一端卷收在钢丝绳座4-10上,钢丝绳4-8的另一端穿过剪式升降单元4-6后与剪式升降单元4-6的底部的平台折弯件4-17连接,驱动装置4-13驱动两个升降单元中的钢丝绳4-8同步收卷或者放卷、从而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同步上升或下降;移载框架4-14底部位于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之间设有用于悬挂拍照组件7的拍照支架。驱动装置4-13优选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4-13的输出轴与转轴4-11连接,转轴4-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钢丝绳座4-10,工作时,减速电机4-13驱动转轴4-11转动,带动转轴4-11两端的钢丝绳座4-10转动,使得两组钢丝绳4-8同步收卷或者放卷,从而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同步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剪式升降单元4-6底部的栽培框6上升或下降。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剪式升降单元4-6不仅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还对栽培框6的上升或下降起到了承重作用。采用上述结构后,升降组件不仅能够承受较大重量的栽培框,而且升降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钢丝绳4-8的一端卷收在钢丝绳座4-10上,钢丝绳4-8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4-7从剪式升降单元4-6的中心位置穿过后与平台折弯件4-17连接;升降时,剪式升降单元4-6和平台折弯件4-17受力更加均匀,使得升降时更加平稳;各个钢丝绳4-8上均设有拉绳编码器4-8b,用于测量钢丝绳4-8收卷或者放卷长度。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6,每个平台折弯件4-17底部均设有两个用于吊载栽培框6的吊钩4-19,吊钩4-19为L形,L形吊钩4-19的竖直段与平台折弯件4-17底部连接,其水平段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突出部4-20;以免栽培框6吊载时发生滑落,L形吊钩4-19上还设有倍加福对射式光电开关4-18。栽培框6上设有与该吊钩4-19相匹配的吊耳6-4,吊耳6-4为匚形,匚形吊耳6-4底部的水平段与栽培框6连接,其顶部的水平段与L形吊钩4-19的水平段相配合,顶部水平段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6-3,以免栽培框6吊载时发生滑落;匚形吊耳6-4底部水平段、顶部水平段的端部内侧对称设有导向斜面6-2。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吊起栽培框6时,L形吊钩4-19从匚形吊耳6-4的开口端沿着底部水平段、顶部水平段端部内侧的导向斜面6-2向匚形吊耳6-4的中心滑动,能够快速的进入匚形吊耳6-4内将栽培框6吊起。
进一步的,参见图7和图8,拍照组件7未悬挂在移载框架4-14底部的拍照支架上时,放置在舱体1内的拍照组件固定架5上。拍照组件固定架5包括固定架5-2,固定架5-2设在垫板5-1的上方,垫板5-1固定在舱体1内,固定架5-2上设有用于将其上方的撑板5-7顶升和下降的顶升组件,撑板5-7上方设有限位柱5-6,拍照组件7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孔。优选的,顶升组件包括连接在固定架5-2顶部的两个直线电缸5-3,每个直线电缸5-3的输出轴均与其上方的撑板5-7连接,每个直线电缸5-3旁边设有两个导向轴5-8,导向轴5-8的上端与撑板5-7连接,导向轴5-8的下端通过直线轴承5-10与固定架5-2连接,用于对撑板5-7的顶升与下降进行导向;每个撑板5-7上设有两个限位柱5-6,该限位柱5-6与拍照组件7上的限位孔相结合,从而将拍照组件7固定在固定架5-2上;每个撑板5-7上设有两个用于防止拍照组件7与线轨槽5-9碰撞的护板5-5。
进一步的,参见图3至图5,拍照支架包括设在移载框架4-14底部、并沿舱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架板4-26,支架板4-26两端的下方均连接有连接板4-25,连接板4-25上设有定位销4-27,拍照组件7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定位孔。优选的,连接板4-25的一端连接在支架板4-26的下方,连接板4-25未与支架板4-26连接的上方设有定位销4-27,该定位销4-27与拍照组件7上的定位孔相结合,从而将拍照组件7连接在连接板4-25上。移载框架4-14底部位于支架板4-26两侧设有用于防止拍照组件7进入时、从另一侧滑出的挡板4-24。
进一步的,参见图3、图9至图10,拍照组件7包括可沿舱体1宽度方向滑动的水平移动组件、连接在水平移动组件上的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可沿水平移动组件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沿舱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底板7-4、垂设在底板7-4上的吊杆7-11,吊杆7-11可沿底板7-4的轴线方向滑动。优选的,底板7-4底部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并且相互平行的两条导轨7-14,传动丝杠7-15设在两条导轨7-14的中间并且与其平行,滑块7-13穿设在传动丝杠7-15上并且与两条导轨7-14相配合,传动丝杠7-15与电机7-12的输出轴连接,吊杆7-11与传动丝杠7-15上的滑块7-13连接。工作时,电机7-12驱动传动丝杠7-15转动,传动丝杠7-15带动滑块7-13在导轨7-14上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吊杆7-11沿底板7-4的轴线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相机组件包括滑台板7-7、滑台板7-7连接在吊杆7-11上并可沿吊杆7-11上下运动,滑台板7-7的两侧设有第一相机7-8和第二相机7-10,第一相机7-8的外侧设有补光圈7-9,拍照时可以进行补光;吊杆7-11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台板7-7沿吊杆7-11上下运动的电机7-6。
