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3940U -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3940U
CN212143940U CN202020258401.8U CN202020258401U CN212143940U CN 212143940 U CN212143940 U CN 212143940U CN 202020258401 U CN202020258401 U CN 202020258401U CN 212143940 U CN212143940 U CN 212143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
nozzle
nozzles
cold rolling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8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龙峰
益胜光
滕庆凯
马天峰
刘清峰
顾永翔
张爱峰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meida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meida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meida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meida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8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3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3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39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一种冷轧机,其中,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包括:喷管,喷管内设置多个隔板,形成多个喷射区域,每个喷射区域均设有乳液进口,喷射区域的个数不小于三个;喷管上设有上下两排喷嘴,分别记作上排喷嘴和下排喷嘴,上排喷嘴等距离间隔设置,下排喷嘴等距离间隔设置,下排喷嘴的间距小于上排喷嘴的间距,不同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不同,其中,越靠近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越大。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工作辊不同位置实现适量的乳液喷淋,实现温度变量控制优化,减少因轧制过程中热量交换导致轧辊产生的膨胀和变形等不利变量因素。

Description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一种冷轧机。
背景技术
冷轧轧制过程中,冷轧机组速度高、功率大,部分能量将在轧制过程中转化为轧件变形热和轧制区摩擦热。动态热交换过程会使轧辊产生一定的膨胀和变形,特别是,导致与板材直接接触的工作辊的平均直径和初始辊型的改变,而影响板形板厚质量。而且,在冷轧带钢表面很容易产生于工艺润滑密切相关的划痕,热划伤等质量缺陷,降低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一种冷轧机,通过对工作辊不同位置实现适量的乳液喷淋,实现温度变量控制优化,减少因为轧制过程中热量交换导致轧辊产生的膨胀和变形等不利变量因素,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包括:喷管,喷管内设置多个隔板,形成多个喷射区域,每个喷射区域均设有乳液进口,喷射区域的个数不小于三个;喷管上设有上下两排喷嘴,分别记作上排喷嘴和下排喷嘴,当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安装于冷轧机时,喷嘴朝向相应的工作辊,上排喷嘴等距离间隔设置,下排喷嘴等距离间隔设置,下排喷嘴的间距小于上排喷嘴的间距,不同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不同,其中,越靠近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越大。
优选地,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还包括:托架,与喷管通过螺钉连接,喷管与托架的连接处设有垫圈。
优选地,喷管内设置有6个隔板,其中2个隔板设置于两端,另外4个隔板将喷管分割成5个喷射区域,处于两端位置的两个喷射区域相同记作第一喷射区域,处于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记作第三喷射区域,处于第三喷射区域与第一喷射区域之间的两个喷射区域相同,记作第二喷射区域,其中,第三喷射区域大于第二喷射区域,第二喷射区域大于第一喷射区域。
优选地,第一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80L/min;第二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00L/min;第三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30L/min。
优选地,上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00L/min。
优选地,喷嘴包括配合设置的底座、喷嘴本体和螺母,底座与喷管上的集液管焊于一体,螺母将喷嘴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燕尾槽,喷嘴本体上的喷口横向中心线与喷管的轴线呈夹角。
优选地,喷嘴本体上的喷口横向中心线与喷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
优选地,喷嘴本体上的喷口开设有V型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冷轧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出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与冷轧机上的工作辊配合设置,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的喷嘴朝向相应的工作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能够对工作辊不同位置实现适量的乳液喷淋,实现温度变量控制优化,减少因轧制过程中热量交换导致轧辊产生的膨胀和变形等不利变量因素。
(2)通过对轧辊的热行为进行必要的研究,对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三个方向的热传导,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和延拓可以得到轧辊的三维全局温度场,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喷管内喷嘴的位置和通径量,使得对工作辊的乳液喷射实现分段流量优化,一方面节约了乳液等原料,减少了因过多乳液积涌形成乳液斑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满足冷却需求,使得冷却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3)喷嘴本体可拆卸,能够在乳液中杂质将喷嘴堵塞时及时更换,保障乳液喷射供求。
