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1832U - 一种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61832U CN212161832U CN202020790721.8U CN202020790721U CN212161832U CN 212161832 U CN212161832 U CN 212161832U CN 202020790721 U CN202020790721 U CN 202020790721U CN 212161832 U CN212161832 U CN 2121618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module
- bus bar
- busbar
- back plate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313 adhesive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82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80 polyphenylene 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956 nontox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背板、汇流条、互联条和至少一个电池串,电池串设置在第一背板的受光面,用于接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汇流条设置在第一背板的背光面,以避免汇流条占据第一背板受光面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小光伏组件的尺寸,节约了制造和运输成本,进而节约了后续的系统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背板上设置有开口,互联条的一端与电池串的端部连接,互联条的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汇流条连接,从而可以将电池串和汇流条进行电连接,使得电池串内部的电流可以汇集到汇流条中,达到连接汇流条和电池串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光伏组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光伏组件中,汇流条作为连接电池片与电缆的桥梁,是收集电流的电路连接单元,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元件之一。
现有技术中,汇流条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内部,与串联电池片的互联条连接后,将电池片引出与接线盒相连。
然而,由于汇流条需要占据一定的面积,使得光伏组件的尺寸会有不少增加,导致降低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增加了制造和运输成本,并且后续的系统安装成本也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光伏组件的尺寸较大,增加制造和运输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背板、汇流条、互联条和至少一个电池串;其中,
所述电池串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受光面,所述互联条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串的端部连接;
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背面,所述第一背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互联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汇流条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线盒,所述线盒固定在所述第一背板的背面,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线盒内。
可选的,所述线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盖状壳体,所述盖状壳体罩设在所述汇流条及所述开口处的所述互联条上,并与所述第一背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盖状壳体与所述第一背板密封连接,所述盖状壳体内灌有密封胶。
可选的,所述线盒还包括接线端子;其中,
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接线端子内设置有焊盘,所述汇流条焊接在所述焊盘上。
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汇流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焊盘焊接。
可选的,所述汇流条有多个,所述盖状壳体罩设在多个所述汇流条上。
可选的,多个所述汇流条排成一列。
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和绝缘层,所述封装胶膜和所述绝缘层依次覆盖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开口及所述汇流条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为第二背板。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背板、汇流条、互联条和至少一个电池串,电池串设置在第一背板的受光面,用于接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汇流条设置在第一背板的背光面,以避免汇流条占据第一背板受光面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小光伏组件的尺寸,节约了制造和运输成本,进而节约了后续的系统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背板上设置有开口,互联条的一端与电池串的端部连接,互联条的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汇流条连接,从而可以将电池串和汇流条进行电连接,使得电池串内部的电流可以汇集到汇流条中,达到连接汇流条和电池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汇流条和线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背板,101-开口,20-汇流条,30-互联条,40-电池串,50-线盒,501-壳体,502-接线端子,503-焊盘,504-通孔,505-二极管,60-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通常包括多个电池片串接形成的电池串、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以及包在组件外围的边框。汇流条是光伏组件中的一个部分,其在光伏组件中主要作为收集电流的电路连接单元。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具体包括:第一背板10、汇流条20、互联条30和至少一个电池串40,其中,电池串40设置在第一背板10的受光面,用于接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汇流条20设置在第一背板10的背面,即背光面,以避免汇流条20占据第一背板10受光面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小光伏组件的尺寸,节约了制造和运输成本,进而节约了后续的系统安装成本;或者可以在第一背板10节约出来的位置上贴敷更多的电池串40,增大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0上设置有开口101,互联条30的一端与电池串40的端部连接,互联条30的另一端穿过开口101与汇流条20连接,从而可以将电池串40和汇流条20进行电连接,使得电池串40内部的电流可以汇集到汇流条20中。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由于互联条30位于第一背板10的受光面,汇流条20位于第一背板10的背面,所以互联条30需要在开口101处经过弯折后与汇流条20连接。因此,互联条30需要选用可弯折的导电性材料,例如,铜基材上涂覆有含锡合金的金属焊带等。汇流条20可以为镀锡的铜带。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背板10和汇流条20之间可以通过胶膜连接,以将汇流条20粘接在第一背板10上即可。