进一步的,底板7-4两端的上方设有凸耳7-1,凸耳7-1上设有定位孔7-2,底板7-4的中间区域设有限位孔7-3。优选的,所述凸耳7-1为Z形,两个Z形凸耳7-1对称设置在底板7-4两端,Z形凸耳7-1底部水平段与底板7-4连接,其顶部水平段朝向底板7-4中心一侧并且设有与连接板4-25上的定位销4-27相匹配的定位孔7-2;底板7-4的中间区域设有四个与撑板5-7上方的限位柱5-6相匹配的限位孔7-3,四个限位孔7-3对称设置在底板7-4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参见图2至图5、图9至图10,移载框架4-14对应于拍照组件7的底板7-4两端端部处设有矩形缺口4-5a,矩形缺口4-5a处分别设有第一微型电缸4-5和第二微型电缸4-16,第一微型电缸4-5的底部设有压板(图中未画出),压板(图中未画出)设在矩形缺口4-5a内、位于底板7-4其中一端凸耳7-1的上方,压板与第一微型电缸4-5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微型电缸4-5驱动输出轴伸出,带动压板从矩形缺口4-5a处下压,从而下压底板7-4上的凸耳7-1,给底板7-4施加下压的力,使凸耳7-1上的定位孔7-2与连接板4-25上的定位销4-27相结合,从而将拍照组件7连接在拍照支架上。第二微型电缸4-16的输出轴与电源安装板(图中未画出)连接,电源安装板(图中未画出)设在矩形缺口4-5a内、位于底板7-4另一端端部上方,电源安装板(图中未画出)的底部连接有电源接头组4-22,电源接头组4-22位于矩形缺口4-5a的下方,底板7-4另一端的端部设有与电源接头组4-22相匹配的固定电源4-21;当拍照组件7悬挂在拍照支架上时,第二微型电缸4-16驱动输出轴伸出,带动电源安装板和电源接头组4-22下压,直至电源接头组4-22与固定电源4-21接通,从而为拍照组件7的工作提供电源;当无需为拍照组件7提供电源时,驱动第二微型电缸4-16输出轴缩回,带动电源安装板和电源接头组4-22上升,电源接头组4-22与固定电源4-21分离,从而将电源断开。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11,升降灯板包括多个灯板升降单元2,各个灯板升降单元2均包括灯板2-1、带动灯板2-1上升或下降的提升设备(图中未画出)。优选的,舱体1内升降灯板包括2个灯板升降单元。
进一步的,灯板2-1包括灯板外框架2-6,设在灯板外框架2-6上的多个灯板框架2-2,各个灯板框架2-2上均设有铝基板2-3,铝基板2-3上均匀排列有多个灯带(图中未画出)。提升设备(图中未画出)与舱体1顶部连接,灯板外框架2-6上设有与提升设备上的吊钩相匹配的吊环2-7;优选的,所述提升设备为电葫芦,吊环2-7为旋转式吊环,旋转式吊环2-7与电葫芦上的吊钩连接。提升设备的两侧设有剪叉组件2-8,剪叉组件2-8的上端通过吊杆2-5与舱体1顶部连接,剪叉组件2-8的下端通过矩形管2-4与灯板外框架2-6连接。电葫芦工作时,带动灯板2-1上升或下降,同时也带动剪叉组件2-8上升或下降,剪叉组件2-8不仅对灯板2-1的上升或下降进行导向,而且还起到了承重作用,使得灯板2-1的升降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12,舱体1内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出风管8,出风管8朝向舱体1中心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第一风孔8-1,出风管8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管道8-2、管道8-10与冷库中的鼓风机8-5、热库中的鼓风机8-9连接;舱体1内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回风管8-4,回风管8-4朝向舱体1中心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第二风孔8-3,回风管8-4的出风口分别通过管道8-6、管道8-7与冷库、热库连通。管道8-2、管道8-10、管道8-6、管道8-7上均设有蝶阀8-8。冷库、热库均设在舱体1的端部空间9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出风管8可以出热风和冷风,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舱体1内的温度;当舱体1内需要热风时,关闭与冷库中的鼓风机8-5连接的管道8-2上的蝶阀,关闭与冷库连通的管道8-6上的蝶阀;打开与热库中的鼓风机8-9连接的管道8-10上的蝶阀、与热库连通的管道8-7上的蝶阀,热库中的鼓风机8-9将热风从热库中吹入出风管8内,从第一风孔8-1进入舱体1内。需要冷风时采用同样的原理进行操作。本发明将热风或者冷风从出风管8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一风孔8-1进入舱体1内,保证舱体1内部温度的均衡。
