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0771U -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0771U
CN212150771U CN202020808549.4U CN202020808549U CN212150771U CN 212150771 U CN212150771 U CN 212150771U CN 202020808549 U CN202020808549 U CN 202020808549U CN 212150771 U CN212150771 U CN 212150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block
crossbeam
plat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85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hit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hit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hit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hituo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85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0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0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0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包括一对固定粱和支撑杆,固定粱设有贯穿固定粱端面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固定粱下侧设有横梁和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一连接槽的底面滚动连接,横梁下侧连接有电葫芦,横梁与固定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转动杆,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横梁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第一转动杆的下端与第五连接块之间球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横梁运动的过程中更顺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钢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钢板异形件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钢板,在对钢板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在对钢板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钢板从不同加工工位之间进行吊装运输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吊架式运输装置,包括一对固定粱1,固定粱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一对固定粱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加强梁12,加强梁12位于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粱1分别设有贯穿固定粱1端面的第一连接槽13,固定粱1下表面向上设有第二连接槽14,第二连接槽14与第一连接槽13连通设置并且第一连接槽13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槽14的宽度。
固定粱1下侧连接有横梁2,横梁2与固定粱1垂直设置。横梁2的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第一连接块2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21,第一连接杆221穿过第二连接块22并且第一连接杆221与第二连接块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2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222,当横梁2与固定粱1连接时,第二连接块22穿过第二连接槽14,第一滚轮222置于第一连接槽13内,第一滚轮222与第一连接槽13的底面滚动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横梁2设有贯穿横梁2端面的第三连接槽23,横梁2的下表面向上设有第四连接槽24,第四连接槽24与第三连接槽23连通并且第三连接槽23的宽度大于第四连接槽24的宽度。横梁2下侧连接有电葫芦3,电葫芦3下侧连接有电磁铁31。电葫芦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32,第三连接块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块33。第四连接块33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31,第二连接杆331穿过第四连接块33并且第二连接杆331与第四连接块33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杆3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332,当电葫芦3与固定梁1连接时,第四连接块33穿过第四连接槽24,第二滚轮332置于第三连接槽23内,第二滚轮332与第三连接槽23的底面滚动连接。
当需要对钢板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握住电磁铁31,先对电葫芦3的位置进行调整。当需要电葫芦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拉动电磁铁31,电磁铁31带动电葫芦3运动。当需要电葫芦3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固定粱1的长度拉动电磁铁31,电磁铁31带动电葫芦3运动,电葫芦3带动横梁2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电葫芦3的位置的调整好以后,电磁铁31与钢板连接,然后将钢板运输到下一个加工工位。
如图4和图5所示,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沿固定粱1长度方向拉动电磁铁31的过程中,电葫芦3可能不在横梁2的中间位置。在拉动过程中,横梁2由于受力不均匀,横梁2的一端可能会比另一端的运动位置靠前,横梁2不再保持与固定梁1垂直的状态,横梁2带动第一连接块21发生偏移,第一连接块21带动第二连接块22发生偏移,第二连接块22带动第一滚轮222发生偏移,此时第一滚轮222可能会卡在第一连接槽13内,横梁2运动的工作过程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具有横梁运动的过程中更顺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包括一对固定粱,所述固定粱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固定粱设有贯穿固定粱端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固定粱下表面向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槽连通的第二连接槽,所述固定粱下侧设有与固定粱垂直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穿过第二连接槽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置于第一连接槽内并且与第一连接槽的底面滚动连接,所述横梁下侧连接有电葫芦,所述横梁与固定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板,还包括上端置于一对第一连接板中间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轴线与固定粱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转动杆并且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梁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与第五连接块之间球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固定粱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连接块穿过第二连接槽,第一滚轮置于第一连接槽内,第一滚轮与第一连接槽的底面滚动连接,当需要电葫芦沿固定粱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固定粱的长度拉动电葫芦,电葫芦带动横梁沿固定粱的长度方向运动。