互联条30与汇流条20的连接是一种电学互联的方式,具体地,可以是直接焊接,或者通过其它材料间接焊接,或者通过导电胶粘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互联条30与汇流条20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另外,互联条30可以与汇流条20对接,也可以叠放在汇流条20和第一背板10之间,以便于对互联条30进行压合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互联条30不仅用于连接电池串40和汇流条20,而且互联条30还可以用于连接电池串40内部的多个电池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汇流条20直接暴露在外,而导致光伏组件内部的电气结构设计被暴露,需要对设置在第一背板10背面的汇流条20进行遮挡隐藏,其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遮挡隐藏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列举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汇流条的一种隐藏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还包括线盒50,线盒50固定在第一背板10的背面,汇流条20设置在线盒50内,线盒50可以起到遮挡隐藏汇流条20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线盒5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盒50包括壳体501,壳体501固定在第一背板10的背面,为了便于壳体501遮盖汇流条20,以及可以遮盖裸露在开口101处的互联条30,壳体501可以为盖状壳体,盖状壳体罩设在汇流条20及开口101处的互联条30上,并与第一背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壳体501与第一背板1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粘接或者焊接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隐藏和固定汇流条20,盖状壳体需要与第一背板10密封连接,以便于在盖状壳体内灌入密封胶。并且可以达到防水,增大散热面积,便于线盒50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盖状壳体与第一背板10可以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为了便于密封,盖状壳体与第一背板10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凸沿,从而可以增大盖状壳体与第一背板10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的牢固性。
可选的,壳体50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例如聚苯醚。其中,聚苯醚具有刚性大、耐热性高、难燃、强度较高、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另外,聚本醚还具有耐磨、无毒、耐污染等优点。聚本醚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工程塑料中是最小的品种之一,几乎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另外,盖状壳体内灌入的密封胶可以为双组份硅胶,双组份硅胶由基胶和固化剂混合而成,粘接性强,无腐蚀,电性能要求优越,可在各种环境下保持很好的抗击穿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壳体501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壳体501的形状可以为多个矩形组成的组合形。壳体501的长度需要大于汇流条20的长度,壳体501安装汇流条20部分的宽度需要大于汇流条20的宽度,以便于将汇流条20安装在壳体501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501安装汇流条20部分的宽度d为3-10mm。
通常,光伏组件中包括有多个汇流条20,对于排成一列的多个汇流条20,可以采用同一个盖状壳体罩设在多个汇流条20上,从而可以简化结构,节约加工成本。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线盒50罩设在至少三个并排设置的汇流条20上,从而相当于将现有的三个接线盒减为一个线盒50,减少了零部件的设置,节约了加工的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汇流条20设置在线盒50的汇流条放置区Q内,线盒50内还可以设置接线端子502,接线端子502固定在壳体501的内壁上,接线端子502内设置有焊盘503,汇流条20焊接在焊盘503上。接线端子502用于连接汇流条20,为了将光伏组件内的电流引出并导入到用电设备中,线盒50内还需要设置连接器,连接器连接接线端子502和外部用电设备如逆变器、控制器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汇流条20设置在第一背板10上,接线端子502设置在壳体501的内壁上,汇流条20和接线端子502之间有高度差,汇流条20需要经过折弯处理后与焊盘503连接,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接线端子502上可以设置通孔504,汇流条20穿过通孔504与焊盘503焊接,通孔504可以预先调整限位汇流条20,防止汇流条20在与焊盘503焊接的时候晃动,使得汇流条20与焊盘503的焊接更容易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盒50内部还设置有二极管505,二极管505与焊盘503连接,二极管505可以起到防止热斑效应,保护光伏组件的作用。
第二种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和绝缘层,所述封装胶膜和所述绝缘层依次覆盖在第一背板10的开口101及汇流条20的外侧。封装胶膜可以对汇流条20进行遮挡隐藏,并且通过粘接绝缘层,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封装胶膜的材质可以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烯烃,硅胶等。所述绝缘层可以为第二背板,在起到遮盖隐藏汇流条20的作用的同时,可以使得光伏组件背面的外观与现有组件的保持一致,避免外观差异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条20外置的连接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需要焊接汇流条的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半片组件为例对本方案提出的汇流条外置的效果与现有技术效果进行比较如下:
参照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主视图;参照图6,示出了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后视图;参照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主视图;参照图9,示出了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半片组件的后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汇流条20设置在第一背板10的受光面,两个相邻的电池串40之间因为设置了汇流条20而具有间隙;如图8和图9所示,汇流条20设置在第一背板10的背面,两个相邻的电池串40之间没有间隙,从而使得B处的尺寸小于A处的尺寸,也就是说,相对于现有的半片组件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片组件,尺寸更小,从而节约了制造、运输及后续的系统安装成本。
另外,从图7和图10的对比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半片组件需要设置三个接线盒60,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片组件只需要设置一个线盒50,既可以起到三个接线盒60的作用,并且还可以遮盖隐藏汇流条20,一物多用,且安装便利,从而节约了成本。
在光伏组件的成型过程中,现有技术是需要将汇流条预先塞到电池串的下方,为下一步的预焊做准备;但是,因为操作空间小、时间紧等问题导致这个部分的操作难度较大,并且汇流条因为没有固定,在随组件移动到预焊工位时,汇流条会发生偏移,进而需要进一步的位置调整,使得整个工艺流程效率较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条20外置的光伏组件,汇流条20直接连接在第一背板10的背面,不会对电池串40之间的连接造成干扰,并且可连接的位置没有其他部件的影响,操作空间充足,操作便利,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艺流程的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背板、汇流条、互联条和至少一个电池串,电池串设置在第一背板的受光面,用于接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汇流条设置在第一背板的背光面,以避免汇流条占据第一背板受光面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小光伏组件的尺寸,节约了制造和运输成本,进而节约了后续的系统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背板上设置有开口,互联条的一端与电池串的端部连接,互联条的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汇流条连接,从而可以将电池串和汇流条进行电连接,使得电池串内部的电流可以汇集到汇流条中,达到连接汇流条和电池串的目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背板、汇流条、互联条和至少一个电池串;其中,
