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3686U -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3686U
CN212163686U CN202020820008.3U CN202020820008U CN212163686U CN 212163686 U CN212163686 U CN 212163686U CN 202020820008 U CN202020820008 U CN 202020820008U CN 212163686 U CN212163686 U CN 212163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beration
rotating blade
adjusting
rotating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00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yi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yi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yi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yin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00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3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3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3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响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转动叶片和多组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联轴器、支撑架、电机和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一侧,所述联轴器安装在所述减速箱另一侧,所述联轴器与一个所述转动叶片固定连接,使得每组所述传动单元与每个所述转动叶片连接。通过每个传动单元对每个转动叶片的转动角度控制,实现每个转动叶片的独立调节。

Description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响领域,特别是一种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响产品的材料均为单一结构,为固定的吸音系数,一旦使用在室内后,混响时间就固定不变,需改变听音效果时,通过手动翻板、扯动的方式切换材料,切换麻烦,用时过长,且角度难以控制,很难在指定范围内调节到固定的混响时间。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2080988.3,公开的一种室内混响调节系统,其通过使用一个电机利用链条传动,实现控制多个转动叶片转动角度,但是,该设置只能控制多个叶片同一方向转动,并不能适应对不同转动叶片的调节,所以存在较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实现每个转动叶片的转动角度控制。
其技术方案如下: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转动叶片和多组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联轴器、支撑架、电机和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一侧,所述联轴器安装在所述减速箱另一侧,所述联轴器与一个所述转动叶片固定连接,使得每组所述传动单元与每个所述转动叶片连接。
使用时,每组传动单元安装有一个转动叶片,通过控制多组传动单元的转动进而控制单个转动叶片的转动,所以转动叶片的转动角度可以单一调节,对于使用时的声音混响作用得到更好地控制。此处由于电机的输出功率较高,转速块,所以通过减速箱的作用使得输出的转速大幅降低,以满足对转动叶片的缓慢角度调节,此处采用支撑架其更好地保护了电机,也能预留安装和维修的位置。
还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开设有多个转动孔,所述转动叶片一端固定在联轴器上,另一端固定活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孔上。为了使转动叶片能更加平稳,通过上支架对转动叶片上端支撑,在转动叶片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动,实现转动叶片的平稳转动。
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均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外部。电机和减速箱置于支撑架的内部避免外露影响美观和转动叶片的工作,还能对电机和减速箱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而联轴器外露在支撑架外部,用于连接转动叶片。
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安装在所述减速箱和联轴器之间。轴承组的设置使得联轴器与减速箱的输出轴配合转动时,是通过轴承抵消滑动摩擦力,有利于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所示轴承组包括平面轴承、深沟球轴承、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平面轴承安装在支撑架顶面外侧,在所述平面轴承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轴套,所述深沟球轴承安装在支撑架顶面的内侧,在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二轴套。其中平面轴承用于承接轴向力,即转动叶片的重力向下,通过平面轴承承接其重力,还能正常转动,而深沟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力,防止在转动时发生移位现象。另外通过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套设在平面轴承上和深沟球轴承上避免灰尘进入。
所述第二轴套通过钉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顶面的内侧,支撑所述深沟球轴承。第二轴套还起到一个固定作用,对深沟球轴承限位,即保证其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移位。
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磁电传感器,所述磁电传感器感应所述联轴器的位置。因为要控制转动叶片的位置,通过磁电传感器感应联轴器的位置即间接确定转动叶片的转动位置,将位置输入处理器精准控制转动叶片的位置。
所述转动叶片包括中心轴和三张板材,所述板材首尾依次相连,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所述板材包覆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联轴器相连。通过三张板材的设置方式可以做出三角外形,适应混响调节的要求。并连接在中心轴实现转动。
所述转动叶片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上,另一端与相邻两张板材相连接。支撑杆用于支撑连接板材,其中一端连接在中心轴上,另一端其通过钉体将两张相邻的板材固定。
相邻两张板材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外侧为设置成圆角,内侧具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防撞条的设置可对两张板材拼接的位置起到一个遮丑作用。防撞条的圆角设置可以避免刮伤,其通过卡位槽与支撑杆连接,实现固定作用。
另外卡位槽上设置有多个齿凸,与支撑杆上的倒扣凸起相配合。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单元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叶片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动叶片;11、中心轴;12、板材;13、支撑杆;14、防撞条;141、卡位槽;20、传动单元;21、联轴器;22、支撑架;221、磁电传感器;23、电机;24、减速箱;25、轴承组;251、平面轴承;252、深沟球轴承;253、第一轴套;254、第二轴套;30、上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至图3所示,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转动叶片10和多组传动单元20,所述传动单元20包括联轴器21、支撑架22、电机23和减速箱24,所述减速箱24安装在支撑架22上,所述电机23安装在所述减速箱24一侧,所述联轴器21安装在所述减速箱24另一侧,所述联轴器21与一个所述转动叶片10固定连接,使得每组所述传动单元20与每个所述转动叶片10连接。
使用时,每组传动单元20安装有一个转动叶片10,通过控制多组传动单元20的转动进而控制单个转动叶片10的转动,所以转动叶片10的转动角度可以单一调节,对于使用时的声音混响作用得到更好地控制。此处由于电机23的输出功率较高,转速块,所以通过减速箱24的作用使得输出的转速大幅降低,以满足对转动叶片10的缓慢角度调节,此处采用支撑架22其更好地保护了电机23,也能预留安装和维修的位置。