(4)喷嘴位置和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形成燕尾形喷状乳液,保证乳液喷射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新型冷轧工作辊喷射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B-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喷口与喷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冷轧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2喷管,104喷嘴,1042底座,1044喷嘴本体,1046螺母,1048喷口,108托架,110螺钉,112垫圈,114隔板,116第一喷射区域,118第二喷射区域,120第三喷射区域,122乳液进口,20工作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包括:喷管102,喷管102内设置多个隔板114,形成多个喷射区域,每个喷射区域均设有乳液进口122,喷射区域的个数不小于三个;喷管102上设有上下两排喷嘴104,分别记作上排喷嘴104和下排喷嘴104,当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安装于冷轧机时,喷嘴104朝向相应的工作辊,上排喷嘴104等距离间隔设置,下排喷嘴104等距离间隔设置,下排喷嘴104的间距小于上排喷嘴104的间距,不同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104的通径量不同,其中,越靠近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内的下排喷嘴104的通径量越大。
通过对轧辊的热行为进行必要的研究,对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三个方向的热传导,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和延拓可以得到轧辊的三维全局温度场,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喷管102内喷嘴104的位置和通径量,使得对工作辊的乳液喷射实现分段流量优化,一方面节约了乳液等原料,减少了因过多乳液积涌形成乳液斑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满足冷却需求,使得冷却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能够对工作辊不同位置实现适量的乳液喷淋,实现温度变量控制优化,减少因轧制过程中热量交换导致轧辊产生的膨胀和变形等不利变量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热成像仪的温度场监控,和软件温度模拟实验(不同区域温度场通过优化乳液喷射冷却变量来实现)通过实际生产,监控验证控制优化手段的实效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还包括:托架108,与喷管102通过螺钉110连接,喷管102与托架108的连接处设有垫圈112。
通过托架108垫圈112等设置,有利于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的安装稳固性。
如图1所示,喷管102内设置有6个隔板114,其中2个隔板114设置于两端,另外4个隔板114将喷管102分割成5个喷射区域,处于两端位置的两个喷射区域相同记作第一喷射区域116,处于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记作第三喷射区域120,处于第三喷射区域120与第一喷射区域116之间的两个喷射区域相同,记作第二喷射区域118,其中,第三喷射区域120大于第二喷射区域118,第二喷射区域118大于第一喷射区域116。
通过隔板114划分喷射区域,对工作辊的乳液喷射实现分段流量优化。
第一喷射区域116内的下排喷嘴104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80L/min;第二喷射区域118内的下排喷嘴104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00L/min;第三喷射区域120内的下排喷嘴104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30L/min。
上排喷嘴104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00L/min。
第一喷射区域116内的下排喷嘴104的型号可以为skeyi-FSUN-S-8030-3/4SS;第二喷射区域118内的下排喷嘴104的型号可以为skeyi-FSUN-S-10030-3/4SS;第三喷射区域120内的下排喷嘴104的型号可以为skeyi-FSUN-S-13030-3/4SS。
上排喷嘴104的型号可以为skeyi-FSUN-S-10030-3/4SS。
如图3所示,喷嘴104包括配合设置的底座1042、喷嘴本体1044和螺母1046,底座1042与喷管102上的集液管焊于一体,螺母1046将喷嘴本体1044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1042上,底座1042上设有燕尾槽,喷嘴本体1044上的喷口1048横向中心线与喷管102的轴线呈夹角。
喷嘴104为不锈钢材质,采用氢弧焊,喷嘴104焊接时用丝布包裹,以免损伤喷嘴104密封表面,影响使用,焊接时注意底座1042的燕尾槽方向,需保证喷口1048横向中心线与喷管10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喷嘴本体1044可拆卸,能够在乳液中杂质将喷嘴104堵塞时及时更换,保障乳液喷射供求。
如图4所示,喷嘴本体1044上的喷口1048横向中心线与喷管10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
喷嘴本体1044上的喷口1048开设有V型槽口。
通过喷口1048横向中心线与喷管10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喷口1048开设有V型槽口更有利于形成燕尾形喷状乳液,保证乳液喷射均匀。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轧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与冷轧机上的工作辊20配合设置,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10的喷嘴104朝向相应的工作辊2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一种冷轧机,通过对轧辊的热行为进行必要的研究,对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三个方向的热传导,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和延拓可以得到轧辊的三维全局温度场,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喷管内喷嘴的位置和通径量,使得对工作辊的乳液喷射实现分段流量优化,一方面节约了乳液等原料,减少了因过多乳液积涌形成乳液斑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满足冷却需求,使得冷却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能够对工作辊不同位置实现适量的乳液喷淋,实现温度变量控制优化,减少因轧制过程中热量交换导致轧辊产生的膨胀和变形等不利变量因素,而且有利于形成燕尾形喷状乳液,保证乳液喷射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管,所述喷管内设置多个隔板,形成多个喷射区域,每个所述喷射区域均设有乳液进口,所述喷射区域的个数不小于三个;