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表型舱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舱体1内的温度,对舱体1内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自动拍摄成像,对舱体1内的栽培框自动吊载与搬运,还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舱体1内的光照强弱;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各个组件布置合理。
需要对舱体内的栽培框进行吊载与搬运时,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上的伺服电机4-1驱动第一组主动轮4-3、第二组主动轮4-4和从动轮4-9转动,带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沿着滑轨3朝着待搬运栽培框6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动至待搬运栽培框6匚形吊耳6-4的开口端前方。
控制减速电机4-13驱动转轴4-11两端的钢丝绳座4-10转动从而带动两组钢丝绳4-8同步放卷、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同步下降,直至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底部的L形吊钩4-19的水平段位于待搬运栽培框6上匚形吊耳6-4的开口端的正前方;再驱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向待搬运栽培框6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底部的L形吊钩4-19的水平段从待搬运栽培框6上匚形吊耳6-4的开口端进入匚形吊耳6-4内;控制减速电机4-13驱动转轴4-11两端的钢丝绳座4-10转动从而带动两组钢丝绳4-8同步收卷、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同步上升,将待搬运栽培框6吊起。
之后,控制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带动栽培框6沿着滑轨3向栽培框6待放置位置移动,直至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上的栽培框6位于待放置位置的上方;控制减速电机4-13驱动转轴4-11两端的钢丝绳座4-10转动从而带动两组钢丝绳4-8同步放卷、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同步下降,从而带动栽培框6下降,直至栽培框6放置在待放置位置的支撑面上(如地板);控制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沿着滑轨3从栽培框6匚形吊耳6-4的开口端一侧往远离栽培框6的方向滑动,同时控制减速电机4-13驱动转轴4-11两端的钢丝绳座4-10转动从未带动两组钢丝绳4-8同步收卷、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4-6同步上升,完成该栽培框6的搬运。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对舱体1内其他栽培框进行吊载与搬运。
需要对舱体内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时,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上的伺服电机4-1驱动第一组主动轮4-3、第二组主动轮4-4和从动轮4-9转动,带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沿着滑轨3朝着拍照组件固定架5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动至拍照组件固定架5的正前方。
控制拍照组件固定架5上的直线电缸5-3驱动撑板5-7及限位柱5-6顶升,带动限位柱5-6上方的拍照组件7上升,直至Z形凸耳7-1的顶部水平段、竖直段与底板7-4之间形成的区域正对着连接板4-25、支架板4-26与移载框架4-14底部形成的区域;再驱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向拍照组件固定架5移动,拍照组件7进入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底部,接着Z形凸耳7-1的顶部水平段、竖直段与底板7-4之间形成的区域进入连接板4-25、支架板4-26与移载框架4-14底部形成的区域,直至底板7-4两端Z形凸耳7-1上的定位孔7-2位于支架板4-26两端连接板4-25上的定位销4-27的正上方。
控制拍照组件固定架5上的直线电缸5-3驱动撑板5-7及限位柱5-6下降,撑板5-7上的限位柱5-6脱离拍照组件7上的限位孔7-3,直至限位柱5-6位于限位孔7-3的下方。
控制第一微型电缸4-5驱动输出轴伸出,带动压板从矩形缺口4-5a处下压,从而下压底板7-4上的凸耳7-1,给底板7-4施加下压的力,使凸耳7-1上的定位孔7-2与连接板4-25上的定位销4-27相结合,从而将拍照组件7连接在拍照支架上。控制第一微型电缸4-5驱动输出轴缩回,带动压板上升,直至压板上升至矩形缺口4-5a内、位于底板7-4其中一端凸耳7-1的上方。
控制第二微型电缸4-16驱动输出轴伸出,带动电源安装板和电源接头组4-22下压,直至电源接头组4-22与底板7-4端部的固定电源4-21接通;同时控制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带动拍照组件7沿着滑轨3向待拍摄成像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所在的栽培框6滑动,直至滑动至待拍摄成像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所在的栽培框6的正前方。