当横梁的一端比另一端的运动位置靠前时,横梁不再处于与固定粱处于垂直状态。此时,第一转动杆分别绕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转动杆的下端与第五连接块球铰接,第一转动杆的下端也发生转动。虽然横梁的一端比另一端的位置靠前,但是横梁不带动第一连接块发生偏移,第二连接块不发生偏移,因此第一滚轮也不发生偏移,在横梁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滚轮卡在第一连接槽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具有横梁过程更顺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梁设有贯穿横梁端面的第三连接槽,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向上设有与第三连接槽连通的第四连接槽,所述电葫芦上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穿过第四连接槽的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置于第三连接槽内并且第二滚轮与第三连接槽的底面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电葫芦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横梁长度方向拉动电葫芦,电葫芦带动第三连接块运动,第三连接块带动第四连接块运动,第四连接块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滚轮在第三连接槽内滚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二连接板,所述电葫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置于一对第二连接板中间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二转动杆并且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葫芦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杆绕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二转动杆倾斜一定的角度。电葫芦运动的过程中,电葫芦带动第二转动杆运动,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三连接块运动,第三连接块带动第四连接块运动,第四连接块带动第二滚轮转动。在电葫芦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杆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第二滚轮运动的过程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下端与电葫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横梁远离第四连接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分别穿过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并且丝杠分别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穿过第三连接块并且与第三连接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电葫芦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运动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杠转动。当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正向转动时,丝杠正向转动,丝杠带动第三连接块向靠近第三连接板的一侧运动,第三连接块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电葫芦向靠近第三连接板的一侧运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时,丝杠反向转动,丝杠带动第三连接块向靠近第四连接板的一侧运动,第三连接块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电葫芦向靠近第四连接板的一侧运动。当需要电葫芦移动时,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拉动,具有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粱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将第一连接块挡住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梁沿固定粱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当横梁运动到靠近支撑杆处时,限位板将第一连接块挡住。限位板将第一连接块挡住后,防止横梁运动的过程中横梁与支撑杆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梁沿固定粱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当横梁运动到靠近支撑杆处时,挡板将第一连接块挡住,当挡板挡住第一连接块时,弹簧被压缩,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能够对第一连接块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挡住第一连接块时,第一连接块与橡胶垫接触,增加对第一连接块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五连接板板的上表面与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增加第五连接板与横梁连接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横梁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滚轮卡在第一连接槽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具有横梁过程更顺畅的效果;
2.在电葫芦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杆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第二滚轮运动的过程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体现第二滚轮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体现第二滚轮的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体现横梁一端比另一端运动位置靠前的示意图;
图5是背景技术中体现滚轮在第一连接槽内偏移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体现第一连接轴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体现第二连接轴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体现横梁一端比另一端运动位置靠前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中体现限位板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粱;11、支撑杆;12、加强梁;13、第一连接槽;14、第二连接槽;2、横梁;21、第一连接块;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一转动杆;213、第一连接轴;214、第五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1、第一连接杆;222、第一滚轮;23、第三连接槽;24、第四连接槽;25、第三连接板;26、第四连接板;27、第五连接板;271、伺服电机;272、丝杠;273、加强杆;28、限位板;281、弹簧;282、挡板;283、橡胶垫;3、电葫芦;31、电磁铁;32、第三连接块;321、第二连接板;322、第二转动杆;323、第二连接轴;324、第三连接杆;33、第四连接块;331、第二连接杆;332、第二滚轮;3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6和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块21与横梁2之间的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2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板211,还包括第一转动杆212,第一转动杆212上端插入一对第一连接板211形成的空间内。