所述喷管上设有上下两排喷嘴,分别记作上排喷嘴和下排喷嘴,当所述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安装于冷轧机时,所述喷嘴朝向相应的工作辊,所述上排喷嘴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下排喷嘴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下排喷嘴的间距小于所述上排喷嘴的间距,不同所述喷射区域内的所述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不同,其中,越靠近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内的所述下排喷嘴的通径量越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还包括:
托架,与所述喷管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喷管与所述托架的连接处设有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管内设置有6个所述隔板,其中2个所述隔板设置于两端,另外4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喷管分割成5个喷射区域,处于两端位置的两个喷射区域相同记作第一喷射区域,处于中间位置的喷射区域记作第三喷射区域,处于所述第三喷射区域与所述第一喷射区域之间的两个喷射区域相同,记作第二喷射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喷射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喷射区域,所述第二喷射区域大于所述第一喷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射区域内的所述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80L/min;
所述第二喷射区域内的所述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00L/min;
所述第三喷射区域内的所述下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30L/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排喷嘴的通径量为0.05Mpa下对应流量100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包括配合设置的底座、喷嘴本体和螺母,所述底座与所述喷管上的集液管焊于一体,所述螺母将所述喷嘴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燕尾槽,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喷口横向中心线与所述喷管的轴线呈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喷口横向中心线与所述喷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喷口开设有V型槽口。
9.一种冷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所述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与冷轧机上的工作辊配合设置,所述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的喷嘴朝向相应的工作辊。
CN202020258401.8U 2020-03-05 2020-03-05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43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8401.8U CN212143940U (zh) 2020-03-05 2020-03-05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8401.8U CN212143940U (zh) 2020-03-05 2020-03-05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3940U true CN212143940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84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43940U (zh) 2020-03-05 2020-03-05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3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385C (zh) 直弧型铸机低合金钢板坯连铸足辊段窄面冷却方法
JP5351050B2 (ja) 圧延のために使用されるローラーを高乱流環境で冷却する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KR930000465B1 (ko) 압연기의 로울냉각장치 및 로울냉각방법
CN113354261A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宽玻璃的压延机
CN212143940U (zh) 新型冷轧工作辊乳液喷射梁和冷轧机
CN100503062C (zh) 管线钢热轧平板板形控制方法
CN101722191A (zh) 一种轧机轧辊冷却装置
CN209810918U (zh) 一种上轧辊冷却装置
CN212238624U (zh) 一种热轧薄板工作辊冷却系统
CN201375992Y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01186289Y (zh) 辊环冷却装置
CN200945495Y (zh) 带冷却装置的辊式矫正机热态工作辊
CN113182356A (zh) 一种热轧型钢下轧辊冷却装置
JP3284934B2 (ja) 高温金属板の冷却装置
CN213079538U (zh) 一种热轧带钢粗轧机立辊挡水装置
CN202415632U (zh) 一种热处理用汽雾冷却装置
CN217393318U (zh) 一种具有内外双冷却结构的轧辊
CN111440941A (zh) 一种带材连续退火冷却用空气水雾喷射冷却装置
CN216297516U (zh) 一种热轧机冷却装置
CN215162114U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宽玻璃的压延机
Boyle et al. Modern secondary cooling technology in continuous casting of steel
CN219032263U (zh) 一种中频调质生产线淬火冷却装置
CN109396372B (zh) 多断面方圆坯连铸机二冷喷淋快换装置
RU2067901C1 (ru) Способ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полос
CN216027082U (zh)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轧钢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