控制电机7-12驱动传动丝杠7-15转动带动吊杆7-11沿底板7-4的轴线方向滑动,直至第一相机7-8和第二相机7-10位于待拍摄成像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的上方;再驱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带动拍照组件7向待拍摄成像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移动,同时控制电机7-12驱动传动丝杠7-15转动、带动吊杆7-11沿底板7-4的轴线方向滑动,直至第一相机7-8、第二相机7-10位于待拍摄成像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的正上方;控制电机7-6驱动滑台板7-7沿吊杆7-11上下运动,直至第一相机7-8、第二相机7-10位于合适的拍摄距离,第一相机7-8、第二相机7-10对待拍摄成像透明根系栽培容器6-1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对舱体1内其他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
拍摄工作完成后,控制第二微型电缸4-16驱动输出轴缩回,带动电源安装板和电源接头组4-22上升,直至电源安装板位于矩形缺口4-5a内,电源接头组4-22与固定电源4-21分离,从而将拍照组件7的电源断开。
控制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带动拍照组件7沿着滑轨3向拍照组件固定架5移动,直至移动至拍照组件7位于拍照组件固定架5的上方,而且拍照组件7上的限位孔7-3位于撑板5-7上的限位柱5-6的正上方。
控制拍照组件固定架5上的直线电缸5-3驱动撑板5-7及限位柱5-6顶升,直至撑板5-7上的限位柱5-6插入拍照组件7上的限位孔7-3中;再驱动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4整体向远离拍照组件固定架5的方向移动,拍照组件7固定在拍照组件固定架5上。
需要对舱体内的光照进行调节时,升降灯板的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电葫芦带动灯板2-1上升或下降,同时也带动剪叉组件2-8上升或下降,对灯板2-1的高度进行调节,直至调至合适的高度,从而实现对光照的强弱进行调节。
需要对舱体1内整体的光照进行调节时,同时控制舱体内所有灯板升降单元中的灯板2-1上升或下降至同一高度;需要对舱体1内的光照分区域进行调节是,控制所在区域的灯板升降单元中的灯板2-1上升或下降至期望高度。
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舱体内包括透明根系栽培容器,
栽培框,用于装载多个所述透明根系栽培容器;
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可沿舱体长度方向滑动,用于栽培框的吊载与搬运、以及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拍摄成像;
升降灯板,沿舱体长度方向延伸、可在舱体内上下运动对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的作物进行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框移载拍照小车包括移载框架,设于移载框架上的升降组件和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滑动连接在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上;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垂设于移载框架上的升降单元,用于驱动升降单元同步升降的驱动装置,升降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吊载栽培框的吊钩;所述移载框架底部位于两个升降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悬挂拍照组件的拍照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转轴、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轮、从动轮设在移载框架两侧并且与滑轨滑动配合,转轴的两端与主动轮连接;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剪式升降单元和钢丝绳,所述剪式升降单元垂设在移载框架上,钢丝绳的一端卷收在钢丝绳座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剪式升降单元后与剪式升降单元的底端连接,剪式升降单元底部设有用于吊载栽培框的吊钩,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升降单元中的钢丝绳同步收卷或者放卷、从而带动两个剪式升降单元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移载框架底部位于两个剪式升降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悬挂拍照组件的拍照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每个剪式升降单元底部均设有两个用于吊载栽培框的吊钩,所述吊钩为L形,L形吊钩的竖直段与剪式升降单元的底部连接,其水平段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突出部;所述栽培框上设有与该吊钩相匹配的吊耳,吊耳为匚形,匚形吊耳底部的水平段与栽培框连接,其顶部的水平段与L形吊钩的水平段相配合,顶部水平段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匚形吊耳底部水平段、顶部水平段的端部内侧对称设有导向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组件未悬挂在移载框架底部的拍照支架上时,放置在舱体内的拍照组件固定架上;