第一连接板211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13,第一连接轴213穿过第一连接板211并且第一连接轴213与第一连接板21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213的轴线与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第一连接轴213穿过第一转动杆212并且第一连接轴213与第一转动杆212转动连接。
横梁2的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214,第一转动杆212的下端与第五连接块214之间球铰接。
如图6和图8所示,电葫芦3与第三连接块2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二连接板321,电葫芦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22,第二转动杆322上端插入一对第二连接板321形成的空间内。
第二连接板321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23,第二连接轴323穿过第二连接板321并且第二连接轴323与第二连接板3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323的轴线与横梁2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第二连接轴323穿过第二转动杆322并且第二连接轴323与第二转动杆322转动连接。
当需要电葫芦3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固定粱1的长度拉动电磁铁31,电磁铁31带动电葫芦3运动,电葫芦3带动横梁2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
如图7和图9所示,当横梁2的一端比另一端的运动位置靠前时,横梁2不再处于与固定粱1处于垂直状态。此时,第一转动杆212分别绕第一连接轴213转动,第一转动杆212的下端也发生转动。虽然横梁2的一端比另一端的位置靠前,但是横梁不带动第一连接块21发生偏移,第二连接块22也不发生偏移,因此第一滚轮222也不发生偏移,在横梁2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滚轮222卡在第一连接槽13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具有横梁2运动的过程中更顺畅的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当需要电葫芦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横梁2长度方向拉动电磁铁31,电磁铁31带动电葫芦3运动。横梁2的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将盖板34,盖板354对第四连接块33具有限位作用,防止第四连接块33从第三连接槽23中脱离。
如图8所示,在电葫芦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杆322绕第二连接轴323转动,第二转动杆322倾斜一定的角度。电葫芦3运动的过程中,电葫芦3带动第二转动杆322运动,第二转动杆322带动第三连接块32运动,第三连接块32带动第四连接块33运动,第四连接块33带动第二滚轮332转动。在电葫芦3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转动杆322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第二滚轮332运动的过程更顺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电葫芦3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工作人员沿固定粱1的长度拉动电磁铁31。电磁铁31带动电葫芦3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电葫芦3带动横梁2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当横梁2的一端比另一端的运动位置靠前时,横梁2不再处于与固定粱1处于垂直状态。此时,第一转动杆212分别绕第一连接轴213转动,第一转动杆212的下端也发生转动。虽然横梁2的一端比另一端的位置靠前,但是横梁不带动第一连接块21发生偏移,因此第一滚轮222也不发生偏移。
实施例二: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3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杆324,第三连接杆324的下端与电葫芦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机构还包括横梁2的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的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横梁2远离第四连接板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板27。第五连接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71,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272。丝杠272分别穿过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丝杠272分别与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转动连接。丝杠272还穿过第三连接块32,丝杠272与第三连接块32螺纹连接。
如图10所示,当需要电葫芦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运动时,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带动丝杠272转动。当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正向转动时,丝杠272正向转动,丝杠272带动第三连接块32向靠近第三连接板25的一侧运动,第三连接块32通过第三连接杆324带动电葫芦3向靠近第三连接板25的一侧运动。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反向转动时,丝杠272反向转动,丝杠272带动第三连接块32向靠近第四连接板26的一侧运动,第三连接块32通过第三连接杆324带动电葫芦3向靠近第四连接板26的一侧运动。当需要电葫芦3移动时,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拉动,具有省力的效果。
第五连接板27上表面与横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73,加强杆273增加第五连接板27与横梁2连接时的稳定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粱1的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8,第一连接块21分别位于限位板28的中间。限位板2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281,弹簧281远离限位板2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282。
当横梁2沿固定粱1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当横梁2运动到靠近支撑杆11处时,挡板282将第一连接块21挡住。挡板282将第一连接块21挡住后,防止横梁2运动的过程中横梁2与支撑杆11发生碰撞。
当挡板282挡住第一连接块21时,弹簧281被压缩,弹簧281被压缩的过程中能够对第一连接块21起到缓冲的作用。