所述电池串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受光面,所述互联条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串的端部连接;
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的背面,所述第一背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互联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汇流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线盒,所述线盒固定在所述第一背板的背面,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线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盖状壳体,所述盖状壳体罩设在所述汇流条及所述开口处的所述互联条上,并与所述第一背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状壳体与所述第一背板密封连接,所述盖状壳体内灌有密封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盒还包括接线端子;其中,
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接线端子内设置有焊盘,所述汇流条焊接在所述焊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汇流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焊盘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有多个,所述盖状壳体罩设在多个所述汇流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汇流条排成一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和绝缘层,所述封装胶膜和所述绝缘层依次覆盖在所述第一背板的开口及所述汇流条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第二背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90721.8U CN212161832U (zh) | 2020-05-13 | 2020-05-13 | 一种光伏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90721.8U CN212161832U (zh) | 2020-05-13 | 2020-05-13 | 一种光伏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61832U true CN212161832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0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90721.8U Active CN212161832U (zh) | 2020-05-13 | 2020-05-13 | 一种光伏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618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73309A1 (zh) * | 2021-06-29 | 2023-01-05 |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组件 |
-
2020
- 2020-05-13 CN CN202020790721.8U patent/CN2121618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73309A1 (zh) * | 2021-06-29 | 2023-01-05 |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34956B2 (en) | Solar cell module having an electric device | |
US6218606B1 (en) | Solar cell module for preventing reverse voltage to solar cells | |
US6791024B2 (en) | Power co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element module and power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 |
EP2296188B1 (en) | Terminal box and solar cell module | |
CN102047441B (zh) | 太阳能电池模块 | |
US20100275976A1 (en) |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edge access to pv strings, interconn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US9331213B2 (en) | Integrated power connectors for PV module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 |
US20080115822A1 (en) | Cable Connectors for a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 |
US9813018B2 (en) | Solar cell apparatus | |
US20110114149A1 (en) | Junction box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having junction box | |
US20110186113A1 (en) | Terminal box for solar cell and attaching structure | |
WO2010014941A1 (en) | Solar modules, solar module junction boxes, and methods for mounting junction boxes to solar modules | |
JP2010056251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12161832U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
JP4245724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US20190393833A1 (en) | Solar module, connection system and solar module system | |
JP5306490B2 (ja) |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US842523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olar module assembly | |
JP5132646B2 (ja) |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18006193U (zh) |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扁平线缆、光伏组件接线盒 | |
WO2024057835A1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出力線接続構造 | |
WO2024057854A1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出力線接続構造 | |
JP5511591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太陽電池セルの電極線と端子ボックスの端子板との接続用出力リード線 | |
JP2017153296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端子ボックス | |
US20190312165A1 (en) | Solar device with insulated interconnecto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