所述拍照组件固定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将其上方的撑板顶升和下降的顶升组件,撑板上方设有限位柱,所述拍照组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支架包括设在移载框架底部、并沿舱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架板,支架板两端的下方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拍照组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组件包括可沿舱体宽度方向滑动的水平移动组件、连接在水平移动组件上的相机组件;
所述相机组件包括滑台板、滑台板连接在水平移动组件上并可沿水平移动组件上下运动,滑台板的两侧设有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的外侧设有补光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灯板包括多个灯板升降单元,各个灯板升降单元均包括灯板、带动灯板上升或下降的提升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灯板外框架,设在灯板外框架上的多个灯板框架,各个灯板框架上均设有铝基板,铝基板上均匀排列有多个灯带;
所述提升设备与舱体顶部连接,灯板外框架上设有与提升设备上的吊钩相匹配的吊环;提升设备的两侧设有剪叉组件,剪叉组件的上端与舱体顶部连接,剪叉组件的下端与灯板外框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表型舱,其特征在于,舱体内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出风管,出风管朝向舱体中心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第一风孔,出风管的进风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库中的鼓风机、热库中的鼓风机连接;舱体内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回风管,回风管朝向舱体中心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第二风孔,回风管的出风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库、热库连通。
CN202020316742.6U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Active CN212164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6742.6U CN212164300U (zh)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6742.6U CN212164300U (zh)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4300U true CN212164300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6742.6U Active CN212164300U (zh) 2020-03-15 2020-03-15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43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6105A (zh) * 2020-03-15 2020-06-19 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6105A (zh) * 2020-03-15 2020-06-19 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6105A (zh)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WO2021184666A1 (zh) 一种栽培框转运与成像一体车
CN212174260U (zh) 一种栽培框转运与成像一体车
WO2021184672A1 (zh) 集装箱表型舱系统
CN212164300U (zh) 一种集装箱表型舱
CN107677087A (zh) 一种立式自动烤炉
RU96118408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тажа легких панелей
CN204297477U (zh) 电源适配器自动老化设备
CN212164322U (zh) 集装箱表型舱系统
CN106809587A (zh) 一种用于储存钢材的密集型智能立体仓储系统
WO2021184671A1 (zh) 一种吊载与搬运系统
CN218929431U (zh) 一种换电站
KR102015241B1 (ko) 외조기 모듈의 설치방법
CN218631942U (zh) 一种用于晶圆料盘的加热装置
CN210017334U (zh) 一种温室用风送式自动对靶授粉小车
CN212573503U (zh) 一种移载小车
WO2021253605A1 (zh) 一种透明根系栽培容器拍照自动线
CN209799077U (zh) 用于调节装配式墙体龙骨位置的机构
WO2021253604A1 (zh) 一种移载小车
CN212174329U (zh) 一种吊载与搬运系统
CN109357860B (zh) 弯道模拟机构、车钩连挂试验台及其试验系统
CN113623997B (zh) 电器盒老化生产线
CN112548548A (zh) 一种牵引变流器装配系统
CN212668242U (zh) 用于吊挂成像装置的子车
CN210339530U (zh) 适用于铝型材边框的自动抓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