挡板282靠近第一连接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83,当挡板282挡住第一连接块21时,第一连接块21与橡胶垫283接触,橡胶带283增加对第一连接块21的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带动丝杠27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丝杠272带动第三连接块32向靠近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运动。第三连接块32带动电葫芦3向靠近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运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包括一对固定粱(1),所述固定粱(1)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固定粱(1)设有贯穿固定粱(1)端面的第一连接槽(13),所述固定粱(1)下表面向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槽(13)连通的第二连接槽(14),所述固定粱(1)下侧设有与固定粱(1)垂直设置的横梁(2),所述横梁(2)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所述第一连接块(2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穿过第二连接槽(14)的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21),所述第一连接杆(2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222),所述第一滚轮(222)置于第一连接槽(13)内并且与第一连接槽(13)的底面滚动连接,所述横梁(2)下侧连接有电葫芦(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与固定粱(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2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板(211),还包括上端置于一对第一连接板(211)中间的第一转动杆(212),所述第一连接板(211)固定连接有轴线与固定粱(1)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连接轴(213),所述第一连接轴(213)穿过第一转动杆(212)并且与第一转动杆(212)转动连接,所述横梁(2)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214),所述第一转动杆(212)的下端与第五连接块(214)之间球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设有贯穿横梁(2)端面的第三连接槽(23),所述横梁(2)的下表面向上设有与第三连接槽(23)连通的第四连接槽(24),所述电葫芦(3)上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三连接块(32),所述第三连接块(3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穿过第四连接槽(24)的第四连接块(33),所述第四连接块(33)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31),所述第二连接杆(3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332),所述第二滚轮(332)置于第三连接槽(23)内并且第二滚轮(332)与第三连接槽(23)的底面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一对第二连接板(321),所述电葫芦(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置于一对第二连接板(321)中间的第二转动杆(322),所述第二连接板(321)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23),所述第二连接轴(323)穿过第二转动杆(322)并且与第二转动杆(32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3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杆(324),第三连接杆(324)的下端与电葫芦(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的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所述横梁(2)远离第四连接板(26)的一侧固定有第五连接板(27),所述第五连接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71),所述伺服电机(2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杠(272),所述丝杠(272)分别穿过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并且丝杠(272)分别与第三连接板(25)和第四连接板(26)转动连接,所述丝杠(272)穿过第三连接块(32)并且与第三连接块(3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粱(1)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将第一连接块(21)挡住的限位板(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8)靠近第一连接块(2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281),所述弹簧(281)远离限位板(2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2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82)靠近第一连接块(2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8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板(27)的上表面与横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73)。
CN202020808549.4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Active CN212150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549.4U CN21215077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549.4U CN21215077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0771U true CN212150771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8549.4U Active CN21215077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0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90099A1 (en) Conveyance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tep
CN212150771U (zh) 一种吊架式运输装置
CN209583027U (zh) 一种自动化玻璃生产线的缓存系统
CN210998904U (zh) 一种传送带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08979780U (zh) 玻璃包翻转机
KR101987660B1 (ko) 압연기의 롤 교체장치
CN216835522U (zh) 一种竖直位移调节机构及位移调节装置
CN109677931A (zh) 一种自动化玻璃生产线的缓存系统
CN2152069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块状物料提升装置
CN212502723U (zh) 缓存装置
CN211444183U (zh) 用于码垛机的抬升机构
CN211970313U (zh)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管材运输装置
CN212023761U (zh) 一种用于运输缸体的生产线
CN114309089B (zh) 一种板材轧机卷曲板坯辅助送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73572A (zh) 一种输送悬链长距离输送的设备
CN21170851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生产线的高速滚床
CN216104589U (zh) 加热炉翻料机防损装置
CN219194261U (zh) 一种高层重载导向起重机构
CN217996217U (zh) 一种用于运输卷布辊的运输装置
CN208843243U (zh) 一种钢坯用提升机
CN220722350U (zh) 一种用于钢轨横向传输的装置
CN217172029U (zh) 一种减少破损包装的输送装置
CN213559129U (zh) 合金带三连轧装置
CN213738283U (zh) 一种物料输送用龙门架的行走机构
CN220761650U (zh) 一种安全防护结构的自动化加工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