如图1所示,还包括上支架30,所述上支架30上开设有多个转动孔,所述转动叶片10一端固定在联轴器21上,另一端固定活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孔上。为了使转动叶片10能更加平稳,通过上支架30对转动叶片10上端支撑,在转动叶片10下端通过联轴器21连接转动,实现转动叶片10的平稳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机23和所述减速箱24均位于所述支撑架22的内部,所述联轴器21位于所述支撑架22的外部。电机23和减速箱24置于支撑架22的内部避免外露影响美观和转动叶片10的工作,还能对电机23和减速箱24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而联轴器21外露在支撑架22外部,用于连接转动叶片10。
如图3所述,所述传动单元20还包括轴承组25,所述轴承组25安装在所述减速箱24和联轴器21之间。轴承组25的设置使得联轴器21与减速箱24的输出轴配合转动时,是通过轴承抵消滑动摩擦力,有利于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示轴承组25包括平面轴承251、深沟球轴承252、第一轴套253和第二轴套254,所述平面轴承251安装在支撑架22顶面外侧,在所述平面轴承251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轴套253,所述深沟球轴承252安装在支撑架22顶面的内侧,在所述深沟球轴承252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二轴套254。其中平面轴承251用于承接轴向力,即转动叶片10的重力向下,通过平面轴承251承接其重力,还能正常转动,而深沟球轴承252主要用于承受径向力,防止在转动时发生移位现象。另外通过第一轴套253和第二轴套254分别套设在平面轴承251上和深沟球轴承252上避免灰尘进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轴套254通过钉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2顶面的内侧,支撑所述深沟球轴承252。第二轴套254还起到一个固定作用,对深沟球轴承252限位,即保证其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移位。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22上安装有磁电传感器221,所述磁电传感器221感应所述联轴器21的位置。因为要控制转动叶片10的位置,通过磁电传感器221感应联轴器21的位置即间接确定转动叶片10的转动位置,将位置输入处理器精准控制转动叶片10的位置。
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叶片10包括中心轴11和三张板材12,所述板材12首尾依次相连,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所述板材12包覆所述中心轴11,所述中心轴11与所述联轴器21相连。通过三张板材12的设置方式可以做出三角外形,适应混响调节的要求。并连接在中心轴11实现转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转动叶片10还包括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设置有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13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心轴11上,另一端与相邻两张板材12相连接。支撑杆13用于支撑连接板材12,其中一端连接在中心轴11上,另一端其通过钉体将两张相邻的板材12固定。
如图6所示,相邻两张板材1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撞条14,所述防撞条14外侧为设置成圆角,内侧具有卡位槽141,所述卡位槽141与所述支撑杆13相连接。防撞条14的设置可对两张板材12拼接的位置起到一个遮丑作用。防撞条14的圆角设置可以避免刮伤,其通过卡位槽141与支撑杆13连接,实现固定作用。
另外卡位槽141上设置有多个齿凸,与支撑杆13上的倒扣凸起相配合。
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转动叶片和多组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联轴器、支撑架、电机和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一侧,所述联轴器安装在所述减速箱另一侧,所述联轴器与一个所述转动叶片固定连接,使得每组所述传动单元与每个所述转动叶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开设有多个转动孔,所述转动叶片一端固定在联轴器上,另一端固定活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孔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均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安装在所述减速箱和联轴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轴承组包括平面轴承、深沟球轴承、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平面轴承安装在支撑架顶面外侧,在所述平面轴承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轴套,所述深沟球轴承安装在支撑架顶面的内侧,在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二轴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套通过钉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顶面的内侧,支撑所述深沟球轴承。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磁电传感器,所述磁电传感器感应所述联轴器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片包括中心轴和三张板材,所述板材首尾依次相连,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所述板材包覆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联轴器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片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上,另一端与相邻两张板材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室内混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张板材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外侧为设置成圆角,内侧具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CN202020820008.3U 2020-05-15 2020-05-15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Active CN212163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008.3U CN212163686U (zh) 2020-05-15 2020-05-15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008.3U CN212163686U (zh) 2020-05-15 2020-05-15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3686U true CN212163686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0008.3U Active CN212163686U (zh) 2020-05-15 2020-05-15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3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517A (zh) 风力涡轮机
CN212163686U (zh) 室内混响调节装置
CN2062226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426999U (zh) 一种潜水器辅助驱动装置
CN205135905U (zh) 一种风机叶片角度连杆式复合调节机构
EP0450696A1 (en) Windmill
CN20599159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导风架组件及其空调
CN210504838U (zh) 自动放料装置
CN210254804U (zh) 立式旋转支座
WO2018235220A1 (ja) 帆装置
CN113386109B (zh) 桌面机器臂的转台、驱动组件、桌面机械臂及机器人
CN207586490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挂壁式光纤终端盒
CN207033304U (zh) 可任意调整角度的百叶联动控制机构
CN213356383U (zh) 一种镭射膜生产用自动收料装置
CN109345980B (zh) 一种太阳能户外广告牌
CN207688384U (zh) 空调室内机传动叶片组件
EP4296449A2 (en) Louver awning roof with no-fastener quick structure
CN213930792U (zh) 滚筒式组合结构
CN216904104U (zh) 一种伸缩安装的电缆桥架
CN214740996U (zh) 一种建筑外遮阳翻板系统
CN220769753U (zh) 一种直流风扇安装固定机构
CN113777747B (zh) 一种高精度的振镜反射镜粘接装置
CN211819095U (zh) 遮阳百叶装置
CN212405860U (zh) 一种装配式稳定性高的异形墙板
CN218144754U (zh) 一种双支撑流延薄膜